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似水肆年
8194200000001

第1章 勉励

80后作家诞生于曾经那文学狂热的年代,依稀记得海子、郑渊洁、梁晓声、金庸、古龙,只是当他们接过那个时代后,却遇到了文学被商品化、市场化的热潮。

本人作品从执笔至今已有半个月,成绩却不容乐观,时常反思,回头去看笔下的文字,悄然发现那一行行的文字透着稚嫩,文笔的不足,改无从改,是我莫大的悲哀。

也发现青春小说开始脱离主流文化,于今日写下这篇自勉书,其目的是与读者一同思考,当代信息化的文学存在着怎样的利和弊?

当韩寒以《三重门》博彩之后,郭敬明、春树、安妮宝贝、郭妮等80后的作家开始浮出水面,他们开始时用很用心也很严谨的对待自己的小说,但是如今的榕树、红袖等知名的小说网站却都没有了各自建站之初的理念,各种网文中充斥着花哨的版面。

任何一部历史都只是一部当代史。拿出以前获得矛盾文学的那些小说,现在看来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感触,但是它却是出生在那个年代,而那个年代需要这要的小说去记载,于是读者喜欢它。

当下社会的青春文学开始低龄化,韩寒把他们扩展到16岁。郭敬明开始扩展到14岁,安妮宝贝居然能渗透到12岁这让我很是匪夷所思。如今的书店的书架已经失去了主流文学该有的书,琳琅满目的青春疼痛。我觉得青春小说最大的读者是正在成长且处于青春的人,一部好的小说如同一首歌能够承载一代人的记忆,在里面找到自己似曾相识,微许的感动。

如今的文学着重市场化。

郭妮像一位天才的编剧,她可以在身后的二十多人团队的市场调查下,收集资料、设计故事、人物、框架,她便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创作加工,文学开始朝着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一条流水线,她便离开湖南来到上海的别墅专注写作。

喜欢莫容雪村、孙睿、孔二狗的作品给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带来沉重的思考。红透半边天的《鬼吹灯作者》在被香港导演看中的时候没有想象的那样,他说:“作家我不敢当,写手是没事我不想参与这个圈子,也不会去追逐什么!”。一杂志采访莫容雪村问道:“你希望未来的中国是怎么样的?”他回答:“希望人活的人样,狗活的狗样。”我喜欢这句话,他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了中国的人民的通病。

我的小说当然和上述所说之人有着千差万别之初,但是望其项背的追赶。第一次在网上写作,可能还不能称之为写作,应属自述吧!写下这部小说希望可以让部分人有类似一点的感同身受,纪念我们成长过的岁月。还有活在当下的我们,面对社会的现实,理想变成幻想,慌乱无章,迷茫彷徨。

此类发言纯属本人梦游情况所写,如有不适请勿妄加猜测,也不代表本人针对某人、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