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名门庶女:残君嫡王
889700000100

第100章

锦娘听她说完倒是怔住了,咦,不是给了做通房的?看来,三太太不是个招事的人,也还变通,再看屋里三太太身后那两个人,果然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不像那起子心比天高,成天介想着往上爬的,不由心里暗暗高兴,忙笑着过去给三太太正式行了个谢礼:“三婶子真是想得周到,这两个人不错,我就……”

话还没说完,冷华庭截口道:“我们院子里不要这么多人,娘子,先前不是让你把两个陪嫁的弄去扫庭院吗?”

锦娘被冷华庭的话说得一滞,这厮真是太不给自己面子了,那怎么说也是他们自已院里的事好不,拿到这里来说算个什么事,她的陪嫁丫头通共也就六个,才来没一个月,就贬了两个去扫庭院,府里的人会怎么想她孙家?会怎么想她这个少奶奶?由仆看主,府里有哪位正经的太太奶奶的陪嫁会是做洒扫的?

她不由瞪了冷华庭一眼,却不好当面拒绝他,只好笑道:“那个,也是,是派了两个去院子里扫地了。”说话时,就差没咬着牙关用气声了。

三太太原看着锦娘应着了,正高兴呢,没想到被冷华庭这么一说,心里顿时凉了半截,正要再劝,就听王妃道:“三弟妹,既然庭儿院子里不缺人,那就算了吧。”

三太太哪里肯死心,忙又道:“侄媳才还说是她屋里的人放出来做洒扫呢,这么着她屋里不就缺了人了?正好,我这两个老实得很,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可以替上去,。”

王妃不由皱了眉,这三婶子平日里可没这么大房,今儿是怎么了?非要把人送给庭儿,莫非……

正想着,就听冷庭道:“要不这样吧,娘子,把平儿和春红两个跟这两个丫头换了,送给三叔去,这两个人留下来扫庭院就是。”

锦娘听得莫明,他不是说要给平儿配个小厮的么?怎么着这会子又改主意了,若是自己看着,平儿还是能配个好人的,送去三太太那,那就照应不到了,虽说平是不该有那小心思,但毕竟是自己的陪嫁啊,也不能做得太过份了吧。

不由又要瞪冷华庭,却听见他扯了扯她的手,拉着她府了身,在她耳边小声道:“她们两个不就是想当姨娘么?到了三叔那,正好可以如了她们的愿,三婶子是个软柿子,三叔又是个好色的,以她们两的姿色,过去了,定然立马就能收房,还能升个姨娘呢。”

他的声音很小,刚好就锦娘能听见,他又是任性惯了的,当着三太太和王妃的面和锦娘如此亲热也不怕人说,不过,这府里人也大多知道他的心性,见惯不惯,只是锦娘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红了脸,但他的话倒是活了她的心思,也好,反正那两个也是想往上爬的人,真只给她们寻个小厮啥的,自己一片好心,她们指不定得多恨呢,不如就依了冷华庭,倒也省去日后不少嘛烦了。

于是便对三太太道:“三婶,相公说得也不错,人您都送来了,说明您是疼着锦娘和相公呢,怎么说,我们也得收下了,只是我那院里确实人也多了,咱们是小辈,用度也不能超了规制,所以啊,我那两个陪嫁过来的丫头就送给您吧,也算是回礼了。”

三太太一听,就急了起来,她来可是另有目的,最好就是要王妃叫了她的礼,她才好开口啊,如今人是收了,怎么又回了人过来了呢?正要推迟,就听王妃笑着说道:“老三家的,就这么着了吧,那也她们两小辈的一点子心意,你就不要再推迟了。”

肯定的语气让三太太不好再说啥,只好笑着收着了,只是却坐着正堂里不肯走。

锦娘便道:“这两个人我今儿就带走了,我那的明儿就给三婶子送过去。”

三太太心不在焉地点了头,鼓了半天勇气,才期期艾艾地对王妃道:“王嫂,弟妹我还有些事跟您商量下。”

王妈妈听她这一说,便摇了摇头,她早就料到三太太执意要将人送来就是有目的的,四太太送人,完全就是想给二奶奶添堵,三太太的目的,只怕不简单。

王妃倒没想什么,笑着说道:“什么事,你尽管说说看。”

三太太听了便看了眼锦娘和冷华庭,便人家是来特地来看母亲的,总不能因为她有事就回去了吧。

王妃果然说道:“锦娘和庭儿都不是外人,有事你就说吧。”

三太太想了想,就像下定了决心似的,说道:“王嫂,你也知道,我那府里人多,老爷又只是挂了个闲职,每月的奉碌是少得可怜,虽说也有田庄和铺子,可是真的不够用啊,如今我那淳哥儿也大了,正想着要说一门亲事呢,这三媒六聘的,就得花不少钱,你三弟弟又是大手大脚花惯了的……”说着就停下来看王妃的脸色。

王妃越听脸越沉,怪不得王妃会阻止自己收她的人呢,原来真的又来讨钱了,每月里公中拨给西府的份例银子从来就没短缺过,不仅如此,西府每个月还要预支了一部份钱去,去年三老爷还闹到老夫人处,将在西郊的六百倾地划了过去,那还是公中的,还是祭田,为那事,二房和四房没少来闹过,就是族里的那些个旁支们也是说了不闲话,如今他又来要东西了,可真是填不饱的狼啊。

三太太见王妃面色不善,便吞了吞口水,话已经说出来了,就得说下去,总之今儿要是没办成,回去了三老爷定是又得骂她,只好又硬着头皮继续道:“我家老爷说啊,城东那家绸缎铺子原是老祖宗时就留下来了,分府里,那铺子是留在公中了的,如今东府里有十几家铺子,王爷这……王爷这里自是更多,也就咱府里只有六家铺子,说起来,也就我西府最穷,都是兄弟,二哥在朝里可是任着户部侍郎,那是个肥缺,王爷那就更是没有话说了,就光过年过节时朝里大大小小的官员送礼,那也不知道值多少个绸段铺子的收益了,您看,是不是把那铺子划了给我们西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