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水浒原来很有趣
859700000009

第9章 艰难岁月 (1)

包袱没了,盘缠没有了,牛肉没了,酒也没了。

辛辛苦苦三百天,一下回到一年前,孤独的鲁智深感觉自己又回到了一年前的艰难岁月,那个时候自己虽然也是跑路,但至少还有盘缠,至少还有牛肉,至少还有酒,在孤独的时候,在寂寞的时候,他还有牛肉,还有酒陪伴,至少他还不是一无所有。

现在他已经不名一文,现在他就要这样走去东京,虽然说不能一无所有,因为智真长老的介绍信还在,至少他还有未来。

走一步一回头,走两步两回头,他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依恋一个地方,不为别的,只因为他的盘缠和行李都在里面,而他又不能回去拿,因为打不过,这是个可耻的理由。

走了几里,鲁智深进了一处树林,这是个强人出没的地方,军官出身的鲁智深很明白这个道理,这个时候他比以前更坦然,因为他已经一无所有,不怕抢了,真要有强盗来抢他,他可以顺便把强盗抢了,这是个不错的注意,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最无私,最坦然,革命最坚决,这是一条真理。

强人还是出现了,不过只是一个影子,人家看他是个和尚,估计没有油水就啐了一口,也难怪,人家没白天没黑夜的在这讨着生活,眼看都快断粮了,偏偏来了个和尚,没啥油水不说,可能一见面还跟你说,“施主请结善缘”,当面跟你化缘,你说这背不背。

一般人要听到这一啐可能是欣喜,这意味着强盗已经放弃你,郁闷到家的鲁智深听到这一啐是火冒三丈,老子正晦气呢,你敢惹老子,放马过来。

鲁智深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生猛,他的禅杖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虎虎生风,今天他明白了一个境界叫做无欲无求,有一个招式叫做黯然销魂,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怕什么,一个只为尊严而战的人是不可战胜的,至少是精神上的。

缘分,缘分,多么奇怪的东西。

在桃花山遇到小气的李忠,在这个林子里遇到的居然是大气的史进,史进一听对方喊,就已经意识到他的对手是鲁智深,可当时他正在气头上,没理那茬,双方打过将近二十回合,在史进的要求下,鲁智深才说出自己的名号,一切都安静了,安静,四周死一般的安静。

他乡遇故知,这一次鲁智深很愉快,因为这一次是和他第一次见面就肯借他十两银子的史进,这是爷们,纯的。

史进诉说了自己到延安寻找师傅未果,结果参军的革命理想破灭,最后盘缠用尽,走上了劫道的道路,鲁智深则讲述了自己成为五台山自费和尚的前前后后,以及现在要前往东京大相国寺,不想遇到一僧一道,自己的包袱丢了,身无分文。

朋友,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史进就是这样的朋友。

史进拿出自己的牛肉干和烧饼分给鲁智深,这是鲁智深有生以来吃过的最好的牛肉干和最好的烧饼,其实食物就是这样,与环境无关,与食物本身无关,与你当时的处境有关,当你饥寒交迫的时候,即使红薯,即使馊粥都是美味,当你脑满肠肥的时候,即使龙虾,即使鲍鱼,都让人反胃,所以朱元璋当皇帝后依然会怀念破旧寺庙里乞丐们给他熬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而日后的鲁智深也经常会怀念,那个漆黑的树林里,史进分给他的牛肉干和烧饼,等到史进在征方腊的战役中光荣牺牲之后,再看到牛肉干和烧饼,鲁智深禁不住泪留满面,尽管牛肉干和烧饼都比当年的精致,但再也没有当然的味道,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当然这些感慨都是以后的,鲁智深现在的问题还是包袱没了,盘缠没了,牛肉没了,酒没了,总不能一路化缘去东京吧,况且他根本就不会化缘,人家要问他“菩提本无树”,他下句都答不上来,那人家还不得怀疑他是假冒和尚,因此化缘这条道路是行不通的,即使行的通他也不会去做,丢不起那人,怎么说自己曾经也是威风粼粼的大宋提辖官,尽管是曾经。

丢了的,抢回来,已经走上抢劫道路的史进用最简单的道理点醒了鲁智深,小马哥能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你鲁智深怎么就不能,当然能。

鲁智深和他的朋友史进再一次走进了那个叫做瓦罐寺的破败寺庙,这一次他是信心百倍。

贼和尚崔道成以为鲁智深只是壮着胆子来挑战,他没有想到此时的鲁智深已经不是刚才的鲁智深了,因为他已经吃饱了,事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对于鲁智深,时隔一顿饭就应该刮目相看,只可惜崔道成没有辩证法的眼光,他还是用他静态的眼光看鲁智深,他没有想到鲁智深已经不是刚才的鲁智深了,因为事物是发展的,延伸的,当然他个假和尚领悟不到这么深的哲学道理。

不再饥饿的鲁智深,有朋友帮忙的鲁智深,现在他是不一样的鲁智深,仅仅八九个回合,崔道成已然要败了,旁边的丘道士本来想来拣个便宜,没成想,没成想,又跳出个史进,刚才的一对二,演变成二对二,仗没法打了,敌我对比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崔和尚和丘道士都想结束战争一跑了之,可有些事情是注定的,跑不掉的,怪只怪你的对手太强了,鲁智深,史进,两个日后梁山的天罡级好汉,那不是闹着玩的。

