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袖珍药物手册
8299400000036

第36章 皮肤科及抗变态反应药

一、皮肤科用药

咪康唑霜

【别名】达克宁。

【临床应用】用于皮癣菌、酵母菌及其他真菌引起的皮肤、指(趾)甲感染,如体癣、股癣、手足癣等,皮肤、指(趾)甲念珠菌病,口角炎,外耳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等。外用,涂于患处。

【注意】本品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偶有灼烧和刺激感。对本品过敏者禁用,避免接触眼睛。

【制剂】霜剂:15g。

联苯苄唑

【别名】孚琪。

【临床应用】用于手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红癣等部位真菌感染。外用涂于患处,1次/d。手足癣用3周;体股癣用2~3周;花斑癣用2周。

【注意】对本品或咪唑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少数患者有局部红斑、瘙痒、龟裂、烧灼感或刺痛感,偶可发生接触性皮炎。

【制剂】霜剂:15g。

特比萘芬

【别名】兰美抒。

【临床应用】本品为丙烯胺类抗真菌药中最有效的化合物。临床用于体癣、股癣、甲癣、花斑癣、皮肤念珠菌感染等。外用,治疗体癣,1~2次/d,连用1~2周;足癣,2次/d,连用2~4周。

【注意】不良反应有:皮肤刺激如烧灼感,或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本品用药疗程不超过4周。

【制剂】乳膏剂:10g。

环吡酮

【别名】巴特芬。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手足癣、体癣、股癣等皮肤癣菌感染,对甲真菌病亦有良好效果。也可用于外生殖器的念珠菌感染及女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处局部外用。

【注意】本品不宜接触眼睛,不可与其他抗真菌药物混合使用。与甲附近的皮肤接触时,极少数患者可能会有皮肤发红和鳞屑现象。

【制剂】软膏剂:10g。

红霉素

【临床应用】用于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及烧伤、溃疡面的感染。涂于患处,2次/d。

【注意】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局部烧灼感,也可有干燥、发痒、红斑,偶见荨麻疹样反应。使用不宜超过1周,对红霉素过敏者禁用。

【制剂】软膏剂:10g。

阿昔洛韦

【别名】无环鸟苷。

【临床应用】用于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感染。涂于患处,6次/d,使用1周。

【注意】本品仅用于皮肤黏膜,不能用于眼部。不良反应有:轻度疼痛、灼痛、刺痛、瘙痒以及皮疹等。

【制剂】软膏剂:10g。

鱼石脂

【别名】依克度。

【临床应用】用于疖肿。外用,涂于患处,1次/d。

【注意】本品不良反应少,偶见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对于已经化脓的软组织炎症不宜使用。

【制剂】软膏剂:10g。

2、激素类制剂

糠酸莫米松

【别名】艾洛松。

【临床应用】本品为含氯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临床用于各种类型皮炎、湿疹、银屑病、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等。外用,涂于患处,1次/d。可用于儿童面部皮损,但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注意】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不宜大面积使用或长期连续外用。使用本品的局部不良反应极少见,如烧灼感、瘙痒、刺痛和皮肤萎缩等。

【制剂】霜剂:5g。

丁酸氢化可的松

【别名】尤卓尔。

【临床应用】用于各种皮炎、湿疹、异位性皮炎及银屑病。可用于儿童及面部皮肤。

【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妊娠妇女及婴儿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长期使用可引起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及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

【制剂】霜剂:10g;15g。

3、止痒、收敛药

炉甘石洗液

【别名】异极石洗剂。

【临床应用】用于无渗出的急性、亚急性皮炎,湿疹及荨麻疹等。外用,2~3次/d。

【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本品不宜用于有渗液的皮肤。用时摇匀。

【制剂】洗剂:8%~15%100ml。

尿素软膏

【别名】治裂膏。

【临床应用】用于皮肤角化症,手足皲裂,干皮症、鱼鳞病等。涂擦于洗净的患处,1~3次/d。

【注意】本品不良反应少见,偶可发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孕妇儿童慎用。

【制剂】软膏剂:10g。

水杨酸软膏

【临床应用】用于银屑病、皮肤浅部真菌病、脂溢性皮炎、痤疮、鸡眼、疣和胼胝等的治疗。

局部外用,2次/d。

【注意】糖尿病、四肢周围血管疾患者应慎用,且不宜长期大面积应用,并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大面积使用吸收后可出现水杨酸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神志模糊、呼吸急促、持续性耳鸣、剧烈或持续头痛。本品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制剂】软膏剂:10g。

维A酸

【别名】维甲酸。

【临床应用】用于痤疮、扁平苔癣、白斑、毛发红糠疹和面部糠疹等。可作为银屑病、鱼鳞病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治疗多发性寻常疣以及角化异常类的各种皮肤病。口服,每日2~3次/d,每次10mg/次。外用,0.05%~0.1%霜剂或软膏。局部涂擦,1~2次/d。

