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第三种升迁
879300000004

第4章 出任公安局长 (4)

车子在黑夜里行驶着,钟鸣一边开车一边和杜局长通着电话。“老杜啊,事情给你摆平了,不过你还有些工作要做,你得和宣传口打个招呼,叫他们别登这件事,好让事情过去。老杜在电话那边连声称谢。”

在钟鸣的车送王德到家的时候,李卫东的电话来了,汇报他已经把李兵的工作做好了。

王德站在家门口看着黑夜里远去的车子,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都想当一把手,可谁又知道一把手难当呢?”

民警被打的事算是慢慢过去了,公安局的非领导职务也办下来了,不过人事局提了个条件,他们一个副局长的一个在公安局当民警的亲戚也搭这班车解决了个副主任科员。整个局的领导班子对钟鸣这件事的处理都还是觉得不错的,只有一个人却十分恼火,那就是副局长黄江北。因为这件事,市委刘副书记明显对钟鸣亲热多了,黄江北怀疑是不是刘副书记要在政治上抛弃他了,但他又不能拿这话去问刘副书记,只有暗自猜测,原本许诺给他的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好像也没了动静,他甚至怀疑是不是钟鸣在顶着,虽然组织部的朋友告诉他目前市里还没有研究这件事。

钟鸣熟悉着现在一把手的角色,对他来说,业务上并不是很难,做了这么多年的警察,当了这么多年的干部,套路早就在那里了。所以一个星期下来,该急着办的工作也都差不多了,钟鸣准备到省厅去一趟,拜会拜会省厅的领导。正好,办公室秘书小杨来汇报,省厅明天上午有个会,布置近期的严打工作,要求必须一把手和分管刑侦的副局长都参加。钟鸣叫小杨通知一下黄江北并嘱咐小杨告诉黄江北自己带部车,他自己明天下午还要去看个同学,就不和他同一部车回来了。

小杨通知过黄江北后,黄江北心里犯起了嘀咕,钟鸣不愿和自己一部车,是不是对自己已经有了成见。现在他是一把手了,那要真是这样,自己倒是要穿小鞋了,特别是自己的靠山刘副书记最近好像态度上和钟鸣又有点近,如果刘副书记把自己给撇了,那日子还真是不好过。

第二天一早,黄江北在局门口等着钟鸣,看钟鸣的车来了,黄江北就准备上自己的车了,谁知钟鸣把他的车门打开叫黄江北上他的车,叫黄江北的车跟在后面,黄江北连忙跑上了钟鸣的车,两部车一前一后地出了市局的大门。

两部警车在清晨的清水市驶过,钟鸣开始说话了:“江北啊,这几天都在忙,也没顾得上和你聊聊,今天咱们俩就这机会好好聊聊。昨天,市委征求我的意见,准备给局党委配个副书记,我说班子里就老黄资格最老了,是老副局长了,按能力早就应该上了,我的意见就是黄局长当副书记。后来他们告诉我其实市里也是这个意思,先没说,看看我的意见,这样最好,大家的意见都统一了。这下好了,以后有你帮我,挑点担子,我会轻松多了,不过你可是老哥,可不许撂挑子啊。”

听完钟鸣的话,黄江北心情顿时好多了,原来自己的事情还没黄,而且听钟鸣的口气,他对自己还是信任的,于是就热情地和钟鸣谈起了工作上的一些想法和建议。钟鸣听着,偶尔点点头,这一正一副的位置就明显地显现出来了,曾几何时,他们是同一级别的副局长。这就是官场,官大一级压死人!

