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在路上
8562600000003

第3章 新闻作品(1)

万云飞渡若当闲——黄渠桥镇古今变迁史话

王鹏

“这里曾是个骡马店,那个院儿是油坊,还有粉坊、醋坊、饼面铺……过去可热闹呢。”回忆似乎一下就把我们拉回到了遥远的从前,仿佛眼前飘过的是明时的风,耳傍听到的是清时的声,脑海里浮现的是民国的景……这风让人迷,这声让人醉,这景让人迷而醉。

数百年风雨沧桑,黄渠桥镇作为一处历史遗迹,见证了太多的时代变迁,更呤听了数不清的故事。

这是一座修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的石砌三孔石拱桥,黄渠桥镇就是根据这座桥而得名的。

如今,残存的古桥墩上的龙头,幽幽地向我们述说着它昔日的辉煌:它传承了三百多年平罗古城的文脉,一脉相承了平罗古城浓郁的风俗民情。过去,这里不仅是军事要塞,也是商业繁华之地,是宁、陕、蒙诸地区商人直驱关外的“歇脚地”和“转运站”,清朝极盛时城内住商就达上百人。

世事沧桑,往事如烟。

商贸的繁荣昌盛,也促进了集镇的发展。当时黄渠桥民谚云:“三六九,赶大集”,黄渠桥的集,是当时平罗境内最大的集市。这样的壮观景象一直延续到当代,而这种壮观,则不能不归功于善于经商的回族商人。

清雍正四年(1726年)至七年(1729年)政府开凿了惠农渠(又称皇渠或黄渠)和昌润渠并招户屯垦,使得黄河西岸、唐徕渠灌区以东的宁夏北部大片荒地得到开发。黄渠桥镇大抵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成为回族的聚集地。

正是因为有了回族人的参与,水陆通衢的黄渠桥如虎添翼,声名远播。在黄渠桥,男人一长大点就要经商,成了该镇多少年不变的传统,明清以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外闯世界。内蒙古、陕西、甘肃乃至青海、新疆都留下了黄渠桥人的足迹。

提起黄渠桥,人们就会想到羊羔肉。羊羔肉的兴起源于回族的饮食习惯,经过几代黄渠桥人的演绎,则变成了清真饮食中的佳品。据《平罗食品志》记载,在民国时期,黄渠桥的忠兴饭馆、益顺居饭馆都有羊羔肉出售。“脆嫩香辣任品尝,深更夜巷唤开锅。”盛赞黄渠桥羊羔肉美味诱人的诗赋伴着古镇流传到了今天。

如今,黄渠桥羊羔肉已经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平罗县人民政府已将做大做强“黄渠桥羊羔肉”产业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通过建设大型的羊羔肉批发市场、组建羊羔肉产业协会、建设长湖清真产业园、建设羔羊繁殖育肥基地和扶持养殖专业户等有效措施,将羊羔肉产业推上了新的发展层次。羊羔肉产业不仅解决了当地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养殖业、屠宰业、饮食业的发展,成长为平罗的亿元产业,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实际上,羊羔肉产业只不过是黄渠桥镇农民致富的一个缩影,和它一样“牛”的产业在黄渠桥镇比比皆是——黄渠桥老豆腐依托老豆腐制品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生产;大力发展制种业,以蔬菜制种为主的制种业蒸蒸日上……

虽然曾经的荣耀总会风流云散,但是文化的传承却不会轻易断绝,只要发扬光大了这种传承,黄渠桥就一定会再现辉煌。

商路有形,教化无言。商道漫漫,庭院深深,重义、重俭、重教的精神,一直没有脱离黄渠桥的魂魄。

与其他地方不同,黄渠桥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一直有着崇文尚教的传统。正是因为黄渠桥人重视教育,才使得家乡教育能够绵延持久长盛不衰,人才辈出。黄渠桥为今日的宁夏教育界留下了宝贵财富。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日运动蓬勃开展,黄河两岸,宁南宁北到处燃起了抗日救亡的烽火。

黄渠桥成为共产党在宁夏较早开展抗日革命活动的地方之一。1938年8月,共产党员杨一木在黄渠桥黄二完小建立了宁北第一个党支部——黄渠桥党支部,直属中共宁夏工委领导。随后,宝丰小学、石嘴山小学的共产党员也合并成立了宝丰党支部。

在宁夏的抗日活动中,平罗县黄渠桥第二完小显得尤为活跃。1937年秋,新安旅行团一行到黄二完小播下了抗日救亡的火种,激发了师生的抗日热情。1938年2月,共产党员杨一木的到来,将黄二完小的抗日救亡运动推上了新高潮。

