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王妃黑叶猴
8599200000034

第34章 动物档案——黑叶猴

[黑叶猴的拉丁文名称]

黑叶猴:Presbytisfrancoisi

[黑叶猴的动物学分类]

黑叶猴,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别名乌叶猴,又叫乌猿。

[黑叶猴的地理分布]

黑叶猴是珍贵稀有灵长类动物之一,仅产于广西、贵州,分布区域狭窄,数量很少。历史上,黑叶猴在我国的分布远比现在为广,曾经见于广东、海南等地,数量也较多,例如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的《广西通志太平府》中就有“乌猿,黑如漆,白须长尾,人多畜之。”的记载。

我国有六种叶猴,即黑叶猴、白头叶猴、长尾叶猴、菲氏叶猴、戴帽叶猴和白臀叶猴。它们都是中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叶猴起源于欧洲,它们的祖先从欧洲经非洲再到亚洲,首先进入东南亚地区,然后沿着河谷或低地进入我国华南和西南一带具有热带岩溶地貌的亚热带森林,即在目前的分布区生存繁衍,形成优势种群。这个过程发生在大约距今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恰好与我国南方热带岩溶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开始发育、形成的时间相一致,并且得到了很好的适应和充分的发展,生存至今,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宝贵财富。

[黑叶猴在自然界的位置]

黑叶猴体形纤瘦,头部较小,尾巴和四肢细长,体长为48~64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重8~10千克。在自然界,黑叶猴由于体格瘦小,除遭人类猎杀外,还是各种猛兽凶禽觊觎的美食。面对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黑叶猴唯有躲避,成了典型的岩栖动物,也就是说,它们生活在石灰岩地区,岩壁很陡,其他动物不容易接近,人类也很难接近。每个黑叶猴群体居住的地方相对固定,而且有季节性的选择,夏天选择背阴的石壁中上部的岩洞,冬天选择背风雨的石壁中下部的岩洞。虽然黑叶猴选择陡峭的山崖居住,仍难逃善于在陡崖上攀爬的金猫、猞猁、山豹等食肉兽和老鹰、金雕等食肉猛禽的袭击,尤其是老鹰和金雕,对黑叶猴生存构成很大威胁,常出其不意地从天空俯冲下来,像摘果子似的将黑叶猴从高高的岩壁上摘走。

[黑叶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黑叶猴的头顶有一撮竖直立起的黑色冠毛,枕部有两个毛旋,眼睛黑色,两颊从耳尖至嘴角处各有一道白毛,形状好似两撇白色的胡须,十分有趣。头顶有一束直立的冠毛,好象古代西方的勇士戴上了头盔一样,很逗人喜欢。刚出生的小黑叶猴,全身乳黄色,头部则为金黄色,尾为黑色,三十天左右全身变黑,但头部还是金黄色,很可爱。但由于黑叶猴的肉有滋补作用,“乌猴结”和骨、肉均可供药用。“乌猴结”用于治疗妇女血虚和贫血症等,骨性平、味酸,肉性温、味甘、略酸,用肉和米蒸熟发酵或者用骨在酒中浸泡三个月以上加工制成的“乌猿酒”驰名中外,其味醇香,对医治风湿病有显著的疗效。因此,许多人都想猎取黑叶猴来浸酒,常利用它们夜晚在岩洞中栖宿的特点前去捕捉,从前在我国广西仅大新县一个县每年收购的黑叶猴皮张就达一千张,几乎给黑叶猴带来种族灭绝的灾难。

[黑叶猴的行为特征]

黑叶猴栖息在热带、亚热带森林繁茂,灌木丛生,山势险峻,岩洞较多的石灰岩地区,其中生活于分布区北部的黑叶猴体毛较长而密,到了冬季在皮下聚积有较厚的脂肪,因此具有较强的抗寒性。黑叶猴喜爱群居,每群一般为3~10只,较大的群体约有20只左右。通常在树木的上层活动、采食,很少下地,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和较为固定的住所,活动范围大约为3~5平方公里。黑叶猴行动敏捷、轻盈,善于攀登、跳跃,早晨和傍晚尤为活跃,夜间则栖息于悬崖峭壁间的天然岩洞内。它的警惕性很高,每天黄昏进洞之前都由群体中担任首领的雄猴率先入洞观察,没有发现异常时,其他成员才依次而入,最后进洞的是怀孕和带有幼崽的雌猴。

黑叶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很少下地喝水,多饮露水和叶子上的积水,以嫩叶芽、花、果为食。有人认为它仅以嫩叶为食,所以被称为叶猴,事实上,它不仅采食嫩叶,也吃嫩芽、茎、花、果实和种子等部分,喜欢吃的植物有木棉、无根藤、莴苣笋、女贞、沙梨、荔枝等二十多种。由于胃中有三个室,嚼碎了的树叶在第一室中通过细菌的帮助而被溶解,在第二室中搅拌呈糊状后再送到第三室中,这样硬度较大的树叶就能够被彻底地消化了。

黑叶猴的繁殖期多在秋冬季节,雌兽的生育期多在从12月至翌年3月的冬春季节,一般每胎产一崽,偶尔有两崽。黑叶猴的寿命为十至十二年。

位列动物界最差妈妈榜首的非黑叶猴莫属。经过多年跟踪观测,黑叶猴是非攻击性动物,而近期最新研究表明,它们的习性远比这复杂,有时会表现出很野蛮的社会行为,激战、绑架和性骚扰非常常见。不过就母性而言,雌猴会自发地遗弃那些受伤的幼猴,有时甚至将它们杀死,这一点让它们超越其他坏妈妈,荣登榜首。遗弃、绑架、忽略和杀婴行为使雌黑叶猴当仁不让成为最差劲的动物妈妈。

