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物流管理概论(第2版)
8562700000003

第3章 前言(第1版)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发展的水平,物流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化需要人们更深入、更规范、更细致的探讨,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不断完善和创新。物流学作为一门学科至今还是一个初见端倪并且没有被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它的各种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特点、深层次含义及现实意义都需要有一个漫长的探讨过程。

由于现代物流产业本身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因而今后国际上最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一定是具有物流优势的企业,只有具有物流优势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肯定,“十一五”期间,现代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将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效益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建立快捷、高效、安全、方便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将是“十一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珠联璧合,而教材建设是整个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高职高专教材作为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教育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教材旨在为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双证课程”教材做一次尝试性探索,因此在编着过程中主要体现这样的原则既满足高职高专教育理论的“适度够用”,又重点突出“实操与技能”;既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又挖掘其继续发展的“潜能”;既满足教师“双师型”的要求,又为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本教材每一章后面都附有物流管理案例阅读与分析,供学生课外阅读或u市生在课堂上共同分析。课后练习题中的部分习题略有一定难度,意在促使学生阅览相关参考资料。本教材配有教学课件及课后练习答案,有需要者可登录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的网站下载或发邮件至索取。

编着本教材的最终目的是为实现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接近高职高专教育的“六个零距离”而努力,即“理论与实践接近零距离”、“院校与企业接近零距离”、“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接近零距离”、“教师与技师接近零距离”、“学生与企业接近零距离”、“学业与就业接近零距离”。

本教材由沈裙、徐家骅任主编,负责整书的编着、撰稿、定稿;王宏刚、张巍任副主编,他们分别阅览全稿,而且王宏刚在实操层次、张巍在借鉴国外专着层次都提出了很多有益的修改意见。此外,叶婧也参与了本教材的编写。没有他们的努力,这本教材恐怕至今还在爬格行进当中,在此对他们表示真挚的谢意。

本教材在编着过程中参阅了大量专家、学者的有关着作、教材及案例,并通过互联网学习并借鉴了有益的资料,在此也表示谢意。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教材建设是一个渐进提高的过程,尤其是物流学科尚处于人们认识的“黑大陆”阶段,况且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随着人们对现代物流的进一步认识,我们将继续努力挖掘这一“利润源泉”,使得物流管理始终处在一种人们满意的“均衡”状态。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