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抛弃性格缺陷
807200000007

第7章

贝多芬的一生布满了荆棘,然而他却有抗击苦难的秘籍,那就是以“接近神”的心态面对一切。在苦痛的情绪中创作音乐,却把欢乐揉成了音符,化成了激励人心的旋律。中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在罗曼·罗兰《贝多芬传》的译者序中这样写道:“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悲剧,才能够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过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贝多芬的巨大勇气着实让活着的人佩服!

命运是一种颠沛流离的游戏,精致向四面八方铺延开去,从不重复。没有谁能把苦味尝出甜蜜,然而,真正的勇者,会忘记它的味道,在隐忍中,坚实地踏足在大地上。命运给了我们太多的变幻莫测,他要我们报以勇气的比拼。

经受住雷霆的打击,迎来阳光的普照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还记得1995年开始涌动的下岗浪潮吗?有多少家庭,夫妻双双丢掉了赖以生存的“铁饭碗”,有多少家庭,他们的屋檐上空都笼罩着一团黑色的乌云,时不时地就会看到有雨从天空中滴落,那是下岗群众脸上的泪痕。不过,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面临着生存的考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决心开始新的生活,是一首《从头再来》将这些下岗工人们拯救,为了挚爱的亲人,他们不再随波浮沉。如今的他们,有很多已经是企业的老板,公司的老总。不息的奋斗之精神,让他们经受住了雷霆的击打,最终迎来了阳光的普照。

由过去谈及现在,再由现在拓展于未来。如今许多的大学生都不能在毕业之后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很多人也因此而承受不住压力,甚至有人轻易地就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难道是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多,以至于连为生命奋斗的精神都被湮没了吗?李大钊在引领革命志士为祖国的前程奋斗时就曾经激励青年人,他说:“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玉,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腹中并没有太多墨水的下岗职工都有勇气直面生活的苦难,为什么满腹经纶的大学生们就不能从容面对呢?

1930年是美国历史上经济最为恶劣的时候,工厂倒闭、商店关门、处处减薪、成千上万的人失业,有免费发放面包的地方一定有排成长龙的队伍,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就连很多昔日的富人都落入了这样的惨境,年龄过了三十,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一个秋色正浓的下午,寂寥的第五大街上,皮尔遇到了他的老朋友佛雷德,两人相互寒暄,问对方是否过得还好。佛雷德身着深蓝色的西装,旧西装上磨出了一层油光,可见这衣服穿得已经过于长久了。然而佛雷德却没有改变往日的口吻,他对皮尔说:“老朋友,我过得挺不错的,千万不要为我担心。虽然还处于失业当中,但是我每天也都在寻找工作,总有一天我会找到的,只要耐心!”皮尔看着眼前笑嘻嘻的佛雷德,他问到:“您总是这么乐观吗?”佛雷德回答他:“我好像听说过,绷起脸来要用上六十条肌肉,但是笑的时候只需要十四条就够了!难道我的行为不是很合理吗?我可不想使用过多的肌肉啊。诗人约翰·巴罗不是就说过吗:属于你的一定会归你所有。我的信念都是虔诚坚定的父母给予我的,虽然家境贫寒,然而我的母亲却并不在意,她常说上帝会赐予我们食物,真的,一点没错,上帝从来没有忘记我的母亲,我想上帝也不会将我遗忘吧!”

佛雷德的坚定感染了皮尔,他也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么消沉了。后来,佛雷德和一个极具发明才干的人一同创立了自己的事业,最终获得了成功。

失业的时候不但没有丧失对于生活的信念,相反,佛雷德的内心仍旧充满了奋斗的激情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热情与向往,他的精神正验证了赫胥黎的那句至理名言:“充满着欢乐与奋斗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生活的旅途不会一帆风顺,它的上空可能是阳光的滋养,但也有可能雷霆的敲击,生活在地面上的我们应该是享受得起幸福,更应该经受得起考验。心若在,梦就在。佛雷德那颗对生活坚定的信心难道不能将你我所感染吗?

