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8526700000002

第2章 勤王中兴的姜后

自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到周赧王(姬延)时东西周分治共近八百载。在这个长达800年的时间里,王位更迭了38次。其中既经历了因周厉王(姬胡)的暴政而引起的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也曾有过周宣王(姬静)的中兴和鼎盛。

周宣王的父亲厉王姬胡是一个昏庸无道、贪利敛财、暴虐残忍的君王。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是这样记述的:“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之”,当时的良臣召穆公进谏说:“民不堪命矣。”他听了非但不检点自己,反而在暴怒之下,从卫国请来一位妖巫,命令他猜度谁在批评君王,就将谁杀死。从此以后言路闭塞,老百姓什么也不敢说。即使是亲朋好友、同乡邻居在街上相见,也只是用眼神互道问候,即《史记﹒周本纪》所说的:“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但压迫愈深,反抗愈烈,大家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禁锢,终于在公元前841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愤怒的起义军包围攻打了王宫,厉王狼狈逃到了晋国的彘邑。在此之前厉王已经立儿子姬静为太子。姬静没有逃走,躲到了召穆公的家里。起义军知道了这一情况后,便包围了召穆公的宅院,要他交出太子。召穆公为了给周王朝留下后嗣,便忍痛以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而殉难。

在厉王流亡彘邑、太子又不得继承王位的时间里,国之政事便由召穆公、周公等公卿近臣处理,国号称“共和”。共和十四年(前828)周厉王在彘邑病逝,一直生活在召穆公家里的太子姬静,便由召穆公、周公等拥立为王,是为周宣王。这时的周王朝由于厉王的恣意践踏,已经是千疮百孔,破败不堪。周宣王完全不同于他的父亲,他生性仁厚,恤国爱民,身旁又有召穆公和周公的辅佐,君臣同心协力,并师古之文、武、成、康四王的遗风,打造清明政治。很快,国势就有了新的起色。原来各主其政的诸侯国,重又承认周的宗主国地位。

周宣王的妻子是齐侯的女儿,齐国姓姜,古称其为姜后。姜后约生于公元前835年,她是一位美丽、贤惠、胸怀国之大事,时时处处关心朝廷的进退安危的不凡女人。对于周宣王即位之初的废寝忘食勤于国事,和关心民众疾苦的作风,她十分拥护和赞赏。每当宣王因处理国事很晚才回到后宫时,她总是极为温婉地问寒问暖,并用着很为得体的语气鼓励他长此坚持下去。当时的周礼是很严密的,是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姜后一切都依周礼办事,真正做到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周宣王的勤于朝政,坚持了几年以后,便渐渐松懈下来,经常早睡晚起,既使在应当上朝理政的时候,也是松松散散。许多政务得拖就拖,完全没有了即位之初那种励精图治、勤恳务实的优良作风。姜后见此情形,十分焦虑不安。她深知一国之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成败。况且,国家刚刚从乱到治,国务繁忙。如任宣王这样懈怠下去,不只会前功尽弃,还可能重蹈其父的覆辙,招致更为可怕的后果。为此,她茶饭不思,深夜不眠,苦苦思索如何劝谏宣王改弦更张。很快,这位聪明的王后便有了办法。

这一天,日已近午,宣王才懒洋洋地呼唤奴婢,为他穿衣用膳。姜后依然满脸是笑地在一旁关照。待宣王走出宫寝后,她立即脱掉王后衣冠卸下发髻上的金银珠宝饰品,换上了普通百姓的女装,面带愁苦,到了后宫的监牢。然后,命一名婢女将这些情况禀报了宣王。宣王闻讯,大为惊悚,不知王后为何亲赴牢房。急令左右侍者陪他前去探望。见到姜后他急切问道:“王后为何如此为难自己?”姜后依然谦和恭顺答道:“臣妾无德无才,不能对君王治国有丝毫帮助,反而因为品德修养太差,使得君王因为迷恋于我,而长逗留于后宫,耽误了按时上朝听政,致使群臣百姓错怪君王贪恋女色。而贪恋女色是百祸之首,历史上的教训十分惨痛。君王不会忘记,桀王因为沉湎于喜妹而亡于商汤;商纣王因为迷恋妲己,导致民怨沸腾,诸侯叛离,败于武王的征伐而自焚于鹿台。夏、商两代均因女色而亡,这就让臣妾自省,如果说当今的周王朝也潜在着某种危险的话,这种危险不在别处,完全在臣妾身上。所以,为了大周王朝的绵延和巩固,为了君王您的锦绣前程,请君王遵照礼法惩治臣妾的罪过吧。”姜后说完,一脸沉重,低头等候宣王发落。宣王听完她这一番语重情长的话,见了她那诚恳等待处罚的样子,心里十分感动,暗想:“她真是个心地无私、忧国忧民的贤德女人,不仅不应当治她的罪,还应当褒扬她嘉奖她。”于是说道:“王后过于自谦自责了,你不只没有错,而且有功。这功就是你心怀国家社稷,一言一行都是为了孤王把国家治理好,不再重蹈夏桀商纣的覆辙,难得呀难得。”说完,趋前一步,拉起姜后的手,珍爱地说:“与孤王一起回宫吧,这里太委屈你了。”

