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803300000008

第8章

责任和能力,一个都不能少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建立了一整套的能级管理体系和标准,“能者上,庸者下”。因为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必须尊重能人。但是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只强调能力的重要性,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员工只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不主动承担责任,这样的企业怎么可能基业常青?所以,能力自然重要,但不能过度放大能力的作用,在能力背后,还有一种隐性的力量,这就是责任!对于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个体而言,责任和能力,一个都不能少!

但凡有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不仅具备卓越的能力,同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因为责任感,他们的能力不断提高,平台也不断扩大。具备担当意识和责任感的人,必然会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那些对自己的工作抱有强烈责任感同时具备优秀能力的人,无论在多么不起眼的位置上,最终都将赢得企业的重视和同事的尊敬。

在强调能力重要性的同时,绝不能忽视责任,因为责任心是衡量一个员工能力和业绩的重要标准。一个员工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愿意为企业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用B级人才办A级事情”、“用A级人才却办不成B级事情”。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固然很关键,但最关键的还在于这个人才是不是企业真正意义上负责任的员工。

王林东是某集团公司的员工,自从到公司后一直都非常努力,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很快,他被提拔为销售部经理,工资一下子翻了两倍,还有了自己的专用汽车。

“我现在已经是经理了,再说董事会并不会检查我做的每一件事情,我做得再好,他也不知道啊!”王林东这样想。他学会了投机取巧,学会了察言观色和想方设法迎合上司,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在揣摩上司的意图上。如果他认为某件事情上司要过问,他就会将它做得很好;如果他认为某件事情上司不会过问,他就不会做好它,甚至根本就不做。

终于,在公司的一次中高层领导会议中,董事会发现王林东隐瞒了工作中的很多问题,为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结果自然是王林东遭到解聘。

王林东被解聘,其原因不在于其能力不行,而在于他责任心不强。现在,很多企业都把选用人才的标准由注重能力变为对员工责任心的考察。在华为公司,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就是:“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我们公司最大的财富。”在IBM,每个人坚守和履行的价值观念之一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永远保持诚信的品德,永远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责任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与核心。缺乏责任意识,其他的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所以,在国有企业里,责任和能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国企需要有能力的员工,更需要具有责任心的能人。合肥燃气集团管道公司维修所副所长、西园维修站站长徐辉就是很好的例子。

徐辉曾经笑言,自己的头衔上虽带个“长”字,其实自己就是一个维修工。他是兵头将尾,手下6个“兵”,管着30平方公里的地盘,辖区内有300家单位、3万多用户,7个人就是连轴转,也总是忙得不可开交。

徐辉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态度好只是做好维修服务的前提,速度和技能才是一个优秀工人的基础。”从1993年西园维修站组建时,他就大力倡导工人学技术,争做“金牌”维修工。

他自己就是榜样。当初徐辉从医药行业调入燃气集团,从事燃气户内维修。隔行如隔山,完全是个门外汉,一切都得从头学起。燃气维修看似简单,真要成为行家里手并不容易,需要掌握有关的化工知识、电子技术以及钳工和管道工的技能。徐辉买了许多专业书籍,从头学习燃气理论知识,并拜师学艺,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在维修实践中反复琢磨,记了大量工作笔记,逐步总结维修规律,终于掌握了各种环境下的维修技术,任何灶具故障,他都能手到病除。

作为面对千家万户的窗口行业,“让用户办顺心事、用放心气”是徐辉的服务宗旨。徐辉公开承诺:西园维修站维修服务及时率、处结率、满意率做到3个100%!10多年来,他们始终保持了这一纪录。

为此,徐辉准备了3个工具包——一个放在维修所,一个放在西园维修站,一个放在家里——接到报修电话,他背上工具包就出发。

徐辉下班刚进家,电话就撵来了。合作化南路64号一住户在电话里焦急地说:“我家灶具一个灶头开关卡死,另一个打不着火,急死了!快来修!”徐辉一边安慰着,一边拎上工具包,骑自行车就往用户家赶。经过修理,故障排除了。看着灶头喷出蓝蓝的火焰,用户歉疚地说:“徐师傅,下班后还叫你来修灶,真不好意思。”徐辉真诚地说:“为用户排忧解难,是我的职责。”

这样的场景几乎天天都在重复。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只要找到徐辉,他总是充满热情,因为他认为做好这些工作就是自己的本分责任。

对于任何一个优秀的员工而言,责任和能力是缺一不可的。作为优秀员工,一方面需要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更需要在工作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无论具有多么优秀的能力,只有通过尽职尽责的工作才能完美地展现。不知道用奋斗担负起责任的员工,即使工作一辈子也不会有出色的业绩。能力永远需要责任来承载,只有主动承担责任,我们的才华才能够更完美地展现,我们的能力才能更快地提升。

