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苍海笑
827000000110

第110章 :讨伐突厥

皇上见此,便与陆老将军,风将军商量之后,让禁军,厢军中那些年龄偏大的兵丁们退出了军队。又将新招的兵丁们一番整编之后,溶入这此要出征的大军中。

点将台下的一百三十万兵丁分有若干个方阵,整齐的排列着。有步兵,左手是厚重的盾牌,右手握着长矛。有弓兵,背着弓箭,腰悬箭袋。有驽兵,同弓兵一样的装扮,只不过是由弓箭换成了驽箭。还有骑兵,车兵,最后是火头军。

皇帝及朝中大臣们在点将台上坐好之后,皇上便向大内总管太监刘福点点头,刘福向皇后施了一礼,转身向着台下高声道:“鸣鼓——”

‘咚,咚……’点将台两边,分别有一面饭桌一样的大鼓。大鼓在鼓手的敲打下,鼓槌由慢渐快,鼓声由低渐高,最后响声震天。再鼓声停止之后,号角声又响起。随着号角声越来越高,整个校场上空飘荡着庄严,肃穆的气息。

号角声落下之后,一名执事官上前,站在点将台的正前方,展开手里的卷轴,高声道:

“稽古天地初开,立华夏于中央,万里神州,风华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华夏大地,举德齐天。蛮地番邦无不向往,食吾汉食,习吾汉字,从吾汉俗,此后番邦方可定居,远离茹毛饮血,不再兽人。然今,番邦突厥,竟以怨报德,刺杀先皇在前,偷袭边关在后,边关壮士欲被数屠殆尽。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这是由大风朝的丞相施旭升与国子监祭酒张育仁受皇帝之命,共同所作的讨伐突厥的檄文。

皇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这次大军出征,不光是在边关抵抗突厥,还要把突厥人彻底地打散,让他们再无力对中原有什么想法。

虽然皇上没有明说什么,但众位大臣还是听出来皇上想要让突厥‘灭族’。想想也是,突厥一个小小的番邦,不仅垂涎中原,还想通过刺杀太上皇来夺中原之主的位置。皇上本就是至孝之人,能放过突厥吗。之前,放过突厥使节团,是因为皇上还是一国之君,众番邦使节团都在看着呢,所以他忍着心中的怒气,没有做什么。

没想到突厥又言而无信在后,偷袭边关。企图趁两边停战,边关将士放松警惕时,大军压境直取中原。所幸,当时边关有不少江湖豪杰还没有走。否则,突厥人都已经侵入中原腹地了。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如何能咽的下这口气。所以,在不缺粮,不缺钱的情况下,皇上决定要让突厥付出点儿‘代价’。

于是诏告全国及所有大风朝所有‘友好’番邦,小国的‘讨伐突厥檄文’诞生了。

“请风破虏将军上台接大元帅印——”

风将军一身亮银的铠甲,血红色的披风,腰悬一样子古朴的宝剑,大步走上点将台。风将军单膝跪在皇上的面前,由皇上从执事官手上接过帅印,亲自交到风将军的手上。风将军接边帅印,起步回身走到台前,向台下众将士高举帅印。

“大风朝的勇士们,突厥人屡犯边关,你们的同伴们死在突厥人的铁蹄之下。你们应该怎么做?”

“战——”

“大风朝的勇士们,你们的前面是凶悍,强壮的突厥人,你们的身后是你们的妻儿老小。你们应该怎么做?”

“死战——”

风将军回身躬身道:“皇上还有什么要嘱咐微臣的吗?”

皇上略微思量了一下,才走到风将军的前面,向台下众将士高声道:“众位将士们,你们即将赶赴边关,保卫家园,保卫大风。朕希望众将士们让突厥蛮夷们看看,你们每一个都是我大风朝的好男儿。我们中原天朝虽然是礼仪之邦,但也不是软弱可欺的,这一仗,一定要扬我国威,威震天下。朕会在这里摆下烈酒,等待你们的凯旋而归。”

“扬我国威,威震天下——”

校场上的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直到风将军拔出佩剑,才渐渐弱了下来。待喊声停下时,风将军才剑指天空,高声大喝:“出发——”

鼓声,号角声再次响起,大军排列整齐开始缓缓向边关行进。风将军收回佩剑,向皇上道:“皇上,微臣戎马半生,有胜有败。此次出征突厥,微臣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请皇上放心,微臣一定会与平王爷好好配合。让突厥付出应付的代价。”

皇上扶起风将军,道:“朕就待着风将军的喜讯了。另外,风将军不要考虑粮饷不足的事情,朕不会让风将军有后故之忧的,请风将军全力讨伐突厥即可。”

风将军再次行君臣之礼,又向陆老将军,施丞相点点头后。又环视了一圈,没有发现要找的人,眉头微皱。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人,他先向皇上行了一礼,才走到风将军面前。低声道:“请岳父放心,小婿一定会好好照顾无双与玉雪的。待精兵卫训练完毕之后,小婿就会去边关与岳父汇合了。”

