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内科疾病的诊治与护理
8357900000064

第64章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的诊治与护理(11)

为在治疗过程中监测病情变化,尿糖定性测定简单易行,佐以24小时尿糖定量测定,对了解糖尿病控制程度有一定的实用意义,但不是最敏感和可靠的指标。血糖水平仍然是反映糖尿病代谢状况的主要指标,但多次静脉采血受到一定限制。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是检测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手段,但不是用于短期内及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的指标。应用血糖计测定毛细血管血葡萄糖含量可使患者及时了解血糖水平的变化及调整用药剂量,从而改善糖尿病控制并避免发生低血糖反应。虽然毛细血管血糖含量接近动脉血糖含量,在进食后高于静脉血糖浓度,且欠缺恒定的比例关系,但在空腹状态,毛细血管和静脉血糖浓度相差不多,是实现家庭自我血糖监测的主要手段。对于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或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治疗的患者,是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这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多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目的在于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表8一、一、可作为糖尿病控制程度的参考。然而,因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型糖尿病患者,有时不得不放松对治疗的控制要求。

一、一般治疗

患者的期是的应对患者和的教育,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学会作尿糖测定,如有条件学会使用血糖计,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使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学会胰岛素的从指期不论哪一种糖尿病类型和有无症状,患者都应保持规律的生活制度,忌吸烟和烈性酒,讲究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体力锻炼应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项基本措施,按年龄、性别、体力、有无并发症等不同条件,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接受中效和短效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常波动于相对性胰岛素不足和胰岛素过多之间。在胰岛素相对不足时进行运动可使肝葡萄糖输出增加,血糖浓度增高,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生成增加,对代谢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在胰岛素相对过多时,运动使肌肉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增加,肝葡萄糖生成降低,血糖浓度降低,甚至可诱发低血糖反应。故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体力锻炼在餐后进行,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同时,餐前胰岛素皮下注射于腹壁,使运动不过多增加胰岛素吸收速度,以避免运动后的低血糖反应。多食和肥胖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接受饮食治疗或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运动使肌肉摄取葡萄糖的增加超过肝糖原输出增加,因而血糖浓度降低,不出现运动后低血糖反应。此外,长期锻炼对于肥胖亦有利。

二、饮食治疗

是另一项基础治疗措施,不论糖尿病类型、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也不论是否应用药物治疗,都应严格和长期执行。饮食总热量和营养成分须适应生理需要,进餐定时定量,以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

饮食热量估计首先按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身高得出理想体重。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生活习惯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成年人休息者每千克理想体重给予热量0.105—0.125MJ(25一、0千卡),轻体力劳动者0.125—0.146MJ(30一、5千卡或kcalth),中度体力劳动者0.146—0.167MJ(35—40千卡),重体力劳动者。

0.167MJ(40千卡)以上。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及消瘦者、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患者体重逐渐下降至正常的±5%左右。

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成人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0.8—1.2g,儿童、孕妇、乳母、影响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加至1.5—2.0g。脂肪量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0.6—1.0g。其余为糖类。总括来说,糖类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饮食总热量的12—15%,有时达20%,脂肪占30%—35%。再按食品成分将上述饮食热量分配转为食谱。提倡用较粗制米、面和一定量的杂粮,提倡使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而不是富和的或物食用糖糖、糖糖、糕点饼干、冰激凌、软饮料等;少用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全脂牛奶、蛋黄等,但蛋白质来源应至少有三分之一来自动物蛋白,以保证必需氨基酸的需要;提倡食用绿色叶蔬菜。这些选择还有利于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人,并含有较多食物粗纤维,增强胃肠蠕动’延缓消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

三餐热量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1/7、2/7、2/7、2/7。对型糖尿病患者应从午、晚餐抽出一部分热量安排夜宵。在使用降糖药(胰岛素或磺脲)后,按血糖改变再作适当调整,但不宜因降糖药剂量过大而增加饮食总热量。又如在治疗过程中体型消瘦患者体重已恢复,饮食方面也应作适当调整以避免体重继续增加。

