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了五月份,宋军的攻击力度再次加大,达到了整月连续攻击,不分昼夜的程度。到了月末的二十九日(己卯朔),赵光义在夜间来到了太原城的西南角,集结重兵急攻,到了快天亮的时候,太原城的外城——羊马城终于陷落了。宋军正要一鼓作气冲进内城,却发现突然间城门开了,一群北汉人冲了出来——是反攻!
杀红了眼的宋军没有丝毫的迟疑,他们直接杀了过去,把这些敢于出城迎战的北汉人全都砍了脑袋,而且拿到了赵光义的马前请功。可就在这时,一件让他们万分不解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太原城头上突然出现了很多的人影,一阵刀起刀落之后,一大堆人头被扔了下来。
捡起一看,全是女人和孩子。
事后才知道,冲出城来的是北汉的宣徽使范超,那是来投降的!可是时机和火候都没掌握好,不仅自己被宋朝人杀了,连自己的妻子儿女也被刘继元砍了示众……但是大势己去,极限到了,之前无数的史实都可以证明,没有任何一座城池是永远都不会被攻破的。
隔天之后,五月三十一日,宋军改攻太原城的西北角,这一次北汉人学乖了,北汉的军队首脑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投降成功;六月一日,赵光义发出了胜利宣言——明天中午,我们进城去吃饭!(翌日重午,当食于城中);到了第二天,公元九七九年六月二日,一切的终结点到了。
这一天,宋军数十万的士兵集结到了太原城的南面,他们疯了,已经整整半年了,没日没夜的强攻让人心力交瘁忍无可忍,就是这座该死的太原城,前前后后让多少人死在它的脚下!该结束了,“士奋怒,不可遏”,宋朝的军队不顾一切地冲向了太原城的城头!
紧跟着发生的事情,让最渴求胜利的赵光义都惊呆了,以至于他下令马上后退。因为他害怕他的士兵冲进城之后会大开杀戒屠城(上恐屠其城,因麾觽少退)……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刘继元投降了,太原城终于陷落,而大宋第二任皇帝赵光义在动用举国军力,耗时半年,并且击退强敌契丹的情况下,终于创造了历史。
不,是他结束了历史——五代十一国终于彻底成了历史,从唐末的黄巢起义开始,不断分裂衍变的中华大地终于重新结成一体。
当天数十万人的欢呼声一定震古烁今,响彻云宵,但很显然,其中绝大部分的人都只感到了如释重负。仗,终于打完了,可以回家了……不知道他们看没看到正在接受欢呼的陛下的神色,那有几分是满足,又有几分是更大的踌躇满志。
如果这是契丹
很多年以后,有人问:什么样的人,才盼望着战争呢?
答,一,战神;二,小孩儿。
战神嗜血,不打不杀他难受;至于小孩儿,打仗太快乐了,最好让他天天打,时时打,而且拿的都是真刀真枪,这样才过瘾。
只不过在中国,有多少长大后的成年人,还保留着这样的爱好呢?
但这都不足以说明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当年的赵光义绝对不是小孩子了,至于他是不是战神,谁清楚?所能看到的,只是他打破了尘封七十二年之久的纪录,把自朱温创建后梁以来的割据局面彻底结束。
前无古人,不管他站在了谁的肩膀上才做到的,他就是做到了。
回到当年的太原城,随着刘继元的投降,几十万宋军,连同数十万原来的北汉居民,都从一场冗长的噩梦里醒了过来。很奇妙,随着两个人的和解,原本你死我活的近百万人,就都可以称兄道弟,和睦相处了。那还等什么?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吧。
这是最根本务实的事了,想一想就连皇帝赵光义也应该满足了吧?他已经做到了之前所有计划中的事,甚至都超标了,连契丹人都被他打得躲得远远的,他还要怎么样?
但你就是不知道他要怎么样,他就是不走。就像太原城是他的第一枚金光闪闪的军功章,他一定要在这儿好好地留恋回味一下。之后他的决定石破天惊,他宣布——远征燕云!
命令震惊了每一个人,因为这出乎了他们所有人的预料。无论他们用什么样的思维状态去猜测,都想不出皇帝陛下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命令。
就算千年以后,我们也不好分析。就算层层解构,把军事调动、随行人员、当时战绩等多方面因素都考虑进去,仍然不能解释赵光义是突然间心血来潮要做这件事,还是他早有预谋,北汉不过是他的起跳踏板,太行山背后的燕云才是他最终的目的。
想一下,军力调配方面——据考证,宋朝在赵匡胤的开宝年间,共有军队三十七万八千人,其中精锐的禁军有十九万三千人,其他的都是半差役半军事化的厢军。赵光义登基之后,这个数字还有所增加,但是这次动员的人数是数十万,几乎是倾国之兵了,就为了征服区区只有十州、四十一县、一军、三万多户人口的北汉?
小题大做了吧?可以证明是早有预谋了吧?但是我们也能说,这就是志在必得,谁让以前太原城的纪录是那么的辉煌呢?