风将军点点头,走下点将台骑上坐骑,向台上众人看了一边之后,才策马追上大军,向边关而去。

“众卿都回去吧。”皇上见校场已经没有了大军的踪影,便让众位朝臣自行散去。皇上只留下了唐青松一人,带着他上了高高的城楼,注视缓慢行进的大军。

城楼上,皇上与唐青松并排站着,太监刘福站在距两人五六步外。

“青松,你说为什么,我心中有点忐忑呢?”皇上低声说道。

唐青松看看左右,才低声道:“这是皇上登基之后的每一次战事,皇上有这样的心情很正常,皇上不必放在心中。”

皇上叹口气,道:“青松,说句心里话,我真的有点怕了。我怕风将军会败,那大风朝就要在我的手里断送了。我如何对得起父皇啊。”

唐青松忙道:“皇上,两军还没有对战。此时谁胜谁败,言之过早。而且,风将军本就能征善战,再加上才智过人的平王,不会轻易落败的。再说,精兵卫在小弟的精心训练下,再有半个月也可出战了。皇上就是信不过风将军,信不过平王,还信不过小弟吗?”

皇上看看唐青松,微笑道:“放眼大风朝,能让我信得过的也就只有你与韵韵了。”

唐青松呵呵一笑,道:“能得当朝皇帝的这句话,小弟做梦都得笑醒了。”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半晌,唐青松又道:“皇上,要不要去精兵营看看。”

皇上脸上的表情很是向往,但还是道:“现在精兵营的训练很紧,我就不去了看了。等训练结束之后,我再看看青松训练出来的精兵卫会是什么样的。”

“皇上,该回宫了。”刘福见大军已经看不见踪影了,便上前低声向皇上进言。

皇上与唐青松聊了几句之后,心情好了很多。听到刘福的话,皇上望了望天空,便点点头,便招呼唐青松一起下了城楼。下来之后,皇上乘着马车回宫,唐青松则骑着马去了精兵营。

皇上看着唐青松远去的背影,轻轻地说道:“待这场战事了结之后,我就放你自由。”说完,皇上放在布帘。想起在小渔村中,韵韵曾经问过唐青松,他以后最想做什么。

一脸稚嫩的唐青松,站在海边的岩石上,展开双臂,眯着双眼,沉醉地说道:“我要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像做什么就做什么。”

“会的,你一定会‘自由’的。再帮我这最后一次,我就让你去过你想过的生活。”皇上嘴角含笑,自语道。

唐青松骑着马,慢慢驶向精兵营,心中却在想着刚刚发生的一切。风破虏元帅,风安邦将军远赴边关,虽然叶无双,白玉雪嘴上没有说什么,可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来,两人的心情不是很好。自从知道了两人即将远行,叶无双,白玉雪两人的话语少了很多。

精兵卫的训练也快结束了,这就意味着唐青松也要继风破虏,风安邦之后赶赴边关了。这段时间,永宁郡主几女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都不会出府。听陆安说,唐青松不在府中的时候,永宁郡主几女就会在府里练武。等唐青松回来的时候,就会围着唐青松转。

想到风将军父子离京时,叶无双,白玉雪的表现,就不难想出,等唐青松要离京时,几女会如何了。得好好想个办法‘摆平’她们,要不她们一定不会‘安分’的。

正想着,精兵卫的兵营便近在眼前了。

精兵卫的兵营就在东郊校场二十里处,唐青松很快就来到了兵营。

此时的兵营在唐青松的‘设计’下,很像一座小城池。坚固的城墙,城墙上还有来回巡逻的兵丁。高大的城门,外面有两个站岗的兵丁。城门上方刻着皇上亲自提笔的三个大字,精兵卫。唐青松出示自己的令牌之后,守门的兵丁才开门让唐青松进入精兵卫的兵营。

进入精兵营之后,才让人发觉这精兵营是依山而建,三面环山。精兵营的左边是排列规则的一座座小房子,有供精兵卫做饭吃饭的房子,睡觉休息的房子。中间是宽广的操练场,里面有几队兵丁正在绕着场地的边缘慢跑着。右边是唐青松特意让工部建造的一些训练装备,也有很多兵丁正在训练攀爬,射箭等。

在操练场正前方有一个台子,台子后面是一座二层小楼,是精兵卫将领们议事,迎客及为精兵卫讲课的地方。此时,正一楼的几个房间里面,正有一些兵丁很认真的,听着前面先生的讲话。在城墙两边与山壁相接的角落里,分别有一个很大的马厩。这两座马厩是为了精兵卫们的坐骑新建的,一些闲下来的兵丁正在为自己的坐骑梳洗,喂草料。

正在巡视兵丁训练的澹台晨浩见唐青松将自己的马交给旁边的兵丁,忙小跑过来,向唐青松道:“风将军走了?”

唐青松一边向小楼走去,一边对身旁与自己同行的澹台晨浩,点点头说道:“嗯,相信现在他们已经出了京城的范围了。十多天之后,风兄率领先锋就应该到边关了。风将军的大军应该是在半个月之后,才能到达。”

澹台晨浩‘哦’了一声,又道:“那皇上说没说精兵卫什么出发?”

唐青松看着澹台晨浩笑了笑,道:“怎么,着急了?”

澹台晨浩摸摸自己的头,呵呵一笑,道:“听到风将军走了,小弟心里面是有点激动。”

唐青松走入一个大房间,房间里有很多的桌椅,书柜。游勇背,欧阳白两人分别坐在一张桌子前写写画画。欧阳白正对着门口,很容易的看见了唐青松走入。他便马上站起向唐青松施礼,道:“上将军,你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