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柯岩文集第四卷(中短篇小说)
8052000000051

第51章 病毒观察 :对一个时代的反思(2)

《成就感》中的大佬情人碧姬与前面两位主人公又不同,她是一个被“社会病毒”深度感染的典型,她换了好几个情人,人家从不和她谈娶嫁,她靠着虚无缥缈的“成就感”混日子,因为她“有套公寓,有辆车,有份工作(是她目前的情人花了美金注册的)”,“比那些刷盘子、洗碗的好多了”,但她知道自己其实不过“像个讨小钱的叫花子似的”,所以,常常酗酒买醉,过着自甘堕落,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更为可悲的是她始终没明白自己正是“性解放”这个“新潮流”的牺牲品。

而《面对死神》中的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的皎皎是一个拥有真正新观念的正面的典型。身患胰腺癌的她,癌细胞已扩散到股骨。一次次面对死神的威胁,她也曾“不言不语就吞了一大瓶子安眠药。但在一同练气功的众多癌症病友的帮助下、鼓励下——最终她选择了坚强。她以博大的胸怀告别了即将走向婚姻殿堂的前男友,并勇敢地挑战世俗,在一同抗癌的癌症病友中重新找到了新的生活伴侣。她坚信:癌症病人“应该活的更洒脱,更注重生命的本来意义,而不在乎那些闲言碎语”。她坚持:“绝不会勉强自己去过没有感情的生活”。同样是在“性解放”大潮的冲击下,她和他不屑于与“赶新潮的时髦男女”为伍,因为“同居算怎么回事”?!“结婚,这婚是非结不可”!令人欣慰的是皎皎不仅活的有质量,有意义,而且家庭美满,生活幸福。

良知与正义的丢失,无疑是可怕的。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们良知与正义的丢失呢?正是在“拜金主义”、“性解放”这种种“社会病毒”的腐蚀下,女白领、女高知、女大学生……的心路历程悄悄地发生了变异——丢失了良知与正义的判断而不知不觉地被病毒的恶意程序控制了自己的人生轨道。

女作家柯岩深刻解剖了“社会病毒”的欺骗性,潜伏性,攻击性,传染性即独特的复制能力。小说中女白领、女高知、女大学生曾经的困惑迷茫和误入歧途的经历无一不印证了当下社会价值观混乱的现状,若不及时根除“社会病毒”,诸如当今二奶、情妇、娼妓等日趋公开化、合法化;腐败风、诈骗风屡禁不止……我们生活的世界就会变成一个又大又隐蔽的垃圾场,“社会病毒”便会在社会上肆无忌惮地蔓延传播,污染社会生态,贻害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后患无穷,后果不堪设想……

在中短篇小说集《道是无情》里,作家留给我们颇多凝重的理性思考,所以特别能唤起青年读者的共鸣。

面对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精神领域的“社会病毒”,作家柯岩用小说搭建了一个与“社会病毒”斗智斗勇的世界。无论在哪一个中篇里,她都把涉世不深的女白领、女高知、女大学生当做自己的儿女,一心一意地为她们的成长作歌。为她们的头脑简单而忧虑,为她们看不清隐蔽的威胁而着急,为她们误入歧途而扼腕;她语重心长,叮咛再三,不仅告诫年轻的人们不要丧失警惕,远离各类精神领域“社会病毒”的污染源,而且让他们学会与“社会病毒”作斗争,因此,无论是误入歧途的徐如风,还是一度轻生的黄小艾,在由糊涂变为清醒,由脆弱变为坚韧的成长中,每个不甘沉沦的生命也有着别样的生动。

然而,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精神领域的“社会病毒”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为什么它能堂而皇之大行其道呢?

