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毕业的当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1938年到杨虎城部队做政治教官,1939年到延安负责延安体育工作,后任延安大学体育系主任,1942年进中央党校学习,并担任党校俱乐部主任。1946年任临漳县委副书记,1947年任肥乡县长。1948年回部队任十九团政委,1949年调二野军事大学任大队政委。1955年调装甲兵工程学院任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师级),1961年任装甲兵工程学院训练部政委,1963年任二军医大训练部政委,1977年调第四军医大任副政委(军级)。
白映秋,1914年生,河北省大名县人,1930年入学,1936年毕业,9班学生,1938年入党。
七师毕业后到大名宋屯小学任教员,1938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后到聊城范筑先政干校学习,7月到二支队政治部任宣传科长。1939年调中共豫北地委宣传部工作,负责编辑《群声》、《新中华日报》,1940年任《卫河报》社副社长,后任冀鲁豫党委机关报《冀鲁豫日报》编辑、总编辑、副社长等职。1949年调任平原省委《平原日报》社总编辑、社长。1953年后在华北局宣传部、中央宣传部管理处工作。1955年到中央党校学习,后留党校哲学研究室任副主任,1978年任党校三部主任。
刘镜西,1914年生,河南省清丰县人,1931年入学,1937年毕业,10班学生,1930年入党。
刘镜西同志在在考入七师前的1930年入党,任巩营完全小学党支部书记。七师毕业后任南乐抗日政府县长、范县县长,1945年任中共郸城县委书记,1946年任菏泽市委书记,1947年任“河北办事处”主任,1949年调濮阳地区行署专员。1952年调华北监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秘书长,1954年调北京政法学院党委书记,1979年任北京市高教局党委书记、局长,同时被任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委员。副部级。
孙汉章,1911年生,河南省南乐县人,1931年入学,1937年毕业,10班学生,1929年入党。
七师毕业后,汉章同志先后任农村党支部书记、南(乐)清(丰)大(名)西北特区工委书记、冀鲁豫八地委办公室主任、江西鄱阳地委宣传部长,贵定地委宣传部长、副书记,贵定行署专员、安顺行署专员、安顺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贵州省委党校校长、书记,贵州省委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是中共“八大”党代表。
赵秉谦,1912年生,河南省南乐县人,1931年入学,1937年毕业,10班学生,1937年入党。
大名七师毕业后,参加了晁哲甫同志领导的“抗日救国十人团”,协同刘大风同志筹建第四支队,任排长、指导员。1939年后历任肥乡抗日县长、三专署财政科长、四专署秘书主任。1948年任华北人民监察院监察专员、监察部办公厅副主任、内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部党组成员。1979年调八机部任纪检组负责人。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郭献瑞,1913年生,河南省南乐县人,1933年入学,1937年毕业,10班插班学生,1937年入党。
1937年大名七师毕业不久,郭献瑞同志在南乐建立了以他为团长的“抗日救国十人团”,同年8月直南特委任命为南乐县工委书记。1938年被选为南乐县救国会主任,乡村党部训练学校校长,举办了五期基层干部训练班,从中发展党员近百名,9月任广平县长。1939年调任冀南行署工商局长、税务局长、银行行长等。1949年任河北省供销总社主任、党组书记。1954年任全国供销总社副主任,后任商业部副部长。1969年当选为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当选为北京市副市长,1983年当选为北京市委顾委委员会常委。
孙祥林,1913年生,河北魏县人,1931年入学,肄业,10班学生,1938年入党。
在校任十班班长,是1932年驱逐反动校长郭鸣鹤学潮学生自治会领导成员,因带领学生罢课,被开除学籍。离校后到北平北京大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一二·九”爱国运动。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开展抗日活动。1938年到武汉市国民党统治区第一战区经济委员会担任处长、视察专员。1949年调南京财经接管委员会任秘书处处长,9月任段君毅司令员秘书。1950年调任政务院监察委员会秘书处长、第一厅高级监察专员。1958年到安徽大学任教务处长、副校长。
刘亚南,1917年生,河北省大名县人,1932年入学,1937年毕业,13班学生,1939年入党。
