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我们老了花什么
8469800000011

第11章 保障规划,自己的风险别人抗!(1)

天有不测风云,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一辈子不遭遇伤害和疾病的侵袭。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你有没有考虑过,有一天自己因为丧失赚钱能力了,这个家该怎么维系下去?

用现在的钱,去给自己的未来买一份足够的保障吧!

1.保障类险种有哪些?

保险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份投资。在理财金字塔里面就可以看出来,一个家庭的基石应该是现金和保险,这两个东西是帮你抵抗风险的。

但是现金和保险又不一样——现金是少量的,短时间的风险保障。一般抗风险范围在几万到十几万之间。可保险是长期的,可以抵抗大额风险的东西。

不过国人在保险方面的投资比例太少,从上面这个表就可以看出,一旦遭遇风险,中国家庭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震、动车、空难,危机无处不在。还有各种疾病,也是威胁家庭安全的巨大风险。

我有个朋友,是做电脑设计的。工作强度很大,人本身也很勤奋,还有些许强迫症,有时候一件事情不做完就算尿憋了很久都不会去上厕所。时间长了结果从肾炎发展成为肾衰竭。因为他没有任何保险意识,没有买商业保险,只有社保,但是社保保障的额度很少,还有几万块是要自己出的。结果农村的父母只有把房子、地买了,凑了几万块钱给他治病。在医院的时候,为了节约十块钱的床位费,都会跟他挤在一场床上休息。他也感觉很伤心,当时他的工资一个月是两三千,哪怕拿出十分之一,也可以买来几十万的保障。除了问题,就能很容易解决掉医疗费用方面的负担。

治疗保障只是保险众多功能的其中一个。

保险发展到现在,已经发展为两个大的类别:一类是保障性的险种,一类是理财分红型的产品。

其中意外类险种可以分为: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残疾、意外伤害医疗、意外伤害身故、疾病身故等。针对意外身故、疾病身故类保险,又根据期限划分为1年期、5年期、10年期,有的是保到60岁。期限越长,费用越高,如果是终身费用则最高。

虽然分类很多,但是综合起来,我们家庭最需要的保障险种就两种,一个是意外险,一个是疾病险。

所谓意外险,就是因为意外发生事故,像飞机空难、动车等身故而赔付的险种。像坐飞机时会买的航空意外险就是,但那是单次的,个人也可以买各个保险公司的全年的意外卡,比如我可以用100块钱买50万或者100万的保障,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偏好选择合适的险种,像有些人因为工作成天飞来飞去,在航空意外方面的险种需求就应该多一些。目前中国最高的一次航空险赔付的金额高达900多万。不过这种危险的发生率比较低,所以一旦发生,保额就会比较高。属于大概率事件的话,比如骑车、开车等活动,可能保障成本要高一低些,但应该买,因为如今汽车越来越多,为了安全起见,有保障是应该的,而且偏重除了意外保障和身故保障外,还应该考虑针对意外伤害的门诊和住院报销。像有的100块钱买10万的保障,其中还附加1万的医疗,门诊的话可以报90%。

意外类的险种根据各个人的职业范畴不同需求不一样,比如经常出差的就需要更偏重于公交意外。这里值得提一个问题,有车的人也需要买车损、三责、座位等保险。其中三责是保障的别人的车和人,一般都保20万,这个额度还可以,但是座位险的保障一般只买1万,保额是严重不足的。

前段时间出了一个事情,一个人开车撞到了高速公路的隔离栏,车上坐的朋友致残,就产生了民事纠纷,朋友花了20万去治疗,那这笔费用就是司机来担负。但是座位险远远不够,剩下的就只能自己掏。

所以有必要专门去买一个意外险的简易卡单去做补充。很多保险公司买的住院险里面就含了意外住院,假设我住院的保额是10万,因为交通意外而住院的时候,就可以在这个范围里面报销。有的公司也有更高额度的意外保险,比如500万,那么这种保额对于一般情况来说是足够了。

除了意外保险,我们再说一个特殊的一个险种:重大疾病。

为什么说特殊呢,是因为最早的时候,是没有重大疾病保险这种产品的。大家买的基本上都是身故保险,就是必须身故才能拿到钱。即便是得了重大疾病他也不能用这笔钱,只能等死。因为这种案例不断出现,催生了重大疾病保障,就是希望一个人得了重大疾病后可以拿到一笔钱去支付医疗康复费用、后续生活或者满足他最后的心愿。

重大疾病也是近年来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险种,基本上每家保险公司都有。重大疾病的种类有30多种,基本上大的病症都包含在里面了,比如癌症、肝肾移植等。

