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乌江疑案
847900000025

第25章 别无选择

(1)

有位哲人说过:“把世界上最美好、最珍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众人观看,这就叫残酷。

把两袖清风,一生正气的刑警队长试岗!这就是创举!这就是破天荒的创举!这就是史无前列的创举!这就是残酷!

刑警队长试岗。在乌江市鼎乌镇象瘟疫一样渐渐地慢延开来,大街小巷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一时间成为全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那些年轻的记者们也蠢蠢欲动,试图快速报道这个爆炸性新闻,却图劳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思索,搞得彻夜末眠;

郑直去试岗还是不去试岗?他睡在床上,脑海里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想当初,郑直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最高境界和追求,那是被雷锋事迹所包围和感染,进而对党和人民产生了强大之爱。郑直18岁大学毕业选择工作时,郑直认为:要想人民服务,离不开两个杆子。一个是枪杆子,一个是笔杆子。枪杆子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笔杆子是间接为人民服务的。郑直通过认真反复思考之后,最后作出选择:不当记者,改行当警察,园了儿时的梦想。由于工作出色,年竞22岁的郑直就当上了派出所副所长,25岁提任副局级侦察员,26岁考入成人政法大学深造,成为乌江政法战线的娇娇者。

郑直很明白,在那时候,风气很正,特别是那些老领导、老同志可正直得很,他们经历了旧社会的辛酸与痛苦,他们感恩伟大的时代,他们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没有半点私心,街头巷尾没有小偷,机关、单位没有贪污受贿。

解放战争战功卓著的张子善,刘青山曾被毛主席称为红小鬼,解放后还当了天津市委书记等职,可以说是党的高级干部,由于思想腐化堕落,贪污犯罪被揭穿,全国轰动,当时党内很多人想保他,还在总理面前去说情,毛主席却义正言词地说:正是因为他们是我们党的高级干部,不杀不平民愤,只有杀了他们影响才大,才有教育意义,才能振救千千万万个想贪污,正坠落的高级干部,最后毛主席悲痛欲绝,挥泪斩了马谡,前车之鉴,后来再没听说哪个还在搞贪污受贿。

那个时候啊,清正廉洁是第一位的,是政治好的表现,是优秀品质的体现。

那个时候啊,要当警察很不容易,除了警察职能所需硬性条件外,三亲六戚都要过政治关,不然怕混进公安机关后对人民实施报复,因此在对警察的三亲六戚要进行政治审查,看三亲六戚中有没有十种人,如果有,是绝对不能进入警察队伍的,即使已经进入警察队伍,也要调出公安机关。

冯缘跟自已交朋友,公安机关对她三亲六戚都进行过政治审查,没有十种人,政审才过了关.正因为如此,当时她感到公安民警伟大、当民警妻子无尚光荣,才下决心嫁给自已。

记得当年上大学的时候,老领导多,郑直作为全局最年轻的所长,组织上同意他去考大学就是因为他很正直,是党培养的对象,当时组织上让他去考是有考虑的。

现在风气越来越不正,石局长已退居二线当政委,新主持工作的候局长据说跟石局长矛盾大,这次要不是自己,石局长还不得改任政委,都是自己连累石局长。金副市长借此竭力举荐,候局长很快就登上主持全局工作的宝座。所以新局长难免不猜测自己是石局长的人。

再说,郑直跟候局的性格可以说是格格不入,候局在跟知已透露实情谈到自己时说,郑直是个读书读翻山了的人,意思是对自己很不感冒,加之性格不合,也不可能产生私交,两人之间的鸿沟无法勾通,也没有可能架起一座连心桥。

再则,郑直受老一代清廉影响太深,在全局是出了名的清正廉洁,而候局头脑灵活,按农村的话说会来事,也热充关系,所以对郑直多少怀有轻蔑之心。

这一切郑直感到形势对自已万分不利,但又想回来,不当官,当个民警,受世俗影响,虽然一时被别人瞧不起,威风可能一时扫地,而从长远来看,可免百日之忧,故此,对当不当官倒也无所谓罢了.郑直翻身穿好衣服下了床。

(2)

郑直座在客厅棕色皮沙发上,他打开电视机,他最喜爱的《包青天》电视连续剧展现在眼前银光屏上,他点上一支香烟深深地猛吸了一口。

花白头发,戴着老花眼的岳父岳母拿着《长寿》老年报座在侧边沙发上认真看阅。

这时正在室内打扫卫生的妻子冯缘知道郑直要去试岗,心里不好受,想开导开导他,将茶杯放在郑直面前的茶几上,顺势座了下来。

她长着一副大大的眼睛,挺直鼻子架在雪白的爪子脸上,显得十分精明,脸颊上虽露出一个大大的酒窝,还有一缕青丝陪衬,在美丽之中已明显可以看到一脸的苍白。

她没有看郑直的脸色,直接把电视摇控器抓了过去,毫不客气地按上了她最喜爱收看的电视连续剧《情深深雨蒙蒙》,大概是为了缓解内心忧愁,转移烦恼的缘故吧。

郑直一看视屏图像变了,才意识到其妻手上抓着摇控器,郑直又把摇控器抓过来按了视屏《包青天》节目。

“《包青天》有什么看头”?冯缘边说边去抓摇控器。郑直抓住摇控器不放说:“怎么没有看头”?