在中短篇小说集《道是无情》里,作家直面现实中存在的“阴暗”、“丑陋”、“狰狞”、“卑劣”的事实——如同在信息时代里层出不穷的计算机病毒一样,“社会病毒”也是人为故意“编写”的。

看吧,曾经有着辉煌前途的徐如风(《道是无情》)在反省自己为什么从“天之骄子”沦为“阶下囚”的时候,“越羞愧越悔恨也越奇怪”:“为什么没人制止那些煽动青年走上歧路的‘精英’们?”她恨恨地想:那些“以青年导师自居的‘精英’们,为什么只教给我们那么些歪理?为什么不全面指导阅读?为什么用这么明显偏激的错误言论来作舆论导向?有多少青年为此陷入深渊?”她忍不住要问:“你们这些把我们煽成‘天之骄子’、‘新潮先锋’的大人先生们,却若无其事,仍然一个劲地写文章、发宏论,用以‘引导’比我们更年轻的一茬茬人……你们,还有所谓的学术良心吗?”《高压氧舱》的主人公黄小艾,则是自寻短见被抢救过来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想明白了:“病毒明明存在,只不过是潜伏着,就像空气中满含杂质,纯氧仅占百分之二十一样,社会生活中也处处潜伏着危机、残存着罪恶。”

“只不过没有人,包括老师和家长,教育我们要警惕社会生活中的病毒和污染”。

应该说,徐如风、黄小艾们的感觉和反应都是真实的。世纪年代末到年代初,伴随着思想的大解放,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泥沙俱下,其间夹杂着鼓吹极端个人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的奇谈怪论。尤其是对青年人如何成才,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自己的价值,更是众说纷纭,歧见迭出。

正如在上个世纪末,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改革开放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失误”,小平同志所说的失误,主要就是讲在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针对精神传播、教育文化领域里放任“他人是地狱”、“不管他人死活,个人至上”、“性自由”、“性解放”等“新思潮”泛滥的现实,针对一味倡导脱离祖国需要、自我设计的文化精英,始终以弘扬正气、正义、正道为己任的柯岩自然是无法不问是非的。在《道是无情》里作家通过小草儿之口旗帜鲜明地指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必然产生不同的设计,一切个人设计都离不开妥善处理个人、集体、祖国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你们呢?却是完全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为半径,置祖国前途于不顾,视人民如草芥”。在《高压氧舱》中通过女作家之口,她告诉年轻的人们:“我们要使社会健康,首先就要提高人的素质。就像要让空气新鲜,消毒灭菌,就要提高空气中的氧分子一样”。

综观《道是无情》小说集的三个中篇及一个短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与“社会病毒”斗智斗勇的世界里,危急时刻的紧要关头,无不是富有正义感又有着丰富阅历的老干部、老军人、老工人、老作家挺身而出对误入歧途或困惑迷茫的青年人,竭尽全力的挽救和循循善诱的开导,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从老一辈身上,看到了一种极为可贵的无私助人的品质。当《高压氧舱》中笃信“这是一个说谎的时代”的黄小艾刚刚被抢救过来时,她对关心她的女作家恶毒地说,“少给我来这套,你是不会从我这搜集到什么材料的!”周围的人都为之一震,女作家却十分安详地说“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交换吗?”

“孩子,也许你受到伤害太重了”。女作家对黄小艾“粲然一笑,好像深信小艾一定会理解她话语的深意似的”。中短篇小说集《道是无情》从始至终贯穿着对我们社会中抵御“社会病毒”的中坚力量——具有良知正义的老一辈人的人格品质的热情讴歌,塑造了一群任劳任怨,为党为民,真正关心青年精神成长的老党员、老干部形象,她让我们懂得,党是崇高的,但这崇高并不抽象,它具体而生动地体现在每一个党员的言行之中。

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是“社会的良心”。中短篇小说集《道是无情》中渗透着的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批判意识,表现出了作者敢于直面现实、批判现实的勇气。通过对善恶的激扬,对道德良心的拷问,在对“文化精英”的深刻批判中,在对腐败现象的揭露和针砭中,在国家、政治、反腐败等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下,揭示了社会转型中的“阵痛”,凸显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在唤起读者思考的同时更唤起了读者迎接人生挑战的渴望——涤尽污垢,你就可以重塑心灵。这正是这部集子成为具有警醒意味的现实主义力作的原因所在。

阎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