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爱在公元时代城
8838900000011

第11章 读书上学

小女孩名叫管丽姬,乃是春秋贤相管仲的后裔,下元管家的千金,其母张氏则是张伟的族姐,这么攀起来,管丽姬算是岳纯的表侄女了。不过辈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幼女虽好,媒雁不许,管丽姬才只有十岁,远未到提亲的年纪,无奈何之下,岳纯也只能暂且按下相思,先到长安就读太学,而陪岳纯一路同行的,则是其同在太学念书的三表哥王曦。

王曦,岳纯姑母之子,和张伟一样,也是下元人氏,同样出身于官宦世家:其六世祖来汉,汉武帝时任光禄大夫,随楼船将军杨仆击破南越、朝鲜。其父王仲,汉哀帝时官居谏大夫。说起来,王曦也是奇人一个,读了十年太学,仍然没有毕业,每年只有注册的时候才在太学现身,其余时间则漂在长安,与许多豪侠义士为莫逆之交,招贤纳士,广结豪杰,名动黑白两道。

有了王曦这位熟门熟路的向导,一路无话,大半个月后,岳纯一行顺利抵达都城长安。在赶去太学报到之前,岳纯特地先去拜诣了岳家的两位故旧,一则为岳家联络感情,二则拜拜码头,万一日后他在长安惹出事来,也好有人帮着摆平。而说实在的,在这两位岳家故旧手中,基本上万事都能摆平。

一位是叔父岳飞的至交好友,当朝大司马秦桧。大司马,三公之首,位在丞相之上,乃是仅次于皇帝的二号人物。岳飞和秦桧当年同在长安任官,识于微贱,私交甚笃。在岳纯的记忆当中,岳飞总是喜欢将秦桧这位老友挂在嘴边,“我是性急的,所以我们见面,我总是说:秦哥!我们动手罢!他却总说道No!——这是洋话,你们不懂的。否则早已成功了。然而这正是他做事小心的地方。他再三再四的请我上长安,我还没有肯。谁愿意在这小县城里做事情。……”而听的人无不嘴巴张成O形,表示着他们的肃然起敬。

另一位则是岳家的世交,司隶校尉李刚。司隶校尉一职,虽在大司马之下,却也是位高权重。不妨拿大家更为熟悉的三国来说明司隶校尉一职的显赫:董卓称司隶校尉为“雄职”;孟德公掌权之后,也曾领司隶校尉以自重。刘备则将司隶校尉封给了他最信任的将领张飞。张飞死后,贵为丞相的诸葛亮,立即接过司隶校尉之职,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而近几年因为一句“我爸是李刚”更是让李刚威震天下,你说猛还是不猛?

拜完码头,出长安城,往东南七里,便到了太学。王曦帮岳纯办妥入学手续,又勉励了岳纯一番,然后便匆匆辞去。岳纯一个人呆在空旷的宿舍,并无新生常有的乡愁和焦虑,而是兴奋地踱步,贪婪地呼吸,四壁之间,仿佛全是自由的气息。在老家宁远,他始终笼罩在长兄岳弈的阴影之下,如今来到长安,天高老哥远,他终于有机会发自己的光,让别人阴影去吧。

岳纯正激动间,一人敲门而入,乃是和他住同一宿舍的新生,名叫韩子,体态敦实,低眉顺目,一看就是老实孩子。两人互通姓名籍贯之后,面对面干坐着,岳纯正想挑起话头,打破尴尬,韩子却突然顾自笑了起来,而且一笑不可收拾,捶床撞墙也无法停止。岳纯毛骨悚然,大吼道,有何可笑!韩子恍如未闻,仍是狂笑,直到把自己笑舒坦、笑酥软了,这才指着岳纯,问道,“你来太学干什么?你离开太学之后打算做怎样一个人?”

岳纯茫然摇了摇头。韩子见状,满脸不可思议之色,道,“这是太学最著名的笑话,你居然没听过?”岳纯还是只能摇头。韩子又是大笑,“来太学干什么?混!离开太学之后打算做怎样一个人?混混!”

岳纯听罢,也是大笑不止。笑罢,却又觉得这两个问题确实问得很好,好得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