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班昭之后约一百三十年,东汉又出了一位一曲成名的大才女蔡文姬。这位才女一生多坎坷,几乎是含泪活过了青壮年,直到晚年生活才安定下来。
蔡文姬,名琰,文姬为字。约于公元177年生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一个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蔡邕,字伯喈,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而闻名乡里。他博学多才,对辞章、诗赋、数学、天文、音律、操琴无所不精。因此曾在皇帝的图书馆——东观,做过校书,接触到了更多的经史典籍。他是个细心人,在校书过程中发现许多经书,因流传久远,有些文字穿凿附会、以讹传讹,面目全非。如不加以校正,将给中华文化造成重大损失,并贻害后人。于是,经过奏请汉灵帝刘宏批准,他便开始修订《六经》,皇帝还准他将《六经》全文刻在石碑上。蔡邕受命以后,以高度的责任心、顽强的毅力和过硬的书法工夫,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完美地完成了任务。这块凝聚着一代文豪心血的“石经”,便伫立在洛阳城南太学门外。自此以后,人们讲课引用《六经》时,均以此为据。因为它是汉灵帝熹平年间所刻,又称为《熹平石经》。
蔡邕的才华,得到了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士人的嘉许。他的书法也自成一家。梁武帝萧衍曾经说过:“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如神力。”当代史学家范文澜也称:“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了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气。”但这位才华横溢的蔡邕一生无儿,只有一个女儿文姬。无庸置疑,父亲给女儿的遗传基因是最优秀的,对女儿的教育是精心而周到的。加上女儿的天赋和努力,她很快成为一位博学广识,通经史、善辞赋,长于辩才、精通音律的才女,是父亲的真正知音。据说,文姬幼年时的一个晚上,父亲操琴自娱,兴致正浓时,忽然断了一根琴弦,文姬一旁听到后,对父亲说:“我听得出您是断了第二根弦。”父亲一看,果然如她所说。但仍说道:“小孩子懂得什么,胡猜罢了。”
“我不是胡猜的,我也懂得琴律。缺了哪一根弦,完全听得出来的。”父亲仍是将信将疑,便在弹奏时故意弄断了一根弦。小文姬又指出:“这次断的是第四根。”父亲这才相信女儿对琴艺已经有很好的造诣了,便高兴地拉起女儿的手说:“我女儿长大后,一定会有大作为的。”
蔡邕对女儿的预期是准确的,但对女儿长大以后的诸多不幸却没有一点先知先觉。其实,早在汉灵帝光和元年(178),文姬两岁的时候,父亲因被人诬陷,获罪充军北方,并株连全家,连襁褓中的女儿也未能幸免。次年遇赦,正当父亲要从五原携眷返回京城洛阳时,五原太守王智又上书诬告蔡邕诽谤朝廷。蔡邕得知后,担心回到皇帝脚下,重遭惩罚,只好带着家人“亡命天涯”,到了东南沿海一带漂泊了十二年,才结束了这种流离失所的生活。
汉灵帝去世以后,少帝刘辩即位,司空董卓独揽朝政。为了壮大他的势力,巩固他的统治,便软硬兼施,迫使名满京华的蔡邕为他服务,并“拜将封侯迁尚书”,连升三级,被称为“三日周历三台”。这在众臣看来,蔡邕纯粹是“为虎作伥”。汉献帝初平三年(192)董卓被杀,司徒王允将蔡邕也治罪收监。许多士大夫怜惜蔡邕的盖世才华,便设法搭救他,上书皇帝说:“伯喈文同三闾(指屈原),孝齐参鹜(指曾参和阂子鹜),乃旷世逸才,诛之恐失人望。”但此书无济于事,蔡邕还是死于非命。当时文姬尚不满十六岁,并已于当年早些时候嫁与河东卫仲道。卫家也为名门望族,卫仲道是个很出色的阔家公子。两人婚后,经常一起吟诗歌赋,琴瑟和鸣,十分恩爱。但新婚不足一年,这位卫公子便因咯血而亡。卫家人认定是是蔡文姬命中克夫,便责骂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受不了丧夫遭辱的精神折磨,只好愤然离开卫家,回到故里。直到这时,她才知道父亲已经不在人世了。望着破败不堪的祖居,她悲伤至极,欲哭无泪,欲诉无门。这丧夫失祜的双重打击,几乎压垮她稚嫩的肩膀。但她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女性,终于挣扎着挺立起来。她决心勇敢地活下去,并要活出作为来。
就在蔡文姬想安下心,继续做学问时,中原地区的军阀混战,北方羌、胡等少数民族的进犯、抢掠,使得她不得如愿。到了她二十岁的时候(约为公元196年)一个更大的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位多才多艺的弱女子身上。在一次大的战乱中,她和其他许多女人被胡人虏获北去,“没于南匈奴左贤王”。这位左贤王生得虎背熊腰,粗壮强悍,她并不爱他。可一个没有亲人故旧、远离故土家乡,到了一个语言不通、饮食习惯不同、习俗迥异的荒蛮之邦的弱女子,不爱又当怎么样?这种强力加给她的婚姻,只有逆来顺受,忍受着不可名状的悲哀上了胡床。不久,这位汉家才女,为左贤王接连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阿迪拐,次子阿眉拐。蔡文姬和其他女人一样,可以嫌弃憎恶丈夫,却绝不会株连到儿子。无私的母爱可以包容一切。两个儿子的出生,给她带来了莫大的欣喜和安慰,在经历了多次磨难之后,她终于有了骨肉至亲。可当儿子呼唤她母亲时,她的思绪便又回到了过去。她忆起了父母健在时的温暖,想起了家乡那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她喜爱的生活习惯以及乡土风情。这时,她便会仰望南天,低唤长安,心中滴血,双眼泪流。恨不得抱上两个儿子,跃马扬鞭,飞奔回故国家园。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挟天子(汉献帝刘协)以令诸侯,自立为丞相,独掌东汉大权。在得意之际,忽然想起了他的老师、好友蔡邕。他在心里叨咕着:“伯喈惨死已有十几年,他的独女文姬被掳到南匈奴,也有很长时间了。蔡家父女都称得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是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材。况且一个女人长期离乡背井,一定会怀念家国。现在,恰与匈奴关系友好,何不趁此机会把她迎接回来。”他这样想了,便决定马上去做。很快委派特使周近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亲赴南匈奴赎文姬回归汉地。
