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柯岩文集第四卷(中短篇小说)
8052000000034

第34章 道是无情(10)

“想到这儿找《曼娜回忆录》 ①呀!”另一个妓女说,“那你可找错了门了。”

“我还想找《少女的心》②.呢,有吗?”

“早过景了。如今只剩下《擒拿男人术》了。”

“在哪儿,在哪儿?”小妓女急急地叫道。“在你肚子里呀!”一阵淫荡的笑声夹着粗野的谩骂在囚室里轰然响起。“肃静!”铁门上的遮布被从外边揭开,看管员“当、当”地拍了两下门。一切立即又归寂静。如风打开了《西方社会病》,先粗略地翻了一下目录,只见什么“非法毒品”、“合法毒品”、“自杀”、“离婚”、“暴力和凶杀”、“黑社会的组成及其势力影响”等等,不禁又是一声冷笑:无非说西方一堆不是呗!为什么不敢承认人家就是比中国富裕呢?

懒懒地翻了几页,就是导言,只见开宗明义地写道: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只选取您所需要的,就像蜜蜂采花蜜。”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西德、英国都属世界上最富裕国家之列。这些国家里人们所拥有的感官享受设施,世界上其他地区绝大部分人民只能梦中 想见。光是美国一个国家,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却消耗了世界资源的%,大部分美国家庭拥有自己的汽车(往往一家有两三部),许多家庭拥有自己的住宅。没有一台电视机、一部电话、一台冰箱或冷藏柜、吸尘器、洗碗机、电烤箱、电灶、立体声电唱机、磁带录音机等等起码设备的家庭很少。当然,每个家庭都有室内自来水、电力供应等等。澳大利亚、英国、西德、新西兰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家庭居住条件与此类似。”哟,如风想,还挺客观,忙翻过书皮看作者名字,原来是个美国人,难怪人家首先就承认了西方的富裕。于是她急急地往下读去:

“当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听说美国和其他国家这种高级生活水平的时候,他们中有许多人推断说,这些国家一定像天堂一样,这些国家一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那里的人民一定是完全心满意足、幸福愉快的……”如风想,这个作者还可以嘛!简直一语道破了我们的心理。

“但是,事实上,美国也好,其他发达国家也好,通通不是天堂。现实情况是,这些国家问题多如牛毛——而且都是严重的问题……”来了!如风想,但作者既敢这样说,倒要看看他怎样自圆其说。

是呀!明摆着的差异和矛盾,看他怎么能说服人?

阅读的兴致被调动了起来,如风埋下头,一页页读了下去。

大量的事实,一张张图表,政府及各门类专业、专著所公开的实例、数字及统计材料,对各行各业人士的访问记录……就自然而然使得这本书的内容生动而有说服力。加上接受采访的人很广泛,包括毒品嗜痂者、戒毒者、酗酒者、离婚者、离婚者子女、自杀者、杀人凶手及被害者家属,毒品管理当局、社会工作者、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政府官员、医生、律师、百万富翁、失业者、白领阶层、蓝领劳动者……就不但无可辩驳地刻画出西方社会的一幅广阔的图景,而且有了深度。

原来富裕不是一切。

为什么自己早没读过这本书,这类书?如风心里不得不怅然地承认自己过去视野的狭窄。但是这些年怨天尤人、骂倒一切的心态使她不但不肯掩卷深思,反而又恶狠狠地诅咒起第三世界的落后与封闭,匆匆地翻阅《流浪者归来》。

这一看,可不得了!原来不仅中国的青年们有过信仰危机,美妙的西方世界的青年们也经历过理想破灭的痛苦:愤怒的青年、垮掉的一代,无政府主义思潮、“嬉皮”运动的兴起……在毒害与牺牲了多少有为青年之后才慢慢有所平伏。今天,颓废的狂飙虽已停止,幸存的“流浪者”已经“归来”,但吸毒的风气却保存了下来。不但使用合法毒品治疗心理上“不调”精神剂的人数日益增多;使用非法大麻、玛利安纳、哈希什及新一代产品LSD、PCP等等的人,下至失业者、中小学生,上至银行大亨、政府高官、百万富翁……也比比皆是。

原因么?个例千奇百怪,但基本上脱离不开社会两极分化导致的激烈争斗,及由此所引起的个人压抑症、忧郁症、个人不安全感及极端个人享乐主义……

哦!看来富裕真的不是一切。

当然,这个道理极浅显,人人都懂。可实际上呢,个人实际生活中,所向往与追求的能与这极浅显的道理挂上钩吗?