[黑叶猴的趣闻逸事]

在所有灵长类动物中,黑叶猴是互相整饰皮毛最多的一种动物。整饰皮毛,俗称相互理毛,是猴群或猿群最常见的一种行为,通常情况下,猴或猿吃饱喝足,便会聚在一起,在温暖的阳光下开始相互理毛,这种群体性的理毛行为会持续很长时间,直到下一顿觅食开始才会结束。

黑叶猴频繁持续的相互理毛行为,引起了动物行为学家的强烈兴趣。2001年7月1日至8月31日,中科院一位院士带着三名助手,应用“焦点动物观察法”和“全事件行为记录法”,对广西南宁动物园灵长类繁殖中心的一群黑叶猴的相互理毛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有效观察时间162小时,共收集了663次相互理毛行为的各种数据,得出四点很有趣的结论。

一、一般人的印象里,黑叶猴相互理毛行为,应该主要集中在无法进行自我理毛的部位。身体发生瘙痒,自己无法梳理,只得靠别的黑叶猴来为自己进行梳理毛。研究结果却显示,黑叶猴相互理毛行为,既发生在无法进行自我理毛的部位,也大量发生在可以进行自我理毛的部位,这表明,相互理毛的行为,已超出了生理需要的层面,上升到心理需要的层面。换句话说,相互理毛,已不单纯是为了解决皮肤瘙痒的问题。

二、在不同的性别年龄组中,相互理毛行为更多发生在成年雌性个体之间。就像人类社会中的女性更愿意聚在一起谈论或攀比身上光鲜的衣裳一样,雌性黑叶猴也更愿意聚在一起相互理毛。在这个过程中,皮毛亮丽浓密的雌猴,更多地获得同伴羡慕的眼光,也更多地得到别的雌猴给予的理毛机会。这表明,相互理毛已演变成一种社交仪式。

三、在一个群体中,地位排序高的个体,较容易得到别的黑叶猴给予的理毛机会,地位排序低的个体,会主动去为地位排序高的个体理毛,表现出巴结和讨好的神态。这表明,相互理毛行为受到社会等级的影响,打上了阶级烙印。

四、有意思的是,地位排序最高的个体并非最具吸引力的理毛伙伴。统计数据表明,地位排序低的个体在主动为地位排序高的个体理毛时,每一次时间都不长,象征意义大于实用价值。相互理毛行为发生最多的,恰恰是在地位排序最低的个体之间。它们认认真真地相互搔痒,相互梳理皮毛,表现得融洽和睦,似乎是要通过这种相互理毛的行为,增进彼此的友谊,以获得安全感。

[我与黑叶猴的亲密接触]

我经过申请,有幸参加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驯化工作。该自然保护区面积31113公顷,分布有黑叶猴76群,共732只,是目前所知国内种群数量最高的区域。驯化点选在老鹰岩,那里有3群黑叶猴,共33只。

所谓驯化,就是用投食的办法,让黑叶猴消除对人类的恐惧感,产生对人类的亲近感,从而做到人与黑叶猴和谐相处。

投食的品种以红薯为主,玉米、花生、水果为辅,盛物器皿颜色鲜艳显目,便于黑叶猴发现。

驯化过程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隐蔽投食。根据驯化群黑叶猴的活动规律,在选定的投食路线上每隔十米确定一个投食点,在每天清晨猴群出洞之前,把食物放在投食点上,观察记录黑叶猴捡食行为和在各个点上的捡食频次,此阶段人猴不能相见。第二阶段,人猴相见投食。把猴群捡食频繁的投食点作为固定投食点进行长期投食,投食时人猴相互能够看见,距离以不惊扰猴群正常活动为限,观察记录其捡食行为。第三阶段,信号投食。待人猴达到一定熟悉程度后,用发出信号(哨声)的方式投食,开始时猴群惧怕哨声,不敢来捡食我们投放的食物。我们耐心地一次又一次用食物进行引诱,几天后,黑叶猴恐惧感减弱,在美味佳肴的诱惑下,踏着哨声战战兢兢跑过来捡食我们投放的食物。这样持续了半个月后,黑叶猴已不再惧怕哨声,我们就将投食点逐渐向河床移动,让黑叶猴习惯听到哨音便循声前来寻找食物。久而久之,黑叶猴由蒙起耳朵惧怕哨音变为竖起耳朵期待哨音。半年后,我们实现了最初的愿望,将老鹰岩三群黑叶猴驯化成了与人和平相处、和谐相处的猴群。无论什么时间,在方圆十多公里的范围,只要一吹响哨音,黑叶猴便争先恐后地跑拢来,捡食我们投放的食物。

[黑叶猴的生存现状]

贵州是黑叶猴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乌江中下游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区6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就分布有黑叶猴58群,共560余只。麻阳河的一些地段如老鹰岩、岩头关等地,黑叶猴群已适应与人和睦相处,距离10~20米,均能正常活动。故该保护区是国内最重要和最适宜保护黑叶猴种群的基地。

黑叶猴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于1964年取得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成功,并且在动物园中顺利地繁殖了崽二代,在我国还算比较兴旺,在各省动物园均有展出。

[关于黑叶猴的寄语]

黑叶猴属于灵长类,人类也属于灵长类,黑叶猴无疑是人类的亲戚。我们应当善待这位亲戚,别用亲戚的骨头去泡酒,别让这位亲戚从我们的生活中永远消失。这是我们人类起码该有的良知和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