省厅的会很短,传达的是省委的精神,最近全省的治安形势比较严峻,省委的意思要开展一次声势浩大的严打整治斗争,叫各地市的一把手来就是要统一思想,具体的任务在会上没有布置,文件将在明后天下发。会后,钟鸣到厅里领导那里,几个主要部门也跑了一遍,打了个招呼,因为以前也都熟悉,大家不免勉励和恭贺钟鸣一番,而黄江北散会后就走了。一是因为钟鸣叫他先回去按照省厅会上讲的要求做一些准备工作,准备开个党委会议,把班子的认识统一一下,准备好这次严打整治斗争。二是因为他觉得不好意思,毕竟厅里和别的地市的熟人原来认为他会走上清水市公安局一把手的位子。

从省厅出来,钟鸣开着车向省城的北边驶去,他要去见个人。

进了小区,钟鸣找了个地方把车停了下来,从后备箱里拿出了一瓶酒和两袋茶叶拎在手里。稍微打量一下,他在记忆里找到方向,快步走到一栋楼前,然后在这栋楼其中一个单元的一楼门上敲了起来。

“来了,来了。”一位约60来岁的妇女开门了,看到钟鸣就笑着说,“快进来吧,老头子等你半天了。”钟鸣叫了声:“阿姨好。”进了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站在房间的门口笑眯眯地看着钟鸣,钟鸣扬扬手中的茶叶说:“老爷子,给你带了地道的太平猴魁,这可是我托人搞的正宗货。”老人笑着说:“不错,还算有点儿良心,记得老头子这点爱好,中午我准备了瓶五粮液给你这个大局长庆祝。”“呵呵,我带的也是五粮液。”钟鸣扬扬手里的酒说。老人爽朗地说:“你那瓶就留我这儿,今天喝我给你的庆祝酒。”在笑声中,两人进了屋。

桌上的菜已经摆开了,两个人将酒打开,一人倒上一玻璃杯喝了起来。两杯酒下肚,老人看着钟鸣笑着说:“当一把手的感觉怎么样啊?”钟鸣抿了口酒说:“什么怎么样,稀里糊涂当个局长,还没缓过味来呢!”老人点点头说:“是啊,你这个局长的帽子是来的有点儿稀里糊涂啊,不过你不当局长,也是埋没了你。”

老人开始聊了起来,聊的内容有些是钟鸣知道的,有些是钟鸣不知道的,但最后钟鸣总算是弄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当上了清水市公安局的局长。

钟鸣能够像匹黑马一样当上清水市公安局一把手,是与清水市的政治局面有很大关系的。清水市的市委书记宋之杰、市长戴斌都不是清水市本地的干部,宋之杰原来是本省另外一个市的市委书记,因为政绩还不错,去年调到了工业基础比较好的清水市。据说现在的省委梅书记比较赏识他,很可能在二三年后进入省常委班子,所以在清水市的政绩与他以后的政治仕途休戚相关。市长戴斌原来是省财政厅的副厅长,下到清水市当市长在大家的眼里无非是回省里任厅长的一个过渡,他来了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按照惯例也快到回去的时候,也许是有些时机还没成熟,但也是迟早的事了。分管组织人事的市委副书记刘子寒是清水市本地的干部,是从基层镇党委书记到区委副书记然后到区长、区委书记、副市长一步一步走上来的。虽然有原来的市委书记、现在的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何援朝的提携,但到他走上今天的位子,也不年轻了,但由于刘子寒在清水市的政坛上的资历以及原来市委书记何援朝留下的关系网,所以刘子寒在清水市的政坛上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更何况在本地干部中,刘子寒无疑成了旗帜,据说何援朝正在运作,让刘子寒补戴斌走后的位子。

对宋之杰来说,戴斌和他的关系是共荣共存,相互都很给面子。而刘子寒他却时常提防着,一是因为刘子寒在清水市本地干部中的影响,清水很多干部都是何援朝在的时候提起来的,刘子寒自己也提了一批,何援朝走了之后,这些资源就全丢给了刘子寒。宋之杰来了之后不想做个被架起来的书记,也提拔培养了一批干部,但刘子寒的势力仍然很大,更何况省里还有个常委在给他撑腰,所以见效不大;二是刘子寒一心一意地想着当市长,到那个时候自己就更难以控制住了,这将严重影响他的政治形象,一个都不能掌握决定权的市委书记是很难被人认为是在政治上可以培养的对象。而在宋之杰和刘子寒之间,戴斌是游离的,偏宋之杰稍微多一点,可能他认为在政治前途上,宋之杰是更有可能前进的。

