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别让生命太为难
8698300000004

第4章 我害怕“天才”

季羡林

我决不反对一个人对自己本能的爱。应该把这种爱引向正确的方向。如果把它引向自命不凡,引向自命天才,引向傲慢,则会损己而不利人。我害怕的就是这样的“天才”。

人类的智商是不平衡的,这种认识已经属于常识的范畴,无人会否认的。不但人类如此,连动物也不例外。我在乡下观察过猪。我原以为这蠢然一物,智商都一样,无所谓高低的。然而事实上猪们的智商颇有悬殊。我喜欢养猫,经我多年的观察,猫们的智商也不平衡,而且连脾气都不一样,颇使我感到新奇。

猪们和猫们有没有天才,我说不出。专就人类而论,什么叫做“天才”呢?我曾在一本书里或一篇文章里读到过一个故事。某某数学家,在玄秘深奥的数字和数学符号的大海里游泳,如鱼得水,圆融无碍。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他能看到;别人解答不了的方程式之类的东西,他能解答。于是众人称之为“天才”,但是,一遇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他的智商还比不了一个小学生。比如猪肉3角3分一斤,5斤猪肉共值多少钱呢?他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天才即偏才。

在中国文学史或艺术史上,常常有几“绝”的说法。最多的是“三绝”,指的是诗、书、画三绝。所谓“绝”,就是超越常人,用一个现成的词儿,就是“天才”。可是,如果仔细分析起来,这个人在几绝中只有一项,或多是两项是真正的“绝”,为常人所不能及。

其他几绝都是为了凑数凑上去的。因此,所谓“三绝”或几绝的天才,其实也是偏才。

可惜古今中外参透这一点的人极少,更多的是自命“天才”的人。这样的人老中青都有。他们仿佛是从菩提树下金刚台上走下来的如来佛,开口便昭告天下:“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种人最多是在某一方面稍有成就,便自命不凡起来,看不起所有的人,一副“天才气”催人欲呕。这种人在任何团体中都不能团结同仁,有的竟成为害群之马。从前在某大学中有位年轻的历史教授,自命天才,瞧不起别人,说这个人是“狗蛋”,那个人是“狗蛋”。结果是群众联合起来,把“狗蛋”的尊号恭呈给这个人,他自己成了“狗蛋”。

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上并不少见,他们成为社会上不安定的因素。

蒙田在一篇名叫《论自命不凡》的随笔中写道:“对荣誉的另一种追求,是我们对自己的长处评价过高。这是我们对自己怀有的本能的爱,这种爱使我们把自己看得和我们的实际情况完全不同。”我决不反对一个人对自己本能的爱。应该把这种爱引向正确的方向。如果把它引向自命不凡,引向自命天才,引向傲慢,则会损己而不利人。

我害怕的就是这样的“天才”。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和巴利文专家。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

【心香一瓣】

多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这样谈及荣誉:“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住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真正的天才,不是自封的,荣誉也只是他们“更上一层楼”的垫脚石而已,他们也从不将“天才”的桂冠戴在头上。

如果荣誉只是时代列车的路障,是腐朽的代名词时,那么它给我们的将是一张思想的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