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郎一连收服三员大将,派人奏明真宗皇帝,请求朝廷给三位将领封赏。真宗获知消息,非常高兴,随即传旨,加封杨延昭为镇抚三关都指挥正使,岳胜、孟良、焦赞以下一十八员一并授予指挥副使的职务。杨六郎又派人到胜山寨,把自己当年的旧部陈林、柴敢招来。此时,佳山寨真是豪杰云集,兵马强盛,威震边关。杨六郎又在寨前扯起杨家大旗,辽人畏惧不敢有所行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宋辽边境没有战事。
这一天,正值中秋佳节,杨六郎与众位将领在寨中赏月饮酒。当晚月明如镜,四周山色在月光之下更显幽静奇幻。前人有《念奴娇》一词描绘当时美景: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字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形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中,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翩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这一首《念奴娇》真是绘出了当时美景,写尽了离人心境。六郎与众人喝酒正在兴头,不禁睹月思人,想起陈年往事,自然是感慨万千。六郎说:“我们杨家父子八人,自从归顺大宋之后,征战沙场,与辽国结下深仇大恨。瓜州之战,我父亲杨令公战死在胡原谷。当时情况危急,仓促间我把他埋葬在李陵碑下。后来,很多次都想派人把他的尸骨取回安葬,也可以尽一点我的孝心。只是一直没有心腹之人替我前往,完成这个心愿啊!”说着六郎不禁留下泪来。岳胜说道:“将军的这番心意,确实是最诚挚的孝心。只是当前那里还是辽兵地界,四下里都是敌军,我们很难取回老令公的遗骨。不妨再等些日子,我们慢慢商议对策。”六郎泪流满面,愀然退场。
第二天一早,大家发现孟良不见了,赶紧报告六郎。六郎大惊:“昨晚宴席上还在,一夜之间怎么就不见了?”岳胜说道:“孟良终究是山贼出身,莫非他贼性不改,又逃奔别处去了?”六郎说:“我看孟良不是那种人。
他虽然性格粗莽,但是志如金石。他不会私自逃奔他处的。”大家都猜疑不定,六郎不知孟良下落,心中也是闷闷不畅。
原来中秋赏月之夜,孟良听到六郎在酒席宴上的一席话,不免心中触动:“杨将军对我们恩宠有加,如今要人出力,在座的却没有一个人敢担此重任。将军对我有三次不杀之恩,我应该趁此机会报答他。”于是决定连夜悄悄出寨,秘密前往胡原谷,把杨令公的尸骨取回,以此解除杨六郎之忧,来报答他对自己的恩情。
当夜酒宴散后,孟良趁深夜无人知晓之时,偷偷逃出营寨。他化装成樵夫,来到胡原谷,找寻令公遗骨,却没有丝毫痕迹。孟良正在疑惑之时,恰好遇到一年老的辽人经过。孟良赶紧上前,用辽人语言问道:“听说此处埋着宋人杨令公的尸骨,可是真的吗?”那辽人答道:“杨令公的尸骨确实曾经埋在这里,只不过一个月前,幽州的萧太后命人把尸骨挖出,迁到红羊洞去了。”孟良一听,心想:“我没有拿到尸骨就这样回去,岂不是劳而无功?不如我先到幽州,再想办法取回遗骨。”于是,孟良化装成辽人,直奔幽州而去。
走了几日之后,已经临近幽州地界。孟良正在考虑如何进城,刚好遇到一个渔夫。孟良问那渔夫:“您今日要进城吗?”渔夫说道:“当然要进城了!明天是八月二十四日,正是萧太后的生日,我们要在明日一大早进献鲜鱼为太后贺寿。”孟良听了,心中大喜:“真是天助我也!”孟良趁渔夫不注意,从后面一刀将他杀死。然后自己迅速换上渔夫的衣服,装好渔夫的进城令牌,手提鲜鱼来到城门。守城士兵听孟良说是送鱼贺寿的,又检查了他的令牌,就放他进城了。
