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妃子美人谋
887200000170

第170章 凌印不是幕后主使

第189章 凌印不是幕后主使

马车开始前行。

车外,只有张多寿和几个亲卫骑马跟在后面,并未带大队的人马。

马车行的很稳。

不一会儿,便到了宫门。

张多寿拿出凌印的令牌,守城的侍卫便将宫门打开。

清晨的长安,街道一片寂静。

马车飞速的行驶着,又过了半柱香的时间,在一座府宅前停了下来。

“陛下,到了。”张多寿在车外道。

兰沁并未睡着。

她在马车停下的时候,便猜到了,凌印要带自己去哪里了。

凌印看到兰沁睁开眼睛,道:“到了,我们下去吧。”

兰沁下了马车,一抬头,果然见兰府的匾额高高的悬在大门之上。

兰沁终于明白,为何凌印要为二人准备了这素色的衣袍。

原来,他早就准备,要在这一天,带她出宫祭拜她的父母。

兰沁回头,感激的望了凌印一眼,再没有说别的,便推门而入。

院中的景色事物一应俱全,竟是跟兰沁离开的时候丝毫没有差别。就连草木,也没有疯长,似乎有人打理过。

那被大火烧毁的房舍,也被修缮一新。

她生活了十六年的家,一切都跟从前一样。

兰沁不由恍惚。

就像,这里一直有人居住一般。

就像,她的父母一直没有离开她一样。

就像,她今日是出宫醒亲一样。

可是,一切都变了。

物是人非的感觉,更加的强烈。

凌印看着兰沁发愣的样子,从身后搂住她:“自从……朕一直派人看护打理这里。朕原来以为,只要这里,一直是原来的样子,也许有一天,可以在这里看到你。没想到,朕的梦,真的成真了!”

“凌印啊……”兰沁一阵感动。

凌印用力搂紧了兰沁,吩咐亲卫将各式的恭品摆在内堂的恭桌之上,焚上檀香。

然后,凌印拉着兰沁,跪在恭案之前。

“你是皇上……”兰沁望着凌印道。

凌印温柔的笑着:“朕是你的丈夫。朕今日,只是你的丈夫。”

兰沁再没说话。

连叩三首:“女儿不孝,今日方才祭拜。”

凌印也是连叩三首:“罪人已伏法,二老请安息。”

凌印站起身来,兰沁却依然是跪着。

凌印道:“逝者已逝,沁,不要如此悲伤。”

说着,便将兰沁扶起,将她搂在了怀里。

“陛下,您先回宫吧。”兰沁抬起头来,望着凌印轻声的道:“我在这里,多呆一会儿。”

“不可!”凌印心中一紧:“朕怎么放心你一个人在这里?”

“可是……”

“朕陪你呆在这里,你想呆多久都行!”凌印望着兰沁一双乌眸。

“真的么?”兰沁问道。

“朕什么时候骗过你?”凌印笑着,便拉着兰沁的手,出了厅堂,像后花园走去。

后花园,依然是以前的模样。

那一簇簇的花木,在秋风的吹拂下,叶子便像蝶儿一般的飘落下来。

兰沁踏着落叶,想她有时玩的秋千上走去。

抚掉落在上面的叶子,慢慢的坐了上去。

轻轻的荡着,似乎,时光又回到了多年之前。

凌印站在她的对面,望着她面上现出孩童般的笑容,心中不由的一热。

她遭受了这么多的苦楚,以后,朕再也不让她受一丝的伤害。

凌印走到兰沁的身后,轻声伏在她的耳边道:“坐稳了,朕来推你。”

“啊!”兰沁还未反应过来,便被凌印高高的推向了高空之中。

“抓牢!”凌印看着兰沁开心的荡着,心里也高兴起来。

突然,花丛之中,转出一个人来。

凌印用力拉住兰沁,让她的秋千停了下来。

却是一名美妇。

凌印冷声问道:“你是什么人?”

兰沁却是从秋千上慢慢的走了下来,像美妇走去:“姜姨娘。”

姜氏眼中噙着泪水,慢慢福下身子:“参加皇上,娘娘。”

兰沁望着她,缓缓的道:“姨娘怎么也在这里?”

姜氏道:“今日是老爷夫人的祭日,我来……”

她说着,泪便流了下来。

兰沁却没有哭,只是淡淡的道:“谢谢你,姨娘。”

姜氏望着兰沁,想说什么,可是,最后,却只剩一句话:“你又瘦了。”

凌印见她们二人如此,便慢慢的,和张多寿向别处走去。

“姨娘,我们多日不见,你,可好?”兰沁抬起眼帘问道。

“我自然是老样子。”姜氏看着兰沁,心疼的道:“倒是你,受了不少的苦,我都听说了。哎……”她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姨娘对宫中的勾心斗角自然是了解的!”兰沁冷冷的道。

姜氏听闻此言,不由面色大惊:“沁儿,你此话是何意?”

兰沁一双乌眸冷冷的盯着姜氏的脸:“姨娘心里难道不清楚么?”

姜氏面色低沉:“我不明白你是什么意思。”

兰沁却是冷笑,慢慢的踱步:“姨娘的水,真是深啊!隐藏了这么多年,我不知姨娘今日来这里,难道真的是对父亲有情么?还是有别目的?”

“沁儿!”姜氏上前拉住兰沁的手:“你为何要这么说?”

兰甩掉她的手:“姨娘还要继续装下去么?非要我说破么?”

“你是怎么知道的?”姜氏瞪大了双眼,不可思议的看着兰沁。

“怎么知道的?”兰沁冷笑着:“我又不是傻子,我早就怀疑你了!”

“沁儿……”

“你是太后的人,还是先皇的人?”兰沁逼向姜氏:“你为何,要到我们兰家来?为何,我父母已经死了之后,你还要留下来?为什么?”

“沁儿,你听我说……”

“你是太后的人,还是先皇的人?”兰沁逼向姜氏:“你为何,要到我们兰家来?为何,我父母已经死了之后,你还要留下来?为什么?”

“沁儿,你听我说……”

“姨娘说吧!”兰沁的声音依旧冷淡。

“我是慧美人的贴身侍女。”姜氏的目光变得深远起来:“便是当今的太后娘娘。二十二年前,慧美人产下一对双生子。大汉的规矩,不可有双生的孩子,所以,必须有一个,要送到宫外。”

“所以,罗宁,便被送到了宫外。”兰沁说道:“可是,为何要送到沂源县?”

“沂源县的县城是我的师兄,我未入宫前,我们是在一个师门之下的师兄妹。罗师兄和我的关系最好,也是最能守得住秘密的人,所以,我才抱着罗宁,连夜去了沂源县。”

“太后就这样把自己的儿子送了出去?”兰沁望着姜氏。

“慧美人自然是舍不得。可是,只有送出宫,才能保得罗宁的平安,也保得当今皇上的平安。”姜氏低着头道。

“后来,你去兰府,是奉先皇的命令,还是太后的命令?”兰沁冷冷的问道。

“太后和先皇,他们是一条心。”姜氏道。

“原来真的是这样!”兰沁怒视着姜氏:“你到我们家,便是做细作的!”

“你不懂,沁儿,我并不是要害老爷和夫人。”姜氏道:“先皇之所以如此做,是想知道老爷到底对他是不是忠心,能否委以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