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公务员之二度县长
859800000041

第41章 应酬 (1)

吃中饭时,端上来的一盘盘丰盛的菜肴,让舒广袖很是意外,他问陪坐的地方领导:“这就是咱老百姓平常吃的吗?”领导们面面相觑,县委书记笑容可掬地说:“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比以前,虽然不是天天吃这么好,但隔三岔五的也会来上一顿,今天省领导来了,当然得按当地最丰盛的来办,以表待客之诚。”舒广袖叹息了一声,说:“上级领导来了,你们生怕怠慢了,尽可能高标准的接待,这个我理解。但你们别忘了,接待领导固然重要,但考虑老百姓的感受更重要。在村里吃饭,你们尽上些山珍海味,完全失去了农家本色,老百姓会怎么想?对了,你们这些个菜是哪弄来的?”县长惭愧地说:“从县宾馆调运过来的。”“你看看,用车从县城送菜过来,群众难道没有看在眼里,指不定心里已经开骂了呢。”舒广袖坐在那儿,没有动筷。钟学林只好打圆场,对县领导说:“现在知道错了吗,舒书记有言在先,吃顿农家饭,你们就是领会不了,瞎胡闹。不过看在你们也是一片好心,我想舒书记不会再怪你们,但以后一定要注意。”余非用筷子指了指桌上的一盘丝瓜,也在旁打圆场说:“舒书记,这是横里村大棚里种出来的,瓜身足有一两米长,尝尝吧。”

舒广袖没有再说什么,拿起筷子去夹桌上的菜,气氛才算缓和了许多。吃了一会,舒广袖问余非:“你来乡下还编了个写小说的理由,那写了没有?”余非一笑:“没有,我可不是写小说的料,最多不过是写写感想之类,反思反思过去干的那些事。”“哦?”舒广袖不禁来了兴趣,“那你写了多少呢,能不能让我看看?”“没写多少,且根本不成文,是拿不出手的,舒书记还是别让我难为情了。”余非说着,举起酒杯给舒广袖及其他领导敬酒。

“也没什么难为情的,让舒伯伯看看也能知道你的那些鬼想法是对还是错。”王紫君在一旁责备余非道。余非放下酒杯,对她说:“你都说了是鬼想法,哪还有对的道理。”众人大笑。王紫君也不管余非同意不同意,对舒广袖说:“舒伯伯,他那几篇东西有三、四万字呢,但存在手提电脑里面,不知怎么给您?”“有三、四万字?看来你确实是个作家!”舒广袖笑对余非说。随后,他叫来陪同自己一起下乡的秘书,吩咐道:“你想办法拷下来带回去。”“好的。”秘书答应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移动硬盘,让王紫君帮他去拷贝。

余非当然不好阻拦。其实他本身对此事也是矛盾的,分析和梳理过去施政的成败得失,既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又何尝不是对党的事业负责。既然如此,有人能看到他的那些文字,特别是从政者,不是一件有益的事吗。

由于日程安排得紧,舒广袖一行吃过饭便告辞而去。余非和王紫君随人群一起送他们到村口,目睹省、市、县领导上了中巴车,才返回老屋。

可此时的老屋已是人声鼎沸,因为村民们刚刚才知道,与他们朝夕相处半年多的余师傅,竟做过一县之长。而他的“老婆”王紫君,竟与省委副书记伯侄相称,这能不让大家感到惊讶、兴奋吗。刘满香的心情就像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郭靖的二女儿一样,面对和蔼可亲又神秘莫测的神雕大侠杨过,内心既喜悦又崇敬。

“我说谁能有那么大的能耐帮上全村人的大忙,原来当过县长,了不得,了不得。”有村民说。“是啊,是啊。”曾经与余非叫过板的刘强接过话,“县长可是大官,我怎么愣是没看出来,以前多有得罪,千万别见怪。”余非和王紫君微笑着应付了一阵,见大家还没有走的意思,便把目光投向同在屋里的镇、村干部。何顺昌赶紧劝说乡亲们离开,说别把全村人的大恩人给吵着了。

可尽管乡亲们逐渐散去,余非和王紫君也没能清静下来。不多久,送走省委领导的县委书记、县长便回村里看望余非来了。一是余非曾做过兄弟县的县长,他们应该对等地予以接待,好好尽尽地主之谊;二是因为王紫君的特殊身份,省委舒书记都对她亲近有加,作为下面的领导,能不另眼相待吗。因此,他们好说歹说一大堆,硬是把余非和王紫君给拉上了小车,然后在县城最高档的宾馆款待二人。

