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园园
“中国梦”属于每一个中国人,它是十几亿中国人追求梦想的汇聚,浩瀚长河聚合了涓涓细流。50年前,马丁·路德·金先生,怀揣着为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美国梦”,向世界宣示了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我有一个梦想”。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梦也因人而异。人生如船,梦想如帆,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我,也有自己的梦想,期盼着以个人成长成才梦为“中国梦”添砖加瓦。从呱呱落地,到这些年一路走来,在自己寻梦、追梦、圆梦的年谱上,记录着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脚印。
梦想,一直都是在我的心里,而梦想,也伴随着我成长,我的成长梦是希望成为作家。不过,我的这个成长梦,给我的成长生活增添了多少滋味啊。
刚开始上学时,我就疯狂地喜欢上作文材料及写作了,每积累一些素材,就写上一篇小短文,睡觉前也要看一下自己的“成果”,内心之中也渐渐有了一丝成就感,但这种成就感很快就被一点酸痛干扰了。
有一回,老师留了一篇小练笔作为家庭作业,这下我可来了兴致,回到家里,我连饭都来不及吃就开始“大显身手”了,我高兴地看着笔尖在作业本上舞蹈,并将大量的好词妙句都镶在了文章中,自己认为这次作业完成的十分完美。第二天上课,我胸有成竹的看着老师手中的作业本,等待着,等待着,却迟迟听不到老师念我的文章,心中不免感到有些失望,放学时,我没像往常一样,跟同学一起走,心情坏透了。
“毕竟是第一次嘛,失败也是情有可原的,不能就这么放弃了。”此后,我依然试着写各种体裁的小短文,升到四年级时,我的文章逐渐有了好转,至少每回上作文课,老师点评作文时,好的一类里总算能有我的作文了,一股欢悦又流入了我的心中,但没过多久,我又遇到了新的烦恼,有天晚上,我偶然问起爸爸:“当作家到底有没有前途?”可爸爸的回答却让我不太满意:“世上能有几个像老舍、鲁迅那样的呀?有许多作家花了毕生的心血都出不了名呢。”
这的确使我动摇了,再加上自从上五年级后,我经常因作文不合格而受到批评也很少再听到老师对我的文章有好评了。直到有一次,班干部让我写一篇命题作文,我没有推辞,那会儿,我可以说是花了很大的“心血”去完成,直到听说文章被发表了,我的内心才又燃起了曾经差点被埋灭的希望,经过了那次的成功我终于明白了,从一开始,我拥有理想绝不是为了长大能“出名”,而是希望能把自己的思想寄托,再让“他”把快乐带给别人,同时,也让自己得到满足。
每当我看到展翅飞翔的大雁,就不由得想到,对于和我成长的梦想,从产生到动摇,又从动摇到坚定,是一个多么艰苦的过程啊,愿我的成长梦像大雁一样,飞翔,飞翔。飞到最远的天空。
1976年出生在西吉县红耀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的回族家庭的马兰,由于家境贫寒,上中学时中断了学业,在家务农,18岁开始外出打工,看着同龄孩子进城继续读书,马兰感到对贫寒的苦恼和无奈,多少个夜晚辗转难眠,年少的心灵倍感折磨。正值豆蔻年华的她,面对日益拮据的家庭开支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妇女生活,她心里默默地盘算着如何脱贫致富的法子。她在酒店做过洗碗工、在饭馆做过服务员工、在工地做过搬运工……她虽然做的都是最苦最累的工作,可是对每样工作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加上她头脑灵活,虚心好学,不断地实践总结,在外打工期间她学会了餐饮经营的本领,尤其是掌握了一些特色菜的做法,为后来创业奠定了基础。
她以非凡的毅力,坚定的信念,自强不息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用坚实的步伐平稳而有力地踏响着每个创业的节拍,十几年来她用坚韧战胜困难,以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创造事业的辉煌,从一个农家女发展成为一个企业老板,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品尝了收获的喜悦,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