1940年3月,绥远五原大捷之后,第八战区副长官部后方眷属团所在地宁夏黄渠桥的抗日将士的子弟有了一所自己的学校——奋斗小学。这所面向抗日将士子弟,由爱国将领傅作义先生创办的学校,在黄渠桥镇成立后随抗战部队转战南北,被誉为“马背上的摇篮”。如今她已经在北京市西城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一所上规模、高标准的现代化窗口学校。

黄渠桥文化发达,当时许多县城只有一所小学,而黄渠桥已经有两所完全小学。1940年年初,宁北唯一的一所中学——惠农中学成立了。1941年“,国立绥宁师范”也搬到这里。国立绥宁师范的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市,当时在绥宁师范任教的教师,绝大多数来自内地和沦陷区,其中不少人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

1945年秋,为了发展平罗的教育事业,爱国人士高尚信和21名惠农中学平罗籍学生在玉皇阁成立了一个惠农中学“平罗附设班”,并在此基础上于1946年7月成立了省立四年制的“平罗简易师范学校”,这所学校便是今天平罗中学的前身。国立绥宁师范学校成立的8年时间里,共为国家培养人才上千名。

黄渠桥是宁北近代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在全区具有重要地位,并产生过积极影响,在宁夏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经历民国时期、抗战时期后,内忧外患成为黄渠桥教育走向成功的重要背景。迎接挫折、忍受痛苦,黄渠桥人在苦难中谱写了平罗乃至宁夏教育的辉煌。

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秧歌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以其崭新的身姿投入到黄渠桥多姿多彩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和节庆文化活动及文化下乡活动中,全身心地融入黄渠桥的历史长河中。

眉户剧、回族花儿、劳动夯歌这些真正的民间戏,至今仍然流传在黄渠桥民间,他们的演出脚本不仅保留了以前的基本格局,而且伴随着时间推移更多地吸收了民间的养分,变得更加民俗化,更加切合老百姓的观赏要求。

在黄渠桥,无论是回族特色的花儿,还是汉族群众喜欢的眉户剧,它们的内容都是那么真实、鲜活,它们的表演都与黄渠桥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回望黄渠桥,一个传说,一个姓氏,一个村子,组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一切是那样的和谐,一切又是那样的自然,就连从身边流淌而过的黄河水也平静如烫,好像生怕惊扰了这份古老的宁静似的,谜一样充满诱惑。

走近黄渠桥镇,就如同走向一位睿智的老人。摸一摸那古旧的方砖,就如同轻轻抚摸了古镇明时的风痕、清时的雨渍;再敲一敲青灰色的瓦片,似乎就倾听到了当年黄渠桥强劲的心跳。

无疑,古镇有一个博大的胸怀,拥有广阔的视野,所以它才财源滚滚,车水马龙,汇通天下,让古老的平罗为之一亮,让神奇的宁夏不由得刮目相看。此时此刻,你能不融入这个古朴的、商业文明的怀抱?

走进黄渠桥,如织的繁华,让人不禁联想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热闹……

循着时间的导引,从历史文明的长廊一路走来,千年文脉在今天的黄渠桥人身上源源绵延。行走在黄渠桥的街巷,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桥、一涵,每一个细节都是黄渠桥人得天独厚的精神启蒙,似乎在向后人悄声交代着百年黄渠桥的沧桑变迁。

抚摩、亲近那一道道历史镌刻的纹理,禁不住遥想黄渠桥当年的祥和盛况,回味墨客文人觥筹交错时的诗情歌怀,黄渠桥人祖祖辈辈们的生活方式仿佛就在眼前交替浮现。

今天我们在这里回忆黄渠桥,一定是期冀黄渠桥的儿女更好地了解自己家乡俊朗的历史,厚实的传统,以更好地凝聚当代人的精气神,进一步倾心倾力、倾智倾慧共建现代新黄渠桥,还祖宗一个洋洋洒洒的体面,给后人一个扎扎实实的铺垫。我们相信古镇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莽莽苍苍的贺兰山如骏马奔腾,向我们展开一幅气势磅礴的迷人画卷。

