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宣仁太后
8079800000104

第104章 又见绯闻

因为王安石不婚的缘故,也因为他是大宋的变法宰相,这数年之间,是频繁地进出皇宫内廷。皇上赵顼对他也极为尊重,可是时间一长,却还是传出些莫名其妙的绯闻来了。不为别的,就是这数年之间,王安石一直不婚,和这宫中守寡的太后,朝夕相见的,有些不该传出去的话儿,还是传出去了。想当年,这二人就曾在京口留下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轶事。(不过也是奇怪,当年司马光不也是频繁进出宫廷,怎么就没有他的绯闻呢?想来,总是王安石不拘小节的缘故。)

高萧萧可是还浑然不知,整日里还是认真看着王安石递上来的折子,无事时,就在宫里静静看着书。她心中也想着,这一来二去的,皇上马上就要满十五了,也该到了大婚的时候了。她将这意思委婉说给赵顼听时,赵顼正忙着公事,听了母后这样说,倒是笑道:“母后,我还小着呢!我是一点儿也不着急,是以请母后还是不要问这些吧!在我心中,大宋江山和美人,我的心中始终是偏向江山的!”高萧萧听了,知道不能勉强与他,看着他越来越似宗实的脸儿,高萧萧便道:“仲针,你呀,真的是越来越像你的父亲了!可是,你虽然年轻,母后还是要你注意身体,凡事都不要太累了!你的父皇啊,就是积劳成疾而……”高萧萧的心中忽然难过起来,她想起了姐姐和宗实,如果他们都没有进宫,压力不是那么大,可能,他们会活着长久一点……

因此高萧萧又道:“仲针,母后也不过是随便问问,既然你无意,母后自是不便勉强你!”是啊,赵顼十五岁的年纪,在现代社会,可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初中生呢,可是在大宋,男子可是到了娶妻的年龄了。高萧萧这厢刚回到自己的玉清宫,哪里知道,那厢确实有一个大臣,屁颠屁颠而地,向着赵顼来保密来了!这个大臣也是贼精,他见了赵顼,并不说话,却是作咬牙切齿之状,渐次,就是叹息着流泪。

赵顼见了,便疑惑问道:“爱卿这是何意?这见了朕,怎么是一句话也不说呢?”这大臣叫做王胡信的,便将眼泪拭去,对着赵顼哽咽说道:“皇上,臣有一事忧心,挂记在心中已经多日,是以今日见了皇上,是一定要说出来!”王胡信虽流着泪,可是口齿还是清晰。赵顼便笑道:“爱卿……可是为关于变法之事……这个……”其实自赵顼推行变法以来,每天都有皇亲国戚大臣来他的宫里,痛哭这变法的种种不好。有的人,还有要拿在殿中自尽来要挟赵顼的。是以可怜的神宗,见多了,心里承受能力极好,早就已经习惯了。今日来的这个王胡信,只怕也是如此。

因此赵顼已经做好了准备,哪里知道这个王胡信听了,只是将头使劲地摇了摇,他擦开眼泪说道:“回皇上, 臣今日来面见皇上,并不是因为这些!臣是另有要事而来!”赵顼觉得奇怪,但是看着王胡信说着话,朝着殿中诸太监宫女是看了又看,面上又有躲躲闪闪的神情,便问道:“是否是爱卿,并不方便说出!”王胡信便直言道:“皇上慧眼,臣心中之事,确实只能对皇上一人说出!”赵顼听了,便点了点头,将手中的笔放下,对着身旁一众太监和宫女道:“你们都给朕退下吧!”待太监都宫女都退出后,赵顼便不耐烦地对王胡信道:“爱卿!现在你可以对朕说出来了罢?”

王胡信便走上前儿,直对着神宗,他深深吸了口气,说道:“皇上,可听过那辽国的萧太后和韩德让之事?”赵顼听了这王胡信是问这样一句话,不禁笑道:“爱卿你这关心国事,已经关心到别国去了!朕对于此,的确是有所耳闻,不过,此事和爱卿可是一点没有关系吧!”王胡信听了,便退后一步道:“皇上,您以为萧太后和韩德让之举,作何意见?”赵顼听了,便道:“嗯,辽国都是蛮夷之人!是以萧太后这样做,在辽国也是常见!依照他们的法律和风俗,太后也是能下嫁给大臣的!”王胡信听了赵顼的话,便紧跟一步道:“在辽国,太后固然是可以下嫁给大臣,那么皇上认为,若是在大宋,可否能有这样的事情呢?”王胡信也是不怕死,本身他就身为谏臣,是以将这时下大臣们之间遮隐的话题,是直白地说了出来,小神宗也不傻,听了王胡信的话,只思虑了几秒,马上就意识到王胡信言下之意指得是什么。他将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王胡信,面上是一点儿表情也是没有。王胡信看着皇上不发言,心中倒是惧怕起来了。赵顼从龙案走下,到了王胡信的面前,勃然大怒说道:“王胡信,你在胡说些什么?来人,将他给我拿下,即刻推出午门斩首!”