崔和尚,丘道士,闭眼吧,佛祖和老祖会宽恕你们的。

鲁智深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自己离开的这一段时间,那几个老弱和尚怕崔和尚和丘道士报复已经选择了自杀,这让鲁智深有些内疚,明明想替他们出气,到头来反而害了他们,明明是好心,却落得这样的结果,生活经常就是这样,让你有些不知所措。

取了自己的包袱,顺便敛了敛和尚道士的不义之财,瓦罐寺复仇之战宣告结束,一把火宣告这场战争的结束,也宣告了瓦罐寺悠久历史的结束,古今多少历史,都消失在烈火之中。

久别相逢总得有顿酒,于是鲁智深与史进进了一家村办酒店,酒虽不算好酒,但分跟谁喝,现在就是喝掺了水的白酒,鲁智深也觉得比茅台好喝,说白了喝酒还是在于心情。

谈起未来的打算,史进有些无奈,去延安找师傅不着,回史家村也没有落脚之地,只能上少华山去找朱武他们落草了,从这个角度而言,史进已经成了海岩剧的男主角,原来生活无比幸福,后来发生变故,后来又有转机,虽然没有以前幸福,但好歹能够生活,或许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平淡生活才是真。

这个时候的鲁智深再次显示出他的真情和洒脱,他拿出自己的包袱,分一些金银给史进,在自己困难的时候还能想着别人,显然,这是一个高尚的人。

从此史进和鲁智深天各一方,尽管他们约定时不时让人捎个口信,但那个年月,天高地远,山高水长,即使后来鲁智深上了二龙山,史进上了少华山,两山遥遥对应,隔绝不断的是两个人的朋友之情,朋友一生一起走,一生情,一辈子。

史进并不情愿的上了少华山,这不过是他的权益之计,在他的内心中,他始终渴望能够为大宋保卫疆土,也让自己的武艺卖于识货的君王,只是现在,他是强盗,离大宋的兵有那么远的距离,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面对面对着,却不知道我爱你,身为强盗的史进看着大宋的军服,多么想说一声我爱你,只是现在还不可以,想说也只能等到招安之后了,这是后话了。

怀揣着智真长老介绍信的鲁智深来到了东京,这是个大城市,这是个当年在世界上都排上前几名的大城市,现在渭城跟东京比起来已经没法比了,毕竟地位不一样。鲁智深现在又有些感慨,自己身为渭城的时候总在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去一趟东京,看看比较大的城市,每次小种经略公到东京公干,他总是羡慕的不得了,现在他已经不羡慕了,因为他也来到了东京,稍有遗憾的是,自己的身份已经不是军官,而是和尚,人生就是这样,总有一点不如意,从来没有那么十分的完美,不必过分苛求。

智真长老确实是高人,他给鲁智深的介绍信都不一般,一般人写介绍信都肯定把人夸的跟朵花似的,会让看信的人觉得是捡了宝贝蛋,这才叫推荐嘛,结果智真长老却恰恰相反,他极其诚信的把鲁智深说了个底掉,大意是,这是五台山寺院一位施主推荐来的自费和尚,当年是一个军官因为打死人跑路才当了和尚,结果在我这里耍了两次酒疯混不下去了,所以推荐到你那,你一定得收留啊,这个人以后的佛法造就了不得,说实话,这样的推荐信你看了会怎样呢,会不会也像王伦一样,“鄙处山低水浅,照人不亮恐误了阁下的前程,日后与智真长老面子上不好看”,这就意味着智深兄在大相国寺的求职之旅就结束了,得赶紧掉头,上智联招聘了。

生活总是有那么多巧合,如果大相国寺没有那么一处谁都不愿意去的菜园子,那么鲁智深注定就与大相国寺无缘了,结果偏偏有这么个菜园子,正是这个菜园子成就了见证了鲁智深与林冲的友情,正是这个菜园子见证了鲁智深在东京的幸福生活,这是这个菜园子让大相国寺拥有了鲁智深这个日后被皇上追封为大师的和尚,鲁智深为大相国寺的辉煌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这是后话。

远走千里,风餐露宿,九死一生,历尽磨难,本来以为能在大相国寺谋一个体会的工作,到头来告诉你,去看菜园子吧,就好比你费尽心力进了特种兵部队,结果告诉你,去喂猪吧。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鲁智深把疑惑说给了方丈听,方丈却是一个做政治思想工作的老手,他教导鲁智深说,你刚来,没有功劳所以要从基层做起,你管菜园子管好了,一年后我让你管塔,管塔管好了,一年后我让你管澡堂,管澡堂管好了,一年后我让你跟着别人管理寺院的财务,看看,目标很明确,关键你要脚踏实地。

既然职业规划已经做好了,鲁智深准备好好的从基层做起,把菜园子管好。由于菜园子以后管理比较混乱,经常有混混们来偷菜,所以寺里对鲁智深的政策很宽松,每天上缴十担菜,剩多剩少都归他个人,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政策,这就是伟大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萌芽啊,鲁智深不知道,他此时已经享受到数百年后安徽小岗村农民冒着风险才争取来的政策,而他在当时就轻松的享受到了,因此生活待他不薄,他得感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