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胡华接受吴孟超亲自为其做B超检查,探查病情;11月24日,胡华再次接受B超、心电图、CT等检查。11月25日,胡华与吴孟超通电话,希望争取早做手术,不计较床位好坏。
当天,他致函中国人民大学袁宝华校长表明心迹。
宝华校长:
承您亲自关怀,我已于22日到上海第二军医大长海医院肝外科。吴孟超大夫看了B超,肝癌在右肝靠近横隔处已有五厘米多大(约为桃子),他同意尽快动手术。今日做了CT,可能下星期做手术切除。手术如能过关,则还可继续为党做些工作。此次患此难治之症,怪我平时习惯于工作至深夜,中午有时休息不好,早上又不注意体育锻炼,是一个教训。参加革命,忽约半世纪,去日苦多,贡献愧少。
深谢党的培养、教育和关怀。此次患病以来,我仍抱着乐观的态度,充满信心与病魔作斗争。生就是奋斗,死就是休息,不过尽力争取多有些日子继续从事我未完成的许多工作而已。
并向校诸位领导同志致意问好致谢!
问朱同志好!问朱秘书好!
敬礼!
胡华敬上
1987.11.25于上海
按常理,病入膏肓的人在这种关键时刻是可以提一些身后要求的。而胡华给校长的信中不但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反而感到自己的贡献太少,没有摆自己半个世纪在人民大学立下的汗马功劳,而是感谢党的教育、培养和关怀。虽是寥寥数语,但一个老共产党员在生死关头的乐观豁达、从容淡定却是跃然纸上;那看似平常的十个字——“生就是奋斗,死就是休息”,更是掷地有声!
威胁生命的肿瘤在一天天增大,医院却没有床位。在焦急的等待中,胡华的心还在牵挂着正在广州举行的党史人物传审稿会。此前的每次审稿会都是他这个主编具体操劳并亲自主持的。这次病魔缠身,只得缺席了。11月26日,他致函正在广州召开的党史人物传审稿会,全文如下:
世兰、卢权、提春同志并转党史人物传广州审稿会全体同志:
1.知广州审稿会可如期召开,已有一百多篇来稿,甚喜,祝愿会议圆满成功。
2.我因患肝癌,来上海第二军医大动手术,只好请假。我建议此次审稿会,仍如去冬武汉会议,由彭明、志凌、世兰三位组成领导小组,由三位组长及各位审稿成员团结一致,辛勤努力,顺利完成任务。我个人感谢各位的辛劳。
3.我如手术顺利,存活下来,当一如夙愿,同大家共同完成党史人物传50卷的历史性任务。如我不能通过手术,战胜病魔,人生自古谁无死,只是不能为党完成我许多未竟的工作,而党史人物传是荦荦大者。我建议,在何长工会长和党的领导下,继续用定期的审稿会完成此项任务。原班人马和工作班子我建议一律不动。审稿会由彭、陈、杨三位组成领导小组,扩大的常务理事会(包括育安、小巨、洛夫)和三位组长继续负责,各位审稿成员团结努力,团结好各地党史人物会同志和先辈亲属,共同完成此项光荣任务。
我期盼着继续和大家共同奋斗……11月底到12月初,胡华一直住在第二军医大招待所。在等待手术的日子里,他还做了一件事:用带在身边的录音机,将自己近期病情发展及就医情况做了一盘口述录音。
12月5日,是胡华的手术日,中国人民大学派陈光副校长和党史系主任何沁赶到了上海。进入手术室之前,胡华向陈光和何沁及家属明确说明了他对医疗和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处理意见。以微笑致谢回答陈光、何沁等对他的祝愿。
他的坦然和信心,使在场的人得到些许宽慰。
然而,不幸的是,手术并不成功。手术中发现,由于癌变发展很快,癌肿已紧贴动脉,彻底切除已经不可能了,只好采取结扎、消毒等措施。
胡华很快了解到手术实情,感到似已治愈无望。
12月8日,郭洛夫、南岗、王敏(均为党史人物传编委)携陕西出版局副局长何其昌慰问函,由华东师大翟作君教授陪同,到长海医院监护室看望胡华。胡华脸有些肿胀,但神志很清,对郭等说:“手术做晚了。打开以后,发现肿瘤已经和主动脉长在一起了,没办法切除。这一刀没解决问题,只是把里边的情况搞清楚了。”他脸上毫无痛楚表情,一边说还一边微笑。介绍完病情,胡华谈起了工作:“广州会一定要开好,最要紧的是团结,大家团结起来把传稿审好;陕西出版局和出版社为这套书出了大力,还望继续努力,完成50卷的出版、发行工作。”胡华嘱咐郭洛夫:“陈修良老太太(住上海)打电话问,她写的传稿怎么还没有发,你们不走的话,希望能去看看她。”
