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袖珍药物手册
8299400000038

第38章 眼科、耳鼻喉、口腔科用药(2)

【临床应用】治疗对类固醇敏感的眼球结膜、角膜及其他眼前组织的炎症。滴入结膜囊内,2~4次/d,1~2滴/次。

【注意】禁用于急性浅表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眼组织的真菌感染、牛痘及水痘感染、大多数其他病毒性角膜和结膜感染、眼结核以及对该药过敏者。长期眼部使用类固醇可能导致角膜真菌感染,还可能导致眼内压升高,在角膜和巩膜变薄的情况下,可能引起穿孔。

【制剂】滴眼剂:5ml;50mg。

羧甲基纤维素钠

【别名】萧莱威,瑞新。

【临床应用】用于缓解眼部干燥或由于暴露于阳光、风沙所引起的眼部烧灼、刺痛等不适感,也可作为预防进一步刺激的保护剂。需要时滴眼1~2滴。

【注意】应用过程中,感觉眼痛、视力改变、眼部持续充血或刺激感,或症状加重或症状持续72h以上,则应停止用药并咨询医生。如果药液变色或混浊,则不应使用。

【制剂】滴眼剂:0.4ml。

卡巴胆碱

【别名】卡米可林。

【临床应用】用于人工晶体植入、白内障摘除、角膜移植等需要缩瞳的眼科手术。前房内注射,0.2~0.5ml/次。

【注意】本品禁忌口服、肌内及静脉注射。可引起较强的调节痉挛及由此引起的暂时性视力下降和头痛等不良反应。

【制剂】滴眼剂:0.1mg。

乙酰唑胺

【别名】醋氮酰胺。

【临床应用】碳酸酐酶抑制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青光眼及青光眼急性发作时降低眼内压的辅助治疗。口服,0.25g/次,1~2次/d。

【注意】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四肢麻木及刺痛感、疲劳、嗜睡、恶心、食欲不振及多尿等。长期应用可发生低钾血症及酸中毒,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者禁用。

【制剂】片剂:250mg。

普罗碘铵

【别名】安妥碘。

【临床应用】本品能促进炎症渗出物及其他病理性沉着物的消散。用于玻璃体混浊、角膜翳、较陈旧性眼内出血、葡萄膜炎及视网脉络膜炎等。肌注,0.4g/次,1次/d或隔日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可进行2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14d。

【注意】本品不得与甘汞制剂合用,以防生成碘化高汞毒性物。久用可见轻度碘中毒症状,如恶心、发痒、皮肤红疹等。碘过敏者禁用。发生恶心或碘中毒时宜减量或停用。

【制剂】注射剂:400mg。

卵磷脂络合碘

【别名】沃丽汀。

【临床应用】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玻璃体混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口服,成人1.5~4.5mg/次,2~3次/d。4.5~9mg/d。

【注意】对碘过敏者禁用,患有慢性甲状腺疾病者慎用。药量突减会偶尔引发高度过敏。

【制剂】片剂:1.5mg。

玻璃酸钠

【别名】爱维,爱丽。

【临床应用】用于下列原因引起的角结膜上皮损伤:干燥综合征、斯-约综合征、眼干燥症、手术后、药物性、外伤和佩戴隐形眼镜等。滴眼,5~6次/d,1滴/次。

【注意】用后立即密封,2~8℃保存,开封后使用不超过1个月。有时可能会发生眼睑炎、眼睑皮肤炎及瘙痒感、刺激感、充血、弥漫性表层角膜炎等角膜障碍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停药。

【制剂】滴眼剂:5mg。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别名】贝复舒。

【临床应用】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损、角膜手术及术后愈合不良、大疱性角膜炎等。滴眼,1~2滴/次,4~6次/d或遵医嘱。

【注意】经常需配合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用药时间不宜超过2周。4~8°C存放。

【制剂】滴眼剂:5ml。

色甘酸钠

【别名】喘可平,色甘酸二钠。

【临床应用】抗过敏药,用于卡他性角膜炎、结膜炎。滴眼,1~2滴/次,4次/d。严重患者可增加用药次数至6次/d。

【注意】停药时应逐步减量后再停。不能突然停药,以防哮喘复发。孕妇慎用。偶有刺痛感和过敏反应等。

【制剂】滴眼剂:8ml。

珍珠明目滴眼液

【临床应用】清热泻火,养肝明目,用于视力疲劳症和慢性结膜炎。滴入眼睑内,1~2滴/次,3~5次/d。

【注意】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规格】滴眼剂:10ml。

二、耳鼻喉科用药

诺氟沙星

【临床应用】抗菌消炎药,用于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滴耳,2~3滴/次,2次/d。

【注意】炎症波及鼓室周围时,应加用口服抗菌药物进行全身治疗。

【制剂】滴耳剂:10ml。

氧氟沙星

【别名】泰利必妥。

【临床应用】细菌性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滴耳,成人6~10滴/次,2次/d;儿童适当减少用药滴数。

