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803300000002

第2章

国企工作的小事情,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在社会主义中国,国有企业覆盖了银行、保险、邮政、电信、铁路、航空、城市交通、水、电、煤、气等关乎国计民生的核心领域,任务艰巨,意义非凡。正如青岛港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所说:“国有企业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因此,压在国企肩上的责任便重大得多,“其经济属性要求它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求它必须承担起扩大就业、维护稳定、发展先进文化等方面的责任”。

因为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国有企业及其员工肩头的责任显得尤为沉重。可以说,在国民经济中,国有企业占据着上游位置,一举一动都会对国计民生产生重大影响。国有企业的事情再小,到了老百姓的手上都可能成为大问题。因此,国企和国企员工必须具备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才能不辜负后者对它寄予的厚望。一个不负责的国企,注定会给社会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破坏与损失,并最终为世人所抛弃,2008年炒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便是一个显例。

三鹿集团是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曾经连续6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2007年,“三鹿”的品牌价值甚至高达150亿元!三鹿集团所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价格低廉,是广大处于中低层经济水平家庭的育婴首选产品。长期以来,三鹿集团不仅拥有稳定的消费市场,而且多次获得政府嘉奖,深受消费者好评。就在2008年1月,三鹿集团开发的“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还荣获国务院授予的、代表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最高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的领奖台,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的骄傲。可就是这么一家顶着无数光环的老牌国有企业,最终却因为缺乏社会责任感,从高高的领奖台上摔了下来,再也没能爬起来。

三鹿集团为了节约成本、谋取暴利,选择了添加大量廉价“大豆蛋白粉”的奶源,而这些所谓的“大豆蛋白粉”实为伪造蛋白质的化学原料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作为化工原料,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由于含有更多的氮原子,常常被用来伪造高蛋白产品。实验表明,三聚氰胺主要影响人体泌尿系统,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很多婴儿就是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得了结石。据新华网报道,三鹿集团从2008年3月份开始就陆续接到一些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投诉,却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弥补自己缺失的社会责任,而只是敷衍一下、草草了事,直至同年9月份被大规模曝光。

2008年9月11日上午,甘肃省卫生厅首次披露该省内59名婴儿肾功能不全、1人死亡的情况,是因吃了同一个牌子的奶粉。同时,在湖南、湖北、山东、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河南等省都发现多个相似病例。11日晚,卫生部称,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并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5.3万儿童食用因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中毒,其中4人死亡,1200多人住院观察。

事件披露以后,三鹿集团不但没有意识到自身错误,反而把责任推给所谓的“不法分子”——奶农。此外,坊间又传出三鹿用300万元“摆平”百度,要求后者帮助隐瞒真相、平息事态的消息。这些消息激起了人们更大的愤怒与更多的谴责,三鹿集团也在这种不负责任的姿态中逐渐走向了灭亡。

其实,不独三鹿集团所在的乳品行业要对消费者负责,银行、保险、邮政、电信、铁路、航空、城市交通、水、电、煤、气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都是如此,丝毫马虎不得。稍有闪先,国企便可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害人害己,后患无穷。任何一个小小的错误,经由国企放大之后,都可能演变成影响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由此可见,在国企中强化责任意识、落实生产责任显得尤为必要。

其实,早在2006年3月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便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央视《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间打广告,声称“不仅着眼于企业利益”,希图以此重塑国企的形象。但正如一些评论文章所说的,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群众的口碑,国有企业想要树立良好形象,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提高责任意识,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反哺社会,替国民经济把好关,为人民群众造福份。

作为国企职工,平常应该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键时刻应该勇于担当,挺身而出,为保持经济稳定、社会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唯有如此,国企才能不枉政府和人民的重托,才能守好国民经济的重要岗位,才能在生产实践中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干国企就是给国家“打工”

国有企业不仅以获得盈利为目的,还要服务人民、回报社会,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赋予它的神圣职责。因此,在国企中工作,职工应比其他企业的人更有思想觉悟,更有奉献精神。毛泽东同志说:“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国企职工最需要的就是认真负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用一些人的话来说,干国企就是给国家“打工”,国企员工应该树立给国家“打工”的思想。既然是给国家“打工”,职工就要学会着眼于大局,心中怀有人民群众,时刻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别人不愿做的,国企职工来做,别人做不好的,国企职工要努力做好。

给国家“打工”还有个怎么打法的问题,具体说来就是一心交给企业,全心投入工作,尽职尽责,无怨无悔。

包起帆,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在港口生产第一线做出重要创新的专家,如今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这个曾经被誉为“抓斗大王”的工程师,数十年来本着“在岗位尽责、为事业奉献”的精神,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大量财富。

18岁那年,包起帆进上海港当了一名装卸工,从此踏入了国企的大门。为了实现用抓斗装卸木材的梦想,包起帆如饥似渴地自学物理、数学等基础知识,刻苦钻研业务,生活被浓缩在起重、力学、机械的理论和计算之中,脑海浮沉着各种数据、原理和构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包起帆就没有停下技术创新的步伐。20多年间,他以主人翁精神,刻苦学习科技知识,先后完成了多项革新发明。

包起帆自己概括说,从1981年至1986年,是自己搞科研;1986年至1996年,先后当上了工艺科的科长和主管科技工作的副经理,带领大家一起搞科研;从1996年至今,担任龙吴港务公司经理之后,自己便成了一名国有企业的“当家人”。

即使在成了一名国企的当家人之后,他依然在不辞辛劳地主持科研开发工作。那么,包起帆得到的报酬是多少呢?他既没有持有一分钱的股份,也没有在这家公司拿一分钱的报酬。他说:“别人能勤劳致富是好事,但我应当多作贡献。”

虽然职务升迁了,但为工作尽心尽责始终是包起帆这20多年来生命的主旋律。“一定要与时俱进。你的工作岗位会有变化,但进取的精神、创新的热情不能变。只有这样,才能做得比别人好一点。”对包起帆来说,职务升迁的最大意义是他创新的天地更宽了。

这位昔日的“抓斗大王”,正一步一步向国际一流的物流专家“转身”:

2001年,他主持了上海港“集装箱智能化管理技术研究”,首次提出用智能模糊技术来实现集装箱码头机械全场自动调度和集装箱同倍位装卸,以及码头集装箱多级优化管理系统,用数字化、智能化来提升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2003年,他主持了“现代集装箱码头建设集成与创新技术研究”,提出了用虚拟技术来建立码头仿真模型和新型集装箱港区功能横断面布置模式等创新理念,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2004年,他主持了上海市科委“现代集装箱物流与装备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项目和国家“863”计划子课题“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研究”,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带有集装箱电子标签的商业运营的集装箱班轮示范航线,被国外专家誉为“这是一场改变人类运输方式的革命”。

2006年,包起帆研发的“集装箱电子标签装置”等4个科研项目在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一举获得4枚金牌,这在该展百年历史上是第一次。他还把自己和同事发明创造的新型抓斗、工索具技术等推广到全国数百个港口和冶金、矿山、建筑、林场等单位,大大提高了这些单位的经济效益。