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混杂堆积与环境
8357700000087

第87章 后语

《混杂堆积与环境》一书终于脱稿了,本书只能是一个集体劳动的成果。此时我首先怀念起我的导师王乃睴先生,他是一位杰出的地貌学家,但一直重视对沉积学的研究,强调地貌过程应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的全过程。我一生不敢忘记他的这一深邃的教诲。在作者以前主持的所有科研项目中,我和我的同事、学生们发表了一系列混杂沉积的论文,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作者和合作者共同完成本书大部分章节:葛道凯、杨建强(第一章);关保德教授、易朝路、熊黑钢、张威(第三章);李德文、高全洲、冯金良(第四章);张学义、谢又予、方小敏、李永化、王晓辉、张兵、魏永明(第五章);李川川、陈剑(第七章);宋长青、南凌、伍永秋(第八、九章);马文璞教授(第十章);李树德教授、南凌(第十一章);刘耕年、杨晓燕(第十二章);赵亮(第十三章)。

作者于1988年在北京大学为研究生开设“混杂堆积与环境”课,历时十余年,组织他们(娄伯君、仇振行、张显峰、殷康前、许臖、王宇林、杨福珍、陈有才、陈福友、韦忠亚、万林义、刘开渝、徐锋、罗日升、邱祝礼、孟晓杰、秦华鹏等)广泛阅读文献,开展课堂讨论,也为本书的内容拓展作出了贡献。堰塞湖溃坝堆积一章,幸得崔鹏、魏明建二位同行把作者带到现场进行考察。在成书过程中,稿件整理、打字、绘图、数据处理等方面一直得到刘耕年教授的研究生陈艺鑫、李川川博士的大力支持,张梅、潘仁义、孙才奇、黄杉、聂振宇同学,还有黄万辉同志等都提供了具体帮助。特别是李川川,从头到尾统筹了全书的出版运作,功不可没。实事求是地说,没有他们的参与,本书是不可能问世的,我由衷地感谢他们。

本书主要参考了沉积学专家们的书和文章,其中有姜在兴(2003)的《沉积学》,陈建强、周洪瑞、王训练(2004)的《沉积学与古地理学教程》

以及刘宝臖、何镜宁、孟祥化、赵澄林等高水平的专著和文章,更引为学习对象的还有杨遵仪译著的邓巴的《地层学原理》,以及弗里德曼等著的《沉积学原理》、里丁的《沉积相》以及Walker的《沉积相模式》等。在内容的系统化方面,多得益于这些沉积学家们的成果。

在此,作者还想特别指出,A.L.Washburn教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是国际著名的冰缘地貌学家,他年轻时与他的老师、第四纪地质学开创者之一Flint教授(耶鲁大学)共同提出了“混杂沉积”(先是symmicton,后改为diamicton)一词并拟出分类方案。作者也是在从事中国冰缘地貌研究时才与Washburn教授结缘并成为好友。他80多岁开车带我到美国华盛顿州云尼尔山下现场指导看冰碛与泥石流堆积之区别(照片526),看西雅图南郊的冰缘现象,又介绍我去圣海伦斯山考察1980年火山喷发造成的火山泥石流堆积。从寒区地貌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走上对混杂堆积的研究,似乎有某种内在的际缘在联系我们。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热情、诚挚的关照。感谢老友李吉均教授,他一直鼓励我从事混杂堆积研究;还有老友许世远教授,他作为一名著名的地貌学家写出了“长江三角洲风暴潮沉积”专著,这一事实也一直鼓励我要写出本书!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和环境变迁”项目中关于混杂沉积相特征与成因判别方面的研究和作者主持的“典型中高山地段地貌过程与混杂堆积相研究”、“从混杂沉积相特征及地貌与环境过程对混杂岩作比较研究”、“现代冰碛与前震旦冰碛的比较研究”等成果的总结。作者衷心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贯支持。

在此脱稿之时,内心充满感恩之情,一辈子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得到很大的满足……是人民助学金让我读完了中学和大学,是母亲打小工也不让我辍学,是家庭和朋友、是党和国家助我拥有了现在的一切,让我实现了梦想,我真心地感恩……

作者80岁于燕园,风林绿洲

2013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