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秦汉三国皇帝传
8067000000022

第22章 西汉(13)

刘揭与郦寄急往见周勃。把印交付给勃手。周勃便召集北军,立即下令道:“为吕氏右祖,为刘氏左祖!”北军都裸露左臂表示助刘。周勃因此告诉他们静待后令,不得少哗。一面遣人报知陈平。陈平又使朱虚侯刘章往助周勃。勃令章监守宫门。再遣曹窟往宫殿中对卫尉说:“不得容纳吕产。产已入未央官,号召南军准备守御。忽见曹窟跑来,不知他所为何事,所以仍然入殿探信。偏殿中卫尉已经听了曹窟的话将产阻住。产不能进去,只好在殿外徘徊往来。窟见吕产虽无急智,但南军尚听他指挥,未敢轻动。复使人往报周勃。勃亦恐不能取胜,唯令刘章入宫,保卫少帝。刘章道“一人何足请拨千人为助,方好相机而行”。周勃拨了千余人各持兵械随章入未央宫。章趋进宫门,时已傍晚,见产尚立着廷中不知所为。暗思,此时不击,尚待何时?于是向步卒说明急击勿延,一语刚出,千人齐奋,都向吕产面前挺刃杀去!刘章亦拔剑继进,大呼杀贼,产才大惊失色回头便跑,手下军士却想抵敌刘章。不意立足不住,众心遂致慌乱,一哄都走。刘章率士卒分头捕产,产逃入郎中府吏舍厕中绻伏一团,竟被士卒寻着,一把抓住牵出见刘章。章不与多言顺手一剑砍中产头一命呜呼了。

紧接着刘章又领随从千人,助着谒者持节出了未央宫,直进长乐宫。先杀死卫尉赘其侯吕更始。章返报周勃,当下遣派将士分捕诸吕。一股脑缉拿到军前。周勃命先将吕禄绑出一刀毙命,吕媭还想挣扎,一副老骨,禁得起几多大杖,不到百下已经断气。此外悉数处死。差不多有数百人。燕王吕通,周勃已派人迫令自尽。吕氏甥张偃废为庶人。独丞相审食其明明是吕氏私党,拔弄朝政理应治罪,偏由陆贾、朱建代为说情,幸得逃网。

陈平、周勃因已扫清诸吕。遂将济川王徒封梁王。且遣朱虚侯刘章赴齐,请齐王罢兵。再遣人通知灌婴即令班师。

五、国体构建及主要对民政策

(不变)

六、重要文化科技成果

(无)

七、略评本人:

高帝晚年已宠宽于吕后专权。高祖死,惠帝登基年不弱冠,权且不出吕后手。至惠帝死,吕后佯抱后宫幼子充帝,吕后自然大权在握。

她淫悍成性,骄横跋奢。他以一个女雄的神色,泼妇的姿态,自立朝廷听制,变刘氏天下为吕氏天下!执掌兵权内外统管上下制约,视朝中大臣威刻薄。一手遮天,似乎比男人掌权还要尊贵.可惜落得个临思危势,气断政溃的下场。

一个从事农村田园出身的普通妇女,当她适应了朝廷即上层建筑领域的生活之后,她仍可破万卷书识之上,充当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怪哉!圣哉!天哉!

文 帝

一、本帝的根基

文帝——姓刘名恒。公元前202~前157年,享年46岁。在位二十三年。<;前199~157>;国号承汉,国都长安,年号:前元十七年,后元六年。

太皇太后:无。

太上皇:无。

皇太后:尊母薄氏。

皇后:立窦氏。

皇妃:王氏,慎夫人。

皇太子:刘启。窦氏生。

皇子:共八个。除皇太子外尚有七子:前四子史书未载姓名,只载都属原配妻王氏生,均已早殁。太子第五,第六子,武,窦氏生,先封淮阳王,后封梁王;七子,参,后官生,母不载姓名,封太原王;八子,揖,后宫生,母不载姓名,封梁王早殁。

皇女:1人。名嫖。号馆陶公主。窦氏生。

谥号:文帝。

庙号:太宗。

墓寝:霸陵。

二、任前简历

文帝生于汉高祖五年(前202)。其母薄姬本是魏王豹之妻。刘邦领兵灭魏,把薄姬攫为已有。经过一番雨露便得怀胎,十月满足果生得一男,取名叫桓。童年及初少年时代在京都皇宫渡过。也接受了一些文武方面的知识教育。至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七岁被封为代王。恒辞行就国。高祖此时看薄姬为路人,随她母子皆行,薄姬反逃出祸门安享富贵,刘恒在为代王的十六年中除去自己继续努力学习文武知识外,在执政方面贤智温良很受代国人民爱戴。22岁公元前180年迎入京城长安嗣皇帝位。

