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伸掌一格,机灵灵的打个寒战。大声叫道:“点玉寒指!”杨守方喝道:“是又如何?”双指伸伸缩缩,连点那人背后的各处要穴。
那人仍不转身,听风定位,一一将指风化去。说道:“点玉化石寒气神功仍失传三百年的绝学。据说隋文帝之所以得国,便是依赖独孤皇后这一门绝学,清除了所有障碍。你既然承袭神功,帝室之后,勿须置疑。”说到这里,他连打了几个寒战,再也撑不下去。陡然转过身来,嗤的一声,也点出一指。
两股指风在空中相撞,相互激荡,迫得四周烛光一齐暗了下去。烛火如豆,几差熄灭。这一次二人全力相拼,居然势均力敌。
杨名瞪大眼睛,脱口叫道:“点玉寒指!化石神功!”杨守方脸色大变,蓦地退开两步,叫道:“隋基,你···你怎地会得点玉化石寒气?你怎地在我家里?”
那人拱了拱手,笑道:“某家正是金陵龙王。此功属家传绝学,自小始练,有甚不精之处,还望兄长指教。”杨守方一惊,问道:“你···你也是···”隋基道:“正是。我易为国姓,志在复国。日前偶闻杨兄仍我同宗,特来一会。”
杨守方感慨万分,道:“真想不到,我杨姓还存另外一支。老天有眼,未绝我杨家香火。”隋基道:“好兄弟,现今天下大乱,已成端倪。你我兄弟应该联手复国,重建我大隋江山。”杨守方道:“你我兄弟无兵无地,恢复大隋天下,谈何容易?”
隋基道:“现今李唐无道,恣肆享乐。天下群雄各自据地称尊,伺机而动。种种迹象上看,他已经步我前朝后尘。这一次王仙芝特意南来,就是要联合我长江南北的有志之士,共同反唐,夺取李姓天下。此仍千载难逢的复国良机,你我兄弟当携手共进,僻复大隋江山。”
杨守方奇道:“不是说武林大会商议对付大魔头的办法么?怎么又···”隋基道:“那只是一个幌子。不过,联盟倒是真的,但不是要对付什么大魔头,而是共同反唐,平分李家江山。这天下原来是我杨家的,倘若我们不事先谋定大计,掌控局势,岂非眼睁睁的看着它被瓜分,再回南北朝对峙?”
杨守方道:“复国岂是容易之事?想当年败家祖宗无心朝政,致使天下大乱,各地反贼纷纷揭竿而起,但我大隋于风雨中依旧岿然不倒。要不是遭了叛贼李渊的算计,大隋又怎么会二世而绝?唉,如今李贼篡位已有三百年之久,根基颇固。纵然腐朽,几股微不足道的力量,又怎能撼动根深蒂固的李唐基业?”
隋基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还没有尽心尽力的谋求,就丧失了信心,这样的孬种,怎配为大隋文帝的子孙?”
杨守方道:“记得先祖越王杨桐兵败,被奸贼王世充缢死前,曾发誓说:从今以后,再不生帝王尊贵之家。可见这‘权’字害人之深,因此我杨守方实在是无心问鼎天下。”
隋基怒道:“既然杨兄忘掉了祖宗,为何还要守着这亡国之河?”杨守方道:“大运河仍先祖倾全国之力开凿,便利天下。不仅融通南北贫富平衡,而且还促进文化繁荣,诸多的好处,数之不尽。理应由我杨家私有,岂能白白的便宜于李贼?“咬牙切齿,显然他占据大运河的中枢,一图暴利,二是捣乱。
隋基怒道:“你守着这亡国之河,只为了捣乱么?你的志向就这么一点大!哼,你要是还认杨坚为祖宗,就助我复国。倘若你只想守着这亡国之河终老,那也不必再姓杨了。“
隋炀帝举全国之力,前后四次开凿大运河,始贯通杭州至北京的大运河,全长达四五千里。大运河的贯通,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特别是对于南北经济的繁荣,文化交流,都起到重大长远的效益。如此利国利民、造福子孙万代的工程,却是隋炀帝即兴为之。并且工程急,时间紧。再加上官吏上下的残暴,成千上万的百姓,因此付出鲜血,甚至生命。从而引发天下大乱,太守李渊乘机兵出太原,进驻长安。小使手段,取而代之,隋朝至此寿终。隋基称大运河为亡国之河,也不为过。
杨守方见他目光突然大盛,双手微提,肥大的衣袖好似吃饱风的帆,几欲胀裂。显然他已经动了杀机,全身布满真气所至。他不由沉吟道:“这个···这个···“
杨名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真是帝王之后,一时间又感意外,又是骄傲。眼见父亲仍是犹豫不决,再也忍耐不住,上前一步,双手抱拳,躬身拜道:“隋叔叔,人各有志,你就不要再难为爹爹了。小侄不才,愿意追随您鞍前马后,为光复大隋尽已之力。”
隋基斜着眼睛看着他,道:“你?”他本想教训杨名两句,但转念想道:“这小子虽然不学无术,没有多大的本事,不堪卒用。但他既然出头,做父亲的又焉能坐视不管儿子的死活?也罢,只要带上他,我就不相信你这老小子不出面助我一臂之力!”随即隐去不悦,笑道:“好样的,贤侄血气方刚,敢作敢为,不愧为大隋文帝的子孙。倘若大文帝的子孙都如贤侄这般的义无反顾,光复大隋有望矣。”
杨守方的脸色变了再变,喝道:“你···你这不孝子,真是···真是气死我了!”隋基却连声称赞不已,说道:“贤侄,这件事是我杨家的秘密,你可不能对外人泄露啊!”杨名道:“此事非同小可,小侄纵然愚笨,还是晓得轻重的,就请叔叔放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