【注意】妊娠起初3个月内妇女禁用。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禁用。可与皮质激素、抗生素等合并使用,以增加疗效。外用本品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症状,如灼感、红斑及脱屑等。

【制剂】片剂:10mg。软膏剂:10g。

二、抗变态反应药物

氯苯那敏

【别名】扑尔敏。

【临床应用】本品为烃胺类抗组胺药,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虫咬、药物过敏反应等。与解热镇痛药配伍用于治疗感冒。口服,成人4mg/次,3次/d;小儿0.35mg/(kg·d),分3~4次。

【注意】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新生儿及早产儿不宜使用。服药期间不得驾驶车、船或操纵危险的机器。同时饮酒或服用中枢神经抑制药,可使本品药效增强。不良反应有轻微口干、眩晕、恶心、嗜睡、心悸或皮肤淤斑,有出血倾向,但都很少见。

【制剂】片剂:4mg。

苯海拉明

【临床应用】本品为H1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于皮肤黏膜的过敏性疾病,也可用于乘船乘车引起的恶心、呕吐。可口服或肌注。口服,25~50mg/次,2~3次/d,饭后服。肌注,20mg/次,1~2次/d。

【注意】本品不能皮下注射,因有刺激性。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新生儿及早产儿禁用;驾驶员在工作时不宜应用。本品可干扰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的活性,降低其疗效。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头昏、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以及嗜睡,偶见皮疹、粒细胞减少。

【制剂】片剂:25mg。注射剂:20mg。

异丙嗪

【别名】非那根。

【临床应用】本品为吩噻嗪类抗组胺药,临床用于荨麻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晕动症,妊娠呕吐,与氯丙嗪等配合用于人工冬眠。本品能增强麻醉药、催眠药、镇静药和局麻药的作用,降低体温。止吐作用比苯海拉明强。口服,成人12.5~25mg/次,2~3次/d;小儿0.5~1mg/次,3次/d。肌注,25~50mg/次;静脉注射,25mg或50mg/次。

【注意】驾驶员、机械操作者、运动员禁用;严重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不宜与哌替啶、阿托品多次合用,不能与氨茶碱混合注射;不宜皮下注射,以免刺激。不良反应有困倦、思睡、口干,偶有胃肠刺激症状、皮炎。

【制剂】片剂:25mg。注射剂:25mg。

阿司咪唑

【别名】息斯敏。

【临床应用】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慢性荨麻疹和其他过敏反应症状。口服,10mg/次,1次/d,于空腹时服。

【注意】本品不宜与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否则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不良反应较少,偶有思睡、眩晕、口干等现象。长期使用后可促使食欲和体重增加。剂量过大时可有心律失常、荨麻疹。

【制剂】片剂:3mg。

咪唑斯汀

【别名】皿治林。

【临床应用】用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及荨麻疹等皮肤过敏症状。口服,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10mg/d。

【注意】禁用于严重的肝病、晕厥病史、严重心脏病、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或低血钾患者。本品不能与咪唑类抗真菌药(如酮康唑)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可见思睡、乏力、头痛、口干、腹泻和消化不良等症状。个别病例出现低血压、紧张、抑郁、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和肝脏转氨酶升高。

【制剂】片剂:10mg。

赛庚啶

【别名】二苯环庚啶。

【临床应用】用于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皮炎,过敏性、混合性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等。口服,成人4mg/次,3次/d;2~6岁儿童,2mg/次,2~3次/d。

【注意】。不良反应有嗜睡、口干、乏力、头晕、恶心等。新生儿及早产儿禁用,需集中精力工作者慎用。

【制剂】片剂:2mg。

氯雷他定

【别名】克敏能,开瑞坦。

【临床应用】本品为新型抗组胺药。临床用于急性及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炎、湿疹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口服,10mg/次,1次/d。

【注意】常见不良反应有乏力、头痛、嗜睡、口干、胃肠道不适包括以及皮疹等。罕见不良反应有脱发、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心动过速及心悸等。孕妇慎用。

【制剂】片剂:10mg。

西替利嗪

【别名】仙特明。

【临床应用】本品是羟嗪的代谢产物。用于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季节性结膜炎及过敏反应所致的瘙痒和荨麻疹。成人及7岁以上儿童,10mg/次,1次/d,或早晚各服5mg。2~6岁儿童5mg/d。

【注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机动车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慎用;12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有困倦、嗜睡、头痛、眩晕、激动、口干及胃肠道不适等,偶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

【制剂】片剂:10mg。

曲普利啶

【别名】克敏。

【临床应用】临床用于各种过敏性疾患,包括荨麻疹、药疹、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支气管哮喘等。口服,2.5~5mg/次,2次/d。

【注意】本品毒性及不良反应极小,偶有嗜睡恶心不适等,减量或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孕妇慎用。

【制剂】胶囊剂:2.5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