三、嗣位背景

诸吕被诛后,左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认为:“从前吕太后所立少帝,实皆非惠帝遗胤,今不能不正名辨谬。若使他姓再得乱宗,将来年纪长成秉国用事,仍与吕还有二样么?到那时我等且遗类了。不如就刘氏诸王中择贤拥立,方可免祸。”这番话说出来以后,大家统是赞成。说到刘氏诸王,当有人出来主张说:“齐王襄系高祖长孙应该迎立。”当时在场参加会议的刘泽即发言驳斥说:“今齐王母舅驷钩如虎戴冠,行为暴戾。若齐王得立,均必由外亲专政,不是走了一吕又复来了一吕么?”实在刘泽是怀着前恨即刘襄从外发难反吕,虽刘泽也反吕但受到刘襄监视因而生恨,此次正好借端报复。实在参加会议都是由他自己知道后进来的。陈平、周勃见是刘氏故不好拒绝。今天的会议听到刘泽的发言有一定的道理。当然附和泽议。因此大众又复另议,最后公推了一个代王桓,并给出了两种道理:“一是高祖诸子尚存两王,代王较长,性又仁孝,不愧为君;二是代王母薄氏素来长厚未尝为政,可无他患。有此两善,确实名正言顺,无论舆论和情绪。陈平和周勃遂依了众议,当即决定派人前往代国迎接刘桓入京嗣位。

四、任期要闻与轶事

1、朝廷上下

进京赴任

朝廷遣使迎代王进京赴任,未几来到了王都。代王恒接见来使,问明来意,虽觉得是一件大喜事,但也未敢骤然动身,因此召集群臣僚属,会议行止。郎中令张武等谏阻说:“朝中大臣统是高帝的旧将,素系兵事专尚诈谋。前由高帝,吕太后相继驾御未敢为非,今得灭诸吕,喋血东师,何必定要迎入外藩王?大王不宜亲信来使,且称疾勿往。可静观时变。”说完又有一人进说道:“诸君所言,都属非是,大王得此机会,即应命驾入京,何必多疑?”代王瞧着乃是中尉宋昌,正欲启问。昌又接着说:“臣料大王此行万安万稳,得无后忧!试想暴秦失败豪杰并起,哪一个不想称尊,后来得践帝位终属刘氏,一无忧呃!高帝分王子弟固如磐石,天下莫不畏威。这二无忧呢!汉兴以后,除秦苛政时,施德惠,人心皆服,何至动摇,三件更不忧了,加之近日况且内有朱虚、东牟二侯;外有吴楚、淮南、齐代诸国,互相制服,必不敢动。现在高祖子嗣,只有淮南王与大王二人,大王年长,又有贤圣仁孝的美名,传闻天下!所以诸大王顺天从情来迎,尽可前往,统治天下不必多疑!”

听后代王索性谨慎,还有三分疑意。乃去告诉母亲并征求母亲的意见。薄氏前居宫中,亦经过许多艰苦,此时尚带余惊,不敢决计令往。代王又召入仆十人,嘱令占卦。人向代王称贺,说是大吉,代王乃遣母舅薄昭先赴京城,问明太尉周勃。勃言诚意迎上,誓无他意。昭还报代王。代王才笑语宋昌说:“果如君言不必再疑。”随即备好车驾与昌同登车,令昌保卫,随员惟张武等六人一同西行。