姜后觉得宣王的话虽然正是自己所希望听到的,但他对自己的疏于朝政和生活上的松散懈怠,还没有认识到,心中还是很焦急,便屈膝跪地委婉拒绝道:“谢君王的关爱,但臣妾真的不愿继续住在后宫,那样君王依然会因为我而分散精力,干扰您专心考虑国事和埋头于朝政。臣妾真心请求君王治我的罪,将我囚禁在这里。”

周宣王也是个聪明人,善解人意。他已经明白姜后这样做的用意,只是他还不肯做自我检讨罢了。宣王见姜后竟然跪地请罪,便一改姿态,沉重地说:“王后,与其你请罪受罚,还不如我自己惩罚自己。因为是我认为经过几年的治理,国事日隆,边境无犯,便觉得天下太平、高枕无忧了。于是便放松了约束,贪图安逸享乐,懒得过问国事和政务。更忘记了先王失政的惨痛教训,是我犯了严重错误。”说完,露出了十分懊悔的样子。姜后见他知道悔过了,便以极为体贴温顺地口气说:“君王真不愧为文、武、成、康诸贤王之后裔,能自省自励,实为一代明君,这使得臣妾更加敬仰。恕臣妾多言,先父王由于任用了好利的小人荣夷公等人为近臣,听信了他们的坏话而拒纳忠言,施暴于政,激起众怒,以至群起而攻之,最后不得不出逃彘邑,当时的太子您,也经历了很大风险,君王应将这些作为一面镜子,加以借鉴。古人说得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臣妾相信,君王会做得到的。”

宣王见姜后不再坚持请罪,心中暗喜。但依旧无限感慨地说:“王后说的好,先父王如果能够认真考虑召穆公的谏言,宽厚对待‘不堪命’的百姓,广开言路,不设神巫监视民众,不滥杀无辜,国家就一定会出现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的众人欢欣,大家关心邦国大事,歌舞升平的大好景象。现在回想起那次“国人暴动”的情形,我仍心有余悸。若不是有胸怀大义、公而忘私的召穆公,把自己的儿子献给了愤怒的民众,哪里还有我的今天啊。前些时候,我真是糊涂,竟然长时间贪图享乐,而几乎荒废了国之大业,我若再不知改正,真的愧对了舍子救孤的贤相召穆公,更愧对为我丧生而长眠于地下召穆公的儿子。王后,回宫吧,希望你继续做我的贤后,我不会再让你失望的。“说完,即命宫女到姜后宫寝取回王后衣冠和头饰,扶她回室内穿戴整齐,夫妻两人并肩回到了后宫。

姜后是一位有着沉鱼落雁之美的女人,她独到长处就是不曾把自己的倾国之貌当做取悦于宣王的资本,反而担心宣王因贪恋她的姿色而耽误军国大事。所以每到晚间,她都要故意躲避一段时间,等到宣王就寝入眠了,她才悄悄进入两人的寝室,脱掉王后盛装,穿着内衣与君相伴。天将亮时,乐师击鼓报时,姜后闻声即起,穿好朝服,戴上缀有珠宝玉石饰物的的王后之冠,稍一摆动,那些饰物相互撞击便发出清脆的响声,宣王被这响声惊醒,知道王后已经穿戴完毕,便也迅速起床。时间长了,宣王才意识到这是姜后怕他晚睡晚起,耽误上朝而做的努力。一日,他早早起床,穿戴完毕之后,笑对姜后说:“孤王十分感激你的良苦用心,从今天开始,你不必再做这种努力了,我已经习惯于早睡早起,绝不会延误早朝的。”宣王言而有信,从此真的十分勤勉,兢兢业业,早朝晚退,虚心纳谏,不仅继续重用良相召穆公和周公,还起用了仲山甫、尹吉甫、房叔、皇父等史书有载的贤臣良将。

上朝议事有贤臣良将的辅佐,回到后宫有姜后的关怀体贴和循循劝诱,很快,国家的府库充盈,国势日隆,百姓安居乐业,并时常得到朝廷的关注。有一年,周地大旱,宣王除及时赈济灾民,还亲自撰写一首为民禳除旱灾的诗,名为《云汉》,内容虽然充满了对天地鬼神的迷信,但却让人们看到他怜悯百姓、仰天诉说、为民呼冤的一片赤诚之心。

据史书记载,在周代历代帝王中,武功最好的除了武王,就是宣王了。为了中兴周室,他在国力可及的最佳时期,除了自己亲率大军,还任用了几名忠勇无双的将军,四方出征,平定国境。当时的气势如震如怒,如飞如翰,锐不可挡,遂完成了中兴之业。而在这治国富民,中兴周室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姜后的艰辛付出,她的功勋是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