如风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然而一股愤懑和委屈的情绪又溢满胸臆:

国家不是号召致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人们提高生活水平吗?那么,在众多的道路中选择一条捷径有何不可?我又没有去偷、去抢、去杀人放火……我寻求财富的方式只是我的一种发现和劳动!为什么要这样惊天动地地把我囚禁起来?金钱这东西谁得到了就是谁的。别人都没事,为什么我得到了就要遭此大祸呢?

我是极端个人享乐主义者么?不,当然不是。高水平的生活我是追求的,及时行乐么?也有那么一点儿,但我的目标还是希望成为事业上的女强人啊。我是有追求有向往的!取得必要的物质基础,只不过是我自我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如风把这些毫不隐瞒地和小草儿谈了。

小草儿先是默默地听着,至此问道:“这么说,你仍然不认为你是犯罪?”

“当然。罪犯应该是丑陋的,是魔鬼的化身。而我,我一直觉得自己几乎是完美的。请原谅,你也许会认为我太狂妄了?”

“说下去。”

“我常想:人的一生应该有所作为。但对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就和我们长辈的清教徒思想全不一样了。我呢,既要成为女强人,大企业家,又要活得热烈,活得滋润,活得开放,为此,我为自己设计的‘形象公式’就是:

姣好的容貌+深邃的思想+丰富的阅历+优厚的物质条件=独特的我自己“应当说,上天对我特别恩宠,我有了值得夸耀的容貌,一个较优越的生长环境,受过很好的教育,培养了我较为深刻的思维方式,在三因素都已具备的情况下,我对第四项开始追求。

“现在,应该说,我追求的得到了,而我却成了你们的阶下囚,成了‘罪犯’,我以为这是不公正的。至少,你们看问题是不全面的,因为:即使我在追求金钱的方式上……有点儿缺点错误,也不该不看我的历史与追求啊?”

“你说了这么多,很好。”小草儿平静地说,虽然心里很震惊,“这比前些天你一言不发或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要好得多。但是,你对我们的指责是不对的。正因为考虑到你的出身、历史和条件,我们才对你大力进行教育和挽救。”

“那么你也肯定我的追求了。”

“我以为:即使你的追求有合理的部分,但你的自我设计却是完全错误的。”

“什么?”如风惊叫了起来,气愤地说:“你以为我不美?”

“美,从来脱离不了观念形态范畴,对我们这样的人说来,认为美从来是内在和外在的结合。”

“你认为我没有气质,缺乏修养?”看着这位自鸣得意、大言不惭的美女,小草儿真有点哭笑不得,谈话能进行到这个分儿上不容易,她不想和她正面冲突,就微微一笑,委婉地说:“确实,你的容貌是娇好的,也有‘风度’,但你的思想不但不深邃,很肤浅,而且是错误的。”

“愿闻其详。”如风往椅背上一靠,傲慢地说。

“在你之前,我们已经审讯过许多犯罪的大学生了。也许你在报纸上见到过。你们的犯罪手段不同,但是,你想得到吗?你们的自我设计却大同小异,如出一辙,你并没有什么独特。”

“我是在报纸上读过。可是我读到的尽是些情杀、盗窃、斗殴……之类的呀!”

“我不是说了么,你们犯罪手段不同,但作案动机全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所谓完成自我设计——”

“说来说去,你们还是根本反对自我设计。那么你认为生而为人,是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寻求能最大限度施展个人潜能的啰?”

