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定义了“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民族复兴除了国力强盛之外,也包含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化复兴之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既具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丧失了文化的特质。实现文化梦,文化自觉和自信是关键。有了文化的自觉,“强挖”文物就不会见诸报端,文化遗产也可以幸免。有了文化自信,就能在面对传统文化时有的放矢、去粗存精。
如果说“中国梦”如同摩天大厦,“我的梦”则好比一砖一石。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要圆伟大的“中国梦”,同样是人人有责,责无旁贷。只有每个中国人都各司其职,奋发有为,努力工作,埋头苦干。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境界。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
作为一名考古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我很庆幸一毕业就能进入文化系统工作,从事宁夏岩画研究与保护工作。在校期间对岩画有过初步的学习与研究,所以从事这份工作相对得心应手。但是岩画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结合了民族学、考古学以及历史学等众多学科内容。岩画本身是一种不可再生的人类文化遗产,而宁夏有着丰富的岩画资源,因此在岩画的学术研究和保护方面,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之根脉,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实现“文化梦”的必然要求。
文化梦,深深植根于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灿烂史。就宁夏来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留下了数量众多、丰富多彩而又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历史文化名村1个;须弥山石窟、开城遗址、固原古城和固原西南郊北朝—隋唐墓地四处遗产点列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荐名单。
宁夏岩画是宁夏境内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遗产。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被重新发现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高度的关注。1991年和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在亚洲召开的两届年会,都选择在宁夏银川举行。宁夏的学者在贺兰山等岩画的断代研究、岩画的调查方法及科学记录研究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相继出版了《贺兰山岩画》《大麦地岩画》《久远的记忆》《远古的呼唤》《宁夏岩画》等专著和大型画册。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省级岩画研究中心,宁夏岩画研究中心为更好地加强宁夏岩画研究工作,进一步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宁夏文化艺术的发展。在开展岩画普查、保护、展览和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在国内外举办的众多的大型展览,让国内外更好地了解灿烂古朴的中国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认知宁夏岩画的历史内涵及文化价值,增进了对宁夏及宁夏岩画这一悠久的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关注。正因为岩画具有如此之高的价值,岩画的保护才具有如此之大的意义。岩画自诞生之日起,破坏就已经发生,而且几乎没有停止过。但是,那些破坏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情况并不严重。自20世纪80年代初宁夏岩画被重新发现并被外界所知以来,对岩画的破坏更有加剧的趋势。
在国家大力倡导保护历史文物的当头,在文化兴邦文化强国的风口浪尖,还有人无视文物的重要性,强行破坏,这林林总总只会不断摧毁国人的文化梦想。
作为省直文化单位的文博工作者,尤其是一名岩画工作者,正为自己的梦努力奋斗着。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段旅程,都是一次心灵的历练,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不同的梦想,这是由于人生的每个阶段的心理都不一样,每个梦想都是遵从着心灵的呼唤。要珍惜时代提供的难得机遇,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强化学习和思考;加深自身的专业理论造诣,凭着对岩画的挚爱,锲而不舍,用尽毕生精力投入到岩画工作中,像老一辈岩画专家取经学习,在岩画的保护、岩画的断代研究、岩画的调查方法及科学记录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使得宁夏乃至我国的岩画管理水平与学术研究水平得到了国际岩画界同仁的认同。以个人奋斗之梦、事业发展之梦对接文化梦,以文化梦来强化共识、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砥砺前行,不断地创造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新辉煌,为宁夏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中华民族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这是一个梦想绽放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梦想家。中国梦,从我的梦开始。我的梦,我的岩画梦就是中国梦。当我的梦实现之时,中国的梦也就会实现。就让我们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学会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在追求理想中,为国奋斗中,激扬无悔走过青春!
(作者单位:宁夏岩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