说时迟那时快,王胡信就被进殿的那些守卫给拖了走,可怜这个王胡信嘴里还在嚷嚷:“陛下,陛下,此事是朝廷内外都知道的啊……皇上应该将王安石给杀了……”赵顼听了,气得浑身发抖,他对着那些侍卫说道:“尔等……即刻就提他的人头来见!”可怜的王胡信,就这样做了冤死鬼。两个字,迂腐!

王胡信觐见皇上被斩首的事儿,很快就在汴京城中传开了。大臣们对此都是议论纷纷。王安石纵然再不拘小节,也是知道王胡信是因何而死了。对于众人对他的误解和诽谤,王安石本是毫不在乎的,他本就是我行我素之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就是这样想的。令他欣慰的是,皇上赵顼对于这类传言,根本就怀着不信的态度,反而是大大安慰了王安石一番,这虽然足以令王安石感到欣慰,可是,有一个人的态度,他却是不能不问的。此人当然就是绯闻的女主角高萧萧了。

高萧萧因这王胡信之死,也是听了些风声,她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名誉,反而一心只为王安石着想。在王胡信被斩的第六天,高萧萧和王安石在御花园内,进行了一番严肃的谈话。

“介甫,听我之言罢,你不能就此这样单身下去了!时间长了,我恐怕流言对你不利。到时,恐会给你的名誉带来麻烦!”高萧萧是一脸担忧地看着王安石。王安石看着高萧萧郑重的神情,本想宽慰她几句,但是又听到她深深地叹了几口气,心中便知道她近日,一直在为着这件事烦恼。王安石倒是不安起来了,他苦笑便道:“萧萧,你果真是要我如此么?据我所知,此刻的君实也是孑然一身呢?你不去劝着他,倒是一味劝着我,可见在你的心中,究竟分量还是他多一些!”这样说着,他的心中更是黯然起来。

高萧萧听了,便停下步子,看着王安石,默默说道:“介甫,可如今的你是宰相!你日理万机的,身边没个可以照顾的人,怎行?君实……我当然也是劝过的!只不过,他已经退出官场,自然不是舆论的中心!可是,介甫你自推行变法以来,一直处在风口浪尖的中心!作为你的朋友,我当然是担心你!我担心有人利用这些,败坏你的名誉,要使你遗臭万年!”王安石只是平静地听着,他苦笑道:“萧萧,我总以为,在你我之间,能够比朋友更近些!我想你一直是知道我的情感的!这么些年,我之所以选择独身,当然是为了你的缘故!”王安石不善表白,可是怎样的话,他还是说的情真意切。

高萧萧摇头道:“介甫,我之前就曾劝告于你,不要将心放在我身上,我高萧萧只要一朝身在这宫中,无论是谁,都和我将是水月镜花一场!是以我对与感情已经是不抱任何希望的了!”王安石听了,只是迫近她,低低问道:“萧萧,你告诉我,是否你的心中一直都是司马光?我知道,在你的心里,我的分量,始终是不及他!”王安石是重重说道。高萧萧看着意欲刨根就底的王安石,心想,为了让他过上一个男人正常的生活,那么就伤他的心罢,他死心了,便就会按照正常的士大夫的流程,结婚生子,或许再纳上几个小妾。

因此,高萧萧对着一脸深情的王安石,口中是重重说道:“没错,介甫,我实话告诉你罢,我的心中,确实是只有司马光!哎……既生瑜何生亮,介甫,说到底,我的心中只钟情于他!我对于你,并没有一丝一毫的男女之情!介甫,你始终是自作多情了!”王安石纵然抗打击能力极好,可是听了高萧萧亲口之言,还是忍不住大大往后跌了几步,他听了这话,是一脸的伤心,喃喃说道:“好……萧萧,我果然是自作多情!我……就遂了你的愿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