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好难说的话,办好难办的事
843800000042

第42章 夫妻之间大事可化小(3)

其实,对待那些沉迷网络的孩子,说教打骂并不是解决之道,反而只会让他们对父母产生一种逆反的心理。若想要让孩子不再沉迷于网络,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树立自己的理想和培养新的兴趣。

【修炼秘籍】

1.硬性规定孩子以后不许再碰电脑不太可取,给他们贴上“问题少年”的标签,以“棍棒”和说教的方式来管教,只会激起孩子的抵触情绪。

2.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需求,要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

3.父母在购买电脑时,应该和孩子定下一些规定,例如,每天用多少个小时上网,什么时候上网等。另外,还要指导孩子怎样正确使用互联网,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孩子你很担心他花那么多的时间在上网。

4.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但是新的兴趣应该是健康无害的。

应对孩子的早恋

【难度系数】:★★★★

【适应人群】:孩子早恋的人

【症状测试】

(1)无意中发现孩子早恋。

(2)劝导孩子不要早恋,但是他无论如何也听不进去。

(3)孩子因为早恋而影响了学习。

据调查显示,早恋已经成为青少年中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而且,近年来,学生“早恋”现象开始出现低龄化的趋势,不仅高中生“早恋”的比率居高不下,初中生“早恋”的比率也大幅度增加,甚至有些小学生也开始谈“恋爱”了。

恋爱本身是无害的,但是在心理不成熟、缺乏教育和引导的情况下过早地“恋爱”是有害的,至少对青少年的成长弊大于利。他们对真正的爱情、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因此,在男女交往中,往往因一时冲动,造成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所以,早恋成了令家长和老师担忧的又一问题。因为不闻不问,总觉得会耽误孩子的学业;过问,又怕把孩子迫急了,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来。

近来,班主任李老师发现在班上向来活跃开朗的张军有些反常,在与他进行了一次耐心的交谈后,张军终于犹豫地向李老师讲述了他对班上一位女生有好感,希望与她建立超出友谊的关系的心理。张军怯怯地问:“李老师,我是不是在谈恋爱呀?我知道辜负了你们的期望,可我真的是很喜欢她。”

李老师不愧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她亲切地说:“那个女生的确很可爱,老师、同学都喜欢她,你说大家都在同她谈恋爱吗?”张军摇了摇头,露出一丝笑容,老师充满诚意地说:“现在你对某个女生产生好感是符合青少年发展特点的,是很正常的。真诚的好感和思想品质是两码事。”

张军松了一口气,急切地问:“李老师,那我应该怎么办啊?”李老师说:“既然你也无法躲避,那就正视这种感情,让它安安静静埋在心底。她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绝不会为某种感情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你也不会因为这一相情愿的好感而白白牺牲了自己的前途,你说对吗?我们的人生总是有得失的,所以,在不适合获得或不应该获得的时候,及时地放弃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放弃也是一种美,它反映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约束力,我非常希望在你的身上看到这种闪光的品质。”张军认真听着,用手敲敲脑袋,自嘲似的笑了。

后来,张军能加了市、省的各项竞赛,并考取了国内一所重点大学。他除了像以前那样活泼开朗外,还多了几分干练与成熟。

所以,作为父母和老师,应十分谨慎小心地加以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并采取适当有效的方式予以解决。

【修炼秘籍】

1.多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让他们认识爱的真谛,而不能以强硬的手段进行干预。

2.可以利用兴趣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充实了孩子的生活的同时,使其精神有所寄托,从而使他们发现生活的意义。

3.在家中父母应多和孩子开展一些家庭集体活动,不时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以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及时教育。

4.宽容和理解孩子,动辄批评,甚至不分表红皂白地训斥、苛责、打骂和羞辱他们,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帮助孩子战胜考试焦虑

【难度系数】:★★★★

【适应人群】:自己的孩子考试前总是很焦虑的父母

【症状测试】

(1)考试前,孩子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烦躁不安。

(2)考试中,孩子人会因心里过于紧张,而无法正常发挥。

(3)考试成绩不理想,孩子往往会陷入苦闷自责之中。

现代生活中,学生要面临各种压力,如考试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升学的压力,有的孩子甚至还要面临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往往使孩子产生焦虑的情绪,在面临考试时候表现得尤其明显,使得他们在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都会有很大的情绪波动,而且自己也控制不了这种情绪。

其实,焦虑本身并不一定是坏的。心理学研究证实,在焦虑适中的情况下,工作和学习效率随着焦虑水平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这就说明,适度的焦虑具有促进作用,它能推动人去积极工作、学习。因而,考试之前适当的焦虑并非坏事,对有些学生,有时还需要采取适当的手段绷紧他们的心理之弦,让他们紧张地行动起来,积极复习迎考。

但是,与许多情绪一样,一旦过度就会适得其反。考试焦虑一旦超过了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考试效率就将随着焦虑水平的增强而不断下降。

考试焦虑主要有如下三种表现:

一是,考前焦虑。烦躁不安、紧张至极,从而影响了复习和考试。

二是,考场焦虑。平时学习还可以,一上考场就慌了手脚,会做的题做不出,平时很少出现的问题都出现了。

三是,考后焦虑。由于成绩不理想,于是情绪低落,整日陷于苦闷自责中。

今天考试成绩出来了,果然不出所料,我又考砸了,数学得了90分,语文只得了85分。爸爸、妈妈虽然没有批评我,可我心里很难受!