当文姬得知汉廷派人来接她回国时,她欣喜若狂,竟一下抱起两个儿子高笑道:“妈妈要带你们回去了,回到长安,回到洛阳,回到我的故乡。”说完,连连亲吻他们的面颊。放下儿子后,便急忙收拾行装,恨不得马上踏上回归的长路。
善良的文姬哪里知道,在这巨大的欣喜背后还隐藏一个新的精神打击和痛彻心扉的折磨——那就是“母子分离”。
原来,匈奴有一条不尽人情的规定:凡在他们土地上出生的孩子,均不得带回中原。阿迪拐和阿眉拐当然没有例外。当左贤王把这规定通知蔡文姬以后,她惊愕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两行热泪却扑簌簌流个不停。她瘫软了,无力地坐在了椅子上。两个孩子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齐声呼唤妈妈,她紧紧搂抱着他们,哭得肆无忌惮,天地昏暗。她想去哀求左贤王放行两个儿子,可又惧怕他那张冷酷的面庞。他一定会说:“你已经不是我的妻子了,也不再是儿子的妈妈。”她不得不理智的却步。
她要上路了。这时两个孩子似乎已经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便怯怯地走到她的面前,仰起天真的小脸,小声说道:“妈妈,真的要回大汉,不再做我们的妈妈了吗?”说完,两人同时泛起了泪花。文姬看后,心被撕裂了,撕得一块一块,七零八落。大痛不痛,她麻木了,机械地弯下身,也用着小声说:“乖儿子,妈妈永远是好妈妈,只是现在妈妈要回去,因为,因为……不能带上你们,等妈妈下次吧。”两个孩子的担忧从母亲的嘴里得到了证实,竟“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这一哭便不可收拾,接着,两个孩子像早就商量好了似的,一齐跪地,边哭边说:“妈妈,带上我们吧,我们会很乖的。”妈妈实在不忍心拒绝他们,便哄骗说:“好。我带你们一同走。”两个孩子从不怀疑妈妈的话,听后,噶然停止了哭声,并破涕为笑。
但当蔡文姬跨上马背,即将启程,见两个穿戴一新的孩子在翘首等待马匹时,她再也控制不住感情的闸门,大哭着说道:“孩子,妈妈骗了你们,妈妈不可以带你们走的。孩子,别恨妈妈……”她泣不成声了。
已经走出很远了,她的耳边还有儿子的哭声。这哭声竟伴她整个行程。直到以后很久很久,每当她回忆起这段经历,仍是泪水涔涔地叨咕着:“回归故里我大喜,母子失散我大悲,两者苦难全啊。”
就在这位汉家女儿经历了漫漫三千里长路,回到久别的故乡以后,迎接她的却是凄凉、荒芜和满目疮痍。许多故人已不在世,许多地方已是“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她自然又是一阵阵的悲苦和酸楚。她坐在曾经有过欢笑的旧居里,令人心碎的往事又涌上心头。蔡文姬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即使是在极度悲伤的时候,才思依然会不停地涌动,诗情也不会凋零,著名的《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便是在这种情形中写成。
《悲愤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部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共两章,一章五言四句为一段,共二十二段;另一章七言两句为一段,共十九段。内容近乎与《胡笳十八拍》相同,都是悲唱她被掳入胡后生活上的艰难、感情上的折磨、思念家乡的痛楚和回归前与儿子分别时的依恋不舍。在七言章里的开头两句便是:“儿呼母兮啼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短短十四个字,就把母子别离时的情形,绘声绘色地作了交代。如果说《悲愤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在建安诗歌中自成一体,那么《胡笳十八拍》则是在“真情穷切”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发挥到了“淋漓至尽,无以复加”的地步。且看女诗人对刚刚到了匈奴异地时心情的描述:“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她没有用“不如死了好”,而是说“不如无生”,这就显得她对生命的弃绝更为彻底了。还有,“雁南征兮欲寄边心,雁北归兮愿得汉音”两句,把女诗人那种翘首飞雁的情景写得又是何等凄苦!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时对酪兮不能餐”两句,则把她面对冰霜苦寒的恶劣气候和饥不能餐的饮食条件,作了高度概括。试想一个娇弱女子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了十二年,这又是何等地难能。接下来写道:“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飘流,为神有灵兮何要处我天南地北头?”在这里,女诗人只好怨天尤神了。至此,她的愁和怨已经到了“天无崖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的地步。这又是何等的无奈和凄然!
