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名门庶女:残君嫡王
889700000151

第151章

王妃屋里,玉儿果然并没死,只是撞昏了,王妃正着人将她抬下去,找人医治,见锦娘和冷华庭双双来了,只是点了下头,仍低了头在思索着什么。

锦娘觉得有点诧异,问王妃:“她可是承认杀了平儿?”

王妃皱眉看她一眼道:“没有,当时她非说那伤口是玉儿抓的,玉儿一开始也是承认的,后来,娘说要打,玉儿便反了口,说是珠儿逼她作的假证,没想到珠儿烈性得很,几翻说不清后,竟然撞了墙,看来,这事还有蹊跷。”

锦娘也深有同感,不过,珠儿那话也实在难以让人相信,玉儿也不可能就为了个荷包去抓伤她的手吧,而且,也抓伤得太是时候了,除非……眼睛一亮,难道玉儿才是那个有嫌疑的人?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玉儿做事比珠儿沉稳多了,而且,玉儿早上也一直在院子里,并没有出去过……

正暗自想着外面有人来报,说是三老爷和世子爷一齐来了。

王妃听了不由眉头皱得更深,却还是对碧玉道,“去迎迎吧。”

三老爷的声音老远就传了进来,“王嫂,那铺子我昨儿去过了,生意可真好啊,只是,那掌柜的太不听调摆了,我得换个得力的去。”

“三叔,你都说了,那铺子生意好得很,那就表明现有的掌柜差事办得好呢,这样的人才你不用,要换什么?”冷华堂在三老爷身后扯着他,想把他拽回去。

三老爷哪里肯依,仍自往屋里走,“堂哥儿,你是不知道,那个狗奴才根本就不把我放在眼里,爷说啥他都是表面敷衍,实际两面三刀,昨儿还找了王兄告我的状,害得王兄又斥了我一顿,太憋屈了,爷可是正经的主子,去做管事的,那铺子里的事就得听我的。”

王妃听了就沉了脸,正要说话,锦娘及时对她递了个眼色。

说话间,三老爷已经进了屋,抬手拱了拱,算是给王妃行了礼,冷华堂倒是很恭敬地给王妃行了礼,抬眸看到锦娘和冷华庭都在,微微有些诧异,随即一笑,“小庭今儿感觉可好了些?”

冷华庭自他和三老爷进来时,便冷了脸,此时更是扭了身子歪在椅子上,两眼望着屋上的雕梁,像是没有听到冷华堂的话一般。

冷华堂倒是习惯了,仍是笑得亲和,转而对锦娘道:“弟妹,小庭一日三餐可是定时?他最是喜欢吃宫里的做的小点心,前儿总算让我寻到了一个好人,最会做那个味道的点心,说是得了宫里大师傅的真传呢,明儿送到你们院里去可好?”

锦娘听了便看向冷华庭,见他总算肯坐直了些,正要推辞,就听他说道:“可别是唬弄人的,得真要做出那个味来了才行。”

锦娘听了不由吃惊,这个人可是冷华堂送的,若是又来了个奸细啥的,又是做吃食的,那可真是防不胜防啊,他……怎么会要收了呢?

王妃听了也有些不赞成,便对冷华堂道,“即是好不容易寻来的,就放在你院里就是,枚儿也是很喜欢宫里的小点心呢,昨儿她还说,太子妃殿下给送来了,她只一日便全吃光了,小庭若是嘴馋了,你们做了送些来就是。”

冷华庭一听便嘟了嘴,对着王妃吼道:“不,小庭就要放在自己院里头,娘子也喜欢吃呢,嫂子若是想吃,去找她姐姐要就是了,是大哥自己说要给的,怎么能又反悔呢?”

锦娘听了立即便明白了他的意思,若冷华堂真的想害人,与其将人拒之门外,不如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那厨子要做什么总有人在跟前守着,食材又都是自己院里备下的,想要搞鬼,反而不方便,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收进来了,凉着他就是,最多不吃那人做的东西,但若是放在世子府里,反倒让世子夫妇有了借口,成天介的送点心过来,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倒不如收了方便。

如是便道:“娘,既是相公喜欢,那我们就收下吧,谢谢大哥关怀了。”说着,给冷华堂福了一礼。

冷华堂见锦娘和冷华庭都肯收他送来的人,倒松了一口气,心情很是愉悦,“小庭还要什么需要,尽管跟哥哥说,哥哥就是想尽了办法,也会帮小庭办到的。”边说边走近冷华庭,抬手就要抚他的额头,冷华庭眉头一皱,将头偏开,随手便将他一推,冷冷地白了他一眼。

冷华庭的手在空中微僵了一下,随即很自然地放下,“小庭,都娶了娘子了,不可以再任性了哦。”脸上的笑意不减,一点也不介意冷华庭的冷淡。

三老爷不干了,冲着冷华堂道:“你有那有趣的人,不如送了三叔我得了,三叔那就是缺好厨子呢,哎,这事先放下,王嫂,城东那铺子我要换掌柜,那些不听话的奴才要么就给你送回来,要么我直接赶了出去算了。”

那边冷华堂就皱了眉,说道:“三叔,那铺子里的掌柜可是父王用惯了的人,又是个经验老到的,你若是换了,又从哪里找个会经营的人来。”

三老爷很不耐烦地一挥手,说道:“那起子小人就是仗着是王兄派下的人,根本不将老爷我放在眼里,阴奉阳违的,最是无趣,不行,我得换了。”

冷华堂待还要劝,锦娘便笑着说道:“可不是呢,原是说三叔自己掌管城东铺子的,看的就是三叔的才能,若是下面的人都不听三叔的调摆,那三叔不是光顶着个管事的名,成了活摆设了么?这样也看不到三叔的经营头脑和本事了,娘啊,你就听三叔的吧,反正三叔就管半年,若是管得好,那自然是三叔有经商之才,那铺子交到三叔手里也放得下心,若是管不好,自然三叔试过了,也能死了那份心思,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