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早知道,早健康
807900000004

第4章 头部是监测疾病的“司令部”(3)

最常见的眼皮跳,每次跳几秒到几分钟,这样的眼皮跳一般只要稍作休息,闭目养神,症状会自然消失,不必紧张或烦恼。若患者有眼睛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或散光,又没有配戴合适的眼镜而造成眼皮跳,则是在提醒你,应该去配适合自己的眼镜了。

如果眼皮跳个不停,便应找医生诊治了。假使你的眼皮跳动,是连同侧面肌肉、眉毛及口角皆抽动的话,则可能是面部神经受到刺激所引起的痉挛现象,应积极治疗。

视物变形,当心视网膜脱离症

正常人的眼睛能够真实而准确地看清外界事物的大小、颜色和形态。如果视物变形,则提示眼睛可能出现了疾病。

眼睛本身病变。如发生炎症、渗出、水肿甚至形成瘢痕时就会引起视网膜变形,使视网膜的视细胞分布、排列发生改变。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如果被挤压在一起,缩小了视细胞之间的距离,看到的外界事物就会增大。若是视细胞被挤开,增大了视细胞的距离,看到的外界物体就会缩小。若是视细胞移位、前后扭曲,使正常的相邻细胞发生变动,就会出现失误扭曲变形的感觉,即“视网膜脱离症”。

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在现实生活中,感染发热和紧张疲劳往往可诱发此症。特别与中老年人早晨起床后突然会感到双眼视物模糊,看到东西变形,如墙壁是歪的,圆桌是方的;有的还会产生幻觉,对眼前的人和物视而不见,而对幻觉却说得栩栩如生,有声有色;重者眼前一片漆黑,甚至出现瞬间失明,时间持续数秒到数分不等,休息数分钟后视力可自行恢复。通常还伴有头昏脑涨、晕眩、失稳、腹泻、失水、血糖增高,有时还出现恶心呕吐等。

温馨小纸条:老年人视物模糊应及早预防

对于有此类病症的中老年人,应尽早进行预防,平时多注意休息,避免疲劳过度和不良情绪的发生,不要出现腹泻失水和感觉发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高脂肪食物。

虹视——掩藏疾病的光晕

当一个人在看灯光时,如果在灯光周围出现彩色光晕,叫做“虹视”。虹视是眼疾中一种多见的症状,常是下列几种眼疾的病兆:

结膜炎:由于黏液性分泌物涂布于角膜表面,这时可出现虹视,在擦去分泌物之后,虹视即可消失。如果外结膜囊内有血液、脓液、小气泡等,也可出现虹视。

角膜炎:角膜上皮损伤及角膜水肿,也可导致虹视。

色素膜炎:因累及角膜内皮细胞,破坏了角膜水化作用,引起角膜上皮水肿,出现大泡样或小泡样时,色素膜炎即可有虹视症状。

白内障: 由于放射状排列的晶体纤维吸水、肿胀,产生分光作用所致。

青光眼:由于眼压升高,引起角膜上皮水肿,细胞间有液体潴留,改变了角膜正常的屈光状态所致。

黑眼圈“公告”:不要过度疲劳,否则变成熊猫!

眼圈发黑,通常有三种情况:

上下眼睑近睫毛部位皮肤呈棕褐色或浅灰黑色,有时伴有该皮肤的轻度粗糙增厚或有皱褶。这有可能是外伤后,局部容易遗留较显著的色素沉着斑;也可能在眼睑部的皮肤有脂溢性皮炎、黑变病、上眼睑部神经性皮炎。

从内眼角向下方约呈45度角的棕褐色或浅灰黑色月弯形条状,年轻时不明显,到中老年时期开始走向外上方,一直到达外眼角,呈完整半圆形,约数毫米。这一类的眼圈发黑,一般是随着年龄及身体健康状态的变化而形成,多因患严重失眠、贫血或某些妇女病,色泽会加重而明显。

某些病理变化反映在眼周毛细血管上,如动脉硬化、更年期、大病之后体质较差时,都会造成眼周充血,进而淤血,也会使眼周变黑。

总之,绝大部分健康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眼圈发黑,并不算病态。平时要注意充足的睡眠及适当的营养,多吃些水果、蔬菜及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做些眼部的保健按摩、温敷等。