我不是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平时作业都是100分、98分。有时,同学们遇到难题还向我请教。可每到考试我就不行了,本来会的题目也答错了,本来很熟悉的内容也想不起来了。我不断提醒自己: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可仍然会看错题、抄错题。这次数学考试,我居然把“÷”号看成是“+”号。

我真苦恼……

这个小学生就是陷入了考试焦虑症之中。年龄太小的孩子面对这种强大的心理压力,往往无法进行自我的调节,因而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作为父母和老师,要能及时地帮助他疏导这种焦虑,使他们更好地投入以后的学习生活之中。

【修炼秘籍】

1.切忌对孩子期望值太高,不要给他造成压力;也不要强迫孩子,根据孩子自己的能力、兴趣等特点帮助选择恰当的成才方向。

2.如果孩子陷入焦虑之中,可以让他经常听听舒缓、轻柔、优美的乐曲,或者带孩子去听听相声,与孩子一起看看小品、幽默漫画,同孩子一道参加游乐类活动来缓冲这种焦虑情绪。

3.可以让焦虑严重的孩子坐到镜子面前,对镜中的自己,倾吐心中的焦虑。

4.考前焦虑的孩子往往认为考试成绩非常重要,父母应引导孩子意识到:一次考试虽然重要,但不能说明一切,这次考不好,还有下次。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绩,不要总是责备,而是要鼓励他继续努力,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

巧妙化开与孩子的“代沟”冲突

【难度系数】:★★★★

【适应人群】:与孩子无法沟通的人

【症状测试】

(1)孩子总是埋怨大人管得太多,跟不上时代。

(2)与孩子之间总是会因为某些事情而发生冲突。

(3)与孩子对许多事情看法都不一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父母与孩子之间由于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而产生了基本价值观的差异。例如,孩子嫌父母古板、循规蹈矩,父母抱怨儿女不踏实、太新潮………

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这种冲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关口。冲突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正视冲突,并合理地处理和化解冲突。

有时候林女士会羡慕别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怎么就能和父母无话不谈?甚至恋爱的秘密也一起分享。但她女儿灿灿最爱说的就是:“妈妈,你别管了,我自己会处理。”

林女士第一次发现灿灿特有主见还是在中考时。

那时,灿灿已经被通知保送,直升本校重点高中。灿灿学习成绩一直较好,能保送就算是进了保险箱。但在此前,灿灿一直在考虑报考一所更好的学校。到底该如何选择?要知道,被保送已经是许多孩子梦寐以求的了。

那个月,这个话题一直在林女士家的饭桌上讨论不休。如果放弃保送,万一考不上,对灿灿会不会是个沉重打击?而且,即便那时再考上本校,还要多交一大笔学费。而且,本校会不会不愿接收呢……他们尽可能倾听灿灿对学校的感受,和灿灿商讨各种可能性,并介绍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教训……其实,林女士和她丈夫心中早有定数:希望她还是接受保送。“但我们能替孩子做决定吗?谁又能保证她执行的效果?”于是,他们告诉灿灿:“这件事由你自己决定。”

其实,女儿非常认真地听取了她们的意见。林女士心里也打鼓:“我和丈夫应该支持孩子在事关前途的问题上冒险吗?”

终于有一天,女儿回家后淡淡地说:“爸妈,我今天对老师说,放弃保送名额了。”

一瞬间的震惊。林女士和丈夫迅速对视一眼,马上表示:“那就这样吧!”再没多说什么。可是晚上回到卧室,她和丈夫谈到深夜,心中不知是惊喜还是担忧。没想到孩子这么小就有了决断力和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她既然愿意逼自己一下,不管结果如何他们都接受。

战战兢兢几个月过去了,孩子还是以几分之差落回了本校。之后半年多的时间,孩子经历了期望值的失落、对学校的不满意和与其他同学比较后的失衡。看着她烦躁的神情,林女士的担心真是难以形容。

就在那时候,林女士常常用自己的经历给女儿“打气”。她给灿灿讲述她18岁离家插队时,单纯、胆怯、对社会一无所知,十多年来,面对许艰难困苦的生活,她和丈夫是如何熬过来的,如何靠着自己的奋斗走出困境。她对灿灿说:“我跟爸爸现在拥有大部分好的经验、能力也都是在不断地失败中得来的,经历点挫折也不是坏事,这是成长中一次重要的心理考验,别人无法替代。只有依靠自己不断地打拼锻炼才可能取得成功。”林女士和和丈夫始终都在灿灿的身边默默地支持她。后来,灿灿逐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并考上了北京著名高等学府。

其实,独立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处于青春期的个体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成人感心理。若父母对这些“准大人”仍采取强权态度,喜欢命令孩子,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增加孩子的抵触情绪,加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假如父母能认识到这是孩子个性的表现,抱着理解、尊重和正确引导的态度去面对,那么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很容易消除。

【修炼秘籍】

1.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真诚地、平等地、耐心地与孩子交谈,尊重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2.主动接近孩子,适当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要懂得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3.给予孩子理智地关爱,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在关爱中引导孩子成长。切忌对孩子过分溺爱,这种非理智毫无节制的爱,只会限制孩子的成长空间,扼杀孩子独立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