蓬蓬勃勃的平罗大地如云蒸霞蔚,处处焕发着一种奋发图强的生命精神。

山山水水,朝朝暮暮,祖祖辈辈,谱写着不朽的文明诗篇。

——题记

创千秋伟业铸历史丰碑——平罗县“两基”工作纪实

王鹏

巍巍贺兰山,千年耸立;滔滔黄河水,万代不息。山河之间,沃土之上,生活着30万勤劳智慧的回汉儿女。二百多年来,重教尊师、崇德尚学的平罗人沿着文明的足迹一路走来;一代代育人树人的先行者,把文明的种子播撒于贺兰山下、黄河岸边,生长出阵阵书香……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历史不会忘记:1998年,平罗县“两基”工作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估验收,并且荣获“全国两基先进县”殊荣。这标志着平罗县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上取得了显着成绩,平罗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历史同样不会忘记:在世纪更迭的2001年,平罗县又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两基”评估复验,平罗的教育工作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字幕)到2007年,平罗县小学生入学率达100%,初中生入学率达98.3%;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了65.4%;15周岁完成率达到100%,17周岁完成率达到97%;在校学生辍学率小学为0、初中为0.6%;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9.66%;“两基”工作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验收标准要求。

同期声:仇县长(两基工作的认识)春华秋实,硕果盈枝。翻开平罗县的“两基”档案,那一串串看似枯燥的数据,那一行行厚重的文字,便是平罗县“两基”工作的最好见证。

“喜看东风第一枝,笑引春风花满园。”“两基”评估复验以来,平罗县委、政府历任主要领导实施“两基”的决心、勇气始终没有变。

在“两基”工作中平罗县各级党政组织,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作表率,始终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重要使命,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平罗教育事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中,浓墨重彩的就是“两基”成果的巩固与提高。

为了保证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三年来,平罗县先后出台并实施了《加快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两基”工作力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平罗县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机关事业单位与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的实施意见》。

平罗县还先后制定出台了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和研究教育工作的制度、领导联系学校制度、“两基”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两基”评估及考核制度。

在这些强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支撑下,平罗县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社会氛围。

多年来,平罗县始终把实施“两基”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建立了宣传教育,依法行政,目标管理,督导评估,奖惩激励等运行机制,坚持定期开展义务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使《义务教育法》家喻户晓。

与此同时,县委、政府制定了《平罗县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意见》,坚持把控辍保学工作列入乡镇年终“两个文明”目标责任考核中,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各乡(镇)、村、学校层层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将指标任务分解到村、到校、到人。建立了村干部包动员保入学,学校包管理保巩固,教师包教学保合格的“三包三保”制度和乡、村、校“三位一体”的监控网络,有效地预防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象的发生。

在确保“三个增长”的前提下,平罗县委、政府广泛发动群众,坚持“自愿、量力、受益”的原则,积极开展捐资助学,多渠道筹措资金。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加大教育投入,实施“教育强县”,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就是平罗县教育茁壮成长的源头活水。

【字幕并配音】

“十五”期间,县人民政府投入教育的各项资金达3.5亿元。2006年、2007年,县人民政府投入教育的各项资金分别为1.12亿和2.32亿,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10.7%。

全县生均教育公用经费不断增长,小学生达到337元,初中生达到了687元。2005~2007年,县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总量达到39791万元。财政拨款的增长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平罗县新建和改扩建学校面积近1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初中、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6.38平方米和5.15平方米。

2005年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

覆盖了全县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

全县各校计算机总数达到2992台,生机比达17∶1。中小学生均图书分别达到12.6册和11.6册。

2004年以来,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以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启动,为促进平罗县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农村学生家长感到欢欣鼓舞。

——近四年来,平罗县共筹措资金8575万元,集中捆绑使用,新建和改扩建校舍面积近10万平方米,使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全县各乡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入近2000多万元,对中小学校舍进行维修,门窗油漆,室内外墙面进行粉刷,同时对危厕、危围墙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改造,硬化校园,加强校园建设,美化育人环境。

——全县中小学共发放免费教科书价值273.52万元,核拨免杂费资金1035万元,发放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费1万元。

——大力实施捐资助学行动,2005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民营企业为学校捐款、捐物达600万元。

——出台了《平罗县城镇中小学教师援助农村学校的实施意见》,2005年以来,县城每年按5%的比例选派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稳定了边远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先后撤并了60所农村中小学,创建了1所农村九年制寄宿学校和2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目前,全县中小学已由原来的166所调整为106所,逐步实现了规模办学,进一步优化整合了教育资源。

教育强县战略的实施,为平罗县的教育发展描绘出了一幅千帆竞发的喜人画卷。

同期声:教育局王局长(对比阐述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高水平的“两基”呼唤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教育改革恰逢其时。2003年秋天,新课程迈着轻盈的步履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在新课程改革推动下,平罗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着成就,一支敬业精神强,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