“恰恰相反,我们不但赞成而且是最善于挖掘个人潜力的能手。比如,对你。”

“……你又要大唱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一套赞歌了吧?我不想,以我的地位似乎也不便和你就此辩论,但请你理解,我谈的是自我设计。”

“好,我们就来谈自我设计,但不同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必然产生不同的设计。就我们来说:个人、集体和祖国的命运密不可分,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的一切个人设计都离不开妥善处理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你们呢?却是完全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为半径,置祖国前途于不顾,视人民如草芥,这样发展的结果,轻者孤芳自赏、一事无成,因与生活格格不入而痛苦终生;重则损害他人或国家利益,走上犯罪的道路……”

“哦,高度的理论概括啊!”如风心里吃惊,没想到这个小丫头谈得这么深,脸上却不动声色的调侃道。“好,那我就给你谈个实际的。比如——你的预审员——俊树。”哦,她竟然用俊树作为她的对立面举例,如风心里说不出的不受用,就忍不住反唇相讥道:“他好像是服从分配来的吧!对了,我还忘记你们的口号了:我是党的一块砖,哪儿需要哪儿搬嘛!”

“住嘴!”小草儿忍不住高声呵斥道,“你不觉得自己太轻佻了吗?我真——可怜你。”小草儿分明极力控制着自己,在真字后面咽回了一个更重要的词。是什么呢?瞧不起,蔑视、讨厌、憎恨……如风一辈子哪受过这个?该杀该剐该来的都来吧,她一下子豁了出去,冷冷地道:

“也难怪,他又没学历。”

“可他实际的工作经验使他成为我们这儿的一名小专家,已经一门门地通过了夜大考试,取得了文凭。最近,正在准备硕士生答辩。而你,好像考上了研究生院,念了不到三天。是吗?”如风大吃一惊,一时无言以对。

两双女人的眼睛冷冷地对视着。

最后,还是小草儿控制住自己,缓缓说道:“你以为是在嘲弄他?其实你才白白地糟蹋了自己。多年来,像中了邪似的,一帮大学生盲目追随那些所谓的精英,奢谈信仰危机,争当‘世界公民’,对中国人民几十年的革命斗争嗤之以鼻,斥之为‘空想社会主义’。由此导致升发,甚至把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的流血牺牲一律丑化为封闭、狭隘、愚昧……骂长城,骂黄河,骂黄土地……还有什么你们没骂到的呢?吃饱了,喝足了,骂够了之后,就又跟着叫嚣要‘外请总理’、‘改变人种’……你们,你——还有点中国人的味儿吗?”如风又是大吃一惊,真没想到这小警察儿这么熟悉情况,口齿这么锋利,把话说得这么透!但如风哪里是个轻易服输的角色,抻了抻又挣扎道:

“嚯,成本儿大套儿的啊!是从俊树论文上背下来的吧?”

“又错了,是我自己的。既然承你问及,我就不妨告诉你:我的毕业论文全名是《论当代大学生错误思潮成因及空想资本主义》。”如风又一次瞠目结舌,只听小草儿轻轻喘口气,更加沉稳地说:

“没想到是吗?这些被你们轻佻地称为傻大兵、冤大头、小警察儿的人不但有信仰,而且有独立思考。也许我的论文并不高深,但它是我几年苦读和社会调查的结果。而你们呢?傲傲然不可一世,其实只不过是拾人牙慧,学舌鹦鹉罢了……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可怜你,说你肤浅的缘故。”看着一度忘乎所以的如风,再也无话可答,直愣愣地望着自己,小草儿说:

“不要以为我是在教训你,虽然你们这些年缺的就是教训。”她缓和了一下口气,微笑了一下道,“也许你一时还听不进,一时接受不了。不要紧,咱们还有时间,虽然……时间不多了。”两双女人的眼睛又一次默默对视。

如风心里明白这次较量自己又彻底输了。奇怪,自从栽进来之后,自己是步步败北。看着容光焕发的小草儿,她心里又酸又苦,不知怎么就想找她痛的地方刺一下,不觉拿出女人看家的本事道:

“为什么这几次老是你来?俊树呢?我能和他谈谈吗?”如风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小草儿,没想到小草儿又是笑吟吟地道:

