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
8357500000073

第73章 麻醉手术中的不良事件(8)

③麻醉中过度通气导致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④分布异常,如强烈肾上腺刺激(创伤或β2受体激动剂)。

(2)紧急处理:关键是切断其产生的原因。

1)静脉补钾公式10%氯化钾注射液(ml)=(4.5实测血钾浓度)*0.3*千克体重。明显低血钾时,可在ECG监测下经中心静脉输注0.5%氯化钾注射液1g/50ml,50ml/h,尿量≥50ml/h补钾是安全的。

2)补镁:10%~25%硫酸镁2.5~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

3)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如低钾合并低钙应补钙。

4)加强监测:ECG、电解质、血气等。

(二)钠(Na+)

1.高钠血症

血钠>145mmol/L。

(1)原因

①水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

②医源性补充过多的碳酸氢钠和高渗氯化钠。

(2)紧急处理

①补液:对高渗性脱水伴有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的病人,首先可给予平衡液或生理盐水1000~2000ml,如有高钠血症无明显脱水者,可输5%葡萄糖注射液1000~2000ml;

②高钠血症病人需补液量的简便公式=4×体重(kg)×欲降低的Na量(mmol/l)。

2.低钠血症

血钠<;135mmol/l为低钠血症。严重低钠血症<;120mmol/l可造成水中毒,细胞内水肿而出现脑水肿危及生命。紧急处理:

①严格控制入水量或停止摄水;

②输注高渗氯化钠:血钠≤115mmol/l要紧急处理,将血钠提高到≥125mmol/L;

③补Na+(mmol/L)=(140实测Na+)×体重(kg)×0.2。

(三)钙(Ca2+)

钙是维持谷骨骼和神经、肌肉功能和影响心肌收缩功能的重要元素之一。钙水平随pH改变而改变,碱中毒时钙与白蛋白结合增多,钙水平下降;酸中毒时钙水平上升。

1.高钙血症(血钙水平≥2.6mmol/L)

(1)原因:

高钙血症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当血钙>;3.75~5mmol/l,逐渐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直至心搏骤停。主要由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紧急处理:

血钙≥3.0mmol/L无论有无症状均需紧急处理。

1)补液:生理盐水开始以300~500ml/h速度滴注,脱水纠正后减慢至100~200ml/h,3000ml/d,同时给呋塞米10~20mg静注6h1次,加强钙从尿中排出。由于多尿科引起钾和镁的丢失,故应加强监测并补充钾和镁。

2)降钙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降钙素40~120U,2次/天。

2.低钙血症

(1)原因:

可发生于中毒性休克、血清美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维生素D缺乏、慢性肾功能不全、高磷血症及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低钙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引起手足抽搐、痉挛、心肌收缩力下降和心力衰竭。

(2)紧急处理

1)补钙:5%氯化钙溶液1~2g静脉缓注,或10%葡萄糖酸钙10~20ml缓慢静注。

2)纠正钾、镁和pH的异常,否则会影响低血钙的疗效。

(四)镁(Mg2+)

镁是很多重要的酶和激素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Na+、K+、Ca2+进出细胞的活动必须有镁的参与。镁还有助于稳定细胞膜的兴奋性,对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有益。正常血清镁浓度0.8~1.2mmol/l。

1.高镁血症(Mg2+>;1.2mmol/L)

(1)原因

肾衰、脱水、盐皮质激素减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医源性人为过多给予镁剂。围术期常见原因:是治疗妊高征时补镁过量。

(2)紧急处理

1)当血清镁>;5mmol/L时,必须紧急处理,主要是用钙对镁的拮抗作用给予5%氯化钙2.5~5.0mmol静注,可防治致命性心律失常,在血镁浓度未下降前须进行心肺功能的支持。若心功能尚好,静脉注射呋塞米40~80mg,可加速镁的排除。

2)血液透析是紧急治疗的方法之一,用不含镁的透析液。

2.低镁血症(血清镁<;0.8mmol/L)

文献报道心律失常病人中80%合并有低镁血症。紧急处理:

①对于严重者及有症状者应给予MgSO41~2g静脉缓慢输注(>;15min)。

②对有于尖端扭转性室速的患者,立即于1~2min内静脉注射MgSO42g,同时给予葡萄糖酸钙1g。

十、产科麻醉/镇痛相关不良事件

(一)羊水栓塞

1.病因

羊水栓塞(amniotic-fluidem-bolism)是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等一系列病例改变,是严重的分娩并发症。发病率为1∶20000,但死亡率高达60%以上。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羊膜腔压力过高,尤其是第二产程子宫收缩时;

②血窦开放:分娩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宫颈裂伤、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边缘血窦破裂,以及剖宫产或钳刮术时,羊水均有可能进入母体循环,发生羊水栓塞;

③胎膜破裂后:大部分羊水栓塞发生在胎膜破裂后,羊水可经子宫蜕膜或宫颈管破损的小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剖宫产或羊膜腔穿刺时,羊水可从手术切口或穿刺处进入母体血循环。

总之,高龄初产、经产妇、子宫收缩过强、急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子宫破裂、剖宫产等是羊水栓塞的诱因。