这个险种的状况就是买了重大疾病后,定期交费20年,如果是20多岁购买,每年就是3000多,90或者180天后就承担10万的保障。这个保障有终身的,也有1年期、5年期或者保到60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做。而且越年轻的人费率越便宜,如果是比较年轻的家庭或个人,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好,可以买定期的,比如5年或者10年,但是经济状态转好以后,一定要去保终身。

因为一开始买的是定期,感觉保额挺高,交的钱也少,但是等你若干年后,比如50岁的时候,决定买终身险的时候,就会发现费率比当时高出了不少,或者说那个时候已经没有条件去买了,比如身体无法通过体检等。所以最好建议你在三十或者三十五岁左右,有一定经济实力,并且恰好是身体的黄金期去提前做规划。而且我建议最好买那种带分红,就参与保险公司经营的险种,因为每年分红可以增加保障金额或者抵消保障成本的重疾险种,这样就不止照顾了现在的保障需求,也照顾了20年后或者50岁以后的保障需求。

另外,根据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保障类险种有几个概念需要注意:

第一是金钱损失上的补偿,还有就是承担家庭的责任,第三是生命价值不一样,根据自己的收入确定保额,比如年收入百万的人,30岁到40岁这十年间,即便薪资不长,也可以给家庭带来超过1000万的收入,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承担对家庭的责任,比如自己突然发生问题,为了让老婆孩子可以过跟自己在时一样的生活,那么可以拿出收入的一部分去买1000万的保额。这种高身价的保障类险种是比较有意义的,它承担的是一个家庭的“未在责任”。这种如果只保意外身故的话不算贵,因为200块钱可以保10万,1000万可能费率还要更低些,大概1万多就可以。

但如果是保终身的话,大概要10几万的费用,可能缴20年,一共三百万,任何时候身故,都可以有1千万的保障。这种保险就属于资产保全的作用了。只要有经济能力去交,就可以给家里留一笔遗产。

还有的就是企业做大了,始终会涉及到银行贷款、权责利益的部分,这种保障类的险种也可以起资产保全的作用。比如一个做煤矿的,有上千万的资产和几千万的贷款。突然因为交通意外身故,银行会来追踪这几千万的债。他的房产之类就可能被银行没收拍卖用来赔付贷款。但是保险赔的1千万就属于债务之外的资产,可以全额留给他的小孩。这就是起到了避债的作用。

2.保险可以用来做理财收益吗?

前面说了,保险总体来说分为两类:保障类和理财类。

所以我们如果要买保险,除了可以获得保障之外,还可以拿来作为理财目标的实现方法。

保险和理财结合在一起在中国也就是2000年以后卖得比较火。是因为目前的银行利息经历了8%、9%的时期以后,目前已经进入了低利率时代,最低的时候甚至只有2%,还要交利息税。这个时候,传统保险的收益已经不能满足一般客户的收益和跑赢通胀的需求,所以很多保险公司推出了分红险种。它能够分享保险公司70%的盈利,分红的保险就开始热销了。

理财型保险分为几个类,像投资连结保险,还有就是万能险,这类保险的特点是有的可以保底,又有投资的功能。还有分红险,交费要求连续,就有分红功能。

这几个险种偏向不一样,比如投资连结保险,顾名思义就是指把投资和保险结合在一起的心中,它的本质是投资工具,但是附加一部分保障功能。投资连接是保险公司的专用账户,专用投资,客户是需要承担风险的。

投资连结里面又分为几类,比如针对股票和股票基金这类风险比较高的进取型投资,也有稳健性只投存款和货币基金的,收益相对低一些。除了缴纳保障费用和投资手续费外,所有投资收益和风险由客户来承担。如果经济环境比较好的时候,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还是比较高的。比如智胜投连,2004年发行价是1块,现在差不多是3.8的样子,翻了3.8倍。

这种险种,客户可以自己在上面加保障功能。还有就是各家公司设计不一样,有的是有保障功能,但是要支出保障成本,有的是没有或者保障比较少,比如5000块钱的象征性保障,基本上就是拿来做投资的,有点像基金。但是跟基金的差别在于选择投资连结相对来说会更长期持有,比如选择基金的人有时候半年一年就会卖掉,但是投资连结一般是有手续费,比如一年内赎回是要10%的手续费,5年后赎回就不需要手续费。这个过程就避免了客户频繁赎回对保险公司造成的压力,所以对投资连结的操盘来说会更倾向于长期投资。而大一些的保险公司,动辄几千亿的资产,就有机构投资的优势。还有一些国家政策上的优势,比如投连可以投资的范围更广,不像有些基金只投二级市场或者沪深指数,它可能会投地铁基建项目之类,相对风险就会有差异。