第二天一早,萧太后上朝,文武百官上朝贺寿。贺寿完毕,有人向太后报告说:“太后娘娘,有一个黄河渔户前来进献鲜鱼,为您祝寿。”萧太后传旨,让渔户进殿献鱼。孟良献上鲜鱼,太后看了看鲜鱼,说道:“这鱼比往年的要小,鱼鳞也不新鲜,你怎么敢把这样的鱼进献给我?”孟良说道:“臣往年进献的虽然个头较大,但是都不如这种鱼味美。这种鱼非常难以捞取,是我近日用渔网在河中捞到的,这几天养在水池里,因为天气突然转热,它的色泽才显得不新鲜。其实这鱼的味道和一般的鱼大不相同,太后只要尝一尝,就知道了。”太后听了很高兴,笑着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你先退下,等候赏赐。”孟良拜谢而退。于是,萧太后命人摆下酒宴,赏赐满朝文武。宫中歌舞欢宴,丝竹和鸣,君臣尽欢而饮。宴会深夜才散。
第二天一早,群臣上朝拜谢太后。有人来报说:“西凉国进贡宋朝一匹良马,叫做骕骦马。路过幽州地界,被我们辽军抢了过来,献给太后。”
萧太后命人把马牵来,一看,果真是一匹难得的骏马。只见它身高有六尺,长着一双碧绿色的眼睛,身上是青色的鬃毛,略略卷起的鬃毛还泛着红色的花纹。真是一匹健壮俊美的良驹啊!萧太后非常喜爱这匹骏马,命人好生照看,用心喂养。
孟良听说了这件事,就偷偷地来到马厩。一看到那匹宝马,心中称羡不已。孟良心想:“这匹马本来就是要进献给我们大宋朝的,没想到被辽人抢来。我先把令公尸骨找到,再来考虑偷走这匹马。”
孟良先找到红羊洞,见平旷之处有一个土丘,旁边有一个并不显眼的牌子,写着“令公冢”三个字。孟良知道令公遗骨就在此处。等到天黑,孟良挖开土丘,打开装有尸骨的石棺,取出尸骨,装到自己随身带着的包袱里包好,赶紧走出红羊洞。谁知刚走出洞,就被辽人抓住。辽人翻出他的包裹,问道:“你是什么人,到这里来做偷棺盗墓的勾当,一定是宋人的奸细!”孟良假装哭泣,说道:“小人是渔夫名叫矮张,不是宋人奸细。昨天我和父亲来幽州给太后进献鲜鱼,承蒙太后关照,赏赐我们父子酒宴。
我父亲见是太后赏赐的御酒,就多喝了几杯,没想到竟然醉死了!我回去路途遥远,只怕尸体腐烂,只好将尸体火化,只带着骸骨回去安葬。如果是什么奸细,哪里敢到这里来找死?”一边说着,一边哭得更加伤心。辽人信以为真,于是就放了他。
孟良脱身之后,赶紧来到住处,把令公遗骨藏好。第二天,他带着毒药又来到马厩。看见辽人正在煮豆喂马,孟良也装作辽人,走进马槽,趁人不注意时,把毒药洒在马槽,然后就离开了。那宝马吃了毒药,就不想吃任何食物了。负责喂养这匹马的士兵赶紧报告长官,长官害怕宝马有什么闪失,自己担当不起罪责,赶紧上报了萧太后。萧太后很生气,说道:
“一定是你们喂养不善。”负责的官员慌忙说道:“陛下息怒。这种外来的宝马本来就不好喂养,既然它不吃东西,一定是生病了。陛下不如传下圣旨,招募能够治好这匹马的良医,如果能够治好这匹宝马,岂不是皆大欢喜?”萧太后觉得有道理,就下令贴出榜文招募善于给马治病的良医。
孟良得到消息,赶紧来到贴榜之处,揭去榜文。守军就把孟良带到萧太后面前。萧太后问道:“你是什么人?能医治那匹宝马的病?”孟良说道:“臣就是前日给您进献鲜鱼的人,我也懂得医马。我保证过不了两天,就能让那匹宝马恢复健康。”萧太后说:“你要是能把马的病治好了,我就重重地封赏你!”
孟良拜谢而退,来到马厩看视马的病情。孟良细细地观察了一番,说道:“这匹马中毒很深,应当先治标,再治本。”负责的官员同意孟良的说法。原来孟良喂给马的毒药只是一种麻药,马一旦吃了,就不愿开口吃东西。孟良给马把麻药洗去,然后洒下香豆,那马立即就把香豆吃完。只过了一晚上,那马就恢复如初了。
负责的官员马上报告给萧太后,太后非常高兴,随即宣孟良进殿。萧太后对孟良说:“宝马恢复健康,都是你的功劳啊!燕州缺少一个总管,就由你来担任吧!”孟良谢恩,心中暗想:“我并不想做什么总管,只是想得到这匹宝马,才耽搁了好几天。”随即心生一计,于是就对萧太后说:“感谢陛下厚爱。此马的病只是刚刚好一点,它的血脉还未稳固,如果不及时调养,恐怕还会复发,那时就很难医治了。不如让臣把这匹马带上,一起前往燕州上任。我再继续调养它几日,直到它完全康复,不会复发。”太后说:“你说得有理。”于是命孟良带上宝马前往燕州。
孟良得旨,拜谢退出。回到住处,取出令公遗骨,骑上宝马跑出幽州城,连夜赶往佳山寨。后人有诗说得好:
本为忠义报主恩,壮士虎胆赴敌巢。
令公遗骸巧取还,骕骦良驹载将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