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弟子规》说,在别人十分忙碌的时候,不要因为有事情而打扰别人;在别人心情不安的时候,不要找他说话而打扰他。
当今的很多孩子,唯我独尊,才不去想什么干扰不干扰别人。饿了,就要好吃的,渴了,就要好喝的,想出去玩,就要出去。哪管父母有没有时间,身体舒服不舒服,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其实,孩子这样不懂得体谅他人,完全是父母娇惯的。如果父母注意引导孩子,孩子完全可以很听话。
一天傍晚,婷婷正在家里弹钢琴,奶奶从外面回来了。婷婷高兴地跑上去和奶奶打招呼,问:“奶奶你去哪里了?”奶奶说:
“去看望一个老朋友了!”说完就坐在沙发上闷不做声了。
吃饭的时候,奶奶一反平时给孙女夹菜盛饭的热情劲儿,而是一副情绪低沉的样子,草草地吃了些饭便回房里了。
婷婷不解地问妈妈:“奶奶怎么啦?”妈妈“嘘”了一声说:“奶奶心里不愉快,不要吵。”孙女点点头,不弹钢琴了,早早地拿出功课来做。
半小时后,奶奶从房间出来了,妈妈端来一杯茶,叫女儿请奶奶喝茶。奶奶解释说,她今天去见了一个老朋友,老朋友情况很糟糕,所以回来心情不太好,不过现在好多了,让大家不要担心,该干什么干什么。
小孙女说:“不,今天我不练琴了,陪奶奶休息。”奶奶摸着体贴懂事的孙女,开心地笑了。
生活中常见到一些人不懂得尊重别人,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这样的人很难合作,人际交往中也会常常碰壁。为了让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更被人欢迎,家长需要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注重孩子的自律意识,不去干扰别人。
1.不被家长干扰的孩子更自律
“请不要打扰”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原则,是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高贵品质。在家庭教育上,表现为家长尊重孩子的基本需要。不会假意以关心孩子的名义对孩子进行不合时宜的打扰。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除了一些规定的事外,绝对不干涉孩子,给孩子的时间就彻底由孩子自己支配。在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压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尽情地展示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只有那时,才能体现自己真正的个性。
可是当今的家长,总是在妨碍孩子。孩子玩耍的时候,家长会叮嘱不让他干这个不让他干那个。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在一旁指指点点,什么拿笔姿势不对,什么字迹潦草,什么没有用心思考。孩子走出家门,刚玩一会儿,家长担心孩子惹祸,就把孩子喊回家里来。孩子凝神坐一会儿,家长好奇,赶紧走上去问这问那,搞得孩子很烦。孩子画张画,父母一会儿说太阳不够大,一会儿说树木不够绿,总之,孩子画得就是不好。
父母好像必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监视之下,才会放心。殊不知,这样却束缚了孩子的手脚,使得孩子变得做事畏手畏脚。孩子需要自己进行思考,塑造自己。只有给孩子适当自由的时间,孩子才能拥有更大的创造性。如果家长真的为孩子好,就要给他们属于自己的时间。给他们一个没有任何人干涉,可以自己思考、享受、塑造自己的世界。
一个在父母不断打扰下长大的孩子,会变得对干扰很麻木。不自觉地,也就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这个坏习惯——打扰别人。父母是孩子行动的指南,一旦教育方法不当,就成了孩子坏习惯的制造者。所以,要想自己的孩子不打扰别人,家长就要先给孩子一个不被打扰的成长环境。
2.教孩子不要妨碍他人
着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谁要立足在今后的世界上,谁就得深切记住,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不妨碍他人取决于一个人严格的自律和高度的自觉性,是一个人自我约束能力的体现。
如果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意识,孩子做事的时候就会首先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他人造成影响。只要心中拥有了不妨碍他人的意识,那么孩子长大后行为举止就能适度适当,不会令他人厌烦。
不妨碍他人是一种习惯,需要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着意培养。告诉孩子在公共场所不高声说话、不哭闹、不奔跑、不嬉闹,否则就可能打扰别人;在学校里,不与人抢座位,不乱踩踏他人的东西,在别人工作、学习时不打扰别人。
3.教孩子察言观色的本领
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不告诉孩子,孩子就可能察觉不到,这个时候,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我们会觉得孩子不懂事。这样怪罪小孩子,的确不公平。孩子的社会阅历以及思维能力较差,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悄悄的暗示来提醒孩子。这样,大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就能察觉到。
曾夏鸣是个非常善于观察他人的孩子。在大人眼里,他特别懂事。这是因为妈妈在他小的时候就给他讲面部表情、手脚等身体动作代表了一定的意义。比如点头表示肯定,摇头、皱眉表示否定,呵呵大笑表示开心,沉默不语表明可能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如果发现有人说话故意加大动作力度,重手重脚,说话声音大或者双眉紧锁、一声不吭等,就可能反映了对方有心事或者不高兴;他人不开心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小孩要乖一些,不要惹恼家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