【注意】不良反应有中耳痛及瘙痒感等。炎症波及鼓室周围时,应加用口服抗菌药物进行全身治疗。

【制剂】滴耳剂:15mg。

过氧化氢

【别名】双氧水。

【临床应用】用于化脓性中耳炎及外耳道感染、牙龈脓漏、扁桃体炎及清洁伤口。

【注意】稀释成3%的溶液后应用。高浓度对皮肤和黏膜产生刺激性灼伤,形成一疼痛“白痂”。

【制剂】滴耳剂:10ml。

硼酸

【临床应用】本品消毒、止痒,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外耳道感染。滴耳,3次/d,1~2滴/次,或用于擦洗外耳道。

【注意】本品不宜用于婴儿。反复使用可产生蓄积,导致慢性中毒。

【制剂】滴耳剂:10ml。

苯酚

【临床应用】有消炎杀菌及止痛作用,用于急性及慢性中耳炎及外耳道炎。滴耳,3次/d,2~3滴/次。

【注意】本品对皮肤及黏膜有腐蚀性,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禁用。体表用药时,浓度不宜超过2%,高浓度外用可引起组织损伤,甚至坏死;避免应用在破损皮肤和伤口。

【制剂】滴耳剂:10ml。

薄荷油

【临床应用】用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出血。有除臭及滋润黏膜的作用。滴鼻或涂鼻,每日数次,1~2滴/次。

【制剂】滴鼻剂:10ml。

赛洛唑啉

【别名】诺通。

【临床应用】用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等鼻腔疾病,减轻或消除鼻塞症状。滴鼻,2次/d,2~3滴/次。

【注意】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或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和对本品过敏者、幼儿禁用。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d。不良反应有:鼻腔内一过性的轻微烧灼感、干燥感,及头痛、头晕和心率加快等。

【制剂】滴鼻剂:5mg。

麻黄碱

【别名】麻黄素。

【临床应用】用于急慢性鼻炎、副鼻窦炎或慢性肥大性鼻炎。成人:滴鼻,2次/d,1~2滴/次。儿童宜用0.5%的溶液,用法用量同成人。

【注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窄角型青光眼患者慎用。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d,否则可出现“反跳”现象。长期使用可致心悸、焦虑不安、失眠等不良反应。

【制剂】滴鼻剂:1%;0.5%。

度米芬

【别名】杜灭芬。

【临床应用】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溃疡性口炎等。口含,4~6次/d,1~2片/次。

【注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连续使用3d后,若症状未缓解应停药就医。不良反应少,偶见过敏反应。

【制剂】片剂:0.5mg。

复方色甘酸钠

【临床应用】用于过敏性鼻炎。滴鼻,3次/d。

【注意】不良反应可见鼻刺痛、烧灼感、喷嚏、头痛、嗅觉改变、罕见鼻出血、皮疹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制剂】滴鼻剂:10ml。

地芬尼多

【别名】戴芬逸多,眩晕停。

【临床应用】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美尼尔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晕车晕船等。口服:25~50mg/次,3次/d。肌注:10~20mg/次,1次/d。

【注意】不良反应有口干,偶有胃不适感。严重肾功能损害禁用;青光眼患者慎用。孕妇和乳妇不宜用。

【制剂】片剂:25mg。注射剂:10mg。

三、口腔科用药

碘甘油

【临床应用】用于牙周消炎。外用涂抹患处,2次/d。

【注意】对本品或其他含碘药品过敏者禁用,新生儿慎用。本品仅供外用,切忌口服。可见过敏反应和皮炎。

【制剂】溶液剂:10ml。

氯己定

【别名】醋酸氯己定溶液。

【临床应用】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口腔疾病防治。早、中餐后及睡前含漱。成人,约20ml/次,儿童10ml/次。

【注意】勿与碱性洗涤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用,不可与碘酊、高锰酸钾、升汞同用。不良反应可见过敏反应或口腔黏膜浅表脱屑。长期使用能使口腔黏膜表面和牙齿着色,舌苔变黑,味觉改变,咽部烧灼感,停药后可恢复。

【制剂】溶液剂:250ml。

西地碘

【别名】华素片。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白色念珠菌感染性口炎、口腔溃疡、慢性牙龈炎、牙周炎症及糜烂型扁平苔癣等。口含,1片/次,3~5片/d或遵医嘱。

【注意】个别口腔溃疡重患者含药后出现一过性刺激,但不影响疗效;对碘过敏或可能敏感的患者慎用;正在测试甲状腺功能的患者,应考虑可能吸收的影响;怀孕、哺乳妇女禁用。可见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长期含服可导致舌苔染色,停药后可消退。

【制剂】片剂:1.5mg。

西吡氯铵

【别名】依信。

【临床应用】本品对牙菌斑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常见口咽部细菌感染和白色念珠菌感染,以及牙龈炎、牙周炎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作日常口腔护理及清洁口腔。含漱,15ml/次,强力漱口1min,每天至少使用两次。

【注意】本品仅供含漱用,含漱后吐出,不得咽下。本品无明显毒不良反应,但对本品主要活性成份及辅料过敏者禁用。

【制剂】漱口剂: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