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8524300000013

第13章 爱你清水芙蓉,爱你妆容正好(2)

在自然界,雄性动物永远心怀抱负地苦练神功,期待以最佳状态示人。炸毛也好,开屏也罢,总之务必第一时间博得雌性青睐,从而夺取交配的优先权。只有人类彻底颠覆了追求美的秩序:女人踩着恨天高踢踢踏踏一往无前,男人只能被远远抛在扬起的灰尘里。

女人对美的斤斤计较,早已经到了令男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为了三五斤分量,女人可以一个星期拒吃晚饭。而对于男人来说,这种体重微调或许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被察觉。同理,女人为了穿凉鞋好看而猛锉脚皮,为了做头发傻坐一整天,为了眼睛看起来更大每天早起半小时打理睫毛……所有这些,全都在直男的理解范畴之外。

日本动漫《白熊咖啡厅》第三话,动物们坐在咖啡厅里吐槽:为了维持在动物园的人气,我们真是受尽苦楚。温柔敦厚的羊驼先生却不无羡慕地说:总之能吸引人去看就很好啊,我除了吃草什么都不会。大家问他,难道就没有别的特长吗?慢条斯理的羊驼先生瞬间英武异常:还有就是……睫毛特长。

很遗憾,长睫毛没能为羊驼先生招来潮涌般的观众群,但这并不妨碍美睫在人类世界里备受尊崇。每个人都会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只是对于常常为窗口修整边框的女人来说,这不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话。有调查显示,如果限制女性出门前只能使用一种化妆品,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睫毛膏,比例甚至高于粉底液或粉饼等底妆。为了获得美睫,女人们万箭齐发,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雷打不动的纤长、浓密、卷翘,出现在各种美睫产品绮丽性感的包装上,好像在反复诉说着一个古老而神奇的传说。

理论上说,睫毛是生长于眼睑边缘的排列整齐的毛发,起到阻挡异物、保护眼珠的作用。当外物接近我们的眼睛时,会首先触碰到睫毛,所引起的反射让我们马上闭上眼睛,以防伤及眼球。烫睫毛、种植睫毛、嫁接睫毛、粘假睫毛、涂睫毛膏……全都要在睫毛上完成,如果每碰一下睫毛就会反射性地闭眼,还怎么继续?所以美化睫毛的过程中只能努力克服闭眼反射,初学者总须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熊猫眼时期,各种“教你如何使用睫毛膏”的帖子才会浏览量爆棚。在这个注定跟身体反应较劲的领域,得道者们充满优越感——论坛讨论某款睫毛膏易晕染的帖子里常能见到她们的身影,云淡风轻地大笔一挥:这款我用了不晕啊,是LZ涂得不对吧?应该先从三分之一处……

一副美睫究竟会给面部带来多大的美化作用?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可以量化的数据。李艾去《康熙来了》卸妆,小S盯着李艾的脸说:“她动用了一整副的假睫毛……一般动用一整副假睫毛……看见假睫毛立在那儿,证明她的眼睛真的不大。”李艾坦荡荡地更正:“是一副半。”

女人以为是凤冠霞帔的,在男人看来或许不过是北美洲大火鸡,这种尴尬例证不胜枚举。在男人的世界里,睫毛与所有妆容一道成为两性相斗的把柄,时不时就抓过来调侃一下。比“不是我不笑,一笑粉就掉”要糟糕得多,喜剧片里的女人一掉眼泪就是人间惨剧,简直是毕淑敏《素面朝天》的live版:“红的水黑的水蜿蜒而下,仿佛洪水冲刷过水土流失的山峦。那个真实的她,像在蛋壳里窒息得过久的鸡雏……”可惜男人在这次战斗中明显犯了轻敌的错误——防水睫毛膏早就不是新鲜玩意儿了。传说琼瑶阿姨为自己的电视剧选女演员,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哭起来一定要好看。对于真正爱美的女人来说,笑要夏花灿烂,哭也必须秋叶静美,没有任何例外。

弥尔顿在《失乐园》里写道:“他手里拿着金制的圆规……说道:周边就这么遥远,世界就这么宽阔。这就是你们的疆域,这就是你们的大地。”女人屏住呼吸,一只手将眼皮轻轻抬起,另一只手举着睫毛刷凑近眼睛,刷出顾盼生光的大眼睛,刷开新一天的幕布,这场景同样充满虔敬的仪式感——既然是种情怀,就无须任何人懂吧。

