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光荣的荆棘路
8580900000035

第35章 生命和小皮箱

叶圣陶

要保住生命就得推广开来保住“四万万同胞”的生命,要依靠小皮箱就得推广开来依靠整个中华国土这个其大无比的小皮箱。

空袭警报传来的时候,许多人匆匆忙忙跑到避难室防空壕里去。

其中有些人,手里提着一只小皮箱。小皮箱里盛的什么?不问可知是金银财物证券契据之类,总之是值钱的东西,可以活命的东西。生命保全了,要是可以活命的东西保不住,还是不得活命。带在身边,那就生命和可以活命的东西“两全”了。这样想法原是人情之常,无可非议。

我现在想猜度各人对生命和小皮箱的观念。

也许作这样想吧:——既已有了生命,别的且不管,生命总得保住,直到事实上再也不能保住的一瞬间。敌人的轰炸机来了,当前有避难室防空壕,当然要躲到里头去,因为这是保住生命唯一的办法。

待听到了一声拖得很长的解除警报,走出避难室防空壕一看,假如满眼是坍毁了的房屋,翻了身的田园,七零八落的肢体,不免点头自慰,生命过了一道难关了。其时看看手里的小皮箱,好好的,没有裂开一道缝,更不免暗自庆幸。有这个小皮箱在,那么一个地下室毁了还有别的地下室,一个防空壕炸了还有别的防空壕,敌人炸到东边,自己可以逃到西边,旅馆总有得住,馆子里的饭菜总有得吃。有得住又有得吃,不是生命仍然可以保住吗?

也许作这样想吧:——自己的生命是与别人的生命有关联的,自己的小皮箱是与别人的小皮箱“休戚相共”的。仅仅想保住自己的生命,生命难保;仅仅想依靠自己的小皮箱,小皮箱毫无用处。因此,要保住生命就得推广开来保住“四万万同胞”的生命,要依靠小皮箱就得推广开来依靠整个中华国土这个其大无比的小皮箱。(整个中华国土不是我们的小皮箱吗?)敌人的轰炸机来了,当前有避难室防空壕,自然要往里头躲,血肉之躯拼不过炸弹,这是常识。手头有个小皮箱,自然不妨提着走,化为灰屑究竟是可惜的。但是在听到一声拖得很长的解除警报之后,见到自己的生命和小皮箱都还存在,并不觉得有什么可以安慰庆幸之处,只觉得一种责任感压在心头,非立刻再去操心思,流血汗,干那保住大众的生命、守护其大无比的小皮箱的工作不可。

我只能猜度,不能发掘人家的心。重庆人口头惯说“要得”“要不得”,提着小皮箱跑进避难室防空壕的人不妨问问自己:哪一种想头“要得”,哪一种“要不得”?还不妨问问自己:自己的想头属于哪一种?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曾担任多项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主席。

【心香一瓣】

这篇文章以打比方的方式,论述了两种人对待个人与他人、国家关系的态度及做法。一种人只顾全自己,大敌当前明哲保身,宁可苟延残喘也“不管他人瓦上霜”;另一种人把自己的安危和幸福与他人、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文末作者并未给出明确回答,而是让读者自己扪心自问。但作者显然赞同的是那种认为“自己的生命是与别人的生命有关联的,自己的小皮箱是与别人的小皮箱休戚相共的”人的做法。

个人生命的渺小与伟大,就在于这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