“我可以转告。不过我想……你不会有什么空子可钻,他的原则性比我可强。听我的劝告,你还是回去好好翻翻那几本书。对比着看。我们从来不拒绝吸收外来的东西,但只要不是傻子,就会有所选择,有比较才有鉴别嘛!有比较有鉴别才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会抛弃其合理部分,专以捡洋垃圾为荣啦。是不是?好了,”小草儿站了起来,“今天谈得够多的了,你回去好好想想。”如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但多年拔尖拔分儿的恶习促使她又一次重提道:

“如果我还有权利,像你所说的那样,我请求和我的预审员谈谈。”她把预审员三个字咬得很重。

“我一定转告。”小草儿说,“既然你再次请求,我也就再次劝你:你们从小儿一块长大,你多少应该了解他一点儿,并且不妨把你们的人生追求和生活道路进行一下对比。我想这会对你有好处的。而且,这也是你父母的希望。”如风又一次感到小草儿的优越,虽然她拼命把它说成是所处地位不同的缘故,但毕竟气馁,她想刺小草儿一下的目的不但没达到,反而更进一步把小草儿和俊树甚至自己的双亲更紧地联系了起来。

奇怪,难道她如风的判断,她女人万无一失的直觉都错了吗?小草儿和俊树的关系并不微妙,俊树对自己也……也毫无眷念?该死!无缝可钻了?那他们又为什么要在自己身上下这么大的功夫呢?

如风不知是怎么回到囚室的,也完全无视与无闻于囚室里的各种嘈杂与恶意的挑衅,完完全全沉浸在败北的悲哀中。如果说,她从前一次次的失败只是战略战术的失误,那么今天她的失败却是决定性的自我设计的粉碎了。小草儿那么坚定,俊树想必也是那么坚定,自己的双亲呢?那唯一不会舍弃自己的亲人呢……老天,他们从来就是磐石般地不可动摇的啊!

刚才和小草儿的殊死搏斗已使她精疲力竭,神经忽地一松,全身就像散了架,如风瑟瑟发抖,泪水一下子就冲破了闸门,清冷冷又是热辣辣地流了出来:小草儿沉稳的自信,俊树严肃又坚毅的身影,清亮亮的小溪,摇曳的芦苇,从小就熟悉的回家的小路,月光下的小屋,屋里融融的炉火,墙上的奖状,炉上热气腾腾的烤白薯……来回在眼前晃动、交错、叠印……在泪眼中模糊,在泪水中溶化了。

她曾经那样对这一切不以为意,不屑一顾,追逐着潮流,像小草儿说的那样,对他们嗤之以鼻。而今天,他们明显地比她强大。不,不是地位的优越,而是精神的优越。

如风觉得自己完全垮了。她是这样的空虚和衰弱,没着没落地空虚和衰弱。究竟她是怎样落到这一步的呢?真得像妈妈说的那样好好捋一捋了。于是她像溺水的人见了救命稻草也抓一样,重新抓过小草儿给她的书,一头扎了进去。

就在如风埋头苦读,越来越视野开阔,越开阔就越对自己的偏激有所怀疑的时刻,看守所里发生了一件谁也想不到的大事:北京市公安局和北京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组织了全国青年英雄模范演讲团到监狱及劳改农场和犯人见面、作报告,谈人生、谈理想、对比青春……看守所虽因大多数在押犯还没有结案不便于直接接触,只是听了录音,但同样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如风开头还淡淡地,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听着听着可就抬不起头来了。

没有空话,没有套话,每个人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自己:讲自己怎样在人民哺育下成人,讲自己怎样在劳动中懂事,讲自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曾怎样徘徊,怎样思考,最终怎样明辨是非真伪,战胜形形色色个人主义及民族虚无主义思潮,走上了健康充实的人生道路。最后当为保卫祖国负伤的英雄徐良坐在轮椅上为大家引吭高歌时,如风的头低、低、低得几乎触到了地面。

①②《曼娜回忆录》《少女的心》,都是当时流传很广的手抄本淫书,曾引诱无数青少年走上性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