12月10日,胡华病情突然恶化,大量吐血、便血,继而昏迷,生命处于垂危之中。吴孟超等施治医生不了解胡华过去数次胃大出血的病史,一直找不到脏器内出血点。上海中山医院呼吸科钮大夫、瑞金医院外科主任林大夫、新华医院神经科陆大夫应上海市有关方面的紧急召集,赶到长海医院与吴孟超等会诊并进行抢救。专家会诊后决定对胡华实施第二次探查施治手术。
接受输血并处于半昏迷中的胡华要求要纸和笔,护士急忙递上。胡华的外孙刘一丁曾撰文写道:“他因失血过多处于半昏迷状态。但他心里明白,想说话却说不出来。他一面大口吐着鲜血,一面示意要纸和笔……护士急忙递上来,那纸还是医生用的手术记录纸。外公颤抖的手握着笔杆,眼睛似乎怎么用力也睁不开,他只能拼尽生命的最后力气,歪歪扭扭地写下了我们6个孙辈的名字以及对我们的嘱托。这些字弯弯曲曲、高高低低,像是心电图、但经过辨认可以看出是‘勤奋、学习、建设祖国’这些字样……”
这也是这位著作等身的史学家留在世上最后的几个字。
在再次打开腹腔抢救中,专家们最后探查确诊:大量出血的原因是胃血管瘤破裂而致。
胡华大出血病危的消息传到学校,副校长黄达、系总支书记刘振寰和林茂生教授立即赶到上海。虽然经过上海市各方面特别是专家们的多方努力,但已无力回天。12月14日19时19分,胡华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一天,离他66岁生日还差两天。
12月15日,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广州审稿会全体与会人员尚未接到胡华逝世的噩耗,他们捧读胡华给他们的来信,讨论着胡华“荦荦大者”的嘱托,愈发惦念这位可敬可爱的主编的病情,当天以全体审稿会人员的名义致函胡华:
尊敬的胡华同志:
您好!
您在上海住院治病期间写给广州审稿会全体同志的来信,在14日举行的17次审稿会上宣读了以后,使我们深受教育。同时也为您战胜病魔的坚强意志和信心,深表敬意。这里请接受我们向您表示亲切的慰问,并祝早日恢复健康!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从1979年在广州成立以后迄今已整整八年了。在何长工会长和您的领导下,已召开了四次年会,17次审稿会,编辑出版了人物传35卷,审定了44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回顾这八年所走过的道路,虽不平坦,但总的还是朝着宽广的方向前进。您为了开拓前人未做的光荣事业,从组织领导、运筹策划、培养队伍、严格把关,为人物传丛书的问世,呕心沥血,付出了极大的精力。我们为有这样一位好老师,好带头人感到高兴、自豪和幸福。更令人激动内心不已的,您在病魔缠身、忍受痛苦的时刻,仍然关心党史人物传编审工作并写信指导和鼓励我们为继续完成后十卷的任务而努力!
我们知道,后十卷的编审任务仍然是很艰巨的,“行百里半九十”,所以不能有任何松劲和骄傲的情绪。我们将遵照您的指示,在彭、陈、杨三位同志具体领导下,团结一致,齐心合力,开好审稿会,团结各地党史人物会同志和先烈家属,为完成党史人物传五十卷的历史任务而兢兢业业地勤奋工作。
我们一致表示,决不辜负您对我们的期望。
致
亲切的慰问!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广州审稿会全体同志敬上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五日
遗憾的是,胡华已经见不到这封广州审稿会全体同仁衷心祈望他恢复健康的慰问信了。与会者之一、湖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吕芳文说:“突然惊悉胡华老师在上海病逝的消息,真是晴天霹雳,将与会的每一个同志炸懵了”,许多与会者“伤心地抽泣、落泪”,痛惜失去这位好带头人。胡华一生谱写共产党的英烈,常常被英烈们视死如归、气壮山河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英烈们的魂魄和精神早已深深地融入了胡华的心灵……胡华走了,他走得那样从容不迫、安详自如,亦如他笔下的、他无限仰慕的革命先烈们的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