到了高陵距长安不过数十里,代王尚未尽放心,请昌另乘车入都观变。宋昌驰抵渭桥,但见诸大臣都已守候。因即下车对他们说:”代王将至特来通报。乃复登车回至高陵,请代王安心前进。到渭桥旁诸大臣已皆跪着,伏身众口称臣,代王也下车答拜。宋昌亦随下,待至诸大臣起来,周勃抢前一步,对代王说请屏左右。宋昌在旁即正色道:“大尉有事尽可直谏。所言是公,公言便是,所言是私王者无私!”周勃被宋昌一说不觉面额发赤,仓猝跪地。取出天子符玺,捧献代王。代王谦谢道:“迎至邸第再议未迟”勃乃奉玺起立请代王登车入都,自为前导直至代邸。时为高后八年九月中旬,周勃与右丞相陈平率领群僚上书劝进。代王览书复申谢道:“奉承高帝宗庙乃是重事,寡人不才未足当此”群臣等又复面请,并皆伏俯不肯起来,代王返巡起座,西向三让,南向再让,还是向众固辞。陈平、周勃齐声说:“臣等几经公议,现在奉高祖宗庙唯大王最为相宜!无论天下列侯,万民无思不服。愿大王幸听臣等。”说着即由周勃奉玺陈案,代王才应允道:“既由宗室、将相、诸侯王,决意推立寡人,寡人也不敢违众,勉承大统便了。”话言刚落,群臣且舞蹈称贺,齐呼万岁!是为文帝。

清宫

喜迎代王进京。代王欣然宣誓就职皇帝位。但宫中的吕后所立的少帝却依然存在,这无疑是不行的。有东牟侯刘兴居第一个来向文帝报告说:“此次诛灭诸吕。臣感到惭愧,无功。今天愿奉命去清宫。”文帝见他有这股劲儿便同意他去执行。并令与太讯汝朗侯夏侯婴同往。于是俩人来到了未央宫,他们对少帝说:“足下非刘氏子,不当为帝,即请让位!”一面叫左右执戟的侍卫、侍臣离开。夏侯婴叫来便车,迫少帝登上,随即出宫,行至少府署中,令少帝下车居住。兴居又去逼迫惠帝后张氏移徙北宫,然后备好法驾至代邸迎接文帝。文帝到得宫殿,至前殿住下。当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二军,授张武为郎中令巡行殿中。接着命词臣起草恩诏颁发出去。大赦天下,安定民心。

是夜少帝暴死少府署中。还有常山王朝,淮阳王武;梁王太三人当时虽封王,但尚年少,未曾就国,这三人都不是刘氏的亲后代,故在同时被杀!想也是陈平、周勃恐他们留有后患,不如斩草除根。文帝落得置诸不理。

且说文帝既已正位,忽间已是十月,沿着旧制,下诏改元,在当月朔日去谒见高祖庙,行过孝敬礼毕,回朝接受公卿大臣们的朝贺。并下诏封赏功臣。陈平、周勃、夏侯婴、刘章、襄平侯纪通、典客刘揭等都封官赐赏。封赏已毕,大臣们一致敬尊母后薄氏为皇太后。遣车骑将军薄昭带着卤薄往代地奉迎皇太后进京。

立太子、立皇后,众臣俱偕服

文帝元年孟春之月,丞相以下诸官吏联名上书,请豫立太子。文帝又再三谦让。文帝认为自己不贤已继承了帝位,但自己的继承人应该另选贤能,才是对得起祖宗,也才能对得起现行的各位尊贵。因此硬是谦让不止。得群臣又一次上书固请。略言三代以来,立嗣必子,今陛下之子启,位次居长,又敦厚慈仁,允宜立为太子,以上承宗庙,下服民心。文帝才乃准如所请,册立东宫。

太子既定,群臣复传立皇后。众说:“太子名为窦氏所生,窦氏应该为后。尚有何疑?”文帝又因上有太后,须要禀承母命,才见孝恩。当母薄太后,下一明谕,立太子母窦氏为皇后。窦氏本来是文帝继室,今正位中宫。这叫做是意外奇逢不期自至哩!

说将起来,皇后和太子都是有福人。窦氏系赵地观津人,早丧父母,只有兄弟二人,兄名建,字长君;弟名广,字少君。二兄弟年少。未善谋生,又正当兵乱未平时代。窦氏与兄弟二人几乎不能自存。巧值汉朝宫廷采选秀女,窦氏便去应选,得入宫中侍奉吕后。既而吕后要发放一些宫人,分谒诸王,每王五人,窦亦在列中。她因籍隶观津,所以自愿往赵。好与家乡接近,于是就便请托主管太监,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主管太监却也应允。不料事后失忆,竟将窦氏姓名派入代国。及至窦氏得知,向他请问,太监方知自错,忙去凑明吕后,可是吕后说诀议已定不能再改。太监只得好言劝尉敷衍了一番。窦氏洒了许多珠泪。自怨命薄,只好帐帐出都。同行尚有四女,途中不致寂寞,总觉得无限凄凉。哪知到了代国,竞蒙代王特别赏识,选到在嫔嫱之中,春风几度,递结珠胎。第一胎生下一女,取名为嫖,第二、三胎均是男孩,长名启,次名武。当时代王夫人本有四男。启与武是庶出,当然不及嫡室所生。窦氏却也自安本分。敬事王妃,并嘱二子听命四兄。所以代王嘉她知礼,格外宠爱,会值代王妃得病身亡。四子亦先后早夭。后宫虽然有数人,总要算窦氏为领袖了,隐隐有继妃的希望,不过尚未正名。至代王入京为帝,前王妃未正名。于是窦氏二子也得头角崭露,冠时突出。