2.临床征象

羊水栓塞发病迅猛,在极短的时间内可因心肺功能衰竭、休克而使患者死亡。典型的临床表现分为三个渐近性阶段:

(1)呼吸循环衰竭及休克:

①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刚刚破膜不久,产妇突然发生寒战、呛咳、胸痛、烦躁不安等症,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抽搐、昏迷,呈现心肺功能衰竭和休克状态。

②肺部听诊可闻及湿罗音,急性肺水肿时咯粉红色泡沫痰。

③少数病例仅尖叫一声即刻血压下降甚至消失,并在几分钟内心搏骤停甚至死亡。

(2)DIC引起的出现:

患者过度心肺功能衰竭和休克阶段,则进入凝血功能障碍阶段,表现为大量阴道流血且血液不凝固为主的全身出血倾向,如皮肤黏膜、针眼出血,及消化道或尿道大量出血,出现呕血、便血及血尿等。

(3)急性肾衰竭:由于全身循环衰竭,肾脏灌注锐减,肾脏微血管栓塞,肾脏缺血引起肾组织损害,表现为少尿、无尿和尿毒症征象。一旦肾实质受损,可致肾衰竭。

羊水栓塞的临床征象的三个阶段基本上按以上顺序出现,但有时亦可不全出现或出现的征象是不典型的。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羊水栓塞病例,缺少呼吸循环系统的症状,起病即以产后不易控制的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切不要单纯误认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3.容易误诊的疾病

(1)子痫抽搐:通常有高血压、水肿及蛋白尿史,在产前、产时、产后均可发生,无胎膜破裂因素,胸部检查一般无罗音。DIC的检查一般无异常。

(2)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心脏病史,有心脏负担加重的诱因,患者突发心慌气短,咳泡沫状痰,一般无抽搐出血和肾衰表现。在心衰控制后症状能好转。

(3)脑血管意外: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有头痛、头晕,突然昏迷,可发生偏瘫。

(4)癫痫:患者往往有癫痫病史,有精神因素的诱因。患者一般无DIC和肾衰

(5)其他非DIC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

一般可找到明确的病因,无凝血机制的改变

(6)血栓栓塞性疾病:

患者往往有高凝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表现,一般无出血。

4.预防

(1)人工破膜时,不兼行剥膜,以减少子宫颈管的小血管破损。

(2)不在宫缩时行人工破膜。

(3)掌握剖宫产指征,术中刺破羊膜前保护好子宫切口上的开放性血管。

(4)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

(5)对死胎、胎盘早剥等情况,严密观察出凝血等情况。

(6)避免产伤、子宫破裂、宫颈裂伤。

5.紧急处理

羊水栓塞,一旦确诊,需全力抢救产妇。主要原则为:改善低氧血症,抗过敏和抗休克,防治DIC和肾衰竭,预防感染。

(1)改善低氧血症

1)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的有效供给,改善毛细血管缺氧、预防肺水肿,包括面罩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正压通气。

2)解除肺动脉高压,预防右心衰竭、呼吸衰竭及末梢循环衰竭。

①罂粟碱:30~90mg加于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

②阿托品:1mg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10ml中,每隔15~30min静脉注射一次,直至面部潮红、症状好转为止,对于心率≥120次/分者慎用;

③氨茶碱:250~500mg加于25%葡萄糖注射液10ml中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

④酚妥拉明:5~10mg加于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0.3mg/min为佳。

(2)抗过敏: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改善、稳定溶酶体,保护细胞以抗过敏反应。

①首先氢化可的松:先以200mg缓慢静脉注射,随后300~800mg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输注;

②亦可选择地塞米松:20mg加于25%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注射后,继以20mg加于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3)抗休克:

①补充血容量:在抢救过程中,可考虑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同时可经此通路抽取羊水寻找羊水有形成分;

②正性肌力药:可选择西地兰0.2~0.4mg加于2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注射,必要时4~6h可重复一次,同时应用心肌细胞营养药如辅酶A、三磷酸腺苷和细胞色素C等;或多巴胺75~100μg/min起始静脉输注,随血压波动调速;③纠正酸中毒: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清电解质测定,若有酸中毒首次可用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同时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4)防治DIC:

①肝素钠:用于羊水栓塞早期的高凝状态,尤其是在发病后10min之内效果更佳。3125~6250U或25~50mg加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输注1h,以后以25~50mg加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中,缓慢静脉输注,并以试管法测定凝血时间并控制于15min左右,24h内肝素钠总量在100mg以内为宜。

②抗纤溶药:羊水栓塞有高凝状态向纤溶亢进发展时,可在肝素化的基础上考虑抗纤溶治疗。如氨甲苯酸100~300mg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0ml缓慢静脉注射;

最安全的措施是在给予肝素的基础上输注新鲜血,并补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悬液及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等。

(5)防治急性肾衰:

在羊水栓塞抢救过程中,应注意尿量变化。当血容量补充充分后仍少尿,应给予20%甘露醇250ml(10ml/min);对于有心衰患者则选择呋塞米20~40mg加于25%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注射,同时应监测电解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