再看他的随行人员,亲征之后,留守国都开封的只有宰相沈伦和宣徽北院使王仁赡,其他的就连前宰相赵普都要随军同行。而且重要的皇室成员一个都没少,如赵廷美、赵德昭、赵德芳这三个人自始至终都在赵光义的视线之内。
这说明什么?赵光义要走远道,所以把所有能威胁他皇位的人都亲自看管……但是征北汉时也顾忌一下内部安全也说得过去吧?
再看战绩,太原城如愿拿下,契丹人居然在野外被宋军击溃,这一定让赵光义大受鼓舞,所以才要一鼓作气远征燕云,实现最终的理想。但是就那么肯定,已经四十一岁,熟读兵书的赵光义连兵危战凶,野战无常这样的常识都不懂?
所以这些解释都是不能服众的,最终极的原因,就在于赵光义那颗志向高远,争强好胜的心。
“一个人,有那么大的志气是好事吗?”这个问题或许很少有人去想,毕竟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要立大志,做大事,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所以历史记载,当时尽管没人同意,可也没有任何人敢于对赵光义说什么。(诸将皆不愿行,然无敢言者)
包括曹彬、潘美在内,他们都眼睁睁地看着殿前都虞侯崔翰走了出来,说——“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当此破竹之势……”
赵光义奋然而起,遂成定议,即日起远征燕云,驱逐契丹!
可宋朝的将相公卿们却仍然在沉默,他们望着自己的皇帝,心里只有一句话——陛下,您知道契丹是什么吗?
契丹,提到契丹,我们就必须先承认一件事——契丹人也是人,他们同样有权力生存,更有权争夺自己的生存空间。
我们的英雄可以万里奔袭,到瀚海尽头封狼居胥,那么为什么契丹人就只能在一片狭小贫瘠的草原上受异族压迫,苦苦挣扎?
世上本没有夷狄与华夏之分的,只有先承认这一点,我们才能清晰地看出,契丹不仅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更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也只有这样,有一个清晰真实的契丹的对比,才能够看出我们的宋朝是什么样的。
契丹,原指镔铁和刀剑。据说当年哥伦布出海,就是为了寻找他仰慕已久的契丹,而在俄文及拉丁文中,中国一词至今仍为“契丹”,也就是谐音的“震旦”。
这个民族极为古老,可考的最初源头,是鲜卑族三部中的宇文别部的一支。居住在辽水上游,与其他二部——慕容、段鼎足而三。南北朝时,鲜卑内乱,宇文部被突然勃兴的慕容部击破,残部分裂成契丹、奚两族。之后契丹人屡受别族侵略,同时被北朝几代政客所轻视,不得已,从北魏的太武帝时起,契丹开始转向中原大地的君主,他们渐渐内附,每岁朝贡不断,直到唐朝建立,他们更背弃了突厥,在唐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归附唐朝,成为了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的一个新成员。
在天可汗的麾下,就有契丹族的将军为李氏王朝征战天下。可以说,从一开始,契丹人就不同于之前的匈奴、突厥、回纥等纯粹的游牧民族。但是直到唐咸通十三年(公元八七二年)之前,这个民族仍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随波逐流的小沙粒,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温饱和安全而已,可是到了这一年,在他们族中的八部落的迭剌部中出生了一个男孩儿,他的名字叫耶律阿保机。
在我的历史观里,绝对不是时势造英雄,而是英雄造时势,分别只是大英雄造出大时势,小英雄的时势缩点水而已。当然,如果时势也适当,那就一飞冲天,兼并天下。
耶律阿保机就证实了这一点,在他出生前,契丹族什么也不是,在他出生后,契丹人开始了团结,虽然是被迫的。他先是在本族内被选为酋长,负责对外征战,战绩骄人,获得仅次于可汗的于越尊号,然后利用契丹族规,可汗三年一选的机会,把世代为八部之首的遥辇部彻底推翻,成为了契丹的可汗。
之后,他全力以赴为自己、更为契丹族争夺生存空间,他的表现完全不是一个传统上的胡人。此人狡诈,他周旋在当时中原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之间——他先是与唐朝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在阵前结为兄弟,说好了联手攻破“后梁”,可是转过身来就和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谈好了条件,把李克用卖了。
就从这一刻起,契丹人闻到了诱人的香味,要在乱成一团的中原大地上,为自己争一碗汤喝了。
但这碗汤烫嘴,他错在了最根本的地方——选错了对手,更选错了朋友。聪明的耶律阿保机根据当时实力的对比,选择了当时最强的人朱温做朋友,把实际上同样是少数民族的沙陀人李克用当成了敌人。
乱蜂蜇头了。首先朱温根本就不是个人,朱大恶魔一生都在背叛与欺骗中讨生活。对最初的主子黄巢和大唐的皇帝他都能举起刀,一个塞外的野蛮人就想和他天长地久?做梦去吧。而李克用,上帝啊,耶律阿保机可真是给自己选了个最佳死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