书城古言名门庶女:残君嫡王
889700000024

第24章

这时,孙老相爷看了世子的诗也是赞不绝口,世子果然不愧是王位的承袭者,文采真的不同凡响。

王爷听了只是微笑,拿了锦娘的诗给老相爷看,冷华堂听老相爷不住口的夸他,自是不好意思的谦虚几句,但看王爷拿了锦娘的诗在点头,他就有点着急,很想看看这个不把他看在眼里的女子会写出什么样的好诗来。

孙相爷看了锦娘的诗后,虽然震惊于锦娘的才华,不过,心里倒是松了一口气,锦娘的诗虽好,但不如冷华堂的诗有气魄,世子的诗一看便知胸有沟壑,将来怕也是个有野心的人,孙相在朝堂权势里摸爬滚打几十年,自是一眼便看出世子的胸怀,嗯,男人麻,本身又生得高贵,会有野心是正常的。

一抬头,见世子正眼怀期待地看着自己手里的纸卷,老太爷不由笑了起来,年轻人啊,还是不够沉稳,锦娘不过是个女孩子,何必与她争高下,争赢了又有什么意思,不过,想归想,他还是很好心地把锦娘写的诗递给了冷华堂。

孙芸娘正在屋里绣着自己的嫁妆,再过一个月,她就要嫁进宁王世子了,宁王世子她也见过一两次,长得一表人才,年纪又轻,正是她梦中的良配。

她身边的大丫头玉容走了进来,“大姑娘,二姑娘说是有事请您到前面去呢?“

“作什么?二妹妹她不是被罚抄女戒么?又在闹什么?“孙芸娘头都没抬,仍绣着。

“大姑娘,二姑娘说这事很重要,非要奴婢把您请了去,您就可怜可怜奴婢吧,要是您不去,二姑娘必定会责骂奴婢的。“红儿听孙芸娘不肯去,急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唉,她又想做什么。“孙芸娘很无奈地放下手中的活计,站了起来。

红儿一喜,忙作辑道:“奴婢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只听二姑娘说很重要,求您快去吧。“

孙芸娘也知道自家妹妹对下面的人很是严苛,经常打骂,算了,看这小丫头可怜,就走一遭又如何?

花厅里,冷华堂接过孙相递来的诗卷。

好漂亮的簪花小楷!字体秀气但笔力却洒脱,怪不得小庭会拿着她的字不肯给自己看,再看那首五言绝句,果然才华不错,他不由转头看向那个安静地站在一旁的女子。

她微低着头,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但神情却很闲适,不似其他闺中女儿见男子时的羞怯,也没有半点紧张,不过十四岁的样子,却淡定从容地站着,就这份从容的气度,比之自己的妻子,就要强过不只一点两点,小庭,果然好福气,父王心里,怕还是很看重小庭的吧。

只是不知道这个女子若知道小庭是那样的身子,又时常像小孩子一样乱发脾气,会如何应对?

锦娘感觉有人注目,不由抬起眼眸,见那位王府世子正含笑看着自己,便对他礼貌地点了点头,清亮灵动的眼眸里传递着友善,这个人以后可是她的大伯,不能随便得罪了。

她长得并不很美,至少在他看惯了府里两位母妃之后,再看别的女子,他都觉得很平常,但看似平淡的微笑让他感一丝暖意,他心里某根僵硬许久的弦似乎被拨动了一下,这种感觉很陌生,冷华堂微皱了下眉,但随即也对锦娘笑了笑,心底里忽然很怕这个女子对自己的留下坏印像。

“孙小姐不但字写得好,诗作也很有内函,果然是名门闺秀,大家风范。”冷华堂微笑着赞道。

老太爷见世子爷的话说得诚肯,没了先前那副要相较高低的气势,倒是亲切了许多,心里便更为宽慰,便殷勤地留简亲王父子在孙府用饭。

简亲王想着庭儿还在家里等着呢,便笑着拒绝了,他今天来的主要目的便是亲自考查儿媳,如今目的达到了,儿媳也让他满意,便要告辞回家。

老太爷正要挽留,就听得有人在说:“玉娘给爷爷请安了。”

老太爷一楞,却是自己的二孙女玉娘不知何时进来了,深闺小姐,没有长辈召换擅自到前院来抛头露面,成何体统,老太爷顿时沉下脸来,瞪了孙玉娘一眼。

孙玉娘心里微慌,不过老太爷向来对她和大姐和善,倒不是很怕,一抬眼就看见锦娘静静地立在桌案边,心里就来了气,凭什么孙锦娘能来,自己不能来?自己还是正经的孙家嫡小姐呢。

这样一想,刚才的那点慌乱便消失了,反倒坦然了起来,心中窃想,眼睛就瞄向了冷华堂,一触之下顿时耳根子开始发热,忙垂了眼帘,不敢再看。

简亲王原是想讨了孙家的二姑娘给华庭的,只是孙相爷太狡猾,舍不得把嫡孙女嫁给华庭,私心里,他心里就有了比较,也很想看看让孙相如此宝贝的嫡孙女是什么样子。

这会子见有个女子不合礼数地闯进花厅来,还对着华堂秋波暗送,简亲王的心里便对这个女子有些不屑了,若这个真是嫡女,比起那位庶出的四姑娘来,差的可就不止一点两点了。

人都已经来了,老太爷也不好太过让孙玉娘难堪,只好向简亲王和冷华堂介绍。

“这是老朽的二孙女,名唤玉娘。”又瞪了眼孙玉娘道:“玉娘,还不过来给简亲王和世子行礼!”

孙玉娘轻盈地走了简亲王身边,恭敬地行了一礼,“玉娘见过王爷,王爷万福金安!”

王爷轻笑着说道:“免礼。”随手摘下身上戴着的一块玉佩递给孙玉娘作见面礼。

孙玉娘微惊,但很快就欣然地接下,又福身道谢,心中暗自惊喜,简亲王随身戴着的哪一样不是好东西,既肯给自己,定是对自己印像不错,看来,自己是来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