温馨小纸条:黑眼圈——休想烦我

防治黑眼圈最有效的方法是治疗引起黑眼圈的原发病。采用下列方法,加强眼部血液循环,也有助于消除黑眼圈。

1.双手对搓至热,快速用手掌心按压双眼热敷,如此反复十余次,每天数遍,多多益善。

2.经常用手轻轻按摩眼眶周围的皮肤。

3.多食鸡蛋、瘦肉、鱼虾、芝麻、花生、黄豆等食品,增加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的摄入,以满足眼周皮肤对多种营养物质的生理需求。

4.每晚用冷水、温热水交替敷眼部十余分钟。

5.注意劳逸结合,做到起居有常、生活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改善全身机能。

眦异常警惕肝肾不足

两眦,即内外两侧眼角,为五轮中的血轮,中医认为心主血脉,故在脏属心。

正常人内眦角稍大于外眦角,两眦部血脉红活,泪窍通畅,无溢脓及流眼泪等。

两眦异常主要表现为两眦流泪和内眦流脓。

两眦流泪:迎风流泪,拭之即有,无热感,为肝肾不足,风邪引动泪液流出;冷泪长流,常为气血亏虚;或肝肾两亏,约束无权;或泪道阻塞,泪不循常道而出;或两眦流热泪,伴有目赤肿痛,为外感风热毒邪或异物进入眼内所致。

两眦流脓:两眦部皮肤红肿揿痛,腐败溃脓,为漏睛,西医称为急性泪囊炎,多因外感风热和脾胃蕴热、心火上炎所致。若以手指按压内眦部,有脓汁或涎水自泪小点流出,为漏睛,西医称慢性泪囊炎,多因脾经伏热,复感风邪所致。

屈光不正:小心四种眼部疾病光临

屈光是光线透过眼球聚焦于视网膜的过程,屈光不正往往是视力障碍的表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疾病: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眼。

轻度或中度近视,除视远物模糊外,并无其他症状。在近距离工作时,不需调节或少用调节即可看清细小目标,反而感到方便。但高度近视眼工作时目标距离很近,两眼过于向内集合,这就会造成内直肌使用过多而出现视力疲劳症状。

轻度远视,用少部分调节力即可克服,远、近视力都可以正常,一般无症状。稍重的远视或调节力稍不足的,远、近视力均不好。远视眼由于长期处于调节紧张状态,很容易发生视力疲劳症状。

视力疲劳症状是指阅读、写字或做近距离工作稍久后,可以出现字迹或目标模糊,眼部干涩,眼睑沉重,有疲劳感,以及眼部疼痛与头痛,休息片刻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严重时甚至恶心、呕吐。有时尚可并发慢性结膜炎、睑缘炎或麦粒肿反复发作。

散光,屈光度数低者可无症状,稍高的散光可有视力减退,看远、近都不清楚,似有重影,且常有视力疲劳症状。

老花眼,四十岁以上远视力为正常,近视力减退,年龄越大,近视力减退越明显,特别是近距离工作时视物不清,为了看清楚,不自觉地把物体挪远,并将头后仰。甚或出现调节疲劳,如眼胀、头痛和眼眶部疼痛等。

造成屈光不正的原因很多,其中遗传因素是很重要的原因。当然不合理的用眼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又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或光线不好,造成眼与书的距离太近,或看书时间过长,或走路、坐车看书等都可使眼睛过度疲劳,造成屈光不正。

视力突然下降,并非全是老花眼

老眼花似乎是个再常见不过的现象,所以几乎所有的老人都会觉得看不清东西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老人突然出现看远处东西不清楚,甚至看不见的情况,则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女性更常见,严重者在短期内就可导致失明。它有家族遗传的倾向,生气、过度疲劳、气候骤变等都是常见的诱发因素。这种病症除会出现突然的视力下降,还伴有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看白炽灯泡时会感觉灯泡周围有彩色的环。

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老年人不少都有动脉粥样硬化问题,如动脉内壁上的粥样斑块脱落,就会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视网膜缺血坏死,于是失去视觉功能。这种病症的典型特点是一只眼突然发生无痛性的完全失明,有的病人在发作前还会出现阵发性、一过性的眼前发黑。多见于原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视网膜组织的坏死而完全失明。

玻璃体积血:常发生在原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的老年人中,一些患眼底血管性疾病的患者也可发生。积血少时,除视物模糊外还伴有眼前黑影飘动;积血多时,视力急剧减退,仅存光感。