请把自己PS好了再出门

台湾同胞的日常用词透着一种咬牙切齿的生命力。常看台湾综艺的人对这种范儿一定不陌生,比如“奋斗”不叫“奋斗”而叫“打拼”,台湾少数民族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非诚勿扰2》在《康熙来了》做宣传时,小S称赞舒淇的平面照让她也自叹弗如,用的形容词是“惊人”——呼之欲出的生猛气息。

我们对女星的平面照并不陌生。大街小巷的广告牌、海报、霓虹灯,产品包装上的代言头像以及网页上时不时蹦出来的小窗口……每年各大电影节的最大看点不是最佳女主角鹿死谁手,而是红毯比美。大牌女星挑礼服挑到眼花手软,小人物也不甘人后,期望用青春无敌来弥补略显疲软的人气。电脑前多少宅男宅女捧着一碗泡过头的某师傅泡面,不辞昼夜地点着F5,只为了刷出几张让人眼前一亮或者虎躯一震的红毯美照。

如果“美女都是比出来的”不算真理,那这世界上恐怕就没有真理了。平时个个仙女下凡,一齐扎堆却高下立现——至少反映在照片上,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粉丝们标榜的行走如风飒爽英姿,因平面照无法体现动势而只能是闲磨牙,说什么“我们家××真人很美的,只是不上镜”更是浪费时间,只能惹来嘘声一片。

其实古人早就说过,所谓美人,必须动静皆宜。曹雪芹写宝黛初见,便有“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之句。可惜能高分通过文人刻薄挑剔的2D和3D眼镜测试的真美女比顶天立地的纯爷们儿还稀有。古老年代留下的文献里,女人要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一笑倾城再笑倾国;要么难看得像脸上生疮的大反派,囫囵贴个狗皮膏药倒好过本来的五官;更多的则是面目模糊,不过尔尔。遗憾的是,根本没有任何可靠的影像资料印证这些描述,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西施是贫乳还是人间胸器,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一大憾事。

必须承认,有些人天生是镜头的宠儿,她们的脸和身体像被上帝吻过一样,轮廓完美,紧致水嫩,瘦削高挑,如童话里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上镜之后就是画中人。好在少数派报告不足为据,不然《女人我最大》之类教人如何扮靓的节目也就不会拥有山呼海啸的收视率。最近的一期节目,蓝心湄不仅集合了几个自称为“自拍达人”的女星排排坐定,还请来两位德高望重的造型老师。女星个个是疯狂自拍的微博控,传道授业舌灿莲花,可说来说去也不过是老几样:“必须从上向下45度角”“我就一定要露出我的事业线啦”“眼睛要睁得大大的啊”“总之半侧脸就最好看了”……水平如此低下,让造型老师如坐针毡,把她们一个个拎出来超强纠错。上蹿下跳自以为达人的本来各种不服,犹自战斗,可造型老师几句短评就hold住了全场:俯拍未必就好看,还可能把本来短小的下巴挤得不见踪影;露事业线是性感没错,可blingbling的链子戴太多只会淹了脖子;半侧脸就好看了?难不成您不知道自己的两腮是槟榔一样鼓出来的吗?造型师的专业素质不是盖的,减一条项链,加一只发箍,换一对耳环,头发三两下抓抓蓬松……再拍一张看看,女星自己也忍不住大呼:“哇,好美啊!”

See?花拳绣腿终究是花拳绣腿,想做上镜美人,造型才是重中之重。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女星的硬照百变得判若N人:忽而是巴黎时装周上的女王,忽而萝莉如刚上市的水蜜桃,忽而又成了在妇产医院草坪上遛弯儿的月嫂。可普通人哪有条件有造型师?自己造型,又始终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好在时势造英雄,英雄名叫Photoshop。硬件不足软件补,Photoshop终于让每个人都标致得像走下对话框的QQ秀。没什么好难为情的,你以为明星那些“惊人”的硬照就都是原生态的吗?呵呵。这世界鲜有天生丽质,却从不乏后天励志——Photoshop是镜头前最大的潜规则。

有些美如果不曾被发掘,就只能被低估

据说《中国好声音》亚军吴莫愁的地铁海报吓哭5岁男童,微博更是疯传同款海报突然在一老年乘客面前闪出,致使该乘客心脏病发,不治身亡……微博辟谣马上随之出现。但既然媒体无节操地炒作MoMoWu是“中国的LadyGaGa”“全球最美的50个新人冠军”,也就别怪风头正劲时必然电闪雷鸣。何况官方手段再怎么反应迅速,究竟难敌民间春风吹又生的娱乐精神。