余非推托不下应酬了这一次,但内心巳然决定告别横里村、告别秀春县、告别热闹景。当横里村的村民发现他们的大恩人好几天没在村里时,方知余非已经离开了他们。村支书何顺昌对不断打听余非去向的村民解释说:“余县长走之前对我说,不想惊动大家,请我代为向乡亲们问好,他有机会还会回来看望大家。”村民闻言顿感失落。“那咱们的蔬菜大棚怎么办?”不少人担心余非走了会影响他们的生产。何顺昌一笑,回答说:“这个大家不用担心,南方绿色蔬菜公司是家大公司,有实力、讲诚信,余县长让我们相信南方公司、相信‘大梁山’蔬菜品牌,只要坚定信心继续走下去,我们的蔬菜产业就会越搞越大。”

村民的顾虑虽然逐渐在打消,但对余非的难舍之情却总难释怀,刘满香尤是。余非是第二天晚上让司机小刘到横里村收拾东西走的,所以连刘满香这样的近邻,都没有见上余非的“最后一面”,内心当然沮丧不堪。

不过通过这半年多的努力,刘满香的小说已经有二、三十万字了,到了该发于网上的时候了。所以她决定按照先前的约定,去梁木县城找网络写手张雷,请他代为在网站发表,然后办一个账号,等待这么多日日夜夜辛苦操劳的收成。当然,她还有一个想法,到了梁木县城后,一定要去看看余非,看看这个自己刚刚知道身份的高深莫测的大恩人。以至于在去梁木县城的前夜,刘满香就已经梦到了余非,梦见他那和蔼的面容和浑身上下散发着的英武之气。

余非领王紫君回到了梁木县城,父母亲欣喜之余不免有些尴尬,因为他们家的住房实在是过于紧张。父亲余洪清悄悄拉余非到自己房间说:“你原本早该娶这个王紫君的,可她的妈妈已经死了,你的房子也没有了,现在娶她有点不太合适了。”余非望着父亲直发愣,半晌才问:“你说这些不相干的话是什么意思?”余洪清说:“哪里不相干啦,她妈妈没死可以继续关照你,你娶她当然是合算的,可现在她自己都要人关照。再说,你的房子拱手让给了前妻,你现在拿什么与王紫君结婚,难道和我们一起挤这间老屋吗。即使我们二老愿意,那谁睡沙发呢,你的女儿?估计她会委屈得大哭。

”余非反问:“爸,那你说怎么办?她真心对我,我也喜欢她,难道不能和人家结婚吗?”余洪清叹息了一声,说:“唉,按说她对你好,这是件好事,起码你又可以组建新的家庭了,但她毕竟不是以前的她,而你也不是以前的你,你该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才对。”“什么不是以前的她和我?”余非说,“爸,你到底想说什么?”余洪清严肃地说:“儿啊,你与那刘思绢离婚后,爸就在寻思你今后该找个什么样的人,还真让我找着了。咱们县工业园不是有家投资上亿的家具厂吗,老板姓冯,他和妹妹共同经营着这家企业。冯老板一直挺佩服挺欣赏你的,听说你离婚后,也不介意你已被撤职,愿意把妹妹介绍给你。你看这多好的事啊,你反正也不想在官场上混了,如果娶了冯老板的妹妹,和他们一起办企业挣钱,不也一样风风光光吗。”

“爸,你真是……”余非真想痛骂他一顿,可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只好将快要吐出的脏话咽了回去。父亲所说的家具厂冯老板是台湾人,余非几年前就认识,包括她的妹妹,都曾打过交道。冯氏兄妹当然是不错,颇有家资,富有才干,不知道父亲怎么就瞄上了他们?可不管怎样,他绝不能按照父亲的意思去做,冯氏兄妹再好,也不能成为使他背弃王紫君的理由。

余洪清是在县委统战部作东的一次饭局上认识冯老板的,听他满口对儿子的赞誉,又听说他有个妹妹忙于事业三十而未嫁,突然萌发了要为儿子作媒的想法,因此透露儿子已经离婚的信息,借着酒劲戏说如果两家结亲那可就是两岸和亲祖国统一了。没想到冯老板还真当回事,有天和妹妹一说起,妹妹竟然也对昔日的余县长怀有好感,羞涩地低着头。信息反馈到余洪清这里时,他当然是喜出望外,只恨儿子还没有回来,否则要立即安排他们见面。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儿子此次回来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带上了王紫君。余洪清对王紫君的印象原本不差,但毕竟她已今非昔比,和资本雄厚的台湾冯氏比起来,王紫君已没有多少优势。一向非常现实的余洪清,当然希望儿子舍王而求冯。

但余非又岂肯做一个贪图富贵而背信弃义之徒,因此父子俩再次不欢而散。

母亲聂美凤见儿子沉郁着脸从房间出来,而丈夫坐在房里猛抽烟,不难猜出他们又闹上意见了。她从来就很少看到这爷俩说到一块去,更何况这次谈话的内容她多少知道一些,因为丈夫在儿子没回来时就多次念叨要帮他介绍个台湾女老板。如果儿子没有带王紫君回来,聂美凤也并不反对丈夫帮他介绍台湾女人,毕竟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沟通不是很大问题,可现在王紫君来了,她估计丈夫的算盘是要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