视网膜脱离:多见于中老年人,多数有近视,有些人双眼先后发病。年龄、遗传、外伤等都是诱发因素。当视网膜完全脱离时,就会表现为视力突然减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眼科并发症,也是眼科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糖尿病病程越长,视网膜病变越严重。

中风:大多数中风患者事先没有任何预兆,仅有少数中风患者可在发病前一小时或数月前出现短短几分钟的半身、半脸麻木,半身不遂,突然视物重影等先兆。

溢泪要防范多种眼部疾病

眼泪过多:常常无缘无故地流泪,或稍遇刺激就流泪不止。通常是因为眼睑异常、鼻部受伤或有炎症,泪道炎症引起的。

泪管闭锁:泪管位于下眼睑的内角处,其功能是把泪水引进鼻腔内。其实人们时刻都在分泌眼泪,不是只在哭泣时才流泪。泪管闭锁常见于婴儿,成年人则很少见。泪管闭锁的眼睛经常水汪汪的。有时结膜受感染会有很多黏稠分泌物,以致在睡醒后很难睁开眼睛。泪管闭锁症状持续到闭锁解除为止。泪管在2~3周后自行恢复畅通,或施手术弄通。新生儿的泪管不一定畅通,有些新生儿的泪管十分细小,容易阻塞。成年人有时会因外伤或感染而引起泪管阻塞。

如果l~4个月大婴儿不停流泪,母亲应该每隔三个小时轻轻按摩婴儿眼角近鼻旁处,有助于清除积聚的眼垢,疏通泪管。

持续流泪3~4周以上,就应该去医院了。有任何感染的征象以及眼红、眼睛有很多黏稠的分泌物等,医生会给患者滴眼剂或眼药膏消炎。如果泪管仍然阻塞,则可能要施外科手术。婴儿患者可用探针来疏通泪管,如是成年患者,则可施手术切除泪管,或使泪管改道。

结膜充血大多为“红眼病”

眼部的充血发红是眼科患者常见的体征之一。常说的红眼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泛指眼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

表现为结膜充血的疾病有: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沙眼急性感染,电光性眼炎,疱疹性结膜炎,损伤性结膜炎,刺激性结膜炎,眦角性结膜炎,结节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蚊虫叮咬,异物刺激。

表现为睫状充血的疾病有:角膜炎,巩膜炎与表层巩膜炎,色素膜炎,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等,眼球伤。

在正常情况下,球结膜的血管都是瘪着的,处于“沉睡”状态,血管内并没有血液通过,因而巩膜总是显得那样洁白无瑕。当遇到细菌、病毒等入侵时,“沉睡”着的血管会马上被“惊醒”,继而扩张,于是红色的血液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巩膜也就红起来了。发炎的眼睛最醒目的症状就是眼红,如患有急、慢性结膜炎、青光眼、眼部化学烧伤等,都可有不同程度的眼充血。

有人认为,眼睛红得越厉害,病情也就越重。其实不然。例如急性结膜炎,发病急,充血重,却算不上什么大病,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也不会引起大问题,比较容易治愈。但是,对慢性虹膜睫状体炎、巩膜炎、青光眼等病,充血症状并不太明显,却是不可忽视的重症眼病。绝大多数内眼病,外表上并没有充血,却可能导致失明。所以不要单从红眼的轻重,或有无眼睛充血去判断眼病的轻重。

扫除夜盲——让眼睛在黑暗里找到光明

夜盲症俗称“鸡盲眼”,有后天性与先天性两类,后天的多因维生素A缺乏,或营养吸收失调引起。由维生素A缺乏引起者,白天视力良好,只是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则视力甚弱,并感眼睛干涩、流泪等。多因久病虚羸,或脾胃虚弱,导致肝虚血损。多见于小儿,伴有腹大,面黄肌瘦,头发稀疏,舌质淡、苔腻,脉细无力。

先天性者多由遗传所致。以视网膜色素变性最为典型,有夜盲、视力狭窄、眼底色素沉着三大主征。患者早期即有夜盲症状,但中心视力可正常。最初视野出现环形暗点,以后随着病情的缓慢发展,视野呈向心性缩小,夜盲症状逐渐加剧,直至日间行路亦感困难。后期视野成为管状,甚至陷于失明。

目眩和脑血管疾病息息相关

目眩是视物昏花迷乱的意思。比如蹲后起立,忽觉眼前一片乌黑,或黑花黑点闪烁,或如飞蝇散乱,俗称“花眼”。对持久性目眩,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和出汗等一系列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