东方审美说到底还是走中庸路线,中等就很好,中等偏上就更好,而太美或太丑都不好。在大多数人的审美体系里,标准美女应该是添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可贵之处恰恰在“刚刚好”。《泰囧》票房一路长红,范冰冰的结尾客串令人眼前一亮:白皙、高挑、丰腴,明眸皓齿、顾盼生姿,虽然除了“美”之外,似乎毫无个性和特点,却真真让人挑不出毛病来,“此乃真美女也!”范爷因此获赠“国民女神”称号,可谓众望所归。

近些年的各大选秀节目偏偏跟大家对着干,每每的噱头都有颠覆大众审美的野心。当年“超女”之飓风吹过,“春哥”引领的中性风红极一时,电视机前人人面面相觑,不知该把这位冠军纳入哪个性别的审美体系中去考量,好像怎么都不对,怎么都不完整。不过,即使以最恶毒、苛刻的标准来说,李宇春也不能算是丑,只是让人一筹莫展,无从评价罢了。而吴莫愁一出,江湖上风雨再起,“鬼见愁”之类的绰号毫不意外地横空出世。用其导师哈林的话说,MoMoWu的长相与其歌喉一样,极具“破坏性”。

有摄影师这样评价镜头前的MoMoWu:“那些绝大多数女明星看来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在她身上都很和谐。摄像机很喜欢她。”

无论多么看不惯,有一点原则是必须承认的,那就是没有人能为“美”盖棺论定。对美的评价,时尚界必须有当仁不让的发言权——如果他们负责创造潮流,他们当然也应该负责诠释潮流。从吕燕到刘雯、杜鹃、孙菲菲和现在的Prada女郎雎晓雯,我国输出的超模似乎并不符合东方传统审美,每一个人身后都跟着巨大的争议。

有心理学家验证,我们脑中会存储一个“标准人像”,与前文所说的中庸长相颇为类似。当目光触及一个人的脸孔时,我们把他/她的五官与标准人像相比对,相异之处正是让我们记住这个人的长相,将他/她与其他人相区别的关键所在。而每个人脑中都只存储一个与自己相同人种的标准人像,即黄种人的标准人像是黄种人、白种人的标准人像是白种人……以此类推。因此,我们常常觉得白种人无非都金发碧眼深眼窝,而他们看咱们也都像是一个模具刻出来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符合西方审美的中国超模几乎个个都是小脸颊、高颧骨、细长眼睛、尖下巴、塌鼻梁……在西方人眼中,不具备这种在我们看来过分“东方”的元素的模特儿,他们只能过目就忘,根本不会在心里留下痕迹。而东方女人们在上妆时玩儿命塑造的脸部凸凹、大眼睛、深眼窝、双眼皮,因为太过靠近“欧美范儿”,又终究不及先天具备这些条件的欧美女郎,而必须被西方人抛在一边,不予采信了。

除非动刀,先天轮廓很难改变。与其亦步亦趋,不如将自己的特点发扬光大。超模雎晓雯就非常得体又出挑地利用了自己精致小巧的五官,并以之征服了T台下严苛的目光。当Prada、Hermès、LV、KENZO都向这个有着单眼皮和“猪拱鼻”的女孩抛出橄榄枝的时候,她已经对自己的美安之若素,游刃有余:“在工作时经常听到设计师、摄影师、时尚编辑赞美我的长腿,不过,他们似乎更喜欢我这张怪怪的脸。”

有人将雎晓雯与英国超模、时尚界“洛丽塔”莉莉·科尔(LilyCole)类比。两人都拥有高挑的身材、瓷娃娃般的肌肤和一张毫无年龄感的脸庞。不同的是,莉莉·科尔空灵的美感有种“鬼娃新娘”一般的诡秘气息,而雎晓雯精致紧凑的五官让她周身都洋溢着青春与活力。因此,当Prada想向世界传递一种天真的性感时,雎晓雯的机会就来了。无论是卡通风格的蛇纹、亮片还是皮草,无论甜美、娇俏还是妩媚,这个几乎从来不刻意化大眼妆容来取悦西方世界的西安女孩,被各大媒体称为“最能展现品牌2011/2012秋冬风格的Prada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