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读.2
8523500000014

第14章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3)

家族制度被彻底打破后,父权统治不复存在,男女平等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但这中间又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是从前封建家庭里面的那套礼法,即所谓的儒家伦理纲常秩序也被废除了。

儒家把人生看成一个过程,其中每一个步骤都有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把它们都做好了,都完善了,人生就会实现某种程度的圆满。在这个基础上,人才能谈到修养和陶冶自己的人格。

从前中国人家庭里出现矛盾,会有一套礼法规矩在中间调节,现在这个传统中断了,因此当赤裸裸的情感关系与家庭政治公正产生冲突的时候,很多人没有办法排解,就会选择自杀,自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赌气的行为。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华北一个村子有位老人,因为儿子们不孝顺,一生气就自焚死了。村里人都说,他死的时候很奇怪,先是坐在柴火中间的一把椅子上,把手里的存折和钱都点着,然后大家都忙着去救火。等到火苗灭了之后,就听到老人身体里“哗啦”一声响,人也随之倒在地上,死了。村里人说,那是他腔子里的那口气,心早就死了,就憋着那口气出不来。这该是多大的一口气啊!

吴飞说,这口气可以有几种解释:首先可以理解成因为儿子不孝,老人对他们动了真气;第二,这口气也是他用来支撑自己的毅力,所以他才能够忍受烈火烧灼;最后,气又被理解为一种生命力,他自己把这口气呼出来,才彻底死去。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赌气本身当成是委屈的结果,它其实是通过对委屈的积极反抗来维护个人尊严的一种方式。一个人之所以赌气而死,是因为他要捍卫人格的尊严。就像在社会政治里,出现不公平的情况,才会讲“气节”。

在家庭政治中,除了委屈和气之外,还有为面子而死的。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孟州县有一位名人周留,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就做生意发了财,在当地有钱有势,不过他做人做事的方式很龌龊,后来变得穷困潦倒,负债累累。但他最后自杀不是因为事业失败,而是自己的一个小老婆跑了。

作者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虽然周留坏事干尽,但周围的人并没有因此歧视他,相反他还成了孟州名人。因为一个人维护自己人格上的尊严,有时候可以与道德上的善恶无关。他可以通过干坏事来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如果他对朋友慷慨仗义,在当地乐善好施,修桥建庙,他依然能够受人尊敬。然而,小老婆的背叛却是他无法承受的,觉得丢尽了面子。

也有很多人认为他自杀是因为想不开。“想不开”什么意思呢?反过来说,想开是一个人很明智,知道什么是“过日子”,也就是从出生开始一直到寿终正寝,能够在各个阶段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这中间当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烦恼,但是一个真正“想开”的人,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和人格盲目地放弃生命。他能够深切洞察人生的终极意义,安然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要完成这个过程,仅凭个人聪明是不够的,还要靠那套叫做礼法的东西。所以作者建议,礼法秩序的教育最好还是像以前那样,重新回到中国的家庭和国家的责任范围中来。

(主讲梁文道)

孤独六讲

人永远孤独

蒋勋(1947-﹚,生于西安,长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赴法留学。曾任《雄狮美术》主编,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等。在诗、书、画、文学创作、文化批评等诸多领域皆有不凡造诣。

当今高科技使得天涯海角化为零距离,鸿雁传书万里追寻的相思之苦,已成为历史。但就在这个距离已经不是问题的新世纪,孤独却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中更为严重的现象。

古人云:“一人向隅,举座不欢。”[7]今天的人,只要你愿意,生活中一刻也不会出现寂寞。随时可以呼朋引类、夜夜笙歌,电影、电视、网络……带给年轻一代的娱乐实在太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可以像选秀晚会一样充满了无尽狂欢的可能。然而越是如此,一旦出现孤独,很多人才觉得愈发难以忍受。

其实孤独永远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外境如何热闹,内心的孤独总是挥之不去的。不过,真正的孤独属于高层次的哲学范畴,或者说,真正的孤独与行为或艺术上的思维方式有关。

《孤独六讲》从这个角度讲述孤独的内涵,从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谈到思维和伦理孤独。蒋勋先生开宗名义就说,孤独没什么不好的,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不会发光,而孤独是饱满的。

其实,孤独是人一种本质的存在,并无好坏之分,如同情欲,情欲也是孤独的。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就写下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两半的不完整的个体,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找得到。因为这个世界上被劈开的人太多了,有时候你以为找到了,其实那只是以为而已。

从这个哲学命题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过去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另一半,因为我们一生中只有一次机会,能不能找对都只能如此。儒家文化并不乐于谈论孤独,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个人感觉到孤独只能说明他的人生不够完整,如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又怎么会有孤独感呢?

儒家文化忌谈隐私,或者说不允许个人生活有私密性,不允许别人孤独,要把别人从孤独中拉出来接受公共的检视。甚至因为害怕孤独,我们被迫不断表白,证明自己并不孤独。张爱玲就说,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如果清晨五六点钟起床后,你还不把房门打开来,就会被怀疑你在做坏事。其实,五四运动的重要精神遗产之一就是对抗儒家文化的群体精神,从鲁迅、沈从文到张爱玲,都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读到个人对群体主义的批判与抗争。

古今中外凡有特立独行精神的作家、思想家、政治家都有着孤独的傲骨,甚至往往被视为大逆不道的人,他们遭遇社会歧视、谩骂甚至迫害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孤独六讲》也提出一个悖论,那就是为什么许多年轻时代有着可歌可泣理想主义追求的人,当他们后来获得成功,拥有了权势的光环以后,却渐渐变得猥琐、卑鄙,甚至丑恶、腐朽了呢?