在内心深处盛开一朵永不凋零的希望之花

希望,是梦的朋友,幻想的姊妹,因着甜蜜的期待令人向往。

希望,是光的影子,风的歌声,无形又不安定,蛊惑着人们躁动追求的心。

希望,是窗外的飞鸟,是天上的流云,是河边的蝴蝶,你迎上前,它便飞去,总有段不远不近的距离亘在你们之间;它也从不远去,总以它不经意的注视伴你身边。

这就是希望,美得引人入胜,看似并不遥远令人甘心追随,又如这大千世界的种种诱惑一般让人停不下脚步。世界还有什么比之希望更加富有魔力呢?希望就像是奇迹的加工厂,不过是胸中的一点点坚持,一点点期待,便可轻视残酷的现实,熬过并不太温暖的当下,将平淡甚至痛苦的生活造就成为难以解释的神奇。

在20世纪四十年代,美国费城的一个深夜,有一个酒店突然起火,当时二百五十八名旅客多数正在酣睡。那些还没有睡的人们,惊恐地看到旅馆所有的房间已被滚滚浓烟笼罩。当消防队员赶来时,猛烈的火势已难以控制,喷薄的火舌如恶魔般啃噬着人们无辜的生命。面对着无法挽回的绝境,许多人绝望地开窗从高楼跳下,一个个躯体直挺挺地砸在户外的人行道上,发出恐怖沉闷的怪响,瞬间后归于一片死寂。

这时,有一个姑娘和跳下楼的游客一样,也站在七楼的一个窗口,看到背后的熊熊火光,只见她镇静地看了看窗下,大声高喊着:“我希望活着,我希望活着!”然后纵身跃下……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她成了几百人中的唯一一名幸存者,而且这个姑娘空中跃下的惊人一瞬被过路的大学者阿诺德抓拍了下来,定格在历史写真的胶片里,供更多活着的人们回味……

一人不过沧海一粟,一生不过扁舟一叶飘摇于大海。而当狂风恶流扑向生命时,“我希望活着”成了一个执著而坚定的信念。在希望的支撑下,生命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时才得以坚韧地延续。纵使诸神曾将贫穷、疾病、贪婪等诸多灾难降落人间,也依然在潘多拉的盒子留下了最宝贵的希望。

在人漫长的旅途中,希望是山里人脑海中的海边,是都市人心目中悠闲的田园,是流浪者梦境中也模糊不清的故乡,是他们心向往之又无缘抵达的远方。因为不易得而愈加向往拥有,希望常常以这种有点促狭的乐观激励着我们追逐的脚步。

因为坚信不远处的彩虹阳光,我们才走出肆虐的狂风暴雨;因为看到过后的白浪碧波,我们才挣扎着搏过了惊涛骇浪。老人与海的故事,是生与死的肉搏,是勇敢与懦弱的殊死之争——那是希望引爆了生命的潜能。希望常常披着魔法衣,幻化成一个又一个的困境,偷偷点燃了我们不自知的能量与勇气,浇灌着我们愈来愈坚韧的心。

裴多菲感叹,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不过百年的人生之路,与其将它终于阴冷的绝望,不如种一朵芬芳的希望的花。让那鲜妍的印象,欢快的色调,以及绕梁的芬芳,开在你四季如春的心中吧。

第四章 自主的人才能拥有幸福产权——独立性格,不做他人的“攀枝花”

每个人都有诠释自己的方式,你在桥上看风景,又何必在意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要相信,你就是一道风景,没有必要在别人的欢喜里找寻自己。怀抱着一个独立自主之心,寻找到一个崭新的视角,蔓延开去,探出自己的道路。

不为女萝草,不做菟丝花

昔日,太白醉酒吟《古意》,如痴如醉曰:“君为女萝草,妾为菟丝花”。时随日转,今夕,世人翻古雕新,也具别样风味。任随时光的流逝,女萝草依旧,菟丝花也无新变。女萝草仍像地衣,有很多细枝,攀攀扯扯,没有自己的支点,蔓延开去都是依赖于他者,永远无法自己站立。兔丝花仍是曼生,柔弱,茎细长略带黄色,常常缠绕在其他植物之上,零零星星终也成不了气候。