冯缘愣起眼睛对郑直说:“你就是爱看《包青天》,我看你看神了,快要走火入魔了”。

郑直冷看了冯缘一眼气愤地说:“我哪点走火入魔了”?“难道我说错了不成?你看现在乌江哪个像你那样清正廉洁,还在看包公,你太理想化了,还是现实一点好”?冯缘说:

“包公哪点不好,清正廉洁哪点要不得”?郑直带着怒气对冯缘说;

“世上哪有包公,是人们的渴求,是理想化的终极,是那些烂秀才编塑出来的,不可能成为现实”?冯缘继续说。

“怎么不能成为现实”,郑直争辨着。

“那你就举几个例子来听听”?冯缘说:

“刘来锅,郑板桥、李白,季小岚。。。。”郑直点了一大堆;

“那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哪个有好下场,哪个不是死无葬身之地”、冯缘说。

“理想是虚渺的,现实是真实的,我说包公不可能成为现实,有我的理由,冯缘继续说

即便有包公,你曾想过:他有“皇上辅佐和尚方宝剑”?你有吗?

尽管尚方宝剑见官可斩,见恶可殊,见贪可杀,权大无比,力大无穷,上夺天皇,下惩阎王,可包公在正义路上仍然是坎坷曲折,险些丢命。

何况你是贫民百姓,无权无势无人,在赤县魔舞,神州鬼横的环境,躲藏都来不及,还敢坚持正义,岂不是自投乌江?”冯缘阴阳怪气地说;

郑直放低了声音婉转对冯缘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共产党执政,没有那么污,我们当警察,吃是人民种的,穿是人民织的,人民的恩比天高,人民的情比海深,总得讲点良心吧,总得回报人民吧”?

“如果我们大家都不讲良心,会有多少人民含冤,会有多少人民家破人亡。我们郎个对得起养育我们的衣食父母?怎能对得起父老乡亲”?

“现在社会进入金钱社会,人们都很现实,你讲良心,他们不会跟你讲良心,你讲良心,就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就会得罪很多有权、有钱、有势的人,到头来搞得自己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吃尽苦头,还是你自己”,冯缘说。

郑直说:“我选择警察这个职业的初衷,就是讲良心?冯缘说:“你看你周围的人,钱也搞了,忙也帮了,情也有了,关系也蔬通了,官也升了,哪个不比你混得好,你现在落到试岗这个地步,就是为了错错你正直清廉的锐气,就是要把你这块玉宝毁灭给人看,从而警戒其他的人,这就是正直的下场,你懂吗”?

“没有那么严重吧”!郑直说。

“没有那么严重,我都没脸见人了,还没有那么严重,你真是个教不转的牛,死猪脑壳一个,死老筋一条,应当清醒得了”。冯缘说。

“乱来,我忍不下心呀”?郑直说:

“你不忍心?别人忍得了心,无毒不丈夫呀,你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也不会出现一个清官来救你?等着瞧吧。冯缘越说越气愤。

郑直红着眼盯了冯缘一眼,从眼神中透出一丝迷茫。所以说:“好人命不不长,祸害千年在”成为千古绝句。

“我真的不相信,这么大个乌江,正直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我既然选择了正直,选择了良心,我就要走下去,哪怕最后只有我郑直一个人,我也要地走下去,我别无选择.”郑直说:

“你不怕死,我们怕死、你身边的人和亲朋好友怕死呀?你是悬崖勒马的时候了”。冯缘苦口婆心地说;

老头子实在看不过去,语重心长地对冯缘说:“冯缘呀,你也要站在郑直的位置上换位思考才是,郑直清正廉洁本身没有错,我非常支持他的行为。

我工作几十年,大小事也没少见,廉洁好呀,吃亏是福呀,《月亮湾的笑声》那部电影你们慢慢去品尝一下吧,不过,郑直坚持原则,清正廉洁是对的,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你也要审时度势呀,要把握好度呀,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呀,就好像驾驶员一样,遇绿灯快速行,遇红灯,绕道行,只有这样才能趋吉避凶,工作才能处处主动呀。”老人的一句话点破了“为人玄机”,化解了夫妻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