窦皇后认亲

窦氏立为皇后,免不得其父母都要追封;其兄弟都要厚赐了。不久,兄长君得到进京受封的圣旨,便来到了京城长安。兄妹相见当然忧喜交集,琐叙多年的离别行踪及思亲情感!当问及弟弟少君时,长君却泪如泉涌,老半天才镇定下来擦了眼泪说:“自从兄妹分别不久,小弟就被人掠去,多年不得音讯,生死未卜。”窦皇后听这一说,因是亲情手足,所以也禁不住涕泪交流。只好决定派人到清何郡中指示地方官吏访问、查寻。

窦后也时常惦念得很。一日忽由内侍递入一书,展开一看,却是少君已到长安,自来认亲。书中还述及了少时情事;说与姐同出采桑曾失足坠地。窦氏追忆起来确有此事。因而向文帝说明。文帝乃召少君进见。少君与窦后阔别差不多已有十余年。当时尚只四五岁。久别重逢,互不相识。还是文帝在坐细问,才由少君仔细说清,他与姐别后被人盗掠了去,后来卖给人家做奴,辗转十余家,直至宜阳,时已十六七岁了。主人命与众仆人入山烧炭,夜就下山搭篷就地住宿。不料山忽崩蹋,众仆约百余人,统被压死。只有少君脱祸,主人也为惊异。所以较前更优待他了。因此少君又拥工数年,自怨大难不死总有后福,特向卜肆中问卜,占得一卦,说他“剥报遇复,便有奇遇,不但免穷,还得封侯”。可巧宜阳主人徙居长安,少君也即随行到了都中,正碰上文帝立后,当有人传说:“皇后姓窦,乃是观津人氏,从前不过是个宫奴,今日居然升为国母。"少君听了传言,回忆姐曾入宫备选,难道会做皇后,今日的皇后就是我姊不成!因此,少君多方探听,全面考察反复琢磨,虽然认定,才敢大胆上书,即将采桑事划为记据。此时听了少君这番话后,窦后还持疑意,于是又遂回再盘问道:“你可记得与姊相别时的情迹如何?”少君略一思索道:“我姊西行时,我与兄长送至邮舍,姊怜我年少,虽向邮舍中乞米汤为我沐头,又乞讨得米饭一碗给我吃罢方才动身。”窦后听了便起身流泪,说道:“你真是我的好弟弟了,可怜!可怜!我弟亦蒙天得佑重来与我聚首!”边叙边哭,待至两人悲泣多时才为劝止,且召入后兄长君,叫他相会。兄弟又是一番问答知苦情。

文帝见皇后确认亲人后,便令他兄弟同居。再添赐许多田宅。长君、少君方拜辞文帝和皇后,携手同归。右丞周勃、太尉灌婴闻知此事私商后入进文帝,劝文帝对后兄和弟不宜加封,否则怕鉴吕氏忌。直至景帝时长君已死,少君才被封为章武侯。

再招安赵佗

南越王赵佗。前此受招安高祖册封,归汉称臣。至吕后四年(前184)朝廷下令,并派吏禁止南关市买卖铁器。赵佗因此动怒,背汉称帝。尚发兵攻长沙。当年吕后虽遣隆虑侯周灶率兵往讨,因路途困难逗留中道。至吕后病殁素性班师回京。从此赵佗更横行无忌,获得东西万里地盘。居然与汉天子仪制相同。这时文帝见四夷宾服,但赵佗倔强。便采取了“用柔制刚”的办法,当下镇定官吏为佗父母坟旁特置守邑,安时致祭,且召佗的兄弟属亲,各给厚赐,并与相臣商议,派臣招安赵佗。丞相陈平又将陆贾推荐上去,说他前次出使不辱使命,此次再往必定有成!于是文帝召陆贾入朝,令为大中大夫,使他夹书给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