不去计算地球围着太阳周折了多少起伏人生,也不问星月明灭了多少沧桑故事,现在的我们已经处在了21世纪,这绝不是一个天翻地覆能概括了的,语言此时变得很苍白。人们也已经赋予了女萝草和菟丝花很多新的内涵。可是,无论今昔往昔,如果,你想成为真正的自己,就不要做女萝草和菟丝花之辈了。要知道,任何时候依赖别人,永远不如依赖自己来得可靠。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日,拿破仑在行军途中遇到一落水者。落水者不停地喊救命,眼看着水就要把他卷走乐。拿破仑不但没派人去解救,反而举枪对准落水者:“快自己用力游上来,不然我开火了!”落水者见求救无望,只好自己拼命地往岸边游,最后终于爬上了岸。

生活中在面对困难时,我们总想着抓根救命稻草,而从不在乎它是否坚韧。我们无从得知拿破仑当时是怎样想的,但他无疑给落水者上了很深刻的一课,无论什么时候人都要想着依靠自己,寄希望于他人,将永远是危险的。女萝草和菟丝花的命运是无法预测的,当说攀附的东西朝不保夕时,它们也只有跟着枯萎了。箭依靠弓飞了起来,却无法像苍鹰一样飞得高远,当感受到坠落大地的眩晕时,它是否也想起了靠自己的力量才是飞翔的根本?

陶行知先生曾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了好汉。”简单而明白地告诉了人们,靠自己才是人们生存的根本。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依靠自己就显得更为可贵。在一度大红大紫的电视剧《蜗居》里,海萍和海藻姐妹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海萍从蜗居一室之内一块地板的起点开始奋斗,历经很长时间,忙忙碌碌,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房子,和老公的感情也在磨炼中渐渐稳定,当然,也吃尽了苦头,粗糙了容颜;海藻则选择了一条捷径,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很多海萍费尽心力也难以得到的东西,但是,让人费解的是,在宋思明出事后,她怀念的却是青涩年华里遇见的小贝;当然,对于姐妹二人人生之路的选择,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人”字总得自己书写,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要凭借自己的努力。不劳而获,不应是众生的追求。

朋友们,如果你也不想在依附的对象抽离后才幡然悔悟,觉得而不该把自己的明天寄托在他人身上;如果,你也想挺拔地直立在大地上,书写出一个完美的“人”字;抑或是,你现在依靠在别人的肩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那么,只要你默念着“不为女萝草,不作菟丝花”,从今努力自己扎根于地下,相信,很快你也可以坦然的享受阳光,不会再感到害怕。

即使沧海桑田,你还是这个世界的唯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时光踏着冬的脊背,以恒定的速度,从从容容地走过一年又一年,好像就在那转身的时间里,万物已经历经了沧海桑田,然而,造物主造出的每一样杰作都永远是那唯一的一个;人生也就是一个转身,即便从嗷嗷待哺走到了撒手人寰,但是,自始至终,每个人都永远是那唯一的一个,人生的沧海桑田雕刻了容颜,变换了行动的姿态,却从没剥脱你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的权利。

唯一,是个让人心动略带暧昧的字眼,认可着每一个生灵,当然也包括你。唯一,让人找到了自身的价值,看清了自身的位置。我们都渴望做这个世界里的唯一,并且努力地争取着。常常听到,情人间反复地肯定着对方是自己的唯一,然而,时光会消磨掉年少人的激情;也听见,父母亲昵孩子时说,“你是父母唯一的希望”,然而,孩子渐渐长大后也偏离父母的轨道;朋友之间也会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然而,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拉开,我们又结识了新的知己;殊不知,这些关于“唯一”的肯定,都是来自他人的评价或诠释着他人一时的想法,真正的“唯一”却是来自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过浓温情的给予,这是一种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一个人对自己精神内核的长久的确认。

自身意识到的“唯一”才是最有价值的,在人生的路上无论经历怎样的沧海桑田,你永远是那与众不同的唯一,只要你确立了目标,是人都会为你让路的。这也就是说,一个人确立了自己也就确立的唯一。

司马迁,无罪受极刑,忍辱负重多载,终成《史记》,他把一生的沧海桑田都浓缩在了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里;韩愈的“穷而后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贝多芬和霍金一生努力走进艺术和科学,最后还需忍受身体的残缺,等等,他们的一生中都包含了命运之手无尽的翻云覆雨。可以说,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志士,都在饱经风霜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得到了自己的体认,也成了今人膜拜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