三、口服降糖药治疗

1.磺脲类(sulfonylurea—:此类药物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此外,实验和临床研究均提示磺脲类可改善n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从而增强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即所谓姨外降血糖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磺脲类降血糖作用依赖于尚存在的相当数量的—0%以上)有功能的B细胞组织。主要适应证是单用饮食治疗不能获得良好临床和生化控制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如已使用胰岛素治疗,每日需要量在20—30单位以下。对胰岛素抗药性或不敏感患者可试用磺脲类药物。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及合并严重的感染、进行大手术或伴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均不适用。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也不适用。

在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因减弱葡萄糖异生,或降低磺脲与血浆蛋白结合以及降低药物在肝脏的代谢和肾脏的排泄等因素,某些药物可增强磺脲的降糖效应,如水杨酸制剂、磺胺类、保泰松、氨基比林、氯霉素、胍乙啶、利血平、P—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等。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速尿、利尿酸、糖皮质激素等,因抑制胰岛素释放,或拮抗胰岛素作用,或促进磺脲在肝脏降解等因素,可降低磺脲的降血糖作用。在使用磺脲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以避免出现低血糖、增加磺脲毒性或降低治疗效果等不良反应。

磺脲药物有多种。第一代药物有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D860)、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乙酷磺环已脲(acetohexamide)、甲磺氣一脲(tolazamide)等。第二代药物有优降糖(glibenclamide)、比磺环已脲(glipizide)、甲磺比脲(gliclazide)、喹磺环已脲(gliquidone)、甲磺冰片脲(glibornuride)等。

目前最多选用的是优降糖,吡磺环已脲和甲磺吡脲也已应用于临床,喹磺环已脲的代谢产物由胆汁排人肠道,很少经肾排泄,因而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很少发生低血糖反应,较为安全。甲苯磺丁脲仍继续应用。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与早餐前半小时1次口服,根据尿糖和血糖测定结果,按治疗需要每周增加剂量1次,或改为早、晚餐前两次口服,直接取得良好控制。如病例选择适当,80%以上可获得良好或满意效果。糖尿病控制不佳称为原发治疗失败,较多见于非肥胖型的n型糖尿病患者。已得到疗效而于治疗1,3年后再失败者约15%,称为继发治疗失败,当甲苯磺丁脲治疗失败时,改用第二代磺脲类药物治疗,仍可能取得满意疗效。

磺脲类的毒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以及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皮肤和其他方面的毒性反应。剂量过大、饮食不配合、使用长效制剂或同时应用增强磺脲降血糖作用的药物可诱发低血糖反应。尤其多见于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患者,并有可能在停药后仍有反复低血糖反应发作,持续1—2天。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消化不良、呕吐、胆汁齡滞性黄疸和肝功能损害。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以白细胞减少较多见,其他有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较少等。皮肤的表现有皮肤瘙痒、皮疹和光敏性皮炎,以上表现属于过敏反应性质,多见于治疗后6,8周。这些不良反应虽然少见,若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此外,氯磺丙脲可显著加强酒精的作用,出现皮肤潮红甚至诱发心动过速;还可致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过多及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增强,导致低钠血症以致中毒。

2.双胍类(biguanides):对正常人并无降糖作用,对糖尿病患者降糖作用的原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机理: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加速无氧酵解;抑制葡萄糖异生;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肠胃道吸收。与磺脲类联合使用可增强各自的降糖作用。

主要适应证是症状轻、体形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如疗效不够满意,可加用磺脲类。其次为磺脲类治疗有效但未达到良好控制者,可加用双胍类。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可试加用双胍类。不适于磺脲类的双胍类。

常用药物为二甲双狐(dimethylbiguanide,methormin),每日剂量500—1500mg,分2—3次口服。其次为苯乙双胍(phenformin,DB),又称降糖灵,作用持续时间约6—10小时,每日剂量为50—150mg,分2—3次口服,最好不超过100mg。

常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表现为口干苦、金属味、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及小可。过敏,疹等。二甲双胍较苯乙双胍的不良反应为小。因双胍类促进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如存在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缺氧情况,可能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因此有些国家已严格限制使用双胍类药物,但在我国多采用较小剂量,故乳酸中毒罕见。