身处职场,你应该时刻记住,企业永远需要这样的人才:责任承载能力,责任与能力合二为一的人。

责任越大,能力越大:责任是能力提升的“催化剂”

郭沫若说过:“本位主义不可有,本位责任感不可无。”人生一世,是为履行一份责任来的,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弱是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水平有高有低,哪怕他天资并不过人,哪怕他技艺并不精湛,但是只要他具备了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就会生发出超凡脱俗的勇气和力量,从而全方位地挖掘自己的潜能。

在企业中也是这样的道理,职位和薪水越高的人,承担的责任就越大。只有承载得多了,生命才能够升腾。同样,在职场中只有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够获得更快的成长。

李为明只有30多岁,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任部门主管,多年来从事这一工作,让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一天,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把他找去谈话。原来有一位部门经理突然辞职,留下很多需要紧急处理的工作。副总已经和其他两位部门经理谈过此事,要求他们暂时接管那个部门的工作,但是他们都以手头上工作很忙为由委婉推辞了。副总问李为明能否暂时接管这一工作。实际上,李为明也很为难,因为他拿不准能否同时处理好两份繁重的工作。他仔细考虑了一段时间,同意接管那个部门的工作,并保证尽最大努力来完成。

接管后的第一天,李为明忙得不可开交。下班后他冷静下来,认真思考自己在新的情况下怎样在同一时间里完成两份工作。他很快就制定出了方案,第二天就采取了行动。比如,他与秘书约定,把下属汇报工作集中安排在某一个时间;把所有的拜访活动都安排在某一个时间;除非紧急而重要的电话,一般的电话都集中安排在某一个时间回复;将一般会议由30分钟缩短为10分钟。这样,他的工作效率就有了很明显的提高,两个部门的工作都处理得很好。

两个月后,公司决定把两个部门合并为一个部门,由李为明负责,并且给他大幅度加薪。

责任感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让我们创造出超乎想象的业绩。责任感可以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取得成功。一个对自己前途负责的人应该经常自问:“我还能承担什么责任?”而不是因循守旧地重复着毫无挑战性的工作。事实上,责任是提升能力的“催化剂”。

有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怕承担不了重任而陷入麻烦之中。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美国学者詹姆斯认为,普通人只发挥了他蕴藏的潜力的1/10,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只不过发挥了一小部分能量,只利用了身心资源的很小一部分。一旦你决定承担起责任,并努力去做好工作,一些你担心无法完成的事情,往往能够圆满地完成。

责任是成就人生的基石,是完善自我、成就自我的翅膀。负责精神是改变一切的力量。如果你的职业陷入困境,事业步入低谷,不要抱怨和不满,要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在承担责任之前就已经放弃了本应承担的责任。

在奇瑞有一位被称为“改善之神”的人,他就是李泉,他是让每个奇瑞人都竖起大拇指的革新能手。几年来,李泉凭着一股负责的精神,将质量创新的触角伸向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在他的众多事迹中,对涂装二厂生产线的改造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奇瑞涂装二厂生产线是由著名的德国杜尔公司承建的,也是目前世界汽车行业第五条最先进的涂装线。尽管如此,这条涂装线依然有自己的缺陷,杜尔公司从给宝马设计的第一条涂装线开始,就一直没有办法保证白车身散件在电泳槽中的顺利运行。由于电泳槽中每一分多钟就要“出浴”一台车身,车身是以来回翻转的姿态通过电泳槽的,而每一种车型都有四门两盖,这些门盖在翻转过程中都必须固定,保证不能砸到电泳槽内壁,同时又要保证在下线时能迅速拆卸。如果届时门盖一旦打开,就会给生产线以及车身质量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如何让门盖在经过电泳槽时不打开,连国际专家都难以解决,一般只能通过用铁丝捆绑来固定门盖。但就是这样一个国际难题,却被李泉通过制作辅具的手段轻易解决了。

同样,“东方之子”的行李箱盖由于尺寸和设计的不同,更是“危险分子”,特别是经过中涂面漆线的过程中,这个“盖”时刻威胁着沿线设备和车身的安全。鉴于此,李泉又根据“东方之子”的行李箱盖的特点重新设计制作了辅具——喷胶枪,使得这个行李箱盖彻底根除了隐患。

仅仅以上两项技术革新,产生的经济效益经奇瑞财务部门核定超过了100万元。除此以外,李泉的产品质量改进成果还有很多。据粗略统计,经他创新设计的产品涉及各个工段,除四种车型所用的十几种辅具外,另有许多用于工件存放和运输的新型设计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从涂装二车间前处理入口处到PVC粗密封、各类辅具的挂架、PVC工段散件摆放台、遮蔽板运输车设计后的再完善等,都有着李泉的发明创造。

提及为何在平凡的岗位上也会有如此杰出的成绩,李泉将此归结为责任的力量,是责任让他勇于创新,让他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