大名七师毕业后参加解蕴山任科长的大名抗日政府民训科,搞抗日宣传,主编《新长城》抗日小报。1939年到第四区抗日游击大队部工作,不久调冀南抗日第三专署干部学校。1940年调抗日冀鲁中学任党支书记、指导员、副训导主任。1942年调冀南一地委任组织部组织科长。1945年任冀南三地委党校副校长。1947年任魏县县委宣传部长,1948年任永年县委宣传部长。1949年南下,先后任湖南汉寿县长,湘乡县长、书记,宁乡县委书记。1953年调湖南省财委公交办公室主任,省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任湖南省副省长。湖南省顾问委员会常委、省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
康健生,1918年生,河南省南乐县人,1932年入学,1937年毕业,13班学生,1937年入党。
大名七师毕业后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任中共南乐西区工委委员。1938年任冀南三地委秘书长,1940年任地委组织部副部长。1945年调任中共永年县委书记。1946年任三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地委委员。此间,他经常深入基层,抓好组织建设,到1948年整党时,全区95%以上的村都建立了党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54年按省级干部调任陕西省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1983年任省政府副省长、党组副书记。党的“十二大”代表,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高秀山,1915年生,河南省南乐县人,1932年入学,1937年毕业,13班学生,1938年入党。
七师毕业后,1938年初参加村抗日救国会,同时建立安庄村党支部,任组织委员。1938年至1940年,先后任直南特委、豫北特委科员、科长。1942年任内黄县委组织部长。1945年任长垣县委组织部长、副书记。1950年6月到中央马列学院学习,结业后历任北京俄语专修学校、北京俄语学院、北京外语学院、华北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专职党务书记兼纪委书记。
朱光,1919年生,河北省大名县人,1932年入学,1937年毕业,13班学生,1938年入党。
1937年朱光同志离校到第二战区随营总校,1938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抗战时期历任随营总校分队长、山西政治保卫队参谋、抗大一分校区队长、山西敌占区工作团中队长、青年抗敌决死三纵队长、七团连长、太行军区第三分区作战、训练股长,385旅769团参谋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769团副团长、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九旅参谋长、皖西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曾参加上党、平汉、渡江、成都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驻朝鲜大使馆武官、总参二部武官处长、志愿军二十一军副参谋长、山西军区祁县军分区司令员、山西军区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副军级待遇。
贾星五,1920年生,河北省肥乡县人,1932年入学,1937年毕业,14班学生,1933年入党。
大名七师毕业后,1938年代表肥乡县参加中共冀南军政委员会,为驻会代表。1939年任束冀县长,1943年任冀南第四专署工商局长,1946年调冀南银行总行秘书处长、业务室主任。1949年任人民银行北京分行行长。1953年任北京市统计局长。1955年任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1958年兼机关党委第一书记。1964年当选北京市委常委,1978年任崇文区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1983年经中央组织部批准为副市级待遇。
林晓,河北魏县人。1932年入学,1937年毕业,14班学生,1938年入党。
1938年,林晓受党组织委派到大名二区大队任指导员,1939年至1945年先后任冀南区党委秘书处干事、代理秘书长、漳河县委组织部长、冀南一地委组织科长、魏县县委宣传部长,安阳县、邓县县委书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任南阳专署专员、地委第二书记,1956年任南阳地委第一书记,1977年调任安阳地委第一书记。1983年任河南省纪委书记,1985年任河南省人大副主任,1992年任河南省人大代主任等职。
赵北源,1917年生,河北大名人。1932年入学,1937年毕业,14班学生,1933年入党。
1938年初,赵北源和白映秋同志接上关系,打入敌人内部,宣传我党抗日主张,传递情报,营救被捕同志。1938年任大名四区抗日大队指导员,1940年四大队编入一分区第九旅26团,北源同志任该团二营营长,参加了百团大战。
1941年后历任路南大队政委、独立三旅14团政委、第十纵队86团团长。1947年南下大别山,创建汉南根据地,1949年渡江南下。1949年任四野58军173师副师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第一舰队司令员,海军青岛基地参谋长,北海舰队参谋长,旅顺基地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