是什么力量支持着她,在环境极端恶劣、心情极度凄苦的情形下挣扎了十二个年头呢?且看她自己的解说:“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躯兮心有以,生乃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已长矣”,原来是这种“生归桑梓,死当埋骨(汉地)的强烈愿望,在一直鼓舞着她。
日夜思念家国的蔡文姬,好不容易盼来了“生归桑梓”的大喜日子,可又迎来了“母子分离”的巨大打击。她拖着长期积累的悲愤和疲惫,拼着气力喊出了:“十八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相随兮空断肠……泣血仰头兮诉苍苍,生我兮独罹此殃!”最后,只有低声哭诉:“……天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
这十八拍长诗,不只让人们看到了一颗真切的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还让人领略了一个伟大母亲的恋子情怀,写出了人性善良的极致。因此,这十八拍,拍拍扣人心弦,句句催人下泪。难怪匈奴人民在文姬离去以后,每当月明之夜,卷芦叶以做笳,纵情吹唱“十八拍”,表明大家在深深怀念她。
蔡文姬归乡后,心情悲哀,生活困难。曹操得知这些后,便做主把她许配给屯田都尉董祀为妻。这时她大约三十一岁,在那个年代已是半老徐娘,容颜衰败。而董祀却正值鼎盛年华。再加上他仪表不凡,且通书史,善音律,身有官职(相当现在的县级),所以自视清高,对曾为人妇、已为人母的蔡文姬甚为冷漠。只是碍于曹操这个大媒,不敢不应。而蔡文姬经过多次磨难,已经修炼得十分老到和稳健,对于董祀的冷漠,具有一种很强的忍耐力。她善于等待变化,即“托命于斯人,竭心自勖厉”。后来董祀在屯田都尉的岗位上犯了法,被治了死罪。蔡文姬闻讯,非常焦急。她不顾自己怀着身孕,“蓬头跣足”,急忙赶赴曹操府中,请求他刀下留人。当时,曹丞相府中,正是“宾客满门”,一些公卿名士在高谈阔论。曹操听说蔡文姬求见,便笑对宾客们说:“一会儿有蔡伯喈的女儿蔡文姬进得这厅堂,诸位可一睹这位盖世才女的风采。”众人听了,都好奇地屏息等待。果然,一位衣裙朴素、面容憔悴的中年女人走了进来。跪拜了曹操以后,用着极为哀婉纯挚的语气,恳求免董祀一死。曹操杀人如麻,要杀一个小小的屯田都尉简直如同碾死一只蚂蚁。但当听到蔡文姬说:“董祀对于丞相是为草芥,而对于文姬则重于天、大于地。丞相应当知道他乃文姬三嫁之夫,且我已孕育着他的骨肉,丞相难道愿意看到一个无辜的孩童,生而无父吗?”说完,热泪滚滚。这时宾客中发出了同情的叹息声。曹操不愿意别人再骂他无情寡义,何不送她一个顺水人情。但斩杀令已经下达,恐怕拯救不及,便说道:“文姬所说极有道理,但斩杀公文已经送达,刑场距此遥远,难以追回了。”文姬听他松了口话,急忙说:“丞相府的马厩中有的是快马,何不差人速去挽救。”曹操只好依她所说差一士卒乘快马解救董祀。
董祀被救后,对于自己不曾给过温情的妻子十分感激,流着眼泪对她说:“我被治了死罪以后,没敢奢望你肯相救。因为我没有给你一个丈夫应当给予的温情和爱护。但你却竭力为我求活,我真的又悔又愧。”
文姬听后却大度而诚恳地安慰他说:“既为君妇,就应将心相随,救你如救己。试想,如果失去你,即使苟活又有何意义?”从此,夫妻两人恩爱有加,相继有了儿女,文姬终于过上了安定生活。
曹操素知曹家藏书丰富,更了解文姬的出众才华。一次召见她问及家中藏书情况,文姬说:“连年战火,早已散失殆尽。”曹操遂追问道:“你还记得那些藏书的篇目吗?”文姬答:“先辈原有藏书四千多卷,我只记得四百余篇。”曹操遂命她回忆缮写,文姬硬是凭着自己的超强记忆,将四百多篇书稿录写了下来,送与曹操后,经学人士子们鉴赏,一致结论说:“文无遗误”。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而一代才女蔡文姬竟一气呵成。
蔡文姬除了精于文史,书法也极具特色,清明秀丽,端庄洒脱。北宋初年官修的《淳化阁法帖》曾收有她所书写的《胡笳十八拍》第一拍中的开头两句:“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的刻本,得到了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