万能险也是一种投资的保险,里面附加的重大疾病一般是定期的。万能险的特点是交费一定的期限,然后用投进去的这笔钱产生的利息支付保障成本。从保障角度来讲,满足了现在的人交费比较随性的需求,今天有钱就可以今年缴,明年没钱了,就可以先不缴。只要账户里面还有钱,保障就一直在。尤其是年轻人来买,可以满足我们用低保费换高保障的需求。

但是恰恰因为万能险的灵活,也会有一个问题——很多人知道自己可交可不交,很多就失去了持续缴费的动力。但如果你要希望用它作为理财手段的话,比如做教育金,如果不能连续缴费,你的理财目标就无法达到。而且就像之前说的,现在看起来费用不高,但很多万能险是定期的。等20年以后你要再考虑终身保障的话,重新去购买的时候就会发现保费会定的很高了。所以从个人角度来说,如果经济能力还不错,还是建议买终身纯保障的险种,更容易完成我们建立一个长期完整体系的要求。

还有就是分红保险,分红保险有终身也有定期。一般都是还本付息的产品,不承担风险,可以分得保险公司经营利润的70%。

分红保险比如说养老保险,有分红功能;还有一些十年二十年的长期投资,比如教育类保险;还有类似定投的保险。这种保险因为不承担风险,所以收益不会超乎你的想象。相对来说,时间越长,收益越高。因为里面有复利的因素在里面。

比如养老保险,我可能投十年,但是可以保到88岁甚至终身。用长时间去达成持续的收益。一般来说可以用来建立商业养老保险或者教育保险的补充。

可能每个险种包装不一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核心基本就是这些。

投资、万能、分红针对的家庭人群图

3.根据生命周期来选择合适的保障

我们说财富规划和当下的人生阶段是分不开得,保险既然是财富规划的一个部分,自然也是这样。

通常来说,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这个周期和他的财务周期,以及相应的保障需求有密切关系。

这三个周期我把他分为消耗期、成长期和储备期。

首先是0~22岁这个阶段,大部分人是没有任何产出、收入的。这个阶段是消耗期,用父母的钱。

22~30岁,这个阶段是成长期,相对于财务周期来说,是财务的成长期,慢慢开始挣钱了,但是还没有盈利,挣的钱刚刚够自己的生活,甚至还需要父母贴补一些。还谈不上有很多的结余。比如以前完全要靠父母,现在可以自己买贵一点的衣服了,逐渐到自己可以买车买房了。这就是财务的成长期。

30岁以上到60岁之前,这是我们的储备期,就是要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做好规划,包括养老资金和重大疾病预防等。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不把60岁以后的时期规划进去呢。因为对财富周期来说,退休以后的收入不多,该做的保障也应该在30~60岁这个阶段做好了,所以这个时候相当于纯粹的消耗期,毕竟你不能指望说自己退休以后还在辛辛苦苦为生活奔波吧,那其实是件很悲惨的事情。

生命周期——理财周期

先了解自己的生命周期,你才知道怎样去运作自己的财富。比如0~22岁这个阶段,其实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意义不大,因为这是生长消耗期,是消耗父母的钱。比如读书的费用,是父母给的。这个年龄段如果有保险,一般是父母给购买的,是在靠父母供养,谈不上理财。所以我们又把0~22岁这个阶段叫做父母的保护期。但是对下一代来说就不一样了,比如你要给自己的孩子做好保障,保护他的成长。

这个时候主要的保险是医疗保险和教育保险。首先说医疗,孩子小的时候可能比较顽皮,容易受伤。而且孩子越小,抵抗力越低,越容易生病,比如白血病就特别容易发生在小孩子身上,再普遍一点的,感冒发烧、各种炎症,也是特别容易出现在孩子身上,所以你看儿童医院里面,天天都有很多家长带着小孩去看病。

这个时候他们特别需要一份健康保障。做这份保障的目的是减轻父母不可预见的大笔支出。是避免财产的损失。比如小孩患比较重的病,需要40万的医疗费用,互助金可能可以报销十几万,但是还有60%左右需要自己支出,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父母给孩子每年存几千块钱建立一个这样的基金以后,那么就可以用保险补贴医疗上的大额开支。

除此之外,你还要给孩子留够上学、留学的费用。所以可以给他买一份教育保险。如何选择教育保险,我们会在后面详细讨论。

22岁开始,大部分人都进入了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有了薪水,财务就进入了成长期这个阶段。但是因为刚刚毕业开始挣钱,没有太多资本积累,加上对自身投资也是比价多,没有太多的钱,加上按照人体规律来说,这段时间人的身体也是最好的,所以应该考虑低费用,高保障,偏重于意外风险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