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爱在公元时代城
8838900000014

第14章 神龙聚首

这时,刘莫来了。虽然岳纯收下了刘莫这个小弟,但毕竟只是表面文章。

必须承认,有些人一望而知即为非凡人物。

岳纯仅仅打量了刘莫一眼,便断定他是自己今生遇见的第二个注定不朽的重要人物。第一个自然是他的兄长岳弈。刘莫虽然和岳纯有过寒暄,也在心里收了这个小弟,但却丝毫也不敢轻视。他知道,若小觑了此人,只会是他自己的损失。

岳纯的第六感告诉他,眼前此人必将是自己一生的劲敌。

于是,岳纯再也不敢洋务,每天无所事事,他决定改变自己,他决定好好学习,他决定端正自己的态度。从此,岳纯打消了退学的念头。

正是因为刘莫,改变了岳纯的一生,因为,他要重新做人。

刘莫注意到岳纯,也是眼前一亮。

岳纯把自己的脑袋伸进自己的肚子里,在里头一阵狂喊:“我没看错人。天啦,刘莫!他就是刘莫!”

岳纯近乎癫狂的兴奋,不是没有来由的。刘莫,神童也,弱冠之年便已才高四海、名动天下。崇拜英雄是人类的本能需要,刘莫,便是为当时无数读书人崇拜的英雄。岳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有幸和传说中的刘莫同窗读书。因此,一时的失态也在情理之中。两人坐下摆了会儿龙门阵,均有相见恨晚之意。刘莫想不到的是,在长安这么个小地方,居然还有刘秀这么一位智慧之人。岳纯想到的却是,刘莫我不如也,我将从而游之,从而学之,从而过之。岳纯赶忙帮刘莫搬宿舍,两人住在一个宿舍。。

刘莫的到来,在太学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刘莫所到之处,总会被狂热的同学们包围,向他提些五花八门的问题。很快,岳纯和刘莫便成为一对死党。两人居则同室,出则同车,亲密之态,不逊于新婚的夫妻。像岳纯和刘莫这样令后人心潮澎湃的两个男人的相遇实不多见。究其原因,一是要相遇的两个人都是超重量级人物,而且吨位相当,二是要足够年轻,至少不能太老,人一老,便会固执或傲慢得令人生厌。三是要在一起的时间够长,***什么的都不能算。四是要互相影响,彼此促益。五是两人分开后均能在境界上较前有一提升。想来想去,大概也只有唐朝那两个半人半神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了。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相逢,缘分啊。与此相比,一男一女的相遇则等而下之了许多。即便是才子佳人遇见,那又如何?大家见面了,做爱了,爽的只能是自己,就算拍成***流传后世,后人想到你们来,最多也就是****高涨,断然不会心魄摇荡,只悔生之晚也,不得从游请益。所以说,境界有差距。扯远了,打住。坚决打住。

看见岳纯和刘莫如此相得,最高兴的莫过于太学老先生了。他苍老的心灵如同秋日的田野,沉浸在丰收的金黄之中。他不无自豪地在孔子画像前祝曰:吾道之光,吾道之倡,又岂在门人之寡众?视刘莫岳纯二人,较圣门七十二贤人孰如?

回到岳纯,他在刘莫身上学到的知识不会比他从老师身上学到的少。刘莫以他独特的视角和超凡的天才,将岳纯领入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刘莫带来的珍贵典籍、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判断、对历朝得失的深入见解,都使岳纯受益匪浅。李斯像一块贪婪而高效的海绵,能迅速把他所接触到的知识吸干消化。日后,岳纯回忆起这段美好的求学岁月时,这样评价他和刘莫的关系:不遇岳纯,刘莫不失为刘莫,不遇刘莫,岳纯不得为岳纯。这话多少有些谦虚。我愿意做这样一个比喻,即把岳纯和刘莫比拟成两个生产知识的国家。刘莫国通过“进口火车”向岳纯国倾销了大量的知识产品,岳纯国却也通过“抬杠号货轮”向刘莫国反倾销了大量的知识产品。刘莫国和岳纯国互为最大的“知识贸易伙伴”。只不过最终结算下来,刘莫国是贸易顺差国,岳纯国是贸易逆差国。当时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