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梦·我的梦
8471300000010

第10章 园丁的中国梦

张发

梦想是什么?小时候,梦想是灿烂的阳光,是鲜艳的花朵,是耀眼的繁星,充满了新鲜与美好。成年后,渐渐懂得梦想不仅是内心执着追求的方向,更是脚踏实地步出的坚强。我有一个园丁的梦,在这梦里,我悉心浇灌每一棵花朵,翘首凝望每一颗明星,尽情享受每一缕阳光;在这梦里,我用信念作支撑,构筑起一座不倒的精神大厦。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是一份荣耀、也是激励、更是鞭策,是我们最神圣的职责。”依稀记得,在师范的开学典礼上,院长就是用这段话激励我们的。毕业后,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成为了梦想中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故乡在贫瘠的南部山区,缺水是制约家乡发展最大的瓶颈,每天早晨孩子们都要排着长长的队伍只为打一杯水喝。每次当我排在队伍后面等候的时候,总有班里的孩子主动过来或要帮我打水,或要让我插到前面,他们的眼神是那么真诚,写满了对老师的尊敬,但每一次,我都同样真诚地告诉他们:“我也是学校的一员,大家都在排队,我也不能例外。”每天的早操,我都跟在队伍后面,与孩子们一起跑完步,一起做完最后一节广播操;每天的晚自习上,我都静静坐在最后一排,和他们一起温习当天的功课……没有过多的语言,没有过多的责备,也没有孩子们最忌讳的体罚,只是默默地陪伴,静静的坚持,渐渐的,班里上课搞小动作的人少了,专心听课的人多了;按照值日表打扫卫生的人多了,换值日逃任务的人少了,因为在他们心里慢慢的刻上了“规矩”两个字。于是,我在我的园丁梦里写下第一道魔法咒语:言传不如身教。

这句咒语一直陪伴我走过了很多个春秋,我就像一个永不毕业的学生,陪伴并送走了一拨又一拨的学生,其中的酸甜苦辣不言而喻。不知不觉中,我已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20多年,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物质生活的丰富,我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原来的土坯房教室早已被改建成了宽敞明亮的楼房,陈旧破损的课桌也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就连黑板也渐有被电子课件取代的趋势。也在不知不觉中,教师节的礼物从曾经的一句句祝福、一张张贺卡变成了一个个礼盒、一张张购物卡,有人欣然笑纳,有人半推半就,有人左右为难,但也有人婉言谢绝,坚守底线;曾经安贫乐道的园丁们,有的下海经商、有的兼职家教、有的穿名牌开豪车,一股浮躁攀比之风悄然蔓延到了我们身边……面对这些,我的脑海里常常浮现起当年那个破旧的乡村中学,虽然干旱缺水,但校园里那一棵棵白杨树总是倔强的伸展着枝叶,为孩子们遮出一片片阴凉;我的眼前也常常闪过灾难来临时,谭千秋、张丽莉用血肉之躯护卫花朵的感人瞬间……清晨,当黎明的曙光照进校园,我静静聆听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那是天底下最动听的乐章,是人世间最优美的旋律,那旋律是干净的、纯粹的、剔透的,容不得半点污浊,掺不得半点瑕疵。于是,我选择了坚守,坚守自己对梦想的尊崇与敬仰。

时光飞逝,岁月蹉跎,如今的我已过不惑之年,历数自己的人生财富,排在最前的莫过于一本本纪念册、一张张毕业照、一封封来自天南海北的信件,他们就像岁月的年轮记录了我的人生,也记录了他们的成长。翻开厚厚的纪念册、重温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还有一句句成长路上的体会感言,我的心里总是温暖而充实。1998年的纪念册上,最后一页是一个曾经十分骄傲的“小公主”留下的,她这样写道:“张老师,谢谢您教会我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她还特意在后面那八个字下面加了着重号。看到这个,我不禁哑然失笑,十四五岁的年纪,也许当年的她只是领悟了字面的意思,但当我看到如今的她早已褪去年少的轻狂,变得沉着稳重、低调谦和,事业也蒸蒸日上的时候,我感到无比欣慰。还有1996年毕业的那一届学生中,有一个孩子至今生活在我的视野里,他时不时还会来家里坐坐,说说工作、生活中开心的、烦恼的各种事儿,我们曾经是师生,现在更像是亲人,还有已经是大学教师的他、花店老板的她、银行高管的他……虽然不是常常见面,但一条短信、一声问候,总能让我感到为师的快乐和人间的真情。我庆幸,自己选择了一生钟爱的职业,我无悔,辛勤的浇灌换来了桃李芬芳,我自豪,笔墨的耕耘造就了千万栋梁。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的中国梦,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信誓旦旦,这个梦是一种使命、一种奉献,是永恒不变的追求,是相许终生的承诺!这个梦虽然平凡但并不卑微,虽然普通但并不虚无,我相信,自己对这个梦的执着与坚守也定会为大家的“中国梦”增上一分光亮,添上一抹色彩。

(作者单位:吴忠市红寺堡区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