这样的政治格局就影响了清水市公安局局长的人选,市委书记宋之杰准备提拔年轻的团市委书记李华当公安局长,而刘子寒却有意让公安局的副局长黄江北来的。市委组织部从中两头为难,于是就在常委会上把李华作为第一人选,黄江北作为第二人选提交了。刘子寒在会上毫不留情地用中央关于没有政法机关工作经验的人员不能直接任命为政法机关一把手的规定把李华给否定了,在常委会上闹了个冷场。戴斌本来是准备支持宋之杰所提人选的,但刘子寒所提的规定也确有其事,也就不好支持了,其他常委也就不便再说什么了。宋之杰自然非常生气,虽说不好发火,但他也不会把公安局这一大块阵地拱手让给刘子寒,同意黄江北当公安局长,于是组织部长李建国当了替罪羊。宋之杰在会上把李建国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讲组织部工作怎么做的,连关都没把好,不符合规定就报到常委会上来研究,李建国也不好说什么,心想不就是你要我报的吗!最后还是戴斌看出宋之杰无论如何是不会同意黄江北的,会上是研究不下去的,于是就从中打了个哈哈,请组织部代表市委征求一下省公安厅的意见,请他们提个名,再上常委会研究。

省公安厅也知道清水市公安局局长人选的奥妙,也不便卷进去,但从本系统的利益出发,觉得局长在内部提拔还是有利于工作的,就提了个建议,认为市局副局长黄江北和钟鸣都不错,都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政治上也很成熟,最后定谁,还是请清水市委自己决定。于是这样,钟鸣作为市局局长的人选方案才出现在常委会上。宋之杰不可能将公安局长的职位让给刘子寒安排的人,于是就带头同意了钟鸣,然后戴斌也就表态同意了,两位主要领导都表态了,刘子寒也就无力回天了,只好同意,而且他也不想那么明显地和宋之杰翻脸。

所以钟鸣能够当清水市公安局局长是清水市政坛上的一个异数,是清水市两大政治阵营之间突然蹿出来的黑马。也许钟鸣在原来副局长的岗位上还能独善其身,但走上了局长的位置,就不能再走中间线路了。刚任公安局长,刘子寒就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要收编这个无门无派的到他的阵营。虽然宋之杰还没有动作,但他绝不会轻易让刘子寒在清水市的政坛上再加一个砝码。

“我该怎么办?”钟鸣酒已经过了三巡,不禁自问。

对面的秦老爷子一笑:“呵呵,怎么办?这就要看你的政治智慧了,毛主席说,党内无派啊,千奇百怪。”

秦老爷子原来是清水市公安局的副局长,后来因为没有当上正局长就调到省厅当了处长,再后来调到省高检,最后在副检察长的位子上退了下来。他是钟鸣的引路人,在钟鸣还在刑警队当侦查员的时候他发现了钟鸣,力主提拔了年轻的钟鸣当了派出所的副所长,在当时论资排辈的公安机关是很令人惊讶的。在那个时代,提拔当副所长一级的干部往往都快四十了。而钟鸣也没让当年的秦副局长失望,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在一年后就被提拔为所长,在秦老爷子离开清水市之前,钟鸣已经是清水市公安局最年轻的分局副局长了。此后,秦老爷子还是一直默默地关注着钟鸣,在钟鸣每个关键的时刻,他都在背后出力,钟鸣知道老爷子在自己背后支持着,也不点破,隔段时间就来省城看看老爷子,要不就打个电话汇报一下最近的情况,时间一长,两个人倒不像是老领导和老下级,倒有点像忘年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