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低餐后血糖。常用的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均需与第一口主食同时服用,若食物中不含碳水化合物可不服。主要不良反应为腹胀、排气增多、腹泻、慢性腹泻、胃肠道炎症忌用。

4.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尤其适用于胰岛素抵抗显著的n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本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有心力衰竭倾向或肝病者慎用。

四、胰岛素治疗

1.适应证:(1)所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者,经体力锻炼和饮食治疗效果不佳者亦可直接加用胰岛素治疗而不选用口服降糖药;(3)糖尿病急性代i紊乱一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伴有高血糖,胰岛素治疗是急性治疗中必需和关键性的;(4)合并重症感染或消耗性疾病,并发进行性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小球硬化症,或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急性疾患的糖尿病患者。对于后两种情况,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尤须避免发生低血糖反应;(5)伴有外科手术与施行大手术前后,尤其是使用全身麻醉的患者;(6)糖尿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和分娩时;(7)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患者。

2.制剂类型:按作用快慢不同,胰岛素制剂可分为速(短)效、中效、长(慢)效三类。

应用凝胶过滤柱层可以发现一般胰岛素制剂出现3个峰,其纯度约为95%,其余5%含有姨高血糖素、胰多肽、胰岛素聚合体、胰岛素原及其中间降解产物,是胰岛素制剂的致敏性和抗原性的主要来源。现有高纯度制剂供临床使用,单峰胰岛素制剂的纯度约为98%,单组分(MC)制剂的纯度达99%。一般胰岛素制剂的来源为猪或牛胰岛素,其氨基酸序列与人类胰岛素略有差别。通过半人工合成或遗传工程技术,已有人类胰岛素制剂供临床使用。对于因为出现抗胰岛素抗体以致对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低下的患者,以及对某些暂时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使用高纯度胰岛素或人类胰岛素制剂为宜。

3.使用原则和剂量调节:对于无急性代谢紊乱和急性并发症的1型和适应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应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先用中效(NPH或Lente)胰岛素每天早餐前皮下注射1次,开始剂量约为0.2—0.3单位每千克体重。或用中效与速效胰岛素(按2/3与1/3比例)混合使用。根据尿糖和血糖测定结果,每隔数天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取得良好控制。如早晨空腹血糖不能满意下降,可每天注射中效胰岛素两次,早餐前的胰岛素剂量约为全曰量的2/3,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为1/3。也可将中效与速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早餐前大致按2/3与1/3比例,晚餐前胰岛素大致按2:1或1:1比例。上述胰岛素治疗方案对多2病可,对于1病有时意控制。以下几种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可供选择:(1)早餐前注射中效与速效胰岛素,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夜宵前注射中效胰岛素;(2)早、午、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早餐前同时注射长效(ultralente)胰岛素。或将长效胰岛素分两次于早、晚餐前注射,全日量不变。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有时早晨空腹血糖仍较高,其可能的原因有:(1)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2)“黎明现象”,即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仅于黎明一段时间出现高血糖,其机理尚待研究;(3)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即Somogyi现象,低血糖出现在黎明前,有时症状轻微和短暂而未被发现。夜间多次(0、2、4、6、8am)测血糖(最好用血糖计)有助于发现早晨高血糖的原因。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须有密切的血糖监护和家庭自我血糖监护,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胰岛素剂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维持良好的糖尿病控制。

为了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使血糖控制更接近生理水平,现已使用在1型糖尿病患者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subcutaneousinsulinintusion,CS)。将速效胰岛素置于可再充盈的容器内,连续固定于皮下的注射针头(严格无菌技术,每周更换一次部位),用可调程序的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胰岛素输注,模拟胰岛素的持续基础分泌和进食时的脉冲式释放,胰岛素剂量和脉冲式注射时间均可通过计算机程序的调整来控制。严格的无菌技术、密切的自我血糖监护和正确与及时的程序调整是保持良好血糖控制的必备条件。

糖尿病患者发发时,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也不论过去是否使用胰岛素治疗,均应使用胰岛素治疗以渡过急性期。同时要避免发生低血糖反应,尤其对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的患者。

发病调整糖尿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