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华笙还愁着怎样将信交到李尚楠手中,哪料想李尚楠第二天自己寻上了门来。
望着坐在雕花圆桌边愁眉不展的书生,华笙竟不知该不该利用他。毕竟事情一旦败露,完蛋的首先会是他。
“唉……”却听李尚楠叹了口气,幽幽道,“姑娘,小生是真的想带姑娘走,不求你另眼相待,只愿你不在这水生火热之地。”
“尚楠公子,我不会随你走,但有一事相求。”华笙犹豫了半晌,终是说出了口,“我这里有一封可以指证蔺谙通敌叛国的信,为今,就只差一个人将它交到皇帝手中,就可以扳倒蔺谙,你们李家与蔺家素来结仇,想来想去,我认识的人里,也只有你能帮我。”
李尚楠一愣,问华笙:“他父亲已死,我其实也并不想与蔺家结怨。蔺谙究竟与你有什么大仇?你不妨先说上一说,我若能帮定会相帮。”
华笙几不可见地寒了寒眸子,蔺谙害她的这些事都是一国秘辛,实在不方便告知李尚楠,若是不说原因,又怕李尚楠不帮,她思索片刻,阴寒的声音,道:“杀父夺母之仇。”
她道:“我娘原是江南的千金,蔺谙他爹见我娘美貌,杀了我爹,夺走了我娘,如今,我母亲生死未卜。我跟到京都,不过是为了寻我娘。”
半真半假间,华笙将原委道出,且恨恨道:“你说,如此大仇,我该不该找蔺家报仇?”眉宇间,全是浓浓的恨意。
李尚楠幽幽叹了口气:“早年就从我爹处听闻蔺家权势滔天,无所不作,今日见了这事,我才算是信了。”
“如此,你可愿相帮?”华笙问李尚楠。
“姑娘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不会袖手旁观的。”李尚楠回答地十分坚定。
“如此,甚好。”华笙从袖中拿出那封信,“记得,要亲手交到皇帝手中。”
李尚楠满口答应。
然而,李尚楠走后的第二天,京都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正是与那封信有关,让华笙措手不及。
这天一早,华笙在阁楼上眺望远处的景致,却听得怡香阁的客人传来的窃窃私语:“听说了没有,李家的公子被抓了,就在今天早上。”
华笙心里咯噔一声,难不成事情败露了?
却听另一个人道:“李家世代忠良,就算那公子再不济,也不该抓人啊,皇上这样会寒了百姓的心啊,是出什么事了吗?”
那人道:“可不是嘛,但是听说啊,罪名不小,是通敌叛国之罪!这下子,不管李老将军怎么辩解,李家公子都下了狱了。”
下狱?华笙直直朝那两人奔去,一把抓住那人的胳膊,目眦欲裂:“你刚才说的李家公子,可是李将军家的李尚楠公子?”
那人突兀地被抓住,吓了一跳,呆了呆,愣愣地回答:“是啊。”
华笙撇下他,就要往牢狱中赶,却见斜里冲出一人,正是痕远赶来了。
华笙抓着痕远的手,急切地问他:“痕远,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的,是不是?你知道的,是不是?”
“小九,先别急。”痕远敛了眸子,声音平静到让人难以置信,“这原是蔺谙的一个局。”
华笙呆愣愣的:“什么意思?”她道,“我不能害李尚楠啊,若他因我而死,我会内疚一辈子。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那信……”
“没错,问题就出在那信上。”痕远道,“谁能料想,这封信蔺谙事先给皇帝看过,并要求皇帝,如果他再次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这信如果多了敌国的印章,那就证明李家公子通敌叛国,而非他蔺谙。”
痕远说:“蔺谙是只狐狸,借着权势滔天,居然直接要求皇帝处死李尚楠,***将军的职位。幸而李家世代忠烈,幸免于难,李将军官居原职,只是李尚楠受了牵连,如今,恐怕已经发配边疆了。”
“我要去见他。”华笙道,“李尚楠是因为我才会这样。”
“也许,这件事,我看得透,皇帝看得透,蔺谙看得透,李将军也看得透,却唯独李尚楠会看不透,在他看来,不过是你联合蔺谙欺骗于他,他在下狱的时候,还大骂着蔺谙和你。毕竟,当局者迷。”
早春时节,草地还是一片枯黄,京都的郊外,几分荒凉,几分萧索。
当华笙赶到京都郊外,撞上李尚楠押往边疆的送行队的时候。
她看到的是李尚楠一张恨意的脸,听见的是他凉薄的话语:“华笙姑娘,你还来假好心做什么?小生如今被你害的如此惨,你当是高兴了吧。”
他继续道:“你莫要辩解,你的身份,我爹查过,来怡香阁前,居然是一片空白!你让我如何信你这样一个身份不明的人?”
她张了张嘴,想解释些什么,却发现,什么也说不出口。
她沉默着,看着他一步步离去。
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晕上的是满满的暖色,却暖不了人心。
她很想哭,却发现,没有眼泪。
痕远方才便离开,不知道去哪儿了,如今,只自己一人承受这些。
他说得对,是她骗了她,可是,她又能怎样?她不想害他的。
“小九。”听见身后一人的呼唤,华笙转过头,看见的却是有着深邃眸子的蔺谙。
“蔺谙!”华笙几乎有些歇斯底里,“你到底要做什么?”
蔺谙一步步朝她靠近,待到了她身前,弯下腰,附到她耳边,“我可以放过你,只要你替我再办一件事。”
华笙浑身颤抖着,不知是恨意还是害怕。
蔺谙,那就是个疯子。她受他掌控,还要替他办事,这让她难以接受,却不得不接受。
心里却想着,不如先答应了蔺谙,随痕远离开这京都,离了京都,不受蔺谙掌控,再想办法救出娘亲。
为今,也只有先缓一缓:“什么事?”
蔺谙直起身子,居高临下:“再过几日,皇帝要下江南,我要你离开京都,前往江南,与皇帝周旋着拖上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