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穷爸爸富爸爸全集
811300000017

第17章 富爸爸: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1)

在现代社会的节奏下,许多人都没有理财的概念,似乎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游戏,并且还有一些人对于金钱都没什么思考,有多少用多少,到了月末就成“月光一族”,总是闹个青黄不接,面临坐吃山空的窘境,因此,我们每个人要下定决心做好理财,其实理财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而且成功的理财还能为你创造更多的财富,愈是成功者就愈重视理财,因为他们早知道理财的乐趣和好处,理财既然有乐趣与好处,那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不会理财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漠视人与钱的差异性,无论东方西方,国内国外,老祖宗就告诫子孙钱的重要性,在东方的俗话说:“三分钱逼死英雄汉”,而西方的谚语是:“Money isn't everything,but it is something(钱不是万能的,没钱也是万万不能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理财,摆正心态。

勿因钱少而不理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许多工薪阶层或中低收入者抱有“有钱才有资格谈投资理财”的观念。普遍认为每月固定的工资收入应付日常生活开销就差不多了,哪来的余财可理呢?“理财投资是有钱人的专利,与自己的生活无关”仍是一般大众的想法。

事实上,越是没钱的人越需要理财。举个例子,假如你身上有5万元,但因理财错误,造成财产损失,很可能立即出现危及到你生活保障的许多问题,而拥有百万、千万、上亿元“身价”的有钱人,即使理财失误,损失其一半财产亦不至影响其原有的生活。因此说,必须先树立一个观念,不论贫富,理财都是伴随人一生的大事,在这场“人生经营”过程中,愈穷的人就愈输不起,对理财更应要严肃而谨慎地去看待。

理财投资是有钱人的专利,大众生活信息来源的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理财方略是服务少数人理财的“特权区”。如果真有这种想法,那你就大错而特错了。在芸芸众生中,所谓真正的有钱人毕竟占少数,中产阶层工薪族、中下阶层百姓仍占大多数。由此可见,投资理财是与生活休戚与共的事,没有钱的穷人或初入社会又身无固定财产的中产“新贫族”都不应逃避,运用得当更可能是“翻身”的契机呢!

其实,在我们身边,一般人只会说穷,时而抱怨物价太高,工资收入赶不上物价的涨幅,时而又自怨自艾,恨不能生为富贵之家,或有些愤世嫉俗者更轻蔑投资理财的行为,认为是追逐铜臭的“俗事”,或把投资理财与那些所谓的“有钱人”划上等号,再以价值观贬抑之……殊不知,这些人都陷入了矛盾的逻辑思维——一方面深切体会到金钱对生活影响之巨大,另一方面却又不屑于追求财富的聚集。

因此说,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必须要改变的观念是,既知每日生活与金钱脱不了关系,就应正视其实际的价值,当然,过分看重金钱亦会扭曲个人的价值观,成为金钱的奴隶,所以才要诚实面对自己,究竟自己对金钱持何种看法?所得是否与生活不成比例?金钱问题是否已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避免之痛”?

财富能带来生活安定,快乐与满足,也是许多人追求成就感的途径之一。适度地创造财富,不要被金钱所役、所累是每个人都应有的小庸之道。要认识到“贫穷并不可耻,有钱亦非罪恶”,不要忽视理财对改善生活、管理生活的功能。谁也说不清,究竟要多少资金才符合投资条件、才需要理财呢?

从多年从事金融工作者的经验和市场调查的情况来看,理财应“从第一笔收入、第一份薪金”开始,即使第一笔的收入或薪水中扣除个人固定开支及“缴家库”之外所剩无几,也不要低估微薄小钱的聚敛能力,1 000万元有1 000万元的投资方法,1 000元也有1 000元的理财方式。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都从储蓄开始累积资金。一般薪水仅够糊口的“新贫族”,不论收入多少,都应先将每月薪水拨出10%存入银行,而且保持“不动用”、“只进不出”的情况,这样才能为积累财富奠定一个初级的基础。假如你每月从薪水中拿出500元,在银行开立一个零存整取的账户,不管利息多少,20年后仅本金一项就可达到12万元了,如果再加上利息,数目更不止于此,所以“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力量不容忽视。

当然,如果嫌银行定存利息过低,而节衣缩食之后的“成果”又稍稍可观,我们也建议开辟其他投资途径,或入户国债、基金,或涉足股市,或与他人合伙入股等,这些都是小额投资的方式之一。但须注意参与者的信用问题,刚开始不要被高利所蛊,风险性要妥为评估。绝不要有“一夕致富”的念头,理财投资务求扎实渐进。

总之,不要忽视小钱的力量,就像零碎的时间一样,懂得充分运用,时间一长,其效果自然惊人。最关键的起点问题是要有一个清醒而又正确的认识,树立一个坚强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我们再次忠告:勿因钱少而不理财。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时间是上天赋予我们个人的宝贵财富,应该说世上没有一样东西在人们的面前表现得像时间这样平等。

为什么有些人昨日还是一贫如洗,今日却一跃成为百万富翁,而有很多人直至面临退休仍无法自立?这是因为有些人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准确把握时间。这些人只恨时间过得太快,怕自己赶不上时间的节奏,他们的时间表是以分、秒计算的。而许多人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得过且过的心态虚度年华,他们只恨时间过得太慢,他们的时间表是以日、周甚至月来计算的,当他们发现别人的财富逐渐增长,终于感觉到理财的重要性,此时开始理财,终因时间不够,复利无法发挥功能。即使懂得理财,却因时间太晚,最后只能虚度晚年,抱恨终身。

理财应该从年轻时开始。

年轻人朝气蓬勃,具有旺盛的斗志。商场如战场,这战场具有极强的挑战性和冒险性,年轻人应该是这一战场的生力军。今天导致我们贫穷落后的真正原因是我们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错失了许多良机。

在西方,18岁的年轻人已开始自立,独立养活自己,不伸手向父母要钱。他们从年轻时就逐步理财,到中年时已是市场主要的竞争对象。而在中国,绝大部分年轻人仍然依赖父母,到中年时才开始学习理财,此时由于家庭、孩子的影响,精力已经有限。随着年龄的增长,又面临退休,手中有点儿钱又想到为自己退休后经济来源做准备,根本无力再让自己的钱投入较大规模进行投资,最后也只能碌碌无为。

年轻就是财富,每个人都羡慕青春年华。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复利公式得出这样的结论。假如年轻时有1万元创业基金,10年后,1万元可变成200万元;而年老时同样的1万元,10年后只能成长为6万元甚至倒贴亏空,因此青春年华是黄金时代,这句话一点儿也不过分。

曾记得金庸的小说《书剑恩仇录》中,乾隆皇帝曾对他的同胞手足说:“我不羡慕你别的,我只羡慕你的青春。”以乾隆皇帝之尊,还是会羡慕青春。

同样的,年轻也是理财最重要的本钱。名人常对大学在校生说:“年轻人,你的名字是财富!”因为由复利公式可明显看出,时间就是金钱,年轻就是财富。复利图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理财生涯规划:年轻时应致力于开源节流,并开始投资理财,因为年轻时省下的钱对年老时的财富贡献度极大。

现在时下年轻人所流行的观念是:在年轻时代尽情享乐,待年长之后再开始投资理财还不迟。这是较为错误的理财观。多数年轻人总认为现在离退休还早,手头资金不多,根本用不着考虑需要投资理财,常因此错失早日理财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