比如汪精卫这个中国现代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在十七八岁时热衷革命,甚至有勇气去刺杀满清大臣。后来事败被捕,在狱中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何等的豪气干云!但后来被放出来,走向了政治现实之后,所有的一切却都和那凄美的革命诗篇发生了矛盾,他身不由已地堕落了。

从古到今都不乏这类赢得政权却输掉道德制高点的例子。他们曾经是高贵的孤独者,在成为权力的拥有者之后,精神上却不再拥有昔日的傲骨。而那些在年轻时牺牲了的失败者,也许才会在历史上永远留下高贵诗意的绝美形象吧。如秋瑾,她留给人们的永远是“秋风秋雨愁煞人”[8]的凄美。再如瞿秋白,“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一个共产党领袖临终的绝笔却更像是高僧大德最后的人生感悟。

《孤独六讲》将中西方古典哲学加以比较,说明思维的孤独也是一种哲学的孤独。希腊哲学把推理和思辨的过程视为哲学的重要一环。存在主义哲学最爱用的字眼是“荒谬”,荒谬代表着不合理,生命中的荒谬情景恰恰是激发人思考的最好时机。

而在儒家文化中,不管是孔子还是孟子,都把荒谬情景的思维过程省略掉了,而把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直接告诉你,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可以奉为教条的格言,你听后照做就是了,不必有太多反思。

所以受过西方启蒙教育的孙中山在临终前谆谆告诫,如果民众没有自己思考的能力,就谈不上社会的繁荣,国家的强大。

怎样才能使自己产生思维的过程呢?思维需要环境,它不可能在万众欢呼的嘉年华会上出现,它需要的正是孤独的状态。只有从人群中走出去的孤独者,才会产生独立的思考。问题是中国人是不怎么喜欢孤独的,我们害怕“枪打出头鸟”,混在群众里反而觉得安全。

像“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孤独者庄子,他的哲学几乎从未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其重要性远不如儒家,只在魏晋时期影响才大一些。但是他对个体解放和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在孤独中的自我觉醒,却是对人生非常有启发的思考方式。

或许思维的孤独是人生最大的孤独吧。所有的思考者,不管是宗教的还是哲学的,都是孤独的。像苏格拉底,柏拉图将他描述为一个绝对的孤独者,他赞成民主、坚持民主,甚至不惜依照民主的裁决喝下毒药死去。他的死亡让所有民主的崇拜者对民主本身多了一些思考。

而释迦牟尼当年坐在菩提树下进入自己冥想的世界时,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旁人是无法得知的。艺术创造也是如此。贝多芬耳聋之后一直在孤独的世界里独自作曲,莫内八十多岁失明之后只能凭着记忆默默作画。他们都成了绝对的孤独者。

普通人在生活中也会体验到孤独。比如爬山的时候,人们很少交谈,因为爬山很累,山上的空气又可能很稀薄,你必须把体力消耗保持在最低限度才能行进下去。这时候,你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看到连绵不断的山脉和无尽无涯的苍穹,有时会突然产生一种强烈的孤独感。这孤独感中也许还夹杂着一丝自负,因为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存在的,已经跟周围的一切融为一种直观的亲密。

(主讲吕宁思)

[1]《吉尔伽美什》(TheEpicofGilgamesh),古代两河流域最著名的文学创作,它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史诗。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苏美尔人(Sumerian)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加工锤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以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它是一部关于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吉尔迦美什的赞歌,现在约残缺1/3,余下有2000多行。

[2]本书被书评家推崇为“伤恸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作者琼·蒂蒂安垂暮之年的真情告白,曾荣获2005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获评2005年度《时代杂志》《纽约时报》及“亚马逊”十大好书,并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排行榜第一位。

[3]菲利浦·阿利埃斯,世界著名历史学家,法国年鉴派领袖人物,曾参与编纂年鉴学派的历史巨著《私人生活史》。

[4]约翰·亚当斯(JohnAdams,1735-1826),美国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华盛顿和杰斐逊一起被誉为美国独立运动的“三杰”。美国第二任总统。

[5]托马斯·杰弗逊(ThomasJefferson,1743-1826),美国开国元勋,《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第三任总统。

[6]小熊维尼(WinniethePooh)是英国作家A.A.Milne笔下一只十分爱吃蜂蜜的熊,他其实是小男孩ChristopherRobin的玩具熊。Robin想象他和这只熊住在一个叫“百亩森林”的地方,当地还有许多其他的动物邻居伙伴们,像是兔子Rabbit、小猪Piglet、跳跳虎Tigger等等。迪士尼于1966年开始推出“小熊维尼”系列影片,几十年来深获好评。

[7]出自(汉)刘向的《说苑·贵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8]秋瑾被捕后经三次过堂审讯,未作任何口供,仅挥毫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大字,是秋瑾引用清代诗人陶澹如的诗句,全诗为:“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