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袖珍药物手册
8299400000033

第33章 抗肿瘤及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药(6)

【注意】本品应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24~48h开始使用。使用过程中每周定期监测血象2次;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肌肉酸痛、骨痛、腰痛、胸痛、食欲不振、发热、头疼、乏力、皮疹等;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过敏者以及对大肠杆菌表达的其他制剂过敏者禁用;严重肝、肾、心、肺功能障碍者禁用;骨髓中幼稚粒细胞未显著减少的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或外周血中检出幼稚粒细胞的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禁用。

【制剂】注射剂:75μg;150μg;300μg。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别名】海之林、生白能、特尔立。

【临床应用】1.本品是一种调节造血和白细胞功能的蛋白质。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放疗与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及其并发的感染;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的恢复及后期移植排斥的治疗;以及与rhGM~CSF等造血因子联合应用于周围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干细胞动员;亦可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骨髓衰竭性疾患;本品尚可与抗逆转录病毒药如叠氮胸苷(AZT)合用于治疗艾滋病继发的白细胞减少。静脉滴注,推荐剂量为每日250μg/m2,连续用药21d,在自体骨髓移植后2~4h即可给药,约2h滴完。亦可每日静滴5~10μg/kg,在4~6h内滴完。皮下注射,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每日用药3μg/kg,一般2~4d白细胞开始升高,以后调整剂量,使白细胞升至所希望水平。2.骨髓移植及白血病化疗:推荐剂量为每日5μg/kg,待白细胞升至2×109/L以上时即可停用。3.肿瘤化疗:每日5~10μg/kg,在化疗停止1d后开始使用本品,持续7~10d,待白细胞升至5×109/L以上时停药。停药后至少间隔48h,方可进行下1个疗程的化疗。

【注意】本品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骨痛及关节肌肉酸痛、皮疹或瘙痒、腹痛及腹泻,严重者可见心包炎、血栓形成。少数患者初次用药可出现首剂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出汗及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降低。以下情况不宜使用:对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者;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存在过多未成熟细胞(≥10%)者。

【制剂】注射用冻干粉针:50μg;100μg;150μg;250μg;300μg;400μg;700μg。

氨磷汀

【别名】阿米福汀。

【临床应用】本品为正常细胞保护剂,主要用于各种癌症的辅助治疗。在对肺癌、卵巢癌、乳腺癌、鼻咽癌、骨肿瘤、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肿瘤等多种癌症患者进行化疗前应用本品,可明显减轻化疗药物所产生的肾脏、骨髓、心脏、耳及神经系统的毒性,而不降低化疗药物的药效。放疗前应用本品可显著减少口腔干燥和黏膜炎的发生。对于化疗患者,本品起始剂量为按体表面积1次500~600mg/m2,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中,在化疗开始前30min静脉滴注,15min滴完;对于放疗患者,本品起始剂量为按体表面积1次200~300mg/m2,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中,在放疗开始前30min静脉滴注,15min滴完。

【注意】本品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恶心、呕吐、乏力、一过性的血压轻度下降等。低血压及低血钙患者慎用。对本品有过敏史及对甘露醇过敏患者禁用。

【制剂】注射用粉针剂:0.4g。

乌苯美司

【别名】百士欣、百事欣。

【临床应用】1.本品可增强免疫功能,用于肿瘤放疗、化疗的辅助治疗及各种因素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及老年性免疫功能缺陷,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后与药物强化维持疗法合用,可延长生存期。2.试用于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及单纯性红细胞再生不良症的治疗。口服给药,30~100mg/d,1次或分2次服。症状较轻和长期服用者也可每周服用2~3次。

【注意】偶有肝损伤、皮疹、皮肤发红、瘙痒、轻度脱毛、恶心、呕吐、腹泻、头痛、麻木感、口腔内不适感和面部水肿等不良反应。剂量超过200mg/d时可使T细胞减少。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制剂】片剂:10mg;胶囊:10mg;30mg。

胸腺五肽

【别名】胸腺喷丁。

【临床应用】用于肿瘤、细胞免疫缺陷病、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对IgA缺乏症,抗化疗麻风结节样麻风病、反复发作性口唇疹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以及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伴有细胞免疫低下等也显示出不同的治疗作用;可作为免疫功能增强剂,用于老年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皮下注射,1.原发性免疫缺陷:开始时每日皮下注射0.5~1mg/kg,连续2周。维持量为每次0.5~1mg/kg,2~3次/周。2.继发性免疫缺陷:每次皮下注射50mg,3次/周,连续3~6周。肌注,用于原发性免疫缺陷,开始时每日肌注0.5~1mg/kg,连续2周。维持量为每次0.5~1mg/kg,2~3次/周。

【注意】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疼痛、头痛、睡眠障碍和乏力、轻度的胃肠不适、皮肤瘙痒、肝脏酶学指标短暂升高等。也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

【制剂】注射用粉针:50mg

银耳多糖

【别名】银耳孢糖、银耳芽孢糖。

【临床应用】对肿瘤化疗或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和其他原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有显著效果。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亦佳。口服给药,1g/次,2~3次/d;银耳芽孢糖浆,10ml/次,3次/d。

【注意】极个别患者服药后一周内有上腹部胀满感,不经特殊处理,可自行消失。

【制剂】胶囊:250mg,500mg。糖浆剂:100ml,500ml(每mL含多糖不少于4mg,含葡萄糖醛酸不少于0.6mg)

