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责任胜于能力(公务员读本)
803500000001

第1章

1 责任关系民生:群众利益无小事

在2007年“七一”讲话中,胡锦涛主席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另外,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 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2008年9月,他在访美时的演讲中谈到“一个政府,除了对人民的负责、服务、献身和廉洁以外,不应该有任何特权。”

无论是胡总书记的“群众利益无小事”,还是温总理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都阐述了同一个理念:责任关系民生,国家公务人员必须为百姓负责。常言道,“民生问题大于天。”越是看起来很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往往越浸透着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一名公务员,是人民在“养”我们,我们只有认真负责,把工作做到位,把百姓的问题无论大小都解决好,才不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重托,不负我们自身的使命。

近年来,我们的公务员队伍在不断壮大,但许多人却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公务员的职责,在潜意识里,大家总觉得公务员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稳定、轻闲、工资有保障,因此抱着"当上公务员一辈子不用愁"的思想,结果形成了一股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歪风邪气,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危害。比如,胶济铁路事故、山西溃坝灾难、三鹿奶粉事件,以及深圳“舞王”大火、“躲猫猫”事件等,无一不是某些国家公职人员的不作为、乱作为造成的。而这种做法,势必会伤害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拥护。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如果我们不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一味地损害群众利益,就会失信于民,那么人民也就不会再拥护我们。而一旦失去“国本”,必然是“国将不国”。因此,我们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关注民生,认真解决民生问题,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会赢得民心,确保国家安定团结,社会和谐发展。

《易经》有云:“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公务员,必然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爱国热情,能够在关键时刻为国家挺身而出,奉献自己的一切。当然,在我国目前安定、和谐的大好形势下,大多数公务员并不需要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事实上,只要我们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维持住国家的安定、和谐,就是最大的爱国。而这也正是我们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好关系民生的每一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责任心是否落实到位,关系民生,关系民心向背,因此,国家公务员作为人民的“公仆”,必须守好"公仆"的本分,多为百姓"做主",办实事、办好事,才能无愧于百姓赋予你的权力,赢得百姓的口碑,从而使政府得到永续发展的动力。

2 责任胜于能力

他曾经是上海市长,“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明,廉则威。”是他最喜欢的一条古训。后来,上海的一位中高级干部回忆说,“在他担任上海市市长期间,没被他训斥过的中层干部几乎没有几个。”有一次开会,建委的一位干部因为事先没准备好,说话支支唔唔的,他当众将其赶出会场,让他准备好了再来,一点情面都不留。渐渐地,那些被他训斥过的人才发现,这个市长了解的情况比他们这些部门主管还要多,几个问题一问,如果没有好好准备,马脚立刻就露出来了。于是,上海的吏治整顿一新,再也没有人敢敷衍塞责了,上海的经济也因此开始腾飞。

他也曾是上海市长,一位老干部这样评价他:“胆子大,态度强硬,能办事,也能闯祸。”在当上市长之前,他给上海媒体的印象是“为人低调”,比如在担任黄浦区区长期间,他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很晚才能回家,肚子饿了就让食堂做点面疙瘩充饥,于是得了“面疙瘩区长”这个风趣的绰号。另外,他大力引进外资,亲自策划实施了黄浦区旧城改造,数年间,使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他在仕途上扶摇直上。然而,成功当上市长之后,他骄横跋扈的性格便开始显现:他把群众的利益丢到一边,一心满足自己的私欲,大肆收取贿赂,任人唯私,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把上海搅得昏天黑地……

结果,第一位上海市长后来当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他叫朱镕基;第二位上海市长后来成了阶下囚,他就是陈良宇。

从两人的鲜明对比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国家公务人员,不论你有多大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并且要一以贯之地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把百姓的事情办好,这样不仅党和国家会对你的工作加以肯定,老百姓也会把你记在心里;而那些逃避责任、随意丢弃责任的人,最终不仅会遭到人民的唾弃,也必然会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不能否认,朱镕基总理和陈良宇都具备超强的工作能力,但两个人所走的路却是如此的迥然,归根究底,还责任心的问题。在这里,责任不是一个空洞的词汇,而是每个公务员都必须遵守的职业精神。就公务员的工作性质来说,责任往往比能力更重要。对一个公务员来说,拥有责任心与否,决定了他能否完成本职工作,决定了他的能力能否得到充分、正确的施展。

对一个公务员来说,责任是其立身之本,也是政府执政能力的保障。缺少了责任心,自身的能力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从古至今,那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哪一个不是聪明绝顶;那些视百姓如草芥、任意戕害的黑官恶吏,哪一个不是能力超群。而这些人危害的不仅仅是百姓的利益,更是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削弱政府的执政能力。因此,做一个被国家和百姓认可的公务员,首要任务是培养自己的责任心,真正将"为人民服务"这句话落到实处。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讲,责任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对个人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科学早已证明,绝大多数人的智商基本接近,差距就在于是否具有超常的自控力,而这种自控力实际上就是一种履行责任的能力。一个有责任心的公务员,做任何事情都是想尽一切办法将其完成,因而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公务员,做同一件事,可能遇到点挫折就放弃了,也可能根本没把心思放在这件事上,结果总是事倍功半。

责任胜于能力,不是说能力不重要,而是说责任更重要。相对于能力来说,责任是工作的前提,是业绩的根源,没有责任心的掌舵,能力就像一艘没有方向的船,只会原地打转,不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们只有用责任心武装自己,做一个真正的 "人民公仆",放低姿态,扎扎实实履行职责,真真切切为百姓办事,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书针对公务员这一特殊群众,认真分析了责任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指出:责任胜于能力!只有我们每个人关注责任、深刻认识责任,把责任当成日常工作的习惯,才能充分施展能力,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一一办好,并最终实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本书是《责任胜于能力》图书系列的优化版,是专门写给公务员朋友的一本书,希望能够对广大公务员朋友有所帮助。同时,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这本书有何不足之处,也期待大家能够及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