唐晓声,1920年生,河北魏县人,1933年入学,因“七七”事变未毕业,15班学生,1938年入党。
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任中共南乐工委组织部长,10月改任中共南乐县委组织部长。1940年任南乐县委书记。1946年任冀鲁豫八地委社会部长,1949年任鄱阳地委组织部长。1952年任全国内河航运工会办公室主任,1956年任城建部教育司副司长,1958年任建筑工程部教育局副局长,1959年任北京建材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1963年任上海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1977年任同济大学副校长。
丰村,1917年生,河南省清丰县人。1933年入学,因“七七”事变未毕业,15班学生,1936年入党。
1936年参加平杰三同志领导的“抗日救国十人团”,1937年参加“冀南抗日救国会”,1938年徒步前往革命圣地延安。1940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和“中华全国抗日总会”。此间,创作中篇小说《烦恼的年代》、长篇小说《太阳出来了》、《大地之战》。1949年后历任上海《人民文化报》社长,上海市新闻出版社审查科长。此间出版《在深夜里》、《老干尖子当兵去了》等小说。1956年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1962年调上海市文联任副秘书长,这一时期发表的作品有《雾漫漫》《夕阳无限好》等。
李福祥,1914年生,河北省曲周县人,1936年入学,因“七七”事变未毕业,16班插班生,1930年入党。
1931年参加革命工作,任共青团曲周区委负责人,中共永(年)曲(周)鸡(泽)县委书记。1936年考入大名七师并任学校党支部书记。1938年到1941年先后任八路军先遣支队三大队政治处主任,中共曲周县委书记。1941年至1946年任冀南三地委副书记、书记。1946年后历任冀南区党委委员、社会部长、郑州地委书记。1952年后任开封市委书记、省委常委、省政协副主席。1978年后历任河南省委常委、省检察院检察长、省政法委书记。党的“十二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冯征,1920年生,河北省邯郸县人,1933年入学,因“七七”事变未毕业,16班学生,1938年入党。
1938年冯征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1940年调第四军分区火线剧社任社长,1944年任《子弟兵报》主编。1945年创办《晋冀日报》,任《前卫报》主编。1947年调任十一旅31团政治处主任,1948年任纵队宣传部副部长、华北野战军第十四纵队宣传部长、二一○师政治部主任。1949年创办《华北解放日报》任社长,并出席全国第一次新闻工作会议。1951年至1952年先后六次赴朝工作,1955年随彭德怀出访东欧八国。1961年授大校军衔。1965年任《解放军报》副主编。1975年调福州军区政治部工作。1978年任总参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90年后被聘为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干部教育协会副主席,是《中国革命老区》副主编。
张宝钿,1918年生,河南省南乐县人。1933年入学,因“七七”事变未毕业,16班学生,1938年入党。
1938年到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学习,结业后到一二九师东进纵队第三团任队列参谋、作战参谋。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八团团长,冀鲁豫军区作战科长、参谋处副处长,干部学校副校长、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国防工事建筑副处长,国防工程指挥部建筑处副处长、建筑部副部长、军区工程兵副参谋长,正军级待遇。
铁瑛,1916年生,河南省南乐县人,1937年插班生,因“七七”事变未毕业,16班学生,1937年入党。
1934年,铁瑛进直隶省第二师范(保定)读书。
1937年上半年入直隶省第七师范读书。离校后走上抗日战场。1938年学兵队训练结束后分配到特务团工兵营,任连指导员、营指导员。1939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到山东纵队二旅五团任组织股长兼党总支书记。1943年任临沭县委书记。1949年后任华东警卫旅政委,浙江省军区第一政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1972年任浙江省委书记,1983年任省顾问委员会主任。党的“七大”中央候补委员,“十一大”、“十二大”中央委员;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刘艺亭,1917年生,河北省威县人,1933年入学,因“七七”事变未毕业,16班学生,1938年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