猪苓多糖

【临床应用】1.主要用于原发性肺癌、肝癌、子宫颈癌、鼻咽癌、食管癌以及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放、化疗中的辅助治疗。2.用于慢性传染性肝炎的治疗。3.用于白血病的辅助治疗。口服给药,2g/次,3次/d。肌注,1.乙型肝炎:40mg/次,1次/d,每月用20d,3个月为1个疗程。配伍乙肝疫苗,30μg/次,每两周1次,3个月为1个疗程。2.肿瘤: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40mg/次,隔日1次,使用2周后进行化疗或放疗。化疗或放疗疗程结束后,隔日1次,40mg/次,每月使用2周,2个月为1个疗程。

【注意】一般白血病患者为避免注射引起的出血和感染,应使用口服片剂。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

【制剂】注射剂:2mL:20mg;2ml:40mg。片剂:0.1g;0.5g。

抗人T细胞球蛋白

本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胞壁酰二肽

【别名】莫拉二肽,胞壁二肽。

【临床应用】可增强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促进抗体形成,从而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与增殖,促进单核巨噬细胞趋化、黏附及释放大量过氧化物,进而杀伤病原体及肿瘤细胞。还能诱导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集落刺激因子(CSF),促进骨髓细胞性多能干细胞和脾粒细胞增殖,亦能增加IL1的分泌。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肺癌、子宫癌、膀胱癌、消化道癌等。皮下注射,肿瘤术后1个月内,100~200μg/次,注入两上臂皮下;或直接注入肿瘤内,200~500μg/次,每周或隔周1次。1个月后:1次/月,共2~3个月。【注意】可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皮肤发红、硬结、溃疡、肝功能异常等。

【制剂】注射剂:1ml∶2mg。

罗莫肽

【别名】如胞肽。

【临床应用】为一免疫调节剂,其免疫活性比MDP更高,是几种细胞因子如IL1、IL6、IL12、CSF和IFN的强诱导剂。亦可促使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使外周血中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增多。升高辅助性T细胞活性,但抑制抑制性T细胞活性。激活中性粒细胞功能,增强对感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强抗生素的疗效。用于肿瘤患者放疗或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皮下或静脉注射:200μg/d,连用6d。

【注意】不良反应有短暂发热、关节痛、头痛、荨麻疹、皮疹、恶心及前胸壁痛等。

【制剂】注射液:1ml∶200μg。

卡介苗

【别名】结核活菌苗,BCG。

【临床应用】BCG以无毒牛型结核菌悬液制成,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具有免疫佐剂作用,能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加速诱导免疫应答反应。(1)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①皮肤划痕,在四肢皮肤上纵横划痕各10条,每条长5cm,交叉成为方块,以刺破表皮微微渗血为度,向划痕处置卡介苗1~2ml(75mg活菌/ml),1~2次/周,10~20次为1个疗程。②皮内针刺,用无针注射器做20点、40点或60点针刺接种卡介苗于四肢。③瘤内注射,将卡介苗注入肿瘤结节内,多用于恶性黑色素瘤,剂量为卡介苗悬液0.05~0.15ml。④口服,每周口服75~150mg(最多200mg)1~2次,1个月后改为每周或2周1次,第3个月后每月1次,直至1年以上。服时或将卡介苗置于胶囊中或混在1杯水中1次服下。⑤胸腔内注射,应用于肺癌手术后,在术后3~5d由胸腔引流管内注入卡介苗107活菌。(2)预防结核:1岁以内健康婴儿,一般可直接接种卡介苗,但有明显结核病接触史者及应用皮内注射菌苗时,以及1岁以上的儿童或成年人,必须先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方可接种。接种后4~8周才产生免疫力(免疫可维持3~4年),2~3个月后再做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表示接种成功,阴性者应再补种。以后每3~4年复种1次,复种前也应先做结核菌素试验。(3)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及预防小儿感冒:小儿手臂或大腿内侧皮肤以75%酒精消毒,干后滴“死卡”1滴,然后用消毒的针划痕(长1cm),以不出血为度。每周1次,共50次。

【注意】(1)皮内注射时切不可注射到皮下,否则会引起严重深部脓肿,长期不愈。(2)活菌苗用时禁日光暴晒。注射器要专用。(3)有活动性结核病的患者忌用,结核菌素反应强阳性的患者慎用。(4)瘤内注射、胸腔内注射及皮肤划痕均可引起全身性反应(如发热)。本品不良反应为:接种2周左右出现局部红肿、浸润、化脓,并形成小溃疡,严重者宜采取适当治疗处理。

【制剂】注射用卡介苗:每支60mg活菌。卡介苗注射液(供皮肤划痕用):0.5ml;1ml。皮内注射用卡介苗:1ml;2ml。卡介苗口服混悬液:1ml∶10mg。

短棒状杆菌制剂

【别名】短棒菌苗,丙酸杆菌,可化舒。

【临床应用】为短小棒状杆菌的死菌悬液,也是一种强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用于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及肺的小细胞型未分化癌。腔内注射对癌性胸水、腹水也有治疗作用。(1)皮内注射,最好注射在淋巴结引流区内,每点0.5mg,共8点,后可增加到12点,两点相距1~2cm,1~2次/周。(2)皮下注射或肌注,一般选择上臂三角肌处注射,3.5~4mg/次。注射前加等量的2%利多卡因以减轻疼痛。2次/周。(3)静脉滴注,常用4~10mg,加于250~5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中1~4h内滴完。(4)瘤内或瘤周注射,初次注射0.5~1ml,以后渐增至每次2ml,一般注射4~5次。一次剂量多点注射可减轻局部反应。

【注意】不良反应有注射局部肿痛、硬结,寒战发热,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压波动等。患者体温高于39℃以上时可给解热剂或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输液或其他支持治疗。在静脉滴注本品前可给予氢化可的松100mg,以减轻不良反应。发热38℃以上,重症心血管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