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
韩如霞
回首人生的路途,每一次都感觉站在一个新的航点上,却不曾远航;每一次都感觉插着梦想的翅膀,却不曾翱翔。我想这或许因为我们总是把梦想绘于骨骼,却不曾给予它营养的血肉。
踏出大学校门的瞬间,毕业证和学位证在梦想和努力的天平上同时加大了砝码。我以为伸出翅膀我便拥有了蓝天,却不知道拥有蓝天的同时也拥有了无数次的摔痛。梦想开始变得复杂又简单,因为,真正的梦想不是靠骄傲的成绩单就可以实现的。有时候希望自己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有时候,却只想摇着火车赶紧回到父母亲的身旁,陪着他们聊聊生活和希望。
背着行李和梦想来到了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太西洗煤厂,和分来的大学生一起进入车间实习。隆隆的机器声,空气中飞舞的煤灰,笨重的铁锹,还有湿了鞋脚的煤泥水……看着这一切,我的心充满了委屈和痛苦,我扪心自问:为什么会是这样?我读了十几年的书难道是为了吸煤灰,是为了拧螺丝,还是为了按开关铲煤?
我曾几度想要离开这里,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可是,我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让我重新定位了自己。如果我的梦想是一个伟大的领袖,那么十年以后,我或许依然只是个追梦人;如果我的梦想是一个浮选重介司机,那么我可能很快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好的浮选重介司机不仅要会控制各项指标,还要会处理各种生产事故。我这样可以吗?
带着学习的心态再次进入车间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好奇和新鲜。机器的结构和原理在书本上早已熟知,可是我却不知道该如何操作。尤其当机器运行过程中,操作不当煤便冒出来洒一地。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我心急如焚却不知道如何处理,有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这个时候师傅过来不仅冷静地将指标调到恰当的数据,而且还将地上的煤泥用铁锹铲回去。看着庞大的机器变成了师傅手中的棋子,心里油然升起一种敬佩之情。师傅不仅对生产事故不做任何抱怨,随后还耐心的指导我该如何处理这类问题,更教导我处理一些不常见的生产问题。
在师傅们的帮助下我很快地进入了状态,随后选矿专业的同学进入洗煤车间实习,机械专业的同学进入机修车间实习。我和几位机械专业的同学进入检修车间正好赶上整体更换420压滤机以及新主洗车间的对接。每天的晨会明了自己的任务之后,班组长便带着我们出发,拿着检修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到车间一开始就是一整天的叮叮当当。
看上去检修的工作很简单,无非就是拆、装、焊、切等工序,实则不是。如果一个医生不了解人的身体构造,不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方法,那么他是无法救治病人的。检修机器也是一样的道理,看着师傅们熟练的拆装焊接着,我只能从打杂的部分开始,递个扳手,拧个螺丝。师傅们看出了我的心思,每天在检修的时候都会给我讲解原理并分析原因,然后再教我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慢慢的,我们也变成了师傅的好帮手。
实习期间也有很多感人的瞬间。班里的师傅们都是在太西洗煤厂工作了很多年的老员工,尤其是杨师傅,大家都叫他老杨。我从班组资料上看到老杨已经五十多岁了,生于1961年,成长于那个我只能靠历史和想象去描述的年代。他在这里奋斗了三十年,晶莹剔透的汗水里折射出奋斗和勤劳的美丽光环。老杨年纪大了,有些重活其他师傅不让他干,他摇摇头说:“没事,我身体很硬朗。倒是这几个新来实习的大学生,孩子们瘦小,别累坏了身体。”看似很劳累的检修工作,师傅们互相探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让我感觉更像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
……
有时候,我依然在想自己的梦想到底是什么?难道是这样的匆匆忙忙,碌碌无为,还是一直留存在内心深处的一潭死水,永无波动?工作了这么久,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其实,是我以前把梦想夸大化了,认为那是一个日夜遥望的梦,一个结果。比如成为一个伟大的领袖,比如成为一个汽车大亨,比如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但是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梦想它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或平凡,或伟大。我们只要确定了梦想的方向,就要用心去行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走向它。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快乐和努力交织成梦想的枝叶,无数条梦想的枝叶编织